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能超光速嗎?把糾纏粒子放在宇宙兩端,還能相互關聯嗎?

2020-08-11 科學信仰


在人類開始觸及微觀世界的奧秘之前,世界對於人類而言是相對簡單且確定的。

一直以來人們都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可以對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進行準確的測量,並且能夠對事物未來的發展進行準確的預測,簡言之就是世界具有確定性,而我們是否能夠掌握這種確定性取決於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水平。比如我們可以測量任何一個移動中的物體所處的位置,並且能夠在獲得這個物體所在位置的同時測量出這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或者說是動量。

無論這個將要被測量的物體是一塊拋擲而出的石塊,還是一輛飛奔行駛的汽車,甚至是宇宙中天體的運行,這都不是問題,我們能夠在掌握它們位置的同時獲得它們的動量信息,而且能夠根據這些信息對其進一步的運動做出預測。


在宏觀世界之中,我們能夠獲得一個物體所處的位置以及移動的速度,並能夠據此判斷出在一定時間之後它將會出現在哪個位置,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這種理所當然在微觀世界裡卻是行不通的。

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它可以完美描述除引力以外的其餘三種基本力,量子力學為我們敲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毫無疑問,量子力學是偉大的,但同時它也帶給我們困惑,因為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微觀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與宏觀世界不同,在微觀世界之中,無論使用任何方法也不可能同時獲得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信息,也就是說當我們確定了一個粒子所在的位置,則無法測量它的動量,而測準的動量,則無法確定粒子的位置信息,這就是著名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如果說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的第一大困惑,那麼第二大困惑就一定是那有趣的超距作用了。

在宇宙之中,任何力的作用方式都不是瞬時的,無論是電磁力、強核力還是弱核力都要有相應的傳播介質並存在著一定的傳播速度,引力也同樣如此,引力的作用也不是瞬時的,它的速度等同於光速,如果地球突然消失,月球仍然會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運動一小段時間。

但是在微觀世界中存在著一種有趣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量子糾纏,它是一種超距作用,不需要傳播介質,也沒有速度,相互糾纏的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瞬時實現的。兩個粒子一旦發生相互糾纏,那麼無論兩個粒子相距多遠,它們的關聯都不會被打破,而且它們的相互作用是瞬時實現的。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將兩個實現了相互糾纏的粒子放置在宇宙的兩端,準確的說應該是可觀測宇宙的兩端,那麼這兩個粒子之間的距離就達到了驚人的930億光年。

現在我們要對這兩個粒子進行測量。在測量之前,粒子的自旋性質是無法確定的,或者說是處於一種疊加態,如果要進行描述,此時粒子的自旋性質應該被描述為上旋與下旋的疊加態。當我們開始測量的時候,粒子的自旋性質便會確定下來,有趣的是,我們只需要測量一個粒子,此時位於宇宙另一端的粒子的自旋性質也會被確定,而且是瞬時的。這是因為兩個粒子一旦實現了相互糾纏,那麼它們之間的物理性質就會相互關聯,當我們通過測量使一個粒子的物理性質確定了下來,另一個粒子的物理性質也就同時被確定了。


可見,兩個實現相互糾纏的粒子無論距離多遠,它們之間物理性質的關聯都不會發生變化,而且相互影響的速度都是瞬時的。

量子糾纏是一種超距作用,所以它必然超越光速,而現在又有一個熱門的概念,就是量子通信,那麼是不是利用量子糾纏就可以實現超光速通信呢?當然不是。光速最快原理指的是宇宙系統內有信息傳遞的移動速度,而量子糾纏並不包括信息的傳遞,兩個粒子只是在物理性質上實現了關聯,卻無法相互傳遞信息。

​那麼既然無法相互傳遞信息,那麼量子通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實際上量子通信技術是利用量子之間的相互糾纏來給星系進行加密,而並不能直接傳遞信息,信息仍然是通過電磁波來傳遞,所以信息本身的傳遞速度也不可能超越光速。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最小的速度都超光速,是否違背相對論嗎?
    在愛因斯坦那個年代,無論是星系光線的偏轉,水星近日點進動,還是質能方程與原子彈都一次次證明了相對論,這是背景!圖:愛丁頓發現星系光線偏轉,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愛因斯坦提出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的速度的確超光速,目前來看量子糾纏的速度可能沒有任何限制,這不是和相對論相矛盾嗎?
  • 利用量子糾纏能實現超光速通信嗎?
    (原標題:利用量子糾纏能實現超光速通信嗎?)雖然用一個巨大的雷射陣列將一個質量很小、僅有微型晶片大小的宇宙飛船以20%光速發射到另一個星球是可行的,但是我們還不清楚像這樣一個動力不足的小設備如何能跨越巨大的星際空間與地球通信。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設想:或許可以用量子糾纏來通信?這當然值得考慮。讓我們看看這個想法。
  • 我們能用量子糾纏來進行超光速通信嗎?
    儘管一個巨大的雷射陣列可以將一個質量較小,微晶片大小的宇宙飛船以約20%光速發射至另一顆恆星,但這樣低功率的小設備是如何在廣袤的星際空間進行通信的,我們仍不得而知。奧利維爾·曼努埃爾有一個想法,他向伊桑提問:這是一個遠景,但量子糾纏能夠用於通信領域嗎?
  • 量子糾纏超光速,相對論不允許超光速,兩者衝突嗎?
    根據質能方程,能量和質量存在著當量關係,故能量的傳播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信息傳遞時需要有載體,故信息的傳播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量子力學中用函數表示粒子的狀態,如果兩個或多個粒子構成了一個體系,描述這個體系的函數不能寫成描述各粒子的函數的積的形式,這幾個粒子就處在糾纏態。幾個粒子處於糾纏態時,如果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測量,另外的粒子會立即變為相應的狀態。
  • 相隔900億光年的兩個糾纏量子也可以瞬間發生相互感應嗎?
    量子糾纏及其速度何謂量子糾纏?量子糾纏說的是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各個粒子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因而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的現象。有人說量子糾纏的速度是超光速的,數量級為10倍光速、100倍光速、1000倍光速……,這一點目前沒人能證實,因為人類目前連1光天的距離都沒到達過(這裡包括人類的太空飛行器
  • 網友問:量子糾纏的傳輸速度是有限的嗎,量子通信能否超光速?
    理論上,量子糾纏的傳遞影響速度是瞬時的,也可以說是超光速的,但是這種超光速沒有意義,因為我們不能利用這個超光速現象來傳遞有效信息。說到這裡,肯定有人要說,量子通訊不就是利用量子糾纏來傳遞信息的,怎麼一會說能傳遞信息,一會又說不能傳遞信息?
  • 相對論不允許超光速,那量子糾纏和引力波超光速了嗎?
    那麼量子糾纏和引力波超光速了嗎?這其實是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分開討論,因為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用以質疑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對波函數坍縮的概率解釋。如果a、b光子確實是被測量那一刻自旋態才被確定並且完全隨機的話,那a、b之間就必須存在某種關聯讓雙方知道對方的狀態,而這種關聯是瞬時的,也就是超光速的,這就違背了狹義相對論裡的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了。於是愛因斯坦以此向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發起挑戰:是放棄狹義相對論還是放棄哥本哈根詮釋?
  • 量子糾纏與平行宇宙有關聯嗎?
    量子理論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質疑,甚至把它往玄幻和神秘上發揮。比如有人就提出什麼量子糾纏可以推導出什麼「平衡宇宙」,由此而引出人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死亡的所謂「結論」。其實這都是無稽之談,荒唐透頂。量子糾纏沒有推斷出所謂「平衡宇宙」,這個題目本身就是五穀不分張冠李戴。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在潘建偉等科學家的領導下,我國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量子糾纏的概念也隨之火熱了起來。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可超越,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截止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違反相對論的物理現象。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粒子之間的感應速度比光速快,但這並沒有違反相對論。這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量子糾纏這個概念是由波動力學的創始人薛丁格命名的。說到量子糾纏,必須要先來說一說量子。觀測及實驗表明,原子及亞原子粒子的運動是不連續的,或者說這些粒子的運動變化是離散的。比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在被觀測之前都是不確定的,並且位置和速度不能被同時精確測量。「薛丁格的貓」最能形象地說明這種不確定性。如下圖所示,關於原子結構的電子云模型就很清晰地說明了這個問題,電子並不像行星繞著恆星那樣具有確定的運轉軌道。
  • 量子通信不是用量子糾纏超光速傳遞信息!其本質是絕對加密電磁波
    我國的量子通信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人會好奇,量子通信比傳統電磁波通信強在哪呢?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通信嗎?量子通信這個名字的確有點誤導性,它的全稱是量子加密通信,重點在加密,而量子理論知識幫助信息加密的。你可能依舊好奇,量子糾纏可以超光速,那量子通信可以超光速嗎?
  • 量子糾纏真的能超光速傳遞信息?——愛因斯坦的EPR悖論詳解
    量子糾纏是根據愛因斯坦為了反駁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解釋而提出的一個稱為EPR悖論(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設計的思想實驗。即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三人於1935年5月在《物理評論》上聯名發表的名為《可以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
  • 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答案顛覆認知
    他的理論是這樣的,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如果電子具有質量,那麼它內稟的能量就是質能方程預示的:E=MC^2當然這裡我們還得套入普朗克著名的輻射量子能量計算公式:E=HV,那麼可以推導出:MC^2=E=HV,所以V=MC^2/H所以電子就存在一個頻率,也就說電子是個波,電子居然是個波....其實所有的微觀粒子行為都是波粒二象性
  • 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答案顛覆認知!
    這個超光速仍然無法傳遞信息,是空間膨脹方向上的累積上的一個增量。鬼魅般的量子糾纏大家都認為量子糾纏能夠超越光速,其實這有不小的誤解。其實關於量子糾纏最早是從愛因斯坦的EPR佯謬中引申出來的,這是愛因斯坦攻擊玻爾對於量子論的哥本哈根解釋不完備所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1935年3月,愛因斯坦和波多爾斯基以及羅森三人共同在《物理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叫做《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可能是完備的嗎?》提出了這個困擾了量子論將近半個世紀的難題!我們不妨來捋一捋這個好玩的實驗!
  • 量子糾纏速度起碼是光速的10000倍,違反相對論了嗎?
    當然很多朋友又會舉例量子糾纏在任何狀態下都能超光速,而且就是實時的,遠不止光速的一萬倍!果真是這樣嗎?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真超光速了嗎?但當我們觀察粒子A時,它的波函數會瞬間塌縮,隨機選擇了一種左旋或者右旋,那麼為了總體守恆,另一顆粒子必定是另一種自選方式,那麼當兩顆粒子在相隔數萬光年時,兩者是如何做到相互通信的呢?所以愛因斯坦認為,信號不可能超過光速傳遞,因此粒子A和粒子B在分開之前的狀態就已經確定了,後來觀測到的只是這種確定狀態的信息而已!
  • 讓愛因斯坦頭疼不已的量子糾纏被證實 量子加密或將引發通信革命
    量子糾纏理論半個世紀之前就出現了,但直到最近,某些亞原子微粒的這一奇怪性質都非常難以證明。現在,科學家們終於用實驗表明了這一現象的真實性。量子糾纏是粒子共享特性的一種性質,當共享特性的粒子非常貼近時,這些粒子會變得不可區分。
  • 研究者:突破六種阻撓,量子超光速通信或可變為現實
    此處我們不討論量子力學裡的那幾個怪異實驗(「水木長龍」之前有很多這方面的文章,感興趣讀者可自行翻閱),主要探討「超光速通信」是否可行。為了每個讀者都能讀懂,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和「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學裡,兩個以上(包括兩個)的粒子相互作用後彼此分開,無論分開的距離有多遠,彼此之間仍然會存在著某種非定域性的關聯。
  • 光速恆定,那麼量子糾纏的傳輸速度也是恆定的嗎?
    而量子糾纏,有人認為是超距的,但更多人認為是有速度的,是超光速的。我在之前的文章《量子糾纏的超光速傳輸有可能就是宇宙暴漲的速度》中提出如果時空本身是量子糾纏的結果,那麼初始時期的宇宙暴漲速度就是量子糾纏速度,確切地說,暴脹發生在宇宙誕生後的10^(-35)秒至10^(-33)秒之間,在這麼短暫的時間裡,整個宇宙的尺寸膨脹了10^26倍。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時年5月,愛因斯坦聯合鮑裡斯·波多爾斯基(Boris Podolsky)和內森·羅森(Nathan Rosen)發表了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試圖反駁玻爾等人對量子糾纏現象的解釋。這篇論文中提出的觀點被稱為EPR悖論或者EPR佯謬。他們的觀點基於兩個假設前提。首先,如果一個測量結果可以被準確預言,那麼一定存在某個屬性與之對應,愛因斯坦稱其為「實在要素」。
  • 量子糾纏是如何揭示詭異的量子世界的
    時年5月,愛因斯坦聯合鮑裡斯·波多爾斯基(Boris Podolsky)和內森·羅森(Nathan Rosen)發表了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試圖反駁玻爾等人對量子糾纏現象的解釋。這篇論文中提出的觀點被稱為EPR悖論或者EPR佯謬。他們的觀點基於兩個假設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