核酸採樣過程中是否會造成交叉感染?一文了解核酸檢測那些事兒

2021-01-1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近日,有網友在網絡上曬出一張圖,引起網友熱議。該圖中寫到,要提醒核酸採集工作人員在查完前面一人後要做手消毒,否則很可能會造成交叉感染。

那麼,在前後兩位檢測者之間,真的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嗎?

為此,閃電新聞記者撥打了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醫護人員的電話,醫護人員稱,這名網友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手消,的確存在感染的機率。」

醫護人員表示,居民不用過分擔心,醫務人員在進行核酸檢測時會做到「一採一消殺」,也就是採樣一次,消殺一次。確保不會發生交叉感染。

檢測結果何時出?

「採樣結果按批次發布,常規採樣是上午採樣下午出結果,下午採樣晚上就會出結果,一般5個小時出結果,如果人比較多,可能結果出的比較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門診部主任魏峰濤告訴閃電新聞記者。

這些事情請注意:

進行核酸採樣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對此,山大二院的醫務人員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前無需刻意禁食、禁水;佩戴好口罩,攜帶身份證、健康碼;注意手部衛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給雙手消毒。

檢測量增約至平時的10倍以上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門診部主任魏峰濤告訴閃電新聞記者,今天早上7點開始,核酸檢測居民開始增加,檢測量增約至平時的10倍以上,待檢測人員需要耐心等待。

對於想做核酸檢測的居民來說,下面這份醫療機構名單清收好,在去之前可以電話進行諮詢。

相關連結:

濟南核酸檢測地址和電話請查收 這54個醫療機構可選擇

山大二院核酸檢測門診加班檢測 等待檢測居民秩序井然有序

閃電新聞記者 曲崢 時慧敏 報導

相關焦點

  • 關於核酸檢測 你了解嗎?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核酸檢測共分五步:取樣、留樣、保存、核酸提取、上機檢測。第一步,咽拭子採樣。對那些既沒有臨床表現也沒有CT影像學改變,單純核酸檢測為陽性的人,我們稱為無症狀感染者,兩者是有區別的。5核酸檢測陰性代表沒有感染嗎?
  • 從採樣到結果報告,未來的核酸檢測要實現「無人化」
    為了解決感染問題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自動化核酸檢測設備應運而生。抗疫戰場上,負責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人之一,是「手握」病毒的勇士,工作中要承受極大的感染風險與心理壓力。據中疾控報告顯示,國內超過 3000 名醫護人員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全球更是有數萬名醫護人員沒能逃過被感染的厄運。針對這一現狀,各醫療、科研機構都在積極開發自動化解決方案,從源頭上減少醫護人員的交叉感染風險。
  • 科學隨筆:核酸體外擴增及核酸檢測那些事兒
    每種生命都包含不一樣的遺傳大分子,即核酸,或DNA, 或RNA,抓住了特異的核酸,就抓住了病毒。微量核酸抓著費勁,但藉助複製它的神器,問題就容易解決了。COVID-19疫情爆發,伴隨核酸檢測這個反覆出現的名詞和實際發生的事實,RT-PCR、qPCR這些專業術語也更多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 核酸檢測究竟是怎麼回事
    咽拭子和呼吸道分泌物培養可以發現呼吸道感染了什麼細菌。例如導致猩紅熱的鏈球菌就可以通過咽拭子培養明確診斷,導致細菌性痢疾的病原體志賀菌可以通過糞便培養來診斷。  對於病毒感染來說,雖然從標本中分離出病毒是最權威的確診依據,但是病毒分離是比較危險的操作,需要在較高防護等級的實驗室進行,一般的醫療機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目前更多的是通過檢測血液中是否有病毒的抗體來判斷是否感染。
  • 赴華航班乘客核酸檢測有新要求,一文看懂
    這一變化,需特別注意,如果搞錯了,手裡的核酸檢測報告就派不上用場了。也就是說,搭乘航班赴華的乘客,須於登機前3日內完成核酸檢測,中國籍乘客須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登機,外籍乘客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申領健康狀況聲明書登機。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漏檢,問題出在哪兒
    在感染病毒後,體液中病毒的含量、分布與症狀嚴重程度是否呈線性正相關尚不明確。如果在臨床上有症狀,而病毒在肺部還沒快速複製釋放,此時進行採樣,就有可能無法採集到足夠的病毒進行確診。尤其病人在發病的早期階段可能沒有咳嗽,上呼吸道、包括鼻咽部的病毒量很少,顯示結果很可能是陰性,出現檢測不出的情況。但這樣病人的傳染性也小,因為上呼吸道沒有檢測到,提示它傳染性不強。
  • 關注院感風險 核酸檢測高效
    關注發熱門診和核酸採樣點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偌大的醫院內秩序井然,絕大多數就診病人自覺佩戴口罩。  冬季防疫如何確保沒有疏漏、院感管理怎樣萬無一失?中山醫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長高曉東說,疫情期間留下的醫院感染防控事項沒有顯著增加,但落實抓得更緊了。醫院重點關注院感風險較高的發熱門診、核酸採樣點等。
  • 器審中心 | 一文讀懂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後,我國科學家在極短的時間裡完成了對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解析,並通過與其它物種的基因組序列對比,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中的特異核酸序列。臨床實驗室檢測過程中,如果能在患者樣本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核酸序列,應提示該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特異序列的方法最常見的是螢光定量PCR(聚合酶鏈式反應)。
  • 直擊「新冠」核酸檢測採樣:是技術活更是體力活
    當天上午,大鵬新區宣布:自2月12日起至17日,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全面實施「新冠」核酸檢測。 據了解,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全面實施「新冠」核酸檢測,系按照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疫情防控組、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相關部署,主要目的在於「排雷」,儘早篩查出潛在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減少社區傳播風險。
  • 關於核酸檢測,看這一篇就夠了
    所以,核酸檢測其實就是通過檢測螢光信號的累積來確定樣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2如何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共分五步:取樣、留樣、保存、核酸提取、上機檢測。第一步,咽拭子採樣。武漢市第一醫院輸血科副主任王順解釋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毒感染機率也不同,並非一人感染,就一定會導致一家人都感染,即使一家人都感染,病程也可能不同,可能有的體內病毒已清除,而有的還有傳染性。9北京核酸檢測費用誰來出?▲ 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一項目工地,工人接受核酸檢測。
  • 核酸檢測是否還能提高速度?除了川普帶貨的檢測儀,從唾液中採樣...
    核酸檢測是否還能提高速度?日前,北京大學教授黃巖誼在未來論壇介紹了新冠病毒檢測的新技術。3月下旬,美國藥監局最早批准緊急使用的兩個儀器,分別可以在30分鐘或45分鐘內完成從樣品到結果的檢測全流程。「這一類檢測儀器中最出風頭的,當屬美國總統川普帶貨的那一款,很可惜他在展示時擺放方法不對。」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
    此外,還通報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6月14日海澱區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此病例為該院急診科護士,在確定為密切接觸者之前處於工作狀態。根據之前信息,截至6月15日6時,北京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了193個採樣點,此前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所,每天最大檢測能力已達9萬多人。
  • 你需要做核酸檢測嗎?準確率多高?有效期多長?一文讀懂
    對於病毒感染來說,雖然從標本中分離出病毒是最權威的確診依據,但是病毒分離是比較危險的操作,需要在較高防護等級的實驗室進行,一般的醫療機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目前更多的是通過檢測血液中是否有病毒的抗體來判斷是否感染。例如A肝、B肝、C肝、愛滋病、麻疹等傳染病都是通過檢測標本中是否有病毒抗體來協助診斷的。
  • 【通知】大連全面開展核酸檢測!
    所有病毒的核酸都具有其特徵性部分,核酸檢測就是對病毒基因中特徵性的部分進行大量擴增,以達到可以識別出來的檢測量,所以某種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以作為這種病毒感染確診的依據。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就是檢測其RNA中的至少兩個特徵性片段,如檢出則判定為陽性。
  • 核酸檢測實驗室(PCR)如何消毒?
    此外,還通報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6月14日海澱區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此病例為該院急診科護士,在確定為密切接觸者之前處於工作狀態。根據之前信息,截至6月15日6時,北京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了193個採樣點,此前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所,每天最大檢測能力已達9萬多人。
  • 核酸檢測怎麼做?這份攻略請收好!
    核酸檢測怎麼做?這份攻略請收好!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動篩查無症狀感染者、落實「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線。尤其是進入秋冬季節以後,大量的普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流感、其他病毒性疾病與新冠肺炎臨床表現極為相似,單靠臨床診斷無法確診。怎樣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
  • 一地確診病例核酸檢測6次後呈陽性?專家回應……
    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據了解,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時內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被發現,可通過鼻咽拭子採集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中,從感染後到能夠檢測出來的窗口期可能會出現個體差異,不排除少量患者的窗口期確實比較長。
  • |核酸|核酸檢測|核糖核酸
    圖片來源:微信朋友圈不日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北京出現反彈,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手段緊急應對嚴格防控,「核酸檢測」一詞由此從專業科研人員的交流中走入了尋常百姓的對話。那麼核酸是什麼?核酸檢測又是為哪般?我們將如何解讀檢測結果?核酸是啥?通俗的講核酸就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是遺傳物質。
  •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有啥區別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的《關於加快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動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擴大核酸檢測範圍作為常態化防控落實「四早」措施的首要舉措,意味著更多的民眾將參與到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工作中,新冠肺炎的診斷自然也成為大眾關心的話題。
  • 12省20支檢測醫療隊赴京!北京大規模核酸檢測,究竟怎麼回事?
    對於病毒感染來說,雖然從標本中分離出病毒是最權威的確診依據,但是病毒分離是比較危險的操作,需要在較高防護等級的實驗室進行,一般的醫療機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目前更多的是通過檢測血液中是否有病毒的抗體來判斷是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