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子是應變超導體的關鍵

2020-10-11 Snail先生

什麼是聲子?

固體物理學的概念中,結晶態固體中的原子或分子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在晶格上的。晶格振動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這種能量量子被稱為聲子。

聲子是凝聚態物質中原子(或分子)振動的集體激發,常用來描述晶格振動的一種準粒子。



什麼是超導體?

超導體又稱為超導材料,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在實驗中,若導體電阻的測量值低於10-25Ω,可以認為電阻為零。

超導體的特性?

我們知道普通導電材料都有電阻,但超導體電阻為零,這樣使用超導材料做成的電線,電流將永遠循環下去,不會有任何損耗。

超導體有完全抗磁性,又稱邁斯納效應,「抗磁性」指在磁場強度低於臨界值的情況下,磁力線無法穿過超導體,超導體內部磁場為零的現象

超導為什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多?

目前科學家發現的超導材料都需要在很低的溫度或者或很高的壓強下才能成為超導。科學家們還在尋找常溫或接近常溫條件下的超導體。

2001年,研究人員發現,二硼化鎂(MgB2)在零下234攝氏度時是超導的。2019年科學家將一個極小的超氫化物鑭 (或LaH10)樣本,壓縮到接近地核的壓力(190GPa),將溫度維持在-13攝氏度時,該材料有了超導特性。

BCS 理論與聲子

超導現象於1911年發現,但直到1957年,巴丁、庫珀和施裡弗提出BCS理論,其微觀機理才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它提出,金屬中自旋和動量相反的電子可以配對形成所謂「庫珀對」,庫珀對在晶格當中可以無損耗的運動,形成超導電流。

電子間的直接相互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庫倫力。如果僅僅存在庫倫力直接作用的話,電子之間是不能相互吸引的,不能相互配對,但電子間還存在以晶格振動(聲子)為媒介的間接相互作用:電聲子交互作用。當電子間的這種相互作用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可以是相互吸引的,正是這種吸引作用導致了「庫珀對」的產生。

聲子特性的新發現

在RuO2薄膜中,科學家發現襯底誘導的應變產生了一種能促進超導電性的聲子。

最近的技術進步使得研究人員能夠製造出非常高質量的,薄的,金屬氧化物薄膜,這推動了一些實驗微觀方面的發展。通過實驗,科學家發現在大約30nm厚的氧化釕(RuO2)層中的超導行為,但只有當它生長在一個適當取向的二氧化鈦(TiO2)襯底上時。現在,東京大學的Masaki Uchida和他的同事已經確定了這種行為。他們的發現可能為在其他金屬氧化物薄膜中誘導超導性提供了一個起點。

當在具有不同晶格參數的襯底上生長金屬氧化物薄膜時,失配產生的應力使薄膜原子間的鍵變形。實驗發現,這一過程可以促進RuO2的超導性,但其背後的機制尚不清楚。為了進行研究,東京團隊在TiO2襯底或氟化鎂(MgF2)襯底上生長具有不同晶體取向的RuO2薄膜,然後在薄膜冷卻到0.4 K時測量RuO2的電導率。

研究小組發現只有一個樣品變成了超導體,它生長在特定取向的TiO2上的RuO2薄膜,在1.7K下開始超導。在該樣品中,晶格失配擠壓了RuO2晶體結構中的一個特定金屬氧鍵。通過密度泛函計算,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鍵的縮短降低了聲子沿單位細胞長軸移動的頻率。眾所周知,這種「軟」聲子會使離子晶格變形,通過創造電子配對和無電阻傳播所需的電子環境來促進RuO2中的超導電性。但是,研究人員說,為什麼聲子在這個特定的方向上移動如此重要,仍然不清楚。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鐵基超導體大同位素效應
    ,發現了鐵基超導體中的大同位素效應。 傳統的bcs理論(解釋常規超導體的超導電性的微觀理論)預言,超導體的最高溫度不會超過麥克米蘭極限的39k(-234攝氏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只有1987年發現的銅氧化合物超導體打破了這一極限,被稱為高溫超導體。最近,在鐵基磷族化合物中發現的超導電性其超導臨界溫度可達55k,同樣突破了傳統bcs理論預言的麥克米蘭極限。
  •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超導配對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BCS超導理論對金屬或合金等傳統超導體的超導機理給出了完美的解釋。對BCS超導理論決定性的實驗驗證,特別是揭示傳統超導體中電子配對是通過交換聲子作為媒介而實現,則來自於隧道能譜實驗對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的確定。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提供了指認導致電子配對的相互作用或媒介的關鍵指紋特徵,其實驗確定成為理解超導機理的關鍵。
  • 趙忠賢: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
    在當時發現液氮溫區超導體的世界性研究熱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做了出色的工作,受到世人矚目,主要研究者趙忠賢因此榮獲第三世界科學獎。喜慶之時,人們也期待著中國的超導研究繼續保持先進水平。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是國際超導界一致努力的結果。長期來,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高溫超導體,從理論和實驗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進展|(Li.Fe.)OHFe.Se的準粒子超快動力學和電-聲子耦合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趙繼民研究員指導博士生吳穹等,採用超快光譜方法研究了FeSe基高溫超導單晶(Li0.84Fe0.16)OHFe0.98Se的準粒子激發態超快動力學,獲得其電-聲子耦合強度λA1g= 0.22 ± 0.04;也獲得了兩個不同Tc 鐵基超導體Fe1.01Se0.2Te0.8和Fe1.05Se0.2Te0.8的電
  • 進展 | (Li₀.₈₄Fe₀.₁₆)OHFe₀.₉₈Se的準粒子超快動力學和電-聲子耦合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趙繼民研究員指導博士生吳穹等,採用超快光譜方法研究了FeSe基高溫超導單晶(Li0.84Fe0.16)OHFe0.98Se的準粒子激發態超快動力學,獲得其電-聲子耦合強度λA1g= 0.22 ± 0.04;也獲得了兩個不同Tc 鐵基超導體Fe1.01Se0.2Te0.8和Fe1.05Se0.2Te0.8
  • Science Advances:鈣鈦礦氧化物中預言光對拓撲聲子的調製
    拓撲聲子在不同晶格結構、不同化學組分的鈣鈦礦氧化物中廣泛存在,並且可以通過改變光照、應變、溫度和壓強等手段可以調控鈣鈦礦的拓撲性質,甚至可以在不發生結構相變的情況下實現拓撲相變,精確控制外爾點(Weyl point)的產生和湮滅,以及節點線(nodal line)和節點環(nodal ring)
  • 物理學家首次發現高溫超導體,實現無損輸電將不是夢
    1911年,科學家發現了超導電性,它具有兩個關鍵的屬性,一是零電阻,二是邁斯納效應,即超導材料的磁場會被排出。前者是無損傳輸電流的關鍵,而後者是實現​「懸浮」的關鍵。在以前,超導材料的溫度是極低的,​遠低於自然界中存在的溫度。將超導材料保存在此溫度下,非常困難且非常昂貴,​這讓它們無法在實際中應用。
  • 電子和聲子有啥相互作用?磁能以多快的速度改變方向?
    為此目的開發的方法也可用於研究石墨烯、超導體或其他量子材料中自旋與晶格振蕩之間的相互作用。電子與聲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被認為是超快磁化或退磁過程(自旋翻轉)背後的微觀驅動力。然而,由於缺乏合適的方法,直到現在才有可能詳細地觀察到這樣的超快過程。
  • PRL:「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崔田課題組於2014年首次報導了共價金屬性氫化物H3S在200萬大氣壓下的超導轉變溫度高達200 K,隨後被實驗證實,激發了人們在富氫材料中尋找室溫超導體探究的熱情。2017-2019年,理論預測和實驗研究相繼發現「籠狀」氫化物LaH10的超導溫度達到250~260 K,堅定了尋找室溫超導體的信心。近日實驗上在高壓下合成了碳質硫氫化物,在288 K的室溫條件下實現了零電阻,讓人們看到了室溫超導的曙光。
  • PRL: 「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富氫化合物可以在實驗室壓力下實現金屬化,是潛在的高溫超導體,備受關注。崔田課題組於2014年首次報導了共價金屬性氫化物H3S在200萬大氣壓下的超導轉變溫度高達200 K,隨後被實驗證實,激發了人們在富氫材料中尋找室溫超導體探究的熱情。
  • 二維材料中聲子熱性質研究獲進展
    國際物理學期刊《現代物理評論》於11月13日發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顧驍坤,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魏宇傑,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授尹曉波、李保文以及楊榮貴聯合撰寫的關於《二維材料中聲子熱性質
  • 《自然-物理》: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的新證據
    在今天剛剛出版的《自然-物理》上的一篇重要論文的研究結果,表明了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的新證據。論文第一、第二作者與通訊作者,分別為在史丹福大學和英國鑽石源實驗室從事研究的中國學者。該研究結果發現了此類行為的有力證據:當銅酸鹽超導體在低溫下朝超導狀態調諧到量子臨界點時,量子漲落的擴散逐漸融化了電荷條帶(從左上方開始),體現材料中強弱電子密度交替的條帶。史丹福大學材料與能源科學研究所(SIMES)研究人員、李維生(Wei-Sheng Lee)表示:「量子臨界點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問題,對許多領域也很有趣。」
  • 進展 | 準二維鐵基超導體中發現朝下色散的中子自旋共振模
    非常規超導體包括銅氧化物、鐵基、重費米子以及部分有機超導材料等,它們往往具有很強的磁性相互作用,且超導機制不能用傳統的基於聲子媒介形成的庫伯電子對凝聚圖像(簡稱BCS理論)來解釋,至今仍是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的難題之一。類比於BCS理論中的聲子玻色型激發模,非常規超導體中一種有可能作為電子配對「膠水」的玻色型集體激發模是磁性激發模。中子散射是測量磁性激發模的最好實驗手段。
  • 進展|準二維鐵基超導體中發現朝下色散的中子自旋共振模
    非常規超導體包括銅氧化物、鐵基、重費米子以及部分有機超導材料等,它們往往具有很強的磁性相互作用,且超導機制不能用傳統的基於聲子媒介形成的庫伯電子對凝聚圖像(簡稱BCS理論)來解釋,至今仍是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的難題之一。
  • 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新證據
    近年來,高溫超導體研究如火如荼。目前,還沒有人了解高溫超導背後的微觀機理。銅酸鹽中是否存在QCP也充滿爭議。在英國鑽石光源(DLS)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銅酸鹽冷卻到零下183攝氏度左右,使其轉變為超導材料,然後重點關注了電荷序。接著,研究人員用X射線激發銅酸鹽,並測量了散射到RIXS探測器中的X射線,以分析激發態以聲子形式在材料原子晶格中的傳播情況。
  • 超導體中量子臨界點附近的量子漲落新證據
    近年來,高溫超導體研究如火如荼。目前,還沒有人了解高溫超導背後的微觀機理。銅酸鹽中是否存在QCP也充滿爭議。 在英國鑽石光源(DLS)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銅酸鹽冷卻到零下183攝氏度左右,使其轉變為超導材料,然後重點關注了電荷序。
  • 室溫超導問世 常溫常壓的超導體還會遠嗎?
    這要從超導體的應用說起。所以電阻會消失的對嗎?超導體:是的。當存在外磁場時,由於完全抗磁性,超導體內部會產生一個相反的磁場,使超導體內部的總磁感應強度為零。由此產生的斥力可以使沉重的列車懸浮在空中。通過改變軌道上磁場的取向,可以使列車保持向前運動。
  • 室溫超導問世,常溫常壓的超導體還會遠嗎?
    這要從超導體的應用說起。所以電阻會消失的對嗎?當存在外磁場時,由於完全抗磁性,超導體內部會產生一個相反的磁場,使超導體內部的總磁感應強度為零。由此產生的斥力可以使沉重的列車懸浮在空中。通過改變軌道上磁場的取向,可以使列車保持向前運動。
  • 中國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不過,這一關鍵部件的製造,存在著一個技術「困擾」,即信號質量和計算精度易受環境噪聲的幹擾甚至破壞。湖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既能實現信號高保真度的定向放大,又可明顯抑制反向噪聲對晶片功能的幹擾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