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慧談丨陳世卿:人工智慧只有應用到實際場景中 才有價值

2020-12-05 紅網

紅網時刻11月29日訊(記者 何青 李賽鳳 實習生 戴妍潔)在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以「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腦科學+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為題,分享了在醫療、教育、農業、交通等領域充分運用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

陳世卿說,「5G時代是人工智慧加速發展的重要機遇,研發前沿的應用場景、加快培養人才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人工智慧只有應用到實際場景中,才有價值。」陳世卿介紹,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比比皆是,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農業、智能交通等等。他還表示,「科技之道,同沾雨澤。」人工智慧絕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技術紅利惠及所有人,解決社會經濟問題。

相關焦點

  • 世界計算機大會|陳世卿: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湖南日報",原標題《「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作者 劉奕楠,36氪經授權轉載。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創造與生態構建專題論壇在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大數據+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的演講。他說:「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大腦年齡才36歲,我現在的創新能力跟我36歲時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
    「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奕楠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創造與生態構建」專題論壇在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大數據+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的演講。
  • 美國工程院院士陳世卿鷺島論大腦與AI
    :「雖然我今年76歲了,但我大腦的年齡才36歲,我現在的創新能力跟我36歲時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陳世卿要強調的是,人腦是老天爺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的創新能力無敵,不是AI能夠比擬的。「AI是不能獨立存在的,不能把人的大腦拋掉,只做AI是不行的,一定要把人的大腦創新的功能發揮出來、匹配AI,綜合利用人的大腦創新和AI的速度和複雜性,也就是腦機融合、人機融合,這樣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工智慧,才能應用到實際場景中。」
  • 陳世卿:要產生有用的應用場景 5G數據才真正有價值
    首批5G科普培訓系列叢書包括新基建背景下5G+行業應用的領導幹部科普讀物和面向行業用戶的5G+智能交通、5G+智能製造等11部作品,預計明年初正式發行。  【聲音】  5G帶來大量數據,問題是數據能幹嘛?假如不能把它變成應用場景,一點用都沒有。要產生有用的應用場景,才能對社會、政治、經濟、國防有真正的價值。  5G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
  • 「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創造與生態構建」專題論壇在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大數據+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的演講。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來廈談「第三腦」
    在陳世卿看來,腦科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希望藉助外力提升人腦開發涉足「第三腦」,被陳世卿稱作「一場自我革命」。而當技術發展到極致的時候,這樣的模式顯然無法持續。由此,陳世卿開始研究腦科學。「我們的大腦日消耗不過25瓦,卻指揮了200億個至600億個神經元,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能藉助外力提升人腦開發,那就好比人人都擁有了超級計算機。」他說。
  • 陳世卿院士:人類未來將擁有「第三腦」 5G讓一切加速
    假如不能把它變成應用場景,一點用都沒有。」5G時代的到來使經濟數位化和科學數位化得以啟動,大數據的收集將是5G時代的重要內容。但是,5G本身並不能真正形成應用場景。如何將這些數據轉變成真正對民生和企業有用的,真正能夠賺錢和服務人群的產業鏈將是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陳世卿院士認為,將腦科學、人工智慧和網格邊緣超算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從端到邊緣的應用場景,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
  • 美國兩院院士陳世卿出任川大錦城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高地,12月6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以下簡稱:川大錦城)發布一則重磅消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全球著名超級計算機專家、美國網格超級計算機發明者、伊利諾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CrayXMP和YMP超級計算機首席設計師陳世卿院士受聘為該校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 陳世卿:未來超級計算將是分布式的
    大會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基於類腦網格邊緣超算的大數據應用場景》 。陳世卿表示,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大腦、小腦自然的功能延伸出去,這叫「第三腦」。 陳世卿解釋說,所謂「第三腦」就是延伸腦。每個人從小到老都有一個「第三腦」。
  • 陳世卿:未來超級計算將是分布式的 全球變成一張網
    大會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基於類腦網格邊緣超算的大數據應用場景》 。陳世卿表示,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大腦、小腦自然的功能延伸出去,這叫「第三腦」。陳世卿解釋說,所謂「第三腦」就是延伸腦。每個人從小到老都有一個「第三腦」。
  • 陳世卿:邊緣超算未來會在每個人身邊
    本次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全球最強大腦,在三天的時間裡,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慧、區塊鏈、潮商業、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論壇,中外院士、頂級科學家、頂級企業家和投資人齊聚一堂,共同探尋下一個十年的方向。
  • 陳世卿:要產生有用的應用場景5G數據才真正有價值
    首批5G科普培訓系列叢書包括新基建背景下5G+行業應用的領導幹部科普讀物和面向行業用戶的5G+智能交通、5G+智能製造等11部作品,預計明年初正式發行。【聲音】5G帶來大量數據,問題是數據能幹嘛?假如不能把它變成應用場景,一點用都沒有。要產生有用的應用場景,才能對社會、政治、經濟、國防有真正的價值。5G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開發第三腦 好比擁有超級計算機
    在陳世卿看來,腦科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希望藉助外力提升人腦開發涉足「第三腦」,被陳世卿稱作「一場自我革命」。而當技術發展到極致的時候,這樣的模式顯然無法持續。由此,陳世卿開始研究腦科學。「我們的大腦日消耗不過25瓦,卻指揮了200億個至600億個神經元,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能藉助外力提升人腦開發,那就好比人人都擁有了超級計算機。」他說。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開發第三腦 好比擁有超級計算機
    面對記者的提問,陳世卿指了指桌上的手機,說:「你的手機其實就是第三腦的緩存,手機裡藏著你的意念和想法。第三腦就是你的伴兒,它陪著你一輩子,但它不會超越你、取代你。」第三腦也叫仿生電腦,是認知神經科學和超級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科學。在陳世卿看來,腦科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 Video++張奕:人工智慧在消費級視頻場景中的應用丨雷鋒網公開課(附...
    那麼人工智慧在視頻應用場景中究竟能發揮哪些作用?二者結合能帶來哪些新的商業應用?本期硬創公開課,雷鋒網邀請到了Video++人工智慧事業部研發Team Leader張奕為大家講解人工智慧在消費級視頻場景中的應用。嘉賓簡介
  • 類腦計算:從神經網絡到真正的人工智慧丨 CCF-GAIR 2019
    7 月 13 日,在「類腦計算」專場論壇上,來自學術界、企業界的多位知名學者、專家圍繞類腦科學這個主題,從類腦計算的底層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到實際落地進行了精彩的剖析和探討。在開展動物實驗研究大腦如何工作的同時,他的部分研究興趣轉移動到如何從大腦中找到規律,並把這些規律利用起來,設計出新一代更有效率、智能程度更高的人工智慧系統,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類腦計算。他提及,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從大腦到人工神經網絡的路途太遙遠,因為這兩者的機制、結構和實現形式都完全不一樣。但從他過去幾年的研究經驗看,他認為這兩者之間有著非常有效的連接和橋梁。
  • 人工智慧,聽聽「大咖」怎麼說
    人工智慧,聽聽「大咖」怎麼說 湖南日報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王晗 黃利飛 攝影 田超 如何開啟人工智慧的未來?
  • 星環科技:堅持國產自主路線,突破大數據的細分應用場景丨疫情下的危與機
    大數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同樣大有作為。為減少接觸,疫情正在倒逼政府、企業、社會管理部門加速數據化。推進大數據普及應用,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在防疫期間尤為重要。當然,大數據創新應該在守住底線的基礎上創造更多實用價值。
  • 倒計時9天|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為大會送上寄語
    11月3—4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即將與您在湖南長沙再次相見今天又一位院士為大會送上寄語他表示很高興能來到湖南長沙這座美麗的新城預祝本次世界計算機大會圓滿成功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工程院院士 陳世卿
  • 談商學院人工智慧教育
    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就了解了人工智慧的起源和發展,並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簡史有了更清晰的認知。02人工智慧對行業的衝擊汪院長進一步指出,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對醫療、金融、汽車、零售、交通、教育等一系列產業或行業將帶來顯著的衝擊和模式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