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家庭」?不斷進化的「家庭」概念,催生各種家庭形態

2021-01-20 葡萄乾的育女心經

「如何定義普通家庭?」

西方傳統定義的「家人」指教會或婚宴上結婚的男女在同一屋簷下共同生活,通過性生活造就生物學的子女。一般的,人們不是組建或維持家庭,而是共享生物學關係、情感、支持以及共同空間。如果不滿足一個以上的上述因素,那就不能稱為完整的「家人」。

【但是現代環境下,成為家人並維持家人關係已不再是適用所有人的相同標準,它也依存於特殊的家庭情況。】

官方定義

澳洲統計局(2016)指出,所謂家人,指有關血緣、結婚、領養、養育的一名以上在相同房屋內共同生活的人們。

以傳統婚姻為主,870萬家庭中,一對夫婦佔其中的570萬是澳洲的家庭特點。其中14%是單親家庭,2%由非夫婦或父母-子女關係組成的其他類型的家庭。

澳洲統計局預計,到2023~2029年,傳統婚姻的夫婦家庭數將減少,丁克家庭數量將越來越多。

不僅是澳洲,在無數個國家中,由父親和母親,以及一到兩名孩子構成的傳統家庭再也不不具普遍性。事實上,今天世界各處我們想當然的家庭大部分已經消失,不再稱為普通家庭。

隨著時間,離婚和再婚結合的家庭持續增長,家人的概念和其活躍性正在自然地變為多種形態。

今天的家人

澳洲統計局表示,以2016年為準,澳洲約有600萬家庭,這個數值預計將增長至2036年的900萬。

家庭構成的意義本身將被擴展,家庭的數量也隨之增加。並且分析指出,同居和結合家庭等多種家庭形態也將增加。

目前4名澳洲人中的一人就是單人家庭,這個數值隨著時間將繼續增加。家庭的特點和屬性正在發生變化,隨著社會尊重性取向,同性父母家庭也將增加。

根據年齡和性別對家庭的定義也是多種的。例如,男性(45%)所指的「家人」是一名以上的而父母和子女在相同居住空間生活的人,而女性為38%。

考慮到今日的社會情感,是無法拿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定義真正的家庭。因為每家每戶所想的家庭的特點各有不同,在關係和社會不斷進化的未來,傳統家庭也許將成為特別的形態。

相關焦點

  • 家庭經營的概念
    對家庭這個組織來說,無論從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精神生活等不同角度看,都是人類社會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組織形態,家庭能否健康發展,或者能否可持續發展,既關係到家庭成員的發展,還關係到社會能否穩定發展、國家能否穩定發展。
  • 我國家庭形態新特徵:父母和已婚子女分居,構成直系組家庭
    我國家庭形態新特徵——基於制定家庭相關公共政策的觀察當代社會轉型過程中,中國城鄉家庭在以往核心化、小型化的基礎上,因成員出外上學、謀生增多,特別是勞動年齡成員大量外出就業,不完整家戶形態明顯上升。還應看到,在實際生活中,家庭、家戶這兩個概念並不能滿足人們對家庭分析的需要,父母和已婚子女分居另爨往往被視為兩個及以上家庭或家戶,僅從單個家庭或家戶角度考察,則無法將兩者之間存在的功能關係表現出來。為此筆者提出將近親屬所建立的兩個及以上生活單位進行整合的概念——直系組家庭。那麼,就當代而言,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狀態是什麼?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 中國家庭|「兩頭婚」的實踐形態及其內在影響
    一、「兩頭婚」的實踐形態媒體報導中,江浙一帶的「兩頭婚」形態是這樣: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這樣的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重磅〡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形態,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而對於中國來說,就是要通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形態,為婦女全面發展和兩性平等協調發展創造條件,奠定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家庭基礎和社會基礎。一家庭形態發展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婦女發展的重要條件作為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的社會組織形態,家庭組織是文明因子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而出現的一種成果。
  • 何謂社會底層?原生家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上限
    我們時常說一個人處於社會底層,到底何謂社會底層?普通人家的孩子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光怪陸離的花花世界?何謂社會底層?說直白點,就是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社會底層出身差,人生起點低其實筆者一直比較認同一句話,那就是「原生家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上限」。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個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如果原生家庭條件差,沒有資源,僅靠自己獲得成功是很難的,想要達到所謂的社會中層或者上層,不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關鍵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 從族群制到家庭制,家庭作為最小的社會單位,是如何出現的?
    然而人類也是從族群的雜婚制,從單純的繁衍性行為,從原始社會的蒙昧進化到血親家庭,又進化到現在的以一夫一妻制為主的家庭。可以說家庭的產生,是人類飛速發展的開始。生產力的發展,多餘財富的出現是家庭這個單位產生的基礎。
  • 原生家庭決定論的罪與罰之一錯在家庭
    很多人通過心理諮詢,發現自身所存在問題的根源來自其原生家庭。原來,他們的父母竟然是那麼的三觀不正,他們的童年原來是那樣的不堪回首!他們現在的問題,竟然都是父母造成的!「原生家庭決定論」起源於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
  • 三千兆、IPTV、家庭安防、智慧社區……三大運營商智慧家庭掘金路
    智慧家庭一詞早已耳熟能詳。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預言:在不遠的未來,沒有智能家居系統的住宅會像不能上網的住宅一樣不合潮流。其在1990年所建的「未來之屋」被堪稱全球智能家居經典之作,也讓人們對智慧家庭概念有更深刻的認知。不過發展至今智慧家庭仍未實現真正普及。
  • 兄弟姐妹個性不同、能力不同,是不同家庭形態的客觀基礎
    表2:兄弟姐妹的互補關係兄弟姐妹與父母關係也有不同,投緣的兄弟姐妹則關愛較多;有的人獨立自主;有的人在外自組嶄新的家庭後,無法兼顧原生家庭;有的人就需要父母大量關愛、呵護,輔以更多的生活資源,甚至還需要兄弟姐妹在旁不斷扶持。
  • Win7家庭網絡新功能:家庭組含義與配置
    下面,我就告訴你家庭組是怎樣進行工作的,會給網絡的使用帶來多大程度的方便。家庭組是什麼,和家庭網絡有什麼區別?家庭組是Windows7提供的一種分享功能,可以讓你與家庭網絡中的其它用戶分享文件、文件夾、照片和印表機。
  • 《客體關係家庭治療》
    綜合前輩精神分析家的智慧   為你呈現當代精神分析的新趨勢   ◎內容簡介   作者的教學工作產生了本書的基本概念,全書整合了精神分析、兒童發展、精神分析小組進程和組織系統的相關文獻,與家庭治療進程和研究文獻相配套。
  • 國際家庭日關注家庭福祉 什麼是中國人眼中的家庭幸福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李雯婷、尚禹):5月15日是國際世界家庭日。聯合國把今年國際家庭日的宣傳主題確定為:家庭、教育和福祉。昨天,我們的記者也走上街頭,採訪了中國老百姓對於家庭幸福的不同理解。家,是每個人的歸宿,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石。
  • 白頭葉猴有三種家庭形態 一雄多雌最穩定(圖)
    華夏經緯網1月23日訊:據中新網報導,近日,中國科考隊對世界瀕危物種白頭葉猴的家庭形態進行了考察,初步認定,這種社會性極強的猴子存在著三種家庭形態。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稱,據專家介紹,家庭形態是白頭葉猴重要的社會生存方式,一雄多雌,多雄多雌,多雄少雌是主要的家庭形態。
  • 智慧家庭水生態系統,顛覆家庭用水觀
    近日,網上一個家庭健康用水的調查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這個網絡調查問卷問題設置主要集中在家庭用水規劃及用水健康問題上,參與互動的粉絲人數眾多,對於夏季用水問題網友們更是各種「吐槽」。
  •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解析《尋夢環遊記》:家庭和夢想要如何取得平衡
    雖然電影前期宣傳力度並不大,不過,憑藉著"迪士尼出品"的噱頭與觀影后受眾口口相傳的真誠好評,《尋夢環遊記》的熱度不斷上升,影片的評價分數也穩穩保持在了相當高分的水平。很多影迷表示,在影院裡觀影時,因為電影的情節太過感動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米格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但遺憾的是,他的家人與家庭卻因為祖先代代相傳的傳統,明令禁止所有家族成員接觸音樂。
  • 《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原生家庭的宿命,要靠自己超越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研究代際創傷的專著,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其列舉的各種療法,實用性強、操作性強,是受創傷者直接可以使用的乾貨,其中很多方法都是經過作者實踐檢驗過的確實有效的療愈之法。
  • 威縣王淑平家庭喜獲「全國最美家庭」
    威縣王淑平家庭喜獲「全國最美家庭」 2021-01-05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家庭——內蒙古監管局蘇俊家庭
    蘇氏風採|最美家庭——內蒙古監管局蘇俊家庭爸爸:蘇俊 內蒙古監管局監察員>媽媽:秀外慧中賢內助工作性質決定了蘇俊會經常出差,因為有兩個同年齡的孩子需要照顧和教育,夫妻倆經慎重商議後,妻子續靜毅然放棄了原單位中層管理者的職位,回歸家庭
  • 慢阻肺病人如何進行「家庭氧療」?
    慢阻肺病人如何進行「家庭氧療」?三甲醫院專家都在這搜索ID關注:shjtyy關注慢阻肺病人如何進行家庭氧療?問何謂氧氣治療(氧療)?簡單而言,氧療就是應用氧氣治療疾病或緩解疾病狀態。很多人認為氧氣是好東西,人人需要,多吸氧身體好;也有人對其敬而遠之,認為吸氧會造成依賴。氧氣並非多多益善,氧氣過量可能造成機體「氧中毒」;另外,氧氣也亦非「毒品」,吸氧不會造成依賴。
  • 什麼是科學家庭?
    這就要求我們學習和掌握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然後不斷從實踐中中總結,豐富創造新理論,回到實踐中中去檢驗和發展。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家庭教育水平就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