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培育了一種「怪蚊子」

2020-12-03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7月18日電(記者 陸成寬)蚊子不僅惹人癢,而且還是疾病傳播的一大「幫兇」。來自中山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為期4年的田野試驗,結果顯示通過將雌蚊絕育與雄蚊感染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相結合,可成功壓制及清除野生的白紋伊蚊種群,達到控制蚊媒種群的目的。研究成果於7月18日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白紋伊蚊是一種全球性的、具有強大攻擊性和入侵性的蚊種,可傳播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等。控制白紋伊蚊種群數量的傳統方法一直收效甚微。一種控制方法是先利用輻射讓雄蚊絕育,再進行野外釋放,但該方法會降低釋放雄蚊相對野生雄蚊的生殖競爭力,因此效果並不理想;另一種方法則是讓雄蚊感染一種名為沃爾巴克氏體的共生菌,這些雄蚊與未攜帶相同沃爾巴克氏體類型的雌蚊交配後會產生不相容而導致蚊卵的死亡,但這種方法可能會因無意釋放與雄蟲攜帶相同沃爾巴克菌菌型的雌蟲而使得種群壓制效果受限。

研究人員通過顯微胚胎注射建立了攜帶三種沃爾巴克氏體菌株的新型蚊株(不同與天然攜帶兩種菌株的野生種群),再對蚊子進行輻射,讓可能被意外釋放的攜帶同型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絕育,然後釋放雄蚊誘導野生蚊種不育。

論文通訊作者、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奚志勇表示,在兩年的時間裡,野生蚊子種群幾乎全被清除,每年野生蚊種的數量平均減少了約83%-94%,且在長達6周內都監測不到任何蚊子。該研究結果首次證明了將雌蚊絕育與雄蚊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相結合應用於蚊媒區域性控制的可行性和未來建立無蚊媒病傳播或無蚊騷擾的人類保護區的前景。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抗寒蚊子,解決了冬天沒有蚊子的尷尬
    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國家昆蟲培育專項委員會副委員長李貞賁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於近日宣布終於成功培養出了抗寒蚊子。
  • 美國釋放幾百萬轉基因蚊子,去消滅野生蚊子,科學家:或釀成大錯
    ,具體方法就是在一些雄性蚊子裡面注入一些病毒,這些病毒可以導致蚊子的後代出現損傷或者無法正常繁衍後代,從而實現基因滅蚊,為了實施這種滅蚊方法,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面培育了幾百萬隻攜帶有病毒並且進行過基因改造的雄性蚊子,等培育完成之後就把它們放歸自然,按照計劃, 滅蚊實驗開始於2020年10月份,從這個時候開始,美國科學家會在佛羅裡達州、克薩斯州、加州等地釋放一定數量的雄性蚊子,到2022年10月份實驗接近尾聲的時候
  • 廣州蚊子工廠:一年培育上億隻「絕孕」蚊子,養蚊治蚊真是高!
    蚊子製造工廠一般人都對蚊子十分痛惡,但在廣州的一家工廠裡有許多工人專門負責培育這種害蟲,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蚊子貢獻羊血和糖水,等把蚊子養到白白胖胖的時候就帶到就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放飛,據不詳細統計,這個工場每周的蚊子產量可以多達幾百萬隻,一年下來可以培育到3.6億隻蚊子。
  • 科學家與蚊子鬥智鬥勇,各種減少蚊子數量的奇葩技術
    本地的亞洲虎蚊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蚊子之一。研究人員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種蚊子的繁殖,亞洲虎蚊攜帶寨卡、登革熱和黃熱病的各種病毒。既然輻射絕育的雄蚊比較娘,完全得不到雌蚊的青睞,科學家很快就想出第二種方法,不兼容昆蟲技術 (IIT)。"歹毒"的科學家發現,亞洲虎蚊在自然界裡會感染了一種叫做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的細菌,它們的後代只有在父母雙方攜帶同樣的細菌時才存活。
  • 一種聲稱能讓蚊子滅絕的新科技,網友:你太小看蚊子了
    夏天來了,作為最惹人煩的蚊子,同時也是一種對生物鏈幾乎沒存在感的生物,人類一直都是很想將它滅絕掉。然而,蚊子卻有著體積小、數量大、繁殖能力強、適應性極強、耐藥力強等等特點,想滅絕它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 雲南八大怪有多怪?三隻蚊子一盤菜,和尚可以談戀愛
    為了讓更多人迅速了解雲南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習俗,我們今天來介紹雲南的八大怪。 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 雞蛋是一種很常見的農產品,在許多地方都有銷售。銷售的方式是論斤,或者論個。而雲南的集市上,雞蛋是用草串著,一串一串賣。怎麼樣,看不懂了吧?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正在培育「絕育蠅」
    揮拍追殺漏網蚊  原標題: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正在培育「絕育蠅」  羊城晚報記者 廣州有個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他們能生產「絕育蚊子」,來大幅度降低傳播登革熱等疾病蚊子的數量。科學家們曾經使用最原始的人工手段進行二次篩選———把蚊子放到冰箱裡輕微凍暈,四腳朝天地躺在顯微鏡下,就可以清晰看到漏網的雌蚊。但這種方法顯然效率極低且有誤差。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技術支持下,今年3月一臺X射線輻射儀投入使用,利用雄蚊比雌蚊對X射線耐受性略高的特性,通過特定的劑量輻射,破壞雌蚊生殖腺,使可能帶病雌蚊也永久絕育,有望把壓制率提高到99%-100%。
  •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培育500萬隻蚊子並放生,就在廣東省
    一說到「蚊子」,想必大家都非常惱火且痛恨,它們不但會吸你的血,還會給你留下一身「紅包」,最關鍵的是,蚊子會傳播疾病,什麼瘧疾、登革熱、乙腦都是因蚊子傳播而導致的,更可怕的是蚊子繁殖速度超級快,只要環境適宜,蚊子從自卵發育到成蚊也就要個10多天,1年可以繁殖個7、8代。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長嘴怪蟲,或為蚊子遠古"怪親戚"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俄、法、美四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在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裡發現一類跟蚊子有親緣關係的遠古昆蟲這類昆蟲在身體形態、取食方式上跟蚊子頗為相似,但卻長有一個超過身體長度一半的「超長嘴巴」,堪稱蚊子在遠古時期的「怪親戚」。相關研究成果已於3月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上。
  • 「抗寒蚊子」被培育?為啥蚊子專咬你?原來真相是這樣
    這,這,這冬天也要有蚊子了?但如果說被蚊子咬全怪雌蚊也不對,因為交配後的雌蚊子若不吸血,就無法使卵發育成熟,吸血是其繁衍後代的必然選擇。雌蚊每吸飽一次血就會到水面上產一次卵,每次200~300粒,數次產卵後,雌蚊便會死去。
  • 「抗寒蚊子」被培育?為啥蚊子專咬你?原來真相是這樣!
    這,這,這冬天也要有蚊子了?讀著新聞的每個字,好像蚊子都在深深地扎著我的心……且不論消息是真是假,這蚊子是著實令人討厭。但如果說被蚊子咬全怪雌蚊也不對,因為交配後的雌蚊子若不吸血,就無法使卵發育成熟,吸血是其繁衍後代的必然選擇。雌蚊每吸飽一次血就會到水面上產一次卵,每次200~300粒,數次產卵後,雌蚊便會死去。
  • #美國釋放百萬蚊子#基因蚊子交配雌蚊子,竟讓其失去生育能力
    最近美國發布一則消息,將釋放百萬基因蚊子來消除瘧疾。眾所周知,蚊子會攜帶瘧原蟲並傳播瘧疾,此外,也能傳染乙型腦炎、登革熱、黃熱病、西尼羅病毒等其他一些對人體威脅嚴重的疾病。但是蚊子是一種對於生物鏈沒有存在感的生物,有它沒它都無所謂
  • 幾年前,科學家在廣州釋放了數百萬隻蚊子,現在……
    ▲俗稱「花腳蚊子」的白紋伊蚊(圖片來源:James Gathany, CDC [Public domain])科學家們與傳播疾病的蚊子做出了長期鬥爭,嘗試過不少方法來壓制蚊子的種群數量。但是後來發現,不育雄蚊通常比較虛弱,相比野生雄蚊,難以吸引雌蚊子。因此光靠這種「昆蟲節育技術」,控蚊效果還不理想。另一個更好的方法是用一種叫「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的細菌感染蚊子。這種細菌對人體無害,但能感染很多昆蟲,並影響昆蟲的生殖細胞。受
  • 美國將向環境中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通過與當地普通蚊子交配...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英國《太陽報》8日報導,為了阻止瘧疾等疾病的傳播,實驗室培育出的變異蚊子,將於今年夏天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釋放。但科學家們對這一計劃恐缺乏監管,感到擔憂。由英國生物技術公司Oxitec培育的基因變異蚊子,將通過與當地普通蚊子交配,來殺死或減少它們的數量。雖然這項技術在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前景,但專家警告說,這項計劃在野外實踐中,可能會遭遇可怕的錯誤。「這項策略對每年受蚊子傳播疾病影響的數億人來說,具有相當大潛在的好處。」
  • 重慶科學家新成果:去掉吸血基因 讓蚊子愛上糖水
    去掉吸血基因蚊子愛上糖水西南大學科學家找到蚊子愛吸血的元兇本已會說話的3歲孩子,只因被蚊子叮了個包,8年後大腦萎縮,變得不會說話。說起無處不在的吸血蚊子,很多人都是既厭惡又無奈。好消息來了,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蚊子的吸血欲望是由體內一種基因控制的,去掉這種基因,蚊子的口味就會大變,不再愛喝血,而是改喝糖水;即使喝了血,也會消化不良。蚊子吸血關鍵基因:miR-1174「蚊子吸血和micro-RNA-1174(miR-1174)基因的調控密切相關。」
  • 美國又作妖,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眾多科學家表示擔憂
    近日,英國媒體報導,說為了阻止瘧疾等疾病的傳播,由英國生物技術公司Oxitec培育的基因變異蚊子將於夏天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釋放。這些基因變異蚊子,將通過與當地普通蚊子交配,使雌性後代死亡。這引起了眾多科學家和環保組織的擔憂,並對這一舉措提出嚴厲批評。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南美地區的蚊子數量增加,瘧疾等由蚊子傳播的疾病,正在美國南部呈現上升趨勢。
  • 這回玩真的了,美國將研究出轉基因蚊子
    這些辦法當中有一個辦法最具特色和爭議,那就是人工培育轉基因蚊子。 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將研究出一種人工培育轉基因蚊子。這種蚊子是人類經過遺傳性改良的蚊子,計劃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將這些基因改良後的蚊子放歸到大自然,讓它們和其它蚊子進行交配,然後使這些蚊子的後代死亡,從而大量減少蚊蟲災害。不過這種方法還只是科學家們的理論結果。實際效果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擬與普通蚊子交配來滅蚊,專家:恐釀大錯
    據英國《太陽報》8日報導,為了阻止瘧疾等疾病的傳播,實驗室培育出的變異蚊子但科學家們對這一計劃恐缺乏監管,感到擔憂。當實驗室培育的蚊子被釋放並與野生雌性蚊子交配時由於只有雌性蚊子會叮咬,這意味著Oxitec培育的雄性蚊子不會將疾病傳播給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重複釋放轉基因蚊子,將導致野生種群的暫時崩潰。
  • 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假的!老段子而已
    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這張截圖中是一篇題為《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年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的文章。文章就一句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李教授已經被警方拘捕。」其「文章來源」處標註著「人民網-人民日報」,而且文章末尾還註明了「人民日報2019年6月18日03版」的字樣。
  • 謠言粉碎機| 培育抗寒蚊子?為了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嗎?
    謠言: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