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工程星箭出廠審定會在京召開

2020-11-19 中科院之聲

近日,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工程星箭出廠審定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領導小組組長、空間科學衛星工程總指揮周琪出席會議。中科院黨組成員、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於英傑主持會議。

GECAM衛星是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的首發科學衛星,由2顆小衛星組成,其主要探測目標是引力波的高能電磁對應體(即引力波伽馬暴),有望發現最大樣本的引力波伽馬暴和新的輻射現象,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會議聽取了GECAM衛星工程總體、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分別作的研製工作報告和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支撐系統、科學應用系統分別作的任務準備情況報告。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專項負責人、中科院院士王赤,首席科學家熊少林和工程總師吳季對後續工作提出了要求。

周琪同意星箭出廠執行發射任務,向工程全體參研參試人員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問候,向長期以來給予工程大力支持的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表示衷心感謝。針對GECAM衛星發射任務後續工作,他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充分認識工程的重要性,牢記使命,確保任務成功;二是充分認識工程的緊迫性,精心策劃,確保進場安全;三是充分認識工程的艱巨性,強化質量,確保萬無一失;四是充分認識工程的複雜性,精誠團結,服從統一指揮;五是充分認識工程的挑戰性,儘早謀劃,確保成果產出。周琪要求工程全體人員秉承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協作的優良作風,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確保GECAM衛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參謀部,中科院辦公廳、前沿科學與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務局、發展規劃局、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科學傳播局、項目監理部和各相關單位的代表共計90餘人參加了會議。

根據工作安排,GECAM衛星及配套長徵十一號遙九運載火箭將於11月中下旬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星箭計劃於12月上旬擇機發射。

圖.會議現場

來源: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工程正樣研製工作動員會在...
    (觀察者網訊)近日,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工程正樣研製工作動員會在京召開,會議透露GECAM雙星計劃於9月出廠。按照此前消息,GECAM雙星計劃於2020年發射。 據中科院網站1月10日消息,1月8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工程正樣研製工作動員會在京召開。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新華社西昌12月10日電(李國利、朱霄雄)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日報12月10日電(記者 張之豪)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全球天文哨兵,我國的引力波暴天文預警衛星能幹啥?
    最近,我國成功發射了最新研發的天文學預警衛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英文全稱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 Monitor,英文簡稱:GECAM,暱稱為「極目」,中文名:懷柔一號)。名字這麼長,一看就知道不簡單,事實上也確實是不簡單!且聽我慢慢道來。
  • 新型衛星上天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新型衛星,上天!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作用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這顆衛星不一般!「極目」開啟引力波追尋之旅
    」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胡藍月 攝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據科研人員介紹,2顆小衛星分別暱稱為「小極」和「小目」,它們採用共軛軌道的星座布局,分布於地球兩側,形成兩「極」之勢,猶如二「目」,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
  • 今早發射的兩顆衛星怎麼監測引力波?看完這個動畫就全懂了
    10日凌晨,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將對黑洞、中子星等極端天體的極端爆發現象進行觀測。「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正式命名為「懷柔一號」,又稱為「極目」望遠鏡,包括 「小極」和「小目」2顆小衛星。
  • 昨晚西昌又發射衛星了 一箭雙星!西昌發射場2020年發射任務收官!
    ,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他們在上半年成功執行長徵十一號發射的基礎上,派遣人員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跟學該型號火箭的海上發射任務,參加此發火箭出廠測試,並立足自身開展專題理論授課、任務流程桌面推演等工作,不斷厚實參試人員的理論基礎和實操能力。此外,任務實施過程中,他們還嚴格質量標準、過程管控,嚴格落實雙想、班前會、「雙崗四檢查」等制度,確保狀態設置正確、操作原理清楚、動作協調匹配。
  • 你看廣場舞的樣子 像極了GECAM衛星丨專題
    2020年12月1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 Monitor,簡稱GECAM)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的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
  • 中國「極目」衛星上天 全天候「追捕」引力波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 將對天空進行完整監測
    今天(10日)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相關衛星又被稱為「極目」望遠鏡。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正式命名為「懷柔一號」,被稱為「極目」望遠鏡,包括 「小極」和「小目」2顆小衛星。
  • 悟空、墨子、慧眼之後,科學衛星還有誰?
    繼「悟空」「墨子」「慧眼」和實踐十號等科學衛星亮相之後,我國還將迎來哪些科學衛星?    中國科學院今天給出答案:將在時域天文學、太陽磁場與爆發的關係、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規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等方向開展衛星研製。
  •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月10日4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通過地磁場對地表潛艇水中移動物對地磁場的微小變化。檢測所有金屬類物體。簡言之。觀測全球潛艇,地表金屬物移動,定位的重器。讓一切隱形在地磁場下無所遁形。藏不住!為祖國強盛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