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均壽命84歲,居全球首位,港人的一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2021-01-09 骨科大夫時代

長壽是從古至今所有人都追求的事情,也是很多科學家不斷探討的課題。2019年,我國大陸的人均壽命在76.1歲左右,排在世界第53的位置,而香港的的人均壽命為84歲,居全球首位,可以說是達到了長壽的標準。近些年來,由於內地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對於生命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想要提高壽命,很多人都開始關注起了很多的養生知識,主動學習長壽地區的生活經驗,為何都是中國人,香港地區會比較長壽?港人的一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控制體重

香港的生活水平較高,擁有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是去過香港的人會覺得,在香港胖子是非常少的,保持健康的身材就是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很多香港人都不會因為某樣食物太好吃而暴飲暴食,他們會比較注重自己的體重,健康的體重意味著人體並沒有太多的脂肪,內臟以及血管就不會受到脂肪的壓迫,減輕肝臟以及血管的負擔。人體的血液循環通暢排毒能力就會增強,壽命自然會得到延長。

控制吸菸

近些年來,香港非常在乎人群的吸菸率,如今整體的吸菸率已經下降到10%左右,抽菸的人越來越少。在很多的公共場所,香港都是有明確禁止吸菸的,人們也會遵守這一規定,這樣就大量減少了二手菸對群眾健康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因為吸菸死亡的人數以百萬計,在內地抽菸的人非常多,在各種飯店、公園裡都能見到很多煙不離手的人,這樣不僅導致了自身的健康出現問題,還會給別人帶來危險因素。

善於養生

很多人都知道廣東菜大多以清蒸、燉煮為主要的烹調方式,他們講究品嘗食物的原汁原味,少油少鹽,很多的香港人都會有煲湯的講究,而且在燉湯的時候還會加入很多的中藥,像山藥排骨湯、地黃田雞湯等都是很養生是食物,長期食用,非常有利於人體健康,可以說粵菜是做養生的菜系。而且香港人靠海,經常能遲到新鮮的海魚,魚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豐富,有助於預防高血脂,降低他們發生各種疾病的風險。

生病後也能保持好心態

香港是非常發達的地區,他們的醫療資源是非常豐厚的,很多的重大疾病都能被有效治癒,他們看病的價格也比較低,可以說人人都能看得起病,這就讓他們高標準的醫療等覆蓋更多的居民,所以他們就算生病以後也不會表現得很焦慮,能及時去進行治療。

香港人這些比較突出的習慣很值得我們去學習,雖然他們生活地方比較小,壓力大但是他們都能保持長壽,對於內地人來說,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樂觀的心態,想要長壽也不是難事。

相關焦點

  • 香港人均壽命居全球第一,有什麼秘訣?飲食習慣,值得學習
    說起長壽,很多人都會想到日本人,在前幾年,日本東京地區的人均壽命一直排名第一,然而近兩年這個數據卻被我國的香港地區超越了。據調查,香港地區的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84.3歲。很多人不禁思考,為何香港地區的空氣汙染以及生活壓力這麼大,而他們的壽命卻比內陸地區的人長呢?他們到底什麼長壽的秘訣?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兩個字:會吃!
  • 香港人均壽命近85歲,居世界第一!這6大「長壽秘訣」,望周知!
    文:櫟祐 日本是一個長壽的國家,平均壽命在幾年前已超過80歲,這是眾所周知的,並且連續20年居世界第一,是著名的長壽國家。然而,有一個地區的人均壽命比日本還要長,那就是中國香港。在過去的兩年裡,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不再是日本,而是我國的香港。
  • 壓力山大的香港人 平均壽命竟然拿世界第一了!
    日本厚生勞動省7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日本男女去年的平均壽命雖然創新高,然而連續3年全球居首的女性平均壽命,這次不及香港,屈居第2位;香港男性平均壽命則蟬聯第一。厚生勞動省公布「簡易生命表」顯示,香港人2015年的平均壽命,男性為81.24歲,女性為87.32歲,均比前一年度的81.17歲及86.75歲高。
  • 全球人均壽命第1名,中國香港,明天更美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以紅色作底色,紅白兩色象徵一國兩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徵,盛放的洋紫荊象徵著香港的繁榮,紅色的背景象徵著香港永遠背靠祖國。二戰後,香港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人民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人均壽命世界第一,其中女性平均約88歲,男性約82歲。 圖為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上功夫巨星李小龍雕像。
  • 香港人均壽命超過日本,成全球第一!可長壽秘訣為何如此簡單?
    香港人均壽命超過日本,成全球第一!可長壽秘訣為何如此簡單?推薦語:一般來說,越是發達的地區,人的壽命就越長。比如經濟發達的日本曾經連續20年位居世界人均壽命第一,堪稱是全球最長壽的國家。據專家解讀稱,日本人壽命長主要是因為其氣候環境,飲食文化等等原因。
  • 全球最大NMN工廠投產,加快推進NMN全民普及,中國人均壽命或將超過...
    導語:據日本總務省九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日本65歲以上老人達 3617萬,老年人比例佔總人口的28.7%,居全球首位
  • 香港人均壽命近85歲,全球第一,大陸如何追趕?鍾南山這樣建議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9份人類發展報告顯示,香港的平均預期壽命接近85歲,超過了日本的平均壽命。近年來,內地生活水平提高,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大家開始慢慢追求健康長壽。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5歲,還是有10年的差距。
  • 世界上人均壽命超過80歲的國家有幾個?排在前十名的是哪些國家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排在第三名的國家,整體平均壽命為83.1歲,其中男性80歲,女性86.1歲。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是一個島國,共有人口570萬,是亞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在全球也能排在前十之內,是世界著名的金融和航運中心之一,製造業也非常發達,醫療水平亞洲第一,國民也非常重視衛生保健,是難得一見的處於熱帶地區卻高壽命國家。
  • 香港人均壽命世界第一,他們為何能夠如此長壽?全因這些養生秘訣
    據了解,日本人的壽命在世界是第一,所以被稱之為「長壽國家」,不過在我國,有一個地區的人平均壽命比日本還長,這就是中國的香港。根據一組數據公布,香港男性的人均壽命是86歲,女性的人均壽命是81歲。那麼他們為何能夠如此長壽呢?有什麼長壽秘訣呢?總結之後發現,他們還真有幾個秘訣。
  • 為什麼都是亞洲人,日本的人均壽命卻是最高的?值得很多人深思
    有研究人員曾做過亞洲地區人民的壽命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6.1歲,男性平均壽命在72.9歲,女性相比於男性高一點,有77.6歲。韓國人的平均壽命在82.7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在79.5歲,女性平均在85.6歲。
  • 香港救援隊伍繼續在泰國搜尋在海嘯中失蹤港人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日電
  • 印度的人均壽命為什麼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可愛的印度人的人均壽命是多少呢?權威答案是:印度的人均壽命68.3歲,在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125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在提高人均壽命方面,印度任重道遠。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在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女性平均壽命高達75.33歲,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70.31歲。那麼,印度、俄羅斯及其他大國的平均壽命是多少?高於還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 兩代居港大熊貓的悠閒生活:懂三語、會憋氣、喜香氛
    照顧兩代居港大熊貓十八年的香港海洋公園動物行為及環境丰容經理吳乃江對中新社記者說。5月31日,記者在香港海洋公園探訪大熊貓,據園方介紹大熊貓樂樂與盈盈已交配完成,現在正處於觀察階段。中新社記者 徐冬冬 攝佳佳、安安和盈盈、樂樂是中央政府分別在香港回歸兩周年和十周年時送給香港的禮物。
  • 福布斯發布2020年最年輕億萬富翁 22歲女富豪居首位
    福布斯發布2020年最年輕億萬富翁 22歲女富豪居首位 2020-04-15 18:49:52 來源:中新經緯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最年輕億萬富翁】14日,福布斯微信號發布
  • 同是中國人,為何香港人壽命位居世界第一?長壽要領,值得借鑑
    一說到長壽,大家就會想到日本,日本確實是一個長壽大國,他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為長壽打好了基礎。其實除了日本之外,我國有一個地方,人均壽命比日本還長,它就是香港。香港給人的印象是購物天堂以及美食天堂,不少人非常嚮往這個城市。
  • 香港「樹仁之母」鍾期榮病逝 散盡家財畢生育英才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樹仁大學創校校長鍾期榮昨(2日)晨5時許病逝,享年94歲。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是鍾期榮和丈夫樹仁校監胡鴻烈獲頒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亦是他們為教育付出的寫照。  樹仁師生校友都為這位「樹仁之母」有教無類的精神、為學校的貢獻、對學生施與援手深感敬佩,形容是「偉大的付出」。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亦指:「港人將永遠懷念這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 這一疾病,死亡數位居傳染病首位!但是……
    這一疾病,死亡數位居傳染病首位!」的趨勢即青年學生和老年人群體感染人數增加,值得警惕根據中國疾控中心2019年的數據中國15到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愛滋病病例在3000例上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表示
  • 紐西蘭發生地震 香港目前接獲23名港人求助
    原標題:紐西蘭發生地震 香港目前接獲23名港人求助   據港媒報導,14日凌晨,紐西蘭南島中部發生7.5級地震並伴隨多次餘震,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表示,截至14日下午5時,共接獲23名港人求助,有8人的在港家屬表示暫未能與當地的親友取得聯絡。
  • 2040年全球人均壽命延長4.4年: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依據一份最新研究報告,如果按照當前人類健康趨勢,這個答案將比現今我們健康情況更好,人類平均壽命會延長,預計204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人均壽命會增加4.4年。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10月16日出版的《柳葉刀》雜誌上,但是我們所做的(或者未做的)公共衛生選擇和方針決策,可能會讓我們走上不同的道路。其中最糟糕的是,全球近一半國家的預期壽命可能會下降。
  • 紫荊雜誌:香港現代大都會文盲知多少
    以未接受教育或只有學前教育水平統計數據為例,2007年的32.7萬人中,27.8萬為60歲以上的長者,當中25.5萬人為年長女性。8.1%女性屬「文盲」,男性只有2.6%。1986年時女性比例更高達21.4%,男性為5.3%。  隨著社會進步,以及香港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實施9年普及基礎教育,自上世紀80年代起港人的教育程度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