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顧忠澤團隊《Mater. Horiz.》:光響應性光子水凝膠使原位操作和細胞支架剛度監測成為可能

2020-09-04 高分子科學前沿

具有異質性和動態性的賦予細胞支架已被認為是用於細胞培養的下一代生物模擬支架的關鍵要素。在自然界中,組織和器官中的細胞嵌入細胞外基質(ECM)中,這是影響細胞組織和功能的生化和生物物理線索的異質動態組合。在人工細胞培養系統中重現這種異質性和動態性有助於時空控制細胞行為,這對於基礎細胞生物學研究,組織工程,再生醫學和藥物開發等非常有價值。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做出了許多努力來創建具有可重新配置機制的人造細胞支架。具有時空可控機械性能的水凝膠被開發為智能基質,可用於仿生培養系統以精確控制細胞行為。然而,在這些矩陣上的細胞行為與動態力學之間的關係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理解。關鍵的挑戰是難以就地在重新配置期間測量矩陣的剛度排列及其變化。

為解決這一問題,東南大學杜鑫副研究員和顧忠澤教授團隊通過將結構顏色特性引入光可重構水凝膠,結合兩個不同的光子特性,可以用紫外線調節水凝膠的剛度,並通過可見範圍內水凝膠的反射變化研究剛度的變化。由於光的獨特特性,可以時空控制水凝膠的機械調節。與目前的方法相比,該方法是非侵入性的,並且在類似性能下速度更快。此外,由於可以在顯微鏡下同時觀察和記錄細胞形態和基質力學(基質顏色),因此可以輕鬆解決這種智能水凝膠上的細胞-基質相互作用。相關工作以「Photo-responsive photonic hydrogel: in situ manipul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ell scaffold stiffness」為題發表在《Materials Horizons》上。

光子水凝膠的設計和表徵

通過將單分散的二氧化矽納米粒子引入可重構水凝膠中來形成水凝膠。首先合成香豆素的丙烯酸酯單體(CA單體),使用水和DMSO的混合溶劑,在單分散二氧化矽納米粒子存在下,將CA單體,丙烯酸醯胺和PEGDA 700共聚製備光子水凝膠,在水凝膠形成過程中,二氧化矽納米粒子在水凝膠內部形成周期性結構,導致光子帶隙反射特定波長的光。

光子水凝膠的設計和表徵

包含光子水凝膠片的微流體晶片的設計和表徵

由於微流體裝置具有模仿人體灌注系統的能力,因此通常被用作細胞培養設備。但是,作為密封系統,操縱和監測微流控內部細胞支架的狀態非常困難,因為它們的固體覆蓋物(通常由PMMA,PMDS或玻璃組成)阻止了細胞外環境與細胞之間的接觸。研究人員設計並製造了包含三個均勻的光子水凝膠片的微流體晶片。將微流控晶片中的水凝膠用254 nm UV照射2分鐘或5分鐘以改變其性質。重新配置後,通過顏色擬合方法來測量水凝膠的剛度因為紫外線照射可以使聚合物網絡去交聯,所以紫外線照射後水凝膠的硬度下降。

包含光子水凝膠片的微流體晶片的設計和表徵

圖案化和監測光子水凝膠的剛度

由於光是時空可控的,因此用光重新配置支架可以精確地確定光子水凝膠支架每個點的剛度。使用光子水凝膠,可以通過其顏色排列識別並計算重構水凝膠上的剛度分布。通過分析水凝膠的照片,提取其色相排列,然後將色相調整為剛度值來獲得剛度分布。該過程可以在10分鐘內以非常高的解析度完成。因此,具有膠體晶體特徵,可以在數分鐘內以高解析度收集經過調整的水凝膠支架上的剛度及其分布,而不會侵入細胞培養系統,這使其成為實時監測支架狀態的理想方法。

圖案化和監測光子水凝膠的剛度

光子水凝膠作為細胞培養微陣列中可設計支架的應用

由於其可重構的性質,光子水凝膠還可用於生成用戶可設計的細胞培養微陣列。研究人員使用3D印表機製作了圓柱孔陣列,並通過將單體混合物添加到陣列中然後與365 nm UV聚合形成水凝膠陣列。獲得了均勻的水凝膠陣列。該微陣列晶片可以重新配置為254 nm紫外線照射,以針對不同的細胞培養實驗調整水凝膠玻片的硬度。同時,重新配置後的水凝膠的硬度可以根據其表觀顏色輕鬆評估。根據需要,也可以在同一微陣列上的不同區域生產具有不同剛度分布的水凝膠陣列。這使得有可能在細胞培養實驗之前通過需求確定微陣列上每個點的機械性能。

光子水凝膠作為細胞培養微陣列中可設計支架的應用

總結

通過將膠體晶體特徵引入可重構水凝膠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能夠改變並報告其機械性能的智能水凝膠支架。可以利用光觸發的可逆香豆素二聚反應來控制水凝膠的狀態,重新配置後可以通過顏色跟蹤和計算變化。光線的獨特功能使水凝膠的特性可以在時間上重新配置,並且水凝膠的狀態可以實時監控的 在顯微鏡下輕鬆解決細胞行為和基質特性,有助於了解動態和異質操作過程中的細胞-基質相互作用,從而使光子水凝膠成為在各種孵育系統(例如單片器官)中進行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出色支架設備。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20/mh/d0mh01019g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

相關焦點

  • 光響應性光子水凝膠使原位操作和細胞支架剛度監測成為可能
    為解決這一問題,東南大學杜鑫副研究員和顧忠澤教授團隊通過將結構顏色特性引入光可重構水凝膠,結合兩個不同的光子特性,可以用紫外線調節水凝膠的剛度,並通過可見範圍內水凝膠的反射變化研究剛度的變化。由於光的獨特特性,可以時空控制水凝膠的機械調節。與目前的方法相比,該方法是非侵入性的,並且在類似性能下速度更快。
  • Mater|一鍋法原位凝膠體系製備IPN水凝膠用於組織再生
    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人工關節替代治療方法,自體軟骨細胞的植入用於關節軟骨的再生已成為一種有效且無創的治療方法。為了使細胞植入療法獲得高治療效果,需要將植入的軟骨細胞轉化為具有高彈性和減震特性的原始透明軟骨而不是纖維軟骨。目前,需要製備一種支架材料能夠用於關節軟骨組織再生,並且能為軟骨細胞提供良好的培養環境。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治療癌症的研究進展
    南京大學團隊總結了用於癌症治療的水凝膠的尺寸大小對遞送途徑的影響,討論了刺激響應水凝膠的設計策略,並回顧了過去幾年中有關智能水凝膠的研究。相關綜述「Hydrogel-Based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for Cancer Treatment: AReview「於今年發表於 ACS Mol. Pharmaceutics.
  • 「Advanced Science」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因此,磷酸鹽在人體骨骼發育、礦物質代謝和細胞功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BP薄片降解誘導的化學活性和伴隨的光響應性非常有趣,但系統的研究很少,相關現象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圖1-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示意圖基於此,深圳大學邵俊東副研究員與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合作,成功利用黑磷的光化學活性實現了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論文研究了黑磷(BP)在近紅外(NIR)光控制下原位生物礦化的光化學活性。
  • 《先進材料》綜述:刺激響應性納米複合水凝膠在生物醫用領域應用
    目前的生物材料主要以膜、海綿、纖維、水凝膠、微納米粒子等形式呈現,其中水凝膠和納米粒子(NP)由於結構設計和刺激響應性編程的靈活性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此外,儘管水凝膠能作為支架材料促進組織形成,並能夠再現天然細胞外基質的關鍵特徵,但其親水的多孔結構會顯著降低疏水活性成分的封裝性能甚至無法控制藥物釋放,而NP對於親/疏水分子都有較好的封存能力,且能實現多種刺激響應性,但其在關鍵部位的非特異性積聚、缺少物理支撐等特點也限制了NP的應用。
  • 研究實現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與深圳大學副研究員邵俊東等合作,成功利用黑磷的光化學活性實現了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近年來,二維黑磷優異的近紅外光熱效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光熱治療、藥物/基因遞送、生物成像和生物傳感器等生物醫學領域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黑磷的生物可降解性是其區別於其它無機二維光熱材料最重要的特性,它可以在水和氧氣的作用下,降解成人體必需的磷酸鹽(PO43-)。針對這一特性,研究團隊揭示了黑磷的光化學活性,並研究了黑磷基水凝膠的近紅外光控原位生物礦化現象和潛在用途。
  • 南開大學郭瑋煒《先進材料》DNA水/微凝膠在生物傳感和醫學的應用
    智能DNA水凝膠通過改變其溶脹體積,交聯密度以及光學或機械特性對外部刺激的響應性,促進了基於DNA水凝膠的體外生物傳感系統和致動器的開發。此外,將DNA水凝膠的尺寸減小至微米和納米級,可以提高響應速度和傳遞能力,從而使其成為快速檢測,體內實時傳感和藥物釋放應用的極佳候選者。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Cancer的研究進展
    智能水凝膠可以響應環境中的刺激(例如,熱,pH,光和超聲),以此實現原位凝膠化或drug delivery,這對於提高drug輸送的便利性和效率有顯著效果。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教授團隊總結了用於cancer therapy的水凝膠的尺寸大小對遞送途徑的影響,討論了刺激響應水凝膠的設計策略,並回顧了過去幾年中有關智能水凝膠的研究。
  • 活性生物材料用於細胞生物力學傳導
    這些材料系統可以通過暫時地動態調節他們對細胞內部力的抵抗以及施加在細胞上的力,來監測細胞響應。刺激響應性分子,聚合物,和嵌在細胞兼容聚合物網絡裡面的納米顆粒可以把外部信號(光,熱,化學製品和磁場)轉化成細胞-材料接觸面上的基質彈性變化(幾kPa至即使kPa)或者力的變化(幾pN至幾μN)。生物力學中引入活性生物材料已經對幾種生物現象(例如癌症遷移,纖維化和組織再生)的研究和潛在療法有了促進作用。
  • 南開郭瑋煒《先進材料》DNA水/微凝膠在生物傳感和醫學的應用
    智能DNA水凝膠通過改變其溶脹體積,交聯密度以及光學或機械特性對外部刺激的響應性,促進了基於DNA水凝膠的體外生物傳感系統和致動器的開發。此外,將DNA水凝膠的尺寸減小至微米和納米級,可以提高響應速度和傳遞能力,從而使其成為快速檢測,體內實時傳感和藥物釋放應用的極佳候選者。
  • 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課題組:可注射水凝膠及其於再生醫學中的應用
    近年來,水凝膠已經成為最有前途的可注射生物材料之一。水凝膠可以滿足多種臨床需求,例如藥物與細胞的遞送、組織修復與再生、生物黏附和免疫調節。由於水凝膠通常是通過前體溶液的交聯來實現「溶膠-凝膠」轉變,因此可以將其設計為可注射的生物材料,而不損害其原本的功能。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複合水凝膠|納米|水凝膠|納米...
    近期,來自葡萄牙阿威羅大學的JoãoF.B)設計和組裝負載有細胞來源的外體納米囊泡的pH響應水凝膠。注射後可在酸性傷口微環境中自動釋放,並顯著增強再生過程和細胞外基質沉積。最近在可光聚合聚丙烯醯胺/殼聚糖互穿網絡中加入聚吡咯納米棒的研究表明,開發出了堅韌的電活性納米複合水凝膠,即使在沒有外部電刺激的情況下,這種水凝膠也可以執行電刺激地塞米松釋放,同時促進C2C12小鼠成肌細胞的增殖。另一方面,在可光交聯的明膠水凝膠中加入聚苯胺納米線,可以形成電活性平臺,該平臺可以與數字投影立體光刻技術相結合,用於生物印刷包含成骨細胞的複雜的、用戶定義的構造物。
  • 基於水凝膠微粒的直接3D列印仿生細胞球體生長支架
    然而,創造支架來複製或模擬組織和器官的複雜結構和生物功能一直是具有挑戰性的。3D生物列印已經成為在3D中精確定位材料、結構和功能的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理想地可以製造用於組織工程、藥物篩選、和人工器官的仿生構造。3D列印支架不僅應該支持細胞生長,還應該提供化學、物理和生物利基來引導幹細胞分化為靶細胞。
  • 田禾院士《德國應化》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器用於高度保存單細胞
    在過去的十年中,關鍵技術的蓬勃興起,例如微流控「晶片實驗室」平臺和原子力顯微鏡(AFM)已將單細胞研究從最初的細胞概況「快照」發展為最新的動態單活細胞操作,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它們的多樣化應用在生物技術領域。其中,納米移液器技術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單細胞研究策略,它提供了一種具有高空間解析度的有效原位單細胞操作平臺,該平臺將保留細胞微環境,而不是常規細胞裂解。納米移液管的內腔為貨物裝載提供了狹窄的空間。
  • 《材料化學》途徑驅動的生物玻璃-肽水凝膠作為動態和自修復基質
    【摘要】肽水凝膠最近已成為設計組織工程中合成支架的潛在生物材料。由於1TBBG的機械剛度更接近天然骨,並且與1NFBG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響應,因此進一步選擇了1TBBG作為複合凝膠以監測穩定性模式。與對照生物玻璃水凝膠複合材料相比,通過監測暴露於SBF,胰蛋白酶和SBF中的胰蛋白酶的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可以評估15天內肽複合材料1TBBG的穩定性(圖5A)。所有樣品在細胞毒性水平方面均表現出內部變化。
  • 3D列印水凝膠混合材料新方法可實現具有藥物釋放功能的心血管支架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目前水凝膠已廣泛用於各種應用,例如生物醫學設備和柔性電子產品。然而,目前的技術將水凝膠-混合聚合物的幾何形狀限制在由水凝膠和矽橡膠組成的層狀材料上。這極大地限制了基於水凝膠聚合物設備和機器的功能和性能。由南方科技大學和浙江大學等研究單位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DLP的簡單而通用的多材料3D列印方法,以製造複雜的混合3D結構。
  • 《Angew》:史上最低分子量光控水凝膠!
    通過在凝膠分子中引入光開關分子,如二芳基乙烯,螺吡喃,偶氮苯,鄰氟偶氮苯和芳基偶氮吡唑,可以使基於肽或聚合物的水凝膠具有光響應性。但是文獻中報導的包括所有光開關凝膠在內的大多數凝膠,其MW> 300 g/mol。凝膠中包含長烷基鏈,肽或其他聚合物,因此光開關分子在這些系統的自組裝中起次要作用。
  • 仿貽貝誘導羥基磷灰石原位礦化的高強度水凝膠用於軟骨修復
    具體來說,骨軟骨缺損包括關節軟骨和骨的破壞。此外,骨軟骨缺損可能導致關節功能惡化。然而,軟骨缺乏再生能力,因為它沒有血管或神經管。因此,找到治療骨軟骨缺損的有效方法是再生醫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水凝膠是一種軟性高含水量材料,是軟骨再生的理想材料。生物聚合物基水凝膠具有與細胞外基質相似的特性,為細胞黏附和增殖提供了三維結構。
  • 朱美芳院士《材料化學》高彈性保水防凍水凝膠纖維應變-光轉換器
    特別是,基於水凝膠的光纖傳感器具有生物相容性,柔性和可伸縮性,因此可能適用於健康監測,人機智能和軟機器人。然而,基於水凝膠的光纖仍然表現出挑戰,例如化學交聯網絡的拉伸比有限以及水的脫水或成核導致光透射率不足。
  • 通過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系統進行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
    通過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系統進行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1:25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張雋佶課題組開發出了用於高保護性單細胞操作的光響應水凝膠納米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