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帶的分布

2021-01-13 西安百利特抗震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

  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長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根據全球的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的板塊,板塊當中有的塊大,有的塊小,大的板塊有六個: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的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交接處,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中國地震帶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000次以上,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中國以佔世界7%的國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佔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裡,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六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六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吉林、黑龍江的東部。中國的臺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青藏高原地震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該地震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東南沿海

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分布情況:東南沿海地震帶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動斷裂在形成發震條件中也起一定作用。這組北東向活動斷裂從東到西分別為:長樂—詔安斷裂帶,政和—海豐斷裂帶、邵武—河源斷裂帶。沿斷裂帶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如沿長樂 詔安斷裂帶,曾發生過1604年泉州海外8級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強震;沿邵武—河源斷裂帶曾發生過會昌6.0級(1806年)地震、河源6.1級(1962年)地震和尋烏5.8級(1987年)地震,政和—海豐斷裂帶也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但總的強度比較低。

南北地震帶

從中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的大地震就發生在這一地震帶上。

其他

此外,「新疆地震區」、「臺灣地震區」也是中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儘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中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相關焦點

  • 中國主要的「地震帶」——分布、成因、危害與自救逃生
    1、我國火山、地震的分布我國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擠壓,地震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我國6級以上的地震共發生800餘次,主要的火山和地震帶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規模較大的火山群有:五大連池、長白山天池、卡爾達西,規模較大的地震帶有:西北地震帶、華北地震帶、南北地震帶、喜馬拉雅地震帶、滇西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
  • 全國21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鄭州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圖)
    全國21大城市斷層帶摸清 鄭州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我國的地震帶分布,看看有你家鄉沒?
    全球分三大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及海嶺地震帶,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地處環太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全球三大地震帶及火山的分布下面是我國地震帶的具體分布情況:1.華北地區:2.西北地區:陝西、甘肅、寧夏及新疆地區,新疆地震帶又可以分為天山地震帶,阿爾泰地震帶及西崑侖地震帶,因為新疆地震帶周圍人煙稀少,一般地震造成的破壞有限。而陝、甘、寧三省人口稠密,造成的破壞力要巨大得多,最大的一次地震發生在明嘉靖年間,陝西華縣特大地震,死亡人數達八十多萬。
  • 四川處於哪個地震帶上 四川哪些地區位於地震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解釋,從地震帶來看,該次地震處於雲南昭通東側到四宜賓北東向地震帶,與汶川完全不屬於同一地震帶。或與2018年12月16日,發生在宜賓興文地區的5.7級地震相關聯,他表示,這兩次地震或屬於同一震源,屬於「雙震性」地震。而從震源深度來看,本次地震震源深度超過10千米,屬於構造地震。
  • 旅行者必看:世界地震帶分布 出行之前需考慮
    世界地震帶分布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麼明顯。而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 ...山西並不位於地震帶,那麼這次地震主要是由於什麼原因呢?未來...
    我們平時所熟知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喜馬拉雅地震帶等,是全球範圍內的最高等級的地震帶,但還有許多次一級、再次一級、再再次一級的斷裂帶,斷裂帶活動時,往往帶來地震。大城市中,太原和北京、天津、蘭州、呼和浩特、昆明的區域穩定性處於近似的等級,不用過度驚荒,輕微的地震就像地殼打了一個哈欠,這是常有的現象。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四川在國內所屬的地震帶叫西南地震帶。其中,我國地震區分布是臺灣、西南、西北、華北、東南沿海這5大地區,以及23條地震帶上。而比較受人們關注的地震帶是華北地震區、青藏高原地震區以及四川龍門山地震帶。後兩條地震帶我們是經常看到相關地震消息的,包含了西藏、青海、四川等省份。
  • 山東規定新建中小學須避開地震帶等危險源
    新華網濟南6月2日電(記者劉寶森)山東省政府規定,今後山東省新建中小學校必須避開地震帶等危險源,選在交通方便、地勢平坦開闊、遠離汙染源的地段建設。
  • 全球地震帶分布(圖)
    經科學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環太平洋地震帶:  分布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  洋脊地震帶:  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軸部,均為淺源地震,震級一般較小。  此外,大陸內部還有一些分布範圍相對較小的地震帶。如東非裂谷地震帶。我國鄰近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印尼地震帶的交接地區,地震頻繁。歷史上以及近期都發生過破壞性地震。
  • 全球最大的地震帶,幾乎所有大地震都出自這裡,中國也有一座城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球最大的地震帶,幾乎所有大地震都出自這裡,地震在我們生活當中對於一般人而言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情。雖然我們國家這幾年也有一些相對較大的地震事件,但是總體來說,大部分人是沒有經歷過地震的,對於地理面積非常大的中國來說影響是很小。但是一說到地震,幾乎所有的人想到的都是日本,日本經常會被地震所困擾,在日本當地他們的住宅和我們也有很大的區別。日本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抗震的。
  • 遠離地震帶的湖北怎會發生地震?
    有網友可能會疑問,湖北省遠離地震帶,怎麼會發生地震呢?問題來了,不在地震帶就不會發生地震嗎?下面為大家解答這個疑問。湖北省遠離地震帶,在很多人心裡,始終覺得地震離自己遙遠。然而,這次孝感地震終究還是讓我們大家都感受到了。我們腳下的土地,似乎不如想像中那樣安全平靜。
  • 九月地震頻發,不管是否身處地震帶,這些地震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板塊的移動其實是引起地震的第一大元兇,大家可仔細對比板塊構造地圖和地震帶地圖,地震帶和板塊的邊界是幾乎重合的。中國地震帶分布及上世紀地震統計地震的破壞性巨大,且發生頻率也不低。地震導致的火災現在旅遊業發達,朋友們每年都會趁著大小長假外出旅遊,因此不管平日裡工作生活的地方上是否位於地震帶,
  • 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 我國五大地震帶分布,你家在地震帶上嗎?看完要當心了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嶺中,一般對人類影響比較小。而中國就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東部沿海靠著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山區靠著歐亞地震帶。中國地震帶分布如上圖所示!中國的地震帶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青藏高原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居全國之首。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之所以岐山如此頻繁發生地震,就是因為其處於中國主要地震帶——華北地震帶西部走向上面。2. 甘肅隴西地震甘肅隴西是唐王朝的龍興之地,但是此次地震發生在東漢永和時期,為公元134年12月。這次地震的震級也是七級,震級帶來的災難是地面崩裂,房屋塌陷,百姓多砸死砸傷。此次隴西地震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事後被儀器檢測出來的地震。
  •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2011-10-31 17:1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2018年新疆地震帶分布高清圖,仿佛進入了震動模式!
    新疆有五大地震帶,由北向難分別是阿爾泰地震帶、北天山地震帶、南天山地震帶、西崑侖山地震帶和阿爾金山地震帶。烏魯木齊位於北天山地震帶,相對來說烏魯木齊是北天山帶弱活動地區。新疆地震區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
  • 地震地熱說原理—地震柱構造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地 震 地 熱 說 原 理地震柱構造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Seisman作者在研究中國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時,發現各地層內的地震活動存在由下而上逐層驅動的現象作者在進一步研究全球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時,發現同樣存在由下而上逐層驅動的現象,於是提出了地震柱構造的概念,找到了地震地熱說的地質實體,因而進一步發展了地震地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