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全球的航空運輸。在1月份和2月份平均超過7萬架次/天的航班,在4月份降至平均不到2.5萬架次/天,在5月份又開始出現了反彈。商業航空燃油消耗也呈現了類似的走勢,從1月份和2月份的430萬桶/天,降到4月份的100萬桶/天。
為了估算全球航空燃料消耗的變化,EIA最近開始使用航空公司Cirium提供的數據,這些數據詳細列出了從2019年1月份以來的商業客運航班數據,包括飛機類型及其航線。EI 利用每趟航班的出發地和目的地的數據,估算了每趟航班的燃油消耗量,並對這些航班數據進行匯總,從而估算出全球商業客運航班的燃油消耗量。
EIA預估,7月份前兩周的商業航班的燃油消耗量為15萬桶/天,較去年同期下降69%。全球航空燃料需求的最大降幅發生在3月和4月,正好與防疫繁瑣措施相吻合。
在全球範圍內,2月份至3月份,商業航班的燃油消耗量減少了70萬桶/天,3月份至4月份燃油消耗量減少了240萬桶/天。儘管5月商業航班的燃油需求僅增加了10萬桶每天,6月份增加了30萬桶/天,在區域層級和國家層級,都是類似的趨勢。
儘管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航空燃油消費市場走勢不同,這是由疫情在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傳播的時間決定的。但是全球主要燃油消費市場的需求都是從4月份和5月份的低點有所反彈。然而,全球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復甦並不相同,儘管今年6月份中國商業航班的燃油平均消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43%,但是全球其他區域和其他國家的航空燃料消費降幅更大。
前蘇聯區域的國家,航油消費下跌70%
美國,航油消費下跌75%
中東和北非,燃油消費下跌77%
亞太其他區域,燃油消費下跌80%
非洲其他區域,燃油消費下跌85%
歐洲,燃油消費下跌87%
美洲其他區域,燃油消費下跌88%
在一個國家,其境內的航空旅行比例是航油需求下降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在疫情期間,國家內部的航空出行管控不那麼嚴格(這是相對來說的),國家內部的航空出行中,大多數是短途航班,主要用於國內航空的內陸機場通常比沿海機場、國際化程度更高的機場,恢復得更快。這種復甦的證據是國內航班的航油消費出現了回升。
儘管在2019年6月份,全球商業客運航班的燃油消耗量,僅僅是全球航空燃油消費量的30%。但是截止2020年6月份,國內商業客運航班的燃油消耗份額已上升到56%。這一現象在中國尤其明顯,在同一時期內,國內航班消耗的航油佔中國航空總油耗的比例,從53%上升到83%。
EIA的方法,用於評估商業客運航班的航油消費量並不是沒有限制的。這一方法並沒有計算飛機燃油消耗總量,因為它不包括軍用飛機、貨運航班和通用航空的燃油消耗。
資料來源:EIA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