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代表極星品牌最新設計語言與科技的概念車——極星Precept,通過一場線上發布會完成了它的全球首秀。
如同穿帆布鞋去坎城領獎的傑昆·菲尼克斯一樣,汽車界的極星,向來也是一個不走尋常路,同時又文藝氣息濃厚的品牌。
那麼,在極星1和極星2之後,為何這款處於概念階段的新車型如此值得關注?用官方的表述,原因在於極星Precept是極星作為一個獨立品牌,首次真正放飛自我,詮釋純粹、先鋒、高性能的核心價值的作品。
就像極星全球CEO Thomas Ingenlath所闡述的那樣,既然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極星1的量產和極星2的上市,那麼極星未來的發展方向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和堅定——極星Precept正是那個答案。
01
把極簡進行到底
如果說極星1和極星2或多或少地照顧了相當一部分傳統消費者的審美觀念,那麼極星Precept作為一款純電動4門GT轎車,在汽車的設計美學上已經有了更大的放飛自我的空間。
從目前露出的官方圖片看,傳統燃油車上起到進氣和散熱功能的前格柵在極星Precept身上幾乎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稱為SmartZone的一整塊透明面板,未來可以集成有關各種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傳感器。
全新造型的分體式大燈科幻感更加強烈,不過細看還是能夠發現「雷神之錘」的經典印記。
在白色車漆的印襯下,極星Precept的側面線條像極了美術館中的現代雕塑。通過設計師的巧妙布局,高腰線和充裕的腿部、頭部空間竟然也得以共存。而貫穿式尾燈這類極具突破性的嘗試,或許會在Precept之後的極星車型上越來越常見。
在車內的人車交互層面,極星Precept也將極簡思維貫徹到了極致。
15英寸中控觸控螢幕加上12.5英寸的數字儀錶盤被一整塊中控面板連接起來,為了儘可能在減少物理按鍵的同時保證車內乘員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當人手靠近時,屏幕上的按鈕便會在智能傳感器的幫助下自動跳出並放大,同時顯示更多信息,方便操作。
此外,極星Precept身上還有不少設計師留下的小趣味,比如後排車頂中央有一塊瑞典水晶片,可以全息投影的方式打出極星的logo。乘客只要一抬頭,便能看見夜空中最亮的星——這幾乎是極星品牌保留的「傳統藝能」了。
不難看出,老舊的傳統觀念在極星Precept身上是被高度摒棄的,極星也因此成為市面上最善於(至少是最樂於)在大時代下做減法的汽車品牌。
另一方面,倡導個性化消費的今天,人們更樂於去追求那些真正與眾不同的產品。一條騷氣的黃色的安全帶,或許就能激起不少人的購買慾望。極星Precept敢於做出這些顛覆,也正是基於它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股潮流。
02
塑料與「新豪華」
要知道,極星的全球CEO Thomas Ingenlath同時也是一位頂級的設計師。這就讓極星在權衡「美」與「實用」的問題上,擁有其他品牌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
舉個例子,為了讓極星Precept的內飾在豪華不打折的前提下更加環保,這位設計師成功為塑料找到了「贖罪」的機會。
雖然塑料這個東西很萬能,很百搭,但因為其回收方案少、剩餘價值低,每年都有高達800萬噸廢棄塑料被扔進了垃圾填埋場和海洋,不僅浪費資源,也汙染地球母親。
然而,技術進步和腦洞大開讓一切缺憾有了逆轉的可能。Thomas Ingenlath介紹,他們在極星Precept上採取了四種方案。
第一種方案是3D飛線(3D-Knit)無縫編織成型技術。織物纖維由100%可回收的PET滌綸樹脂塑料瓶製成;第二種方案是從廢棄的漁網中回收尼龍6,編織成車內地毯;第三種方案是紅酒的軟木瓶塞以及生產過程中的軟木廢料,構成了PVC內飾部件的一部分;第四種方案是Bcomp公司的高科技亞麻纖維複合材料,其創新的powerRibs材料構成了後座內飾面板。
這些說簡單也困難的思維轉換,不僅成功減少了塑料的使用以及材料浪費,還順便讓極星Precept的內飾相比傳統內飾件減重了50%。
最重要的是,這些新材料的應用並不以犧牲設計或品質感為代價。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它們看起來更有腔調,說起來也更有故事。
在為用戶提供不打折扣的「新豪華」的同時,儘可能減少環境汙染,這或許是一家面向未來的車企應該具備的高貴品德。又或者,在極星的世界觀中,如果未來的豪華汽車內飾仍被真皮、木頭和鍍鉻包裹,那可就太不酷了。
網新社觀點
極星是一個幸福的品牌,它被沃爾沃和吉利共同擁有,不用著急求生存,又可以把一切關於汽車美學的想像發揮到極致。在英文中,「Precept」有「宣言、信念」的意思。這款概念車所代表的未來,正是極星作為豪華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的一次獨立宣言:在商業的世界裡不落俗套,只談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