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為誰打工?

2021-01-17 科學網

 

近日,筆者參加了國內某一級學報的編委會,感觸頗多。該學報有50多年歷史,在本專業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甚至在中國「百強」期刊中排名靠前。但就是這樣優秀的學報,也面臨來稿質量差、發表周期長、刊物生存難的很多壓力。造成以上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國內著名的科研單位或高校在評定職稱或課題驗收時,發表在該類學報上的文章不算數,碩士和博士生也不能憑這樣的論文獲得學位。

 

國內許多核心期刊都面臨類似問題:因科研單位和高校都強調SCI,且SCI直接與職稱、學位、崗位、經費、科研大獎等等掛鈎,與科學家命運相聯繫,科學家有好的成果首先考慮向國外高影響因子SCI刊物投稿,如被拒後,再試低因子的SCI刊物,實在沒有辦法才轉回國內學報發表。這樣,國內學報來稿質量無從保證,幾乎成了研究生們「練筆」的場所。

 

SCI過熱首先受到衝擊的是國內學報,其次是科學家,最後是中國的科學事業。

 

首先,SCI對國內學術出版業的影響。目前我國辦有4000多種學術刊物,但只有75種被SCI收錄,且收錄的擇優標準不統一,隨機性強。學科之間、語言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僅靠一個影響因子來「一刀切」,就大大挫傷了辦刊人的積極性。如果只承認國內75種刊物發表的論文是學術文章,那麼其他刊物發表的文章就不好定位。如果科研績效不算數,科學家付出的豈不是無效勞動?任何學科發展都有其歷史繼承性,學科有其自身特點,一些學科全世界搞的人就不多,無法指望有高的引用率。

 

其次,中國科學家為發表SCI而打拼。國內某著名專業科學院2007年獲得各項經費3億多元人民幣,該院院長向社會公布其科研產出的時候,只提到發表了100多篇SCI文章,平均每300萬元換來1篇,其餘科學家一年算是白幹了。另一個專業科學院為避免公布成果的尷尬,強調得到國家資助1億多元,但發表各類學術論文500多篇。想必是後者發表的SCI不多,因此用了比較含糊的說法。當國家大量的資金換回的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SCI時,這充其量是用納稅人的錢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還有些科學家「兩耳不聞窗外事」,對公益事業漠不關心,甚至和學生都懶得交流,一心只有SCI,這樣發表了再多的SCI於社會進步何益?

 

目前流行一種說法,中國一流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為發達國家的SCI刊物打工;地方高校和科研單位為國內的一級學報打工。由此所形成的「勞動力」真空由國內初學者,主要是碩士博士(後)大軍來充當,所產生的學術垃圾數量相當可觀。近年來,我國發表SCI和核心刊物論文數量直線上升,但是原始創新能力和國際科技影響力卻與我們的大國形象嚴重不符。

 

第三,對我國科學事業的影響。現在的考核模式,是用一個指標生硬地評價幾乎全部的學科,它以簡單的刊物影響因子來衡量科學家的貢獻,只要有小學生的水平就能夠做業務主管了。一些單位將SCI影響因子5以上的算一個門檻,發表的名利雙收,發表不了的愁眉不展,面臨下崗危險,惶惶不可終日,科學家哪有什麼心思為追求科學真理而獻身。

 

長此以往,從科學發展來看,中國科學家永遠樹立不起信心來,因為評價標準是人家的;從國家的實際需求來看,中國科學家是在花納稅人的錢證明自己會寫SCI,一些棘手的現實問題反過來還是洋專家說了算。中國科學研究,不改革評估體制,將永遠處於被動挨打地位。動輒宣稱超英趕美,或者近期攻下諾貝爾獎,這種功利思想難以造就培養一流科學家的人文環境。科技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心樹立不起來,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一句空話。

 

何日沒完沒了的檢查、考核、評估、驗收減少了,中國科學家才能平靜下來做學問,出於對科學的執著,對國家、民族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搞科研,而不是在美國人的指揮棒下做SCI的奴隸。如此,則中國科學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相關焦點

  • 十二生肖誰是最強「打工人」,名單曝光
    雖然現在大家都很清楚,打工是在為別人賺錢,不但工作很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想要自己創業,自己做老闆。但事實證明有些人天生就不是做老闆的料,相比較來說,他們更適合打工賺錢,即使打工是在為別人賺錢,但只要做得好,依舊會有不菲的收入。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被網友不斷的進行調侃與自嘲,成為2020年最流行的詞語之一。無論你是那個社會階層,通俗地說,呢都是打工人,只是服務對象不同而已。1.打工人的流行,與當今社會的熱點與痛點緊密相關。現在的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大,時代快速發展,社會變化巨大,快速變化的工種,快速出現的無人時代,無論是誰,如果你不學習,你自己節拍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很容易被社會環境所淘汰。
  • 目前為止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名氣最大的人是誰?
    中國的科學水平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雖然我們在一些領域達到甚至超越了世界頂尖水平,但是在大部分領域我們仍然是落後的,但有一位中國科學家在現在的物理學界就是泰山北鬥一般的存在,完全稱得上是在世物理學家第一,這個人就是楊振寧
  • 「打工人」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首歌送給@王大橘 感謝你的捧場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但這是專門為你推送的歌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上午好,各位打工人!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
    我是小沃,感謝陪伴 2020.10.27 近日,「打工人 「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
  • 我國辛苦培養的人才,卻為美國打工
    引言在我國剛剛建立的時候,那時國家百廢俱興,人們都有著高度的勞動熱情,願意為國家奉獻一切。那時還有很多在外留學的科研人員知道自己的祖國需要他們,他們也紛紛願意放棄自己國外優渥的環境,回到落後貧窮的中國,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時光荏苒,屬於他們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這輩子都不能打工」出獄後周立齊在幹什麼?
    過去多年,他以偷竊電瓶車為生,為此四進監獄,2012年第二次進派出所時,上了電視,採訪裡他說出日後流傳於網絡的名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因為髮型酷似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更因為他的不打工宣言裡,仿佛擁有的反叛精神,網友順勢創造出的美妙諧音梗,為其流行推波助瀾。民政村村民周立齊成為網紅,一個表情包,一個符號。
  • 都是打工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下午好,各位打工人!」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了,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就連朋友之間聊天,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你好,打工人!」比如這則《打工宣言》所言——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 毛毛蟲的蝶變 VIPKID為打工子弟啟動公益眾籌計劃
    毛毛蟲的蝶變 VIPKID為打工子弟啟動公益眾籌計劃 6月6日,在線少兒英語第一品牌VIPKID與天橋藝術中心聯手,啟動了讓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觀看《好餓的毛毛蟲》的公益眾籌活動
  • 打工的機會都要沒了
    服務型看護婦和機械臂都是一家人,雖然長得千差萬別,可內核不離其宗,誰也別嫌棄誰。1954年,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unimate由喬治·德沃爾發明,後來賣給通用新澤西工廠造汽車去了,從這開始,工業機器人算是跟汽車生產結緣了。當年汽車業大佬亨利·福特有句抱怨:「我本來只想僱一雙手,怎麼來了一個人?」他恐怕沒想到,這個問題被工業機器人解決了不少。
  • 科學網—中國科學家從分子系統學角度為部分哺乳動物「尋根」
    小熊貓姓「熊」還是姓「貓」
  • 打工人為什麼會火爆 打工人是什麼梗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打工人最新資訊 > 正文 打工人為什麼會火爆 打工人是什麼梗
  • 玩梗翻車,明星硬裝「打工人」之後……
    這幾天,打工人的梗,被很多不是「打工人」的人和與「打工人」消費力不怎麼匹配的品牌硬往自己身上搬,尷尬得要死。 首當其衝的就是娛樂圈,很多明星團隊都蹭上了「打工人」的熱度,其中不少還有著富二代人設,名車名表名包包,嘴裡喊著打工人。
  • 中國科學家為提升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找到新辦法
    中國科學家為提升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找到新辦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來自中國吉林大學一科研團隊在揭示二維半導體材料光物理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為提升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找到新辦法。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誌上。
  • 其實,「打工人」自嘲的背後是……
    前段時間,李誕在談到「打工人」時說道:這個詞是有一絲心酸在裡面,打工人其實就是小小地抱怨一下,向生活撒一個小嬌。此話不假,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們自嘲過後,仍舊一頭扎進全民奮鬥的時代洪流。 但是當代年輕人的現狀到底是怎樣的?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 打工人是什麼梗-打工人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是什麼梗?打工人是意思就是打工仔,現在很多上班族、社畜都這樣稱呼自己。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打工人意思介紹。  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一份工資,幹幾份活。
  • 刷爆全網「打工人」到底是什麼梗?英語怎麼說?
    最近,「打工人」這個網絡新梗刷屏了各大社交平臺和朋友圈,那麼,「打工人」到底是什麼梗呢?其實,「打工人」就是打工仔, 就是廣大上班族的自稱。「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你在拼多多到處找人砍價,他在滴滴打車求人助力,我在電子廠擰螺絲擰到凌晨,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早安,打工人!」
  • 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新聞專題-科學網
    「2016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 特刊 (2017年4月)     本刊將梳理2016年度在《細胞》雜誌及其子刊以中國內地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對中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所做出的科研成果進行系統的介紹。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命名為「九章」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
  •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梗眾所鄒知,給自己增添新的外號是網友們自嘲的表現之一,例如前兩年火起來的「社畜」「搬磚人」等。近段時間,網友們喜歡互相稱之為「打工人」,你知道這個梗是怎麼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