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有點奇怪,是不是少數民族呢?不是,根據《通志》和《姓纂》裡面說,瞿曇氏是西域國家的姓。瞿曇悉達的家族是從天竺來到長安的,他花費了十年時間編了一本書,在歷史上留名,但這部書的讀者卻很少,咋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
瞿曇悉達
瞿曇悉達的爺爺叫瞿曇逸,父親叫瞿曇羅。
瞿曇家族熟諳印度天文曆法,他們的先世是由天竺國移居到中國來的。瞿曇家族的好幾代人在國家天文機構裡供職,擔任過太史令﹑太史監或司天監,時間長達110年之久。
人們把瞿曇悉達稱為「瞿曇監」﹐由他這一派所創立的天竺曆法稱為「瞿曇歷」。也就是說,瞿曇悉達是一個天文學家,而且很有成就。
瞿曇悉達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711年(唐睿宗景雲二年),瞿曇悉達作為主持人,參加了北魏晁崇所造鐵渾儀的修復工作。這座渾儀是412年製成的,使用了300年,到了唐代,需要進行修復,瞿曇悉達主持並參與了這件事情。
718年(唐玄宗開元六年),瞿曇悉達奉詔翻譯了天竺的《九執歷》,向中國介紹了當時印度的天文學,包括日月運動和日月蝕計算法等。主要內容有:分周天為360度,一度為60分的圓弧量度制﹔以30度為一宮的黃道十二宮,稱為「十二相」﹔用一點表示十進位數字中的空位「零」﹔以兩月為一季﹐一年分六季﹐稱為「六時」的印度季節分法﹔三角術的正弦函數。
瞿曇悉達還做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編撰了《開元佔經》,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很多寶貴的天文資料因為這套書得以保存下來。
《開元佔經》
《開元佔經》到底是哪一年開始編撰的,歷史上無法得到明確的時間,有一種說法是公元714年(也有說718年)開始。在瞿曇悉達領導和親自參與編撰下,花費了10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著作。
《開元佔經》共有120卷,記載了唐代以前大量的天文、曆法資料和緯書,還介紹了16種曆法有關紀年、章率等基本數據。
《開元佔經》的120卷,具體地來說:
前2卷是集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關於宇宙理論的論述;
卷3至卷90,集錄了古代名家有關天體的狀況、運動、各種天文現象等等方面的論述,以及有關的星佔術文獻;
卷91至卷102,集錄了有關各種氣象的星佔術文獻;
卷103,主要抄錄了唐代李淳風撰的《麟德歷經》;
卷104,講算法,《九執歷》就錄在這一卷內;
卷105,集錄了從先秦古六歷到唐代神龍歷為止共二十九種曆法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
卷106至卷110,講星圖,書中並沒有圖象,而是用文字介紹今測恆星位置與舊星圖所載之不同;
卷111至卷120,集錄古代各種有關草木鳥獸、人鬼器物等等的星佔術文獻。
《開元佔經》編撰完成以後,傳世卻極少。之所以沒有被廣泛傳播,主要還是統治階級害怕有人拿這本書裡的內容結合天象,來「妖言惑眾」,危及自己的統治。
書編撰完成了,卻沒有幾個讀者看到,這對於瞿曇悉達來說,是一種悲哀。
卷91至卷102
其他關於天文和星象的,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裡我們就說一說其中和氣象有關的卷91至卷102。
91卷:風佔
凡風,和暢清悅,溫涼適時,埃塵不起,人情恬淡,是謂祥風;天色晦暝,雲氣昏濁,風聲寒慘,埃壒蓬勃,是謂災風;風勢紛雜,交亂乍起乍止,深藏莫測,其聲聒耳,是謂小人魅惑風;風勢暴起,南北不定,離合氛埃,是謂上下不寧風;風勢冥冥,白日陰慘,黃霧四合,是謂政化未明風;風勢戚戚,南北雜亂,高下蓬勃,是謂大兵將至風;風勢凜烈,人懷戰悚,是謂刑罰怪刻風;風聲啾唧惶切,令人悲慘,為大喪風;風聲欻欻,如火奔馳,乍起乍息,為旱火風;連風冥晦,四日五日,人皆悲傷,為大水殺人風。
92卷:雨佔
雨者,陰陽和而天地氣交之所為也。太清之世,十日一雨,雨不破塊。京房曰:「太平之時,一歲三十六雨,是為休徵,時若之應,凡雨三日以上,為霖,久雨謂霪。」
93卷:候星善惡雲氣佔
94卷:雲氣雜佔
95卷:角宿雲氣幹犯佔
96卷:雲氣犯列宿佔
97卷:猛將軍陣勝負雲氣佔
98卷:虹霓佔
99卷:山崩
100卷:醴泉 河出
101卷:霜佔
這一卷當中名為《霜佔》,實際上記錄了霜、雪和雹等多個天氣現象。
102卷:雷佔
《開元佔經》裡面描述的很多內容,一方面是對唐以前天文知識的歸納和增加,也有當時知識的增補,有不少的精華,當然也有不少的迷信和糟粕,加上歷代封建統治者的言論管制,書是完成了,看者卻寥寥。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