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元素的聚變條件最低,包括溫度和壓力。
理論上,氦元素、碳元素、氧元素以及矽元素等等,都是可以發生核聚變反應的,不過所需的反應條件非常高。
在物理學中,每種元素都有一個「比結合能」,表示把原子完全分開成獨立核子(中子和質子的統稱)時,需要輸入的能量與核子數之比,也叫平均結合能。
原子的比結合能越高,我們就越難把原子中的核子分離出來,同時表明該原子越穩定;在所有元素中,鐵-56是最穩定的。
於是,比鐵輕的原子和比鐵重的原子,其核子平均質量都比鐵-56低,於是在向鐵方向聚變或者裂變的核反應,總體上會釋放能量,並和虧損的質量滿足質能方程。
每種元素聚變或者裂變的反應條件不同,重元素裂變是最容易的,所以原子彈最先被研製出來;而輕元素聚變,需要非常高的溫度,比如:
(1)H原子聚變,需要1500萬度的溫度;
(2)He原子聚變,需要2億度的溫度;
(3)C原子聚變,需要近10億度的溫度;
(4)O原子聚變,需要20億度的溫度;
(5)Si原子聚變,需要30億度的溫度;
氫元素的同位素中,屬氘原子和氚原子的聚變條件最低,所以氫彈都是使用氘、氚為聚變材料。
氫元素聚變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氫元素的比結合能遠低於其他元素,所以氫原子發生聚變時,釋放的能量是最可觀的,這能維持聚變反應的繼續進行,大大降低了氫元素聚變的反應條件。
所以,理論上氦、碳、氧、矽等等元素,都是可以製造成核彈的,但是爆炸所需條件太高,而製造氫彈相對容易得多。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