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正確把握好五組關係
馬若虎 在4月26日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角度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組關係,為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和實踐路徑。 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
-
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原標題: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是當前不少地方面臨的現實課題。 加強環境保護是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
習近平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個關係
明確提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個關係。 第一,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前提是堅持生態優先。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要堅持整體推進,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
-
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哲學考量
掌握矛盾規律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要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才能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一是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從來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辯證的統一體。
-
正確處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五個關係
我們要在「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中處理好現象和本質、長遠和眼前、繼承和創新等辯證關係,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 正確處理總體規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 只有科學編制好規劃,才能為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前提條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必須規劃先行。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宋鑫:奮力書寫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新篇章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餘璐)11月14日,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指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會議的召開,再次為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助力綠色發展」主題,對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進行了專訪。
-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加快推動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推進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的過程中,普洱市在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係上算政治帳、算大帳、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明確提出普洱要綠色、生態、惠民的GDP,不要帶血、汙染、低效益的GDP,堅持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一齊守、兩個成果一起要,努力構建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綠色經濟為主流、綠色產業為主體、綠色企業為主力的綠色發展新格局
-
聚焦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線上論壇召開
當下,中國的經濟發展由高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對生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推動後疫情時代的高質量發展,要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要以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的發展。儘管疫情帶來了一定的衝擊,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中國與世界各國只有攜手合作,才能一起解決全球性的公共性危機。
-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華社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四五」規劃建議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青島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人士談「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
葉冬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這些重要論述凸顯出新形勢下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也指明了綠色轉型涉及的領域、程度和時間表等。「十四五」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各項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切實打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攻堅戰」。 (一) 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各地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組織社會力量 推動綠色生態發展
2016年6月5日是第45個世界環境日,我國各地加大環境保護監督執法力度、採取有力措施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堅定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的決心,增強全社會對改善環境質量的信心、倡導全社會群策群力,共同行動,積極參與到改善環境質量、全力打好補齊生態環保短板攻堅戰的行動中來。
-
正確處理六個關係 推動新時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質量發展
剛剛結束的第四次全國人民法庭工作會議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人民法庭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推動新時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司法服務。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推動人民法庭工作高質量發展,筆者認為,必須正確處理六個方面的關係。
-
經濟每月談: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
是指一切用於改善環境、治理汙染和節約資源的投資和資源資本的合理利用,又將推動經濟的發展,創造就業崗位,達到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的社會經濟目標。一方面是經濟發展,解決環境問題;另一方面,解決環境問題的這些措施,對自然資本進行投資,反過來我們合理利用它,又會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比如我們的環保產業這幾年發展非常快,實際上它對經濟是拉動的,對就業、對消除困難都有積極作用,這叫綠色可以創造發展。
-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一、深入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及其在當代的意義(一)生態文明概念的起源、內涵和發展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和諧共處、良性互動、持續發展的一種文明形態,它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與自然界和諧相處。
-
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發展 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部署。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之間的協同效應。請介紹一下這項工作的意義?
-
申維娜 王從 劉麗紅: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申維娜 王從 劉麗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
正確處理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關係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向全黨提出要求:一是要推進綠色發展;二是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三是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
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綠色發展仍需攻堅克難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審計署特約審計員 谷樹忠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中之重。經過「十一五」「十二五」時期在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不懈努力,隨著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三去一降一補」的持續推進,我國的產業結構已經有所優化,能源消費增速有所放緩。但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我國能源剛性需求仍處於增加態勢,節能減排依然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李克強總理要求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努力走出一條能耗排放做「減法」、經濟發展做「加法」的新路子。
-
環保先行推動靈石高質量發展
環保先行推動靈石高質量發展 2020-10-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