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恐怖故事:療養院和殺死億萬人的傳染病

2020-11-21 騰訊網

親愛的讀者們,你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鬼嗎?

不不不,成長在社會主義教育大旗下的堅定唯物主義者Why君我,其實並不是個鬼故事愛好者。我也向大家保證,這篇文章裡不會出現任何靈異照片。我們只聊事實,嗯,或許還有一些八卦。

在各種恐怖文學、影像中,廢棄的醫院或療養院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靈感來源,探靈者們的親身經歷,提供了無窮的素材,娛樂內容又把它們進一步戲劇化。

但是要知道,有些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要比鬼怪更嚇人。

真實恐怖故事

1883年,有錢人梅傑·託馬斯·海斯買下了一處地產。

這塊土地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傑斐遜縣,雖然自然風光不錯,不過作為居住地來說,並不算很便利。海斯先生有一個女兒,為了讓女兒上學,他在附近建立了一間小小的學校,並聘請了莉齊·李·哈裡斯小姐執教。

韋弗利山療養院的繪畫作品。當時的韋弗利山療養院已經成為相對獨立的一塊土地,有自己的郵政編碼、郵局、各種工業設施和便民設施。

來源:韋弗利山歷史學會

在18-19世紀年間,有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大文豪瓦爾特·斯科特,毫不誇張地說他可能是全歐洲頭號流量作家。由於這位蘇格蘭爵士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匿名寫作的,所以熱切的讀者們一般用他的第一部作品Waverley來指代他。

哈裡斯小姐也是斯科特的大粉絲,於是把海斯先生建立的學校命名為Waverley School。海斯先生想必非常中意這個名字,直接沿用到了整塊土地上,把整塊地產命名為Waverley Hill,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的發生地,韋弗利山。直到後來這塊土地不再屬於他,名字卻也還是流傳了下來。

20世紀初,一場不幸的天災降臨到了這塊土地。「白色鼠疫」——結核病來了。

圖源:Cristóbal Rojas/Wikimedia Commons

不得不說,這塊地方也實在是倒黴。韋弗利山在地理上臨近俄亥俄河,環境非常潮溼,簡直就是結核病蔓延的理想溫床,路易斯維爾的結核發病率非常之高,市政不得不決定撥專款建立一所結核醫院,把所有結核患者集中管理。

這個項目在1911年初啟動了,韋弗利山被選為醫院的所在地,並建立起一座二層的木結構療養院。此時的建築只能夠容納約40名患者,很快爆滿,療養院不得不繼續擴建。

根據醫院董事會報告的記載,1912年8月31日,城市醫院的所有結核病患者都被轉移到韋弗利山,暫時安置在帳篷裡,等待新醫院大樓的落成。

在此後的數年間,新建築一部分一部分投入使用。1926年10月17日,五層高的主樓正式開放,所有病房加起來能夠容納400人以上的患者。這就是如今的韋弗利山療養院了。

1926年投入使用的韋弗利山療養院主樓

來源:韋弗利山歷史學會

在當時,韋弗利山療養院被認為是全美國最先進的結核醫院,但是你懂的,那個時候結核仍舊屬於不治之症,所以最終還是死去的患者佔了大多數。

那個時候對結核的治療方法,在現在看來簡直是簡單粗暴到可怕。

當時的共識是,新鮮空氣對結核患者有好處,所以整座療養院的結構被設計為最大程度地採光和通風,內部結構非常通透,輕症患者們時常被推到寬闊的走廊上,接受新鮮空氣——就算是嚴冬也一樣。療養院還會用紫外線燈照射患者的胸部,以殺滅病菌。

走廊裡的患者還穿著大衣

圖源:路易斯維爾大學圖書館

至於那些無力回天的重症患者,療養院會採取一些比較極端的「最終手段」,比如往患者的肺裡塞入氣球,使得肺部儘量漲大,以吸收更多的新鮮空氣;而另外一種治療手段,胸廓成形術,則是完全相反的思路,通過使肺部萎縮斷絕病菌的氧氣。

想想都有點瑟瑟發抖。

死亡的陰影籠罩著韋弗利山。

在一些誇張的表述裡,韋弗利山療養院運營的51年裡,共有6.3萬條亡魂在此安息。不過這個數字實在是太不現實了。根據曾在韋弗利山工作的一位醫生的筆記,某年死去患者的人數為152人,據此估計,真實的死亡人數應該在8000左右;考慮到韋弗利山療養院的床位數量,死亡人數也不可能更多了。

據說,醫生們為了增加患者們的治療信心,不希望他們看到太多的死者,所以死去的患者都是經由一條隧道偷偷運輸下山,這條原本用來搬運生活物資的通道,最終落得了「死亡隧道」的異名。

這段隧道長約500米

圖源:Christopher Drake

1943年,第一種抗結核藥物鏈黴素出現,隨後逐漸建立起的結核病治療手段,讓韋弗利山療養院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1961年6月,韋弗利山療養院正式關閉。

不過這幢建築倒是沒有就此廢棄,而是在次年以伍德黑文老年醫學中心之名重新開張。據傳這裡曾經進行過一些駭人聽聞的試驗,真實性難以確定,不過當時以電擊治療精神疾病還是很常見的。後來,由於預算縮減,院內環境越來越惡劣,再加上被指控虐待患者,肯塔基州於1982年關閉了伍德黑文老年醫學中心。

此後也有開發商計劃將韋弗利山開發成監獄或公寓,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如今,韋弗利山療養院歸私人所有,這幢歷史悠久的建築向公眾開放參觀,供好奇心充沛的旅客開展探靈之旅。

組織者提供的一些活動,還有不同時長的遊覽路線可選,甚至對極端愛好者提供過夜。當然,都不讓帶小孩。

圖源:https://www.therealwaverlyhills.com/

是的,韋弗利山療養院如今是著名的全球十大鬧鬼地,靈異愛好者們和探靈節目曾拍攝到多個飄忽的鬼影,比如一個叫做蒂米的喜歡拍球的小男孩,曾在院內工作的女護士,飽受虐待的老婆婆,誤入鬼地的流浪漢……

包括那條死亡隧道在內的韋弗利山,今天也靜靜地等待著新的來訪者。

深深影響人類的白色鼠疫

圍繞著韋弗利山療養院的恐怖陰影,最大的一部分還是來自所謂的「白色鼠疫」——結核病。

結核在人類歷史中出現得非常之早。根據結核分岐桿菌的進化學研究,這種疾病可以追溯到一萬七千多年前。考古學家們在古埃及的木乃伊脊柱中發現了結核性腐爛,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肺部也有結核鈣化灶。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不過結核真正「深度參與」還要數19-20世紀,因為,死得人夠多。1815年,英格蘭有四分之一死亡人口歸因於結核,直到1918年,法國的死者仍有六分之一命喪結核之手。

從某個角度來說,正是這樣大規模的傳染病加速了現代醫學的進化,包括當時英國對傳染性疾病通報的規定,對公共場所衛生的要求,以及如韋弗利山療養院這樣的「專科醫院」的出現。

療養院(sanatorium)在當時的定義,已經與現在不相通了。在有效的抗生素出現之前,療養院就是治療結核等長期疾病的主要場所。

符合這個語義的第一個療養院,可能是喬治·博丁頓。1836年,他開設了一間療養院,並根據自己的實踐撰寫了一篇有關肺結核治療的文章,不過這篇文章被《柳葉刀》雜誌批為「粗糙且沒有證據支持的」,博丁頓的療養院也很快就轉型成了一所救濟院。

1863年,德國醫生赫曼·布雷默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療養院。其實在抗生素出現之前,療養院還是為消除結核貢獻了很多努力的,畢竟條件合適的療養院可以為患者提供非常舒適的治療環境,患者的休息、營養和治療也能夠得到保障。

當年對結核的治療共識是,潔淨、寒冷的山區空氣是治療肺部疾病的最好方法,所以在瑞士、芬蘭等國家曾經有許多家療養院。這些療養院一般被設計為擁有寬闊的陽臺,以及屋頂露臺,這樣患者可以整天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

1978年發行的芬蘭郵票,內容是由阿爾託·阿託瓦設計的Paimio結核療養院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由此還產生了一種專為結核病患者設計的椅子,Paimio椅。設計者認為椅背的角度是最方便患者呼吸的理想角度。

至今仍在家居品牌Artek售賣的由阿託瓦設計的Paimio椅

圖源:Artek

結核還對藝術和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結核還被稱為「浪漫疾病」,這與它所影響的藝術家之多不無關係。著名詩人濟慈、雪萊、愛倫·坡,作曲家蕭邦,劇作家契訶夫,小說家卡夫卡、勃朗特姐妹、陀思妥耶夫斯基、毛姆、喬治·歐威爾、畫家蒙克等等等等,皆是結核的裙下之臣,要麼自己患病,要麼身邊有人罹難。

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結核能夠幫助藝術家們的創作。

結核是否讓天才們的才華更加耀眼已經無從得知了,但它的確給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藝術創作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包括《茶花女》在內的文學作品中,淑女往往是蒼白、孱弱、有事沒事就暈倒的女性形象,這從結核患者外在形象得來的;數不清的畫作和音樂作品以結核病為題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馬斯·曼的代表作《魔山》正是發生在一家療養院裡的故事。

畫家蒙克作品《病童》,畫中病人是他的姐姐索菲亞。索菲亞在蒙克14歲的時候死於肺結核,隨後他的母親也同樣死於這種疾病。蒙克就是那個的蒙克。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這些藝術作品反映出的時代,是一個人類對結核束手無策的時代。所幸,隨著抗生素的出現,這個時代也和療養院一樣,逐漸成為落滿灰塵的歷史了。

鏈黴素

1943年10月19日,羅格斯大學的三位科學家從灰鏈黴菌中分離得到了鏈黴素,項目受到默沙東的資助,主持者是塞爾曼·瓦克斯曼。值得一提的是新黴素也由這個團隊發現。這個團隊在次年1月發表了論文,並很快和梅奧診所建立了合作,希望能夠開展一項針對結核的人類臨床試驗。

這項嘗試如此緊迫,以至於實驗室甚至還沒有找出能夠大規模生產鏈黴素的方法。科學家們拿出僅有的10g藥物,在實驗動物上證明了藥物的治療潛力,這才說動默沙東從青黴素的生產計劃中調撥一部分資源,來生產鏈黴素。

鏈黴素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直到二戰結束之後,密西根州的一家軍事醫院才第一次嘗試使用鏈黴素治療致死性感染。第一個接受治療的人死去了;第二個人雖然存活下來,卻因為鏈黴素的副作用失明了;第三個人治療效果不錯,迅速好轉,這位羅伯特·多爾後來當了政客,差點當上美國總統。

1946年-1948年間,首個鏈黴素抗肺結核的隨機試驗啟動,這次試驗不是雙盲的,也不是安慰劑對照的,但它證實了鏈黴素能夠治癒結核病,終結了結核的不治之症歷史。

1952年,瓦克斯曼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它發現了第一種抗結核抗生素鏈黴素。

今天,我們已經有了更好的治療結核的方法,如今的一線方案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醯胺藥效更強、毒性更小,鏈黴素可能只在其他藥物產生耐藥的情況下才有用武之地。不過它仍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目錄中,被認為是衛生系統所需的最安全和最有效的藥物之一,對人類的醫學至關重要。

小結

回看過去的醫學故事,起初感到蒙昧可笑,越了解卻越深感慨。萬物的前行均是一腳探索、一腳試錯,我們今天所做的不過是隔著屏幕看了看那些故事,故作悵然罷了。

最後,韋弗利山療養院題材的娛樂節目很多,美恐也有一集取材,想了解有哪些鬼故事的可以看參考資料8和9,就是那個叫《死亡隧道》的電影,太爛了,別看。

全體奇點糕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嘔心瀝血打造的重磅音頻課程《醫學趨勢50講》終於上線了。我們一口氣幫你同步了全球醫學前沿領域最重磅的進展。只需500分鐘,讓你徹底搞懂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課程亮點如下:

1、全面:一網打盡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在這套《醫學趨勢50講》中,我們囊括了免疫治療、幹細胞、微生物、人工智慧、二代測序,抗癌新藥研發等15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幫你將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成果一舉收入囊中。

2、緊跟趨勢:幫你無縫同步全球認知。

奇點跨學科專業知識團隊,依靠強大的自有資料庫系統,每天跟蹤全球3000多本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實時把握醫學前沿科技最強勁的脈搏。和全球認知同步,你不需要費心費力,我們把全球脈動送到你的耳邊。

3、有趣易懂:不用絞盡腦汁,就能理解全球醫學頂尖難題。

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往往晦澀難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導致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這一次,我們幫你把艱深晦澀的前沿學術調製成清新爽口的科學小品,讓你在享受科學之美的同時,輕輕鬆鬆理解醫學頂尖難題。和全球最聰明的大腦思考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購買這套超值的音頻課程。兩人拼團即可享有超值優惠價格。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知識服務的品質,歡迎您添加奇點主編的微信,隨時交流課程感想。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verly_Hills_Sanatorium

[2] http://freepages.rootsweb.com/~waverlymemorial/history/documents/board_of_tb_hospital/pages/3.html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uberculosis#History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natorium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reptomycin#History

[6]https://www.therealwaverlyhills.com/historical-photos

[7]http://www.lovethesepics.com/2013/10/waverly-hills-sanatorium-1-of-the-scariest-abandoned-hospitals-in-america/

[8]https://www.ranker.com/list/scary-stories-from-waverly-hills-sanatorium/anna-lindwasser

[9]https://www.wattpad.com/625066488-haunted-places-the-waverly-hills-sanatorium/page/2

本文作者 | 代絲雨

相關焦點

  • 那些給恐怖電影提供靈感的真實故事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外媒稱,很多觀眾在被恐怖電影嚇得精神尖叫之餘,只能安慰自己這些影片都是憑空想像出來的。然而,一些經典的恐怖片素材其實都受到了真實事件的啟發。雖然吸血鬼並非真實存在,但卻是人們在醫學上不發達時期為了給一些真實存在的疾病,例如瘟疫和肺結核等找到原因而創造的形象。而且為了除掉「吸血鬼」,人們也會付諸行動。例如在羅馬尼亞,一旦瘟疫爆發,疫區的居民就會找到一具屍體作為「吸血鬼」,將其心臟挖出來燒掉。《德古拉》是愛爾蘭作家亞伯拉罕·布蘭姆·斯託克創作的長篇小說。
  • 恐怖 ▎全球10大真實存在的恐怖醫院!毛骨悚然!
    但偏偏有一批人,他們熱衷於走進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醫院去探求刺激。下面,就給大家列出全世界10大真實存在的恐怖醫院。熱衷旅行探險的你,是否敢去一探究竟?10.維拉德精神病院--紐約,美國韋弗利被認為是美國最恐怖的醫院之一。它運營時曾接收過150名以上的肺結核病人並傳出過各種滲人的故事。其中包括一名護士自殺之前試圖給自己墮胎。
  • 【小凌老師植物學】今日--真實的恐怖故事 · 殭屍真菌
    警告:今天的配圖,真的有點恐怖,大家酌情閱讀啊!引言今天我要來講一個恐怖故事~你們都看過《釜山行》、《行屍走肉》、《生化危機》嗎~你們都知道殭屍是個什麼情況哈~不受控制,見人就咬,傳播殭屍病毒是最終目的。唔~好闊怕~
  •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幽靈船》,電影超級恐怖
    今天我們說一部懸疑恐怖電影,叫《幽靈船》!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所以看得時候有點慎人!電影的背景是1962年5月21日,一艘豪華客輪安東尼亞格拉撒號在行駛到白令海峽附近時,連同船上數百名乘客突然憑空消失!電影開頭就給我們上演了一幕鋼絲切一排人的恐怖畫面,只剩下一個小女孩也為電影後面埋下了伏筆!
  • 《殺死伊芙》的戀愛變態萌殺手原型,殺害了23人的真實女刺客
    據英國LADbible網11月21日報導,《殺死伊芙》的女主角Villanelle原型來自於一名真正的西班牙女殺手Idoia Lopez Riano,她在一系列槍擊和汽車爆炸事件中殺害了23人。在一個聽起來像是《殺死伊芙》中被刪除的場景中——一名受害者在一次暗殺中倖存了下來,因為據報導,Riano和Villanelle一樣喜歡高級時裝,被櫥窗裡自己的倒影吸引了注意力。詹寧斯說:「與其說這是時尚商店櫥窗,她是那麼自戀。
  • 電影《傳染病》:看見和看不見的真相
    但瘟疫和死亡絕非片中最恐怖的部分。真正的恐怖是人自身的脆弱。對於這一點,如果沒有瘟疫,我們似乎永遠看不到,或視而不見,大多數人都更願意宣示強大。而影片最令人稱許的「冷酷」,就在於毫不留情、又極其準確地揭示了脆弱。來看吧,面對瘟疫,人會怎麼樣?
  • 《傳染病》啟示錄,當現實與電影故事重合,好的電影會讓人反思
    2020年的第一部影片居然是這部2011年的《傳染病 Contagion》。此片現在看,有著極強的現實性,影片講述一種蝙蝠但豬再到人的病毒,極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摧毀幾千萬人類。而像本片這樣真實感撲面而來的真的很少。《傳染病》這部影片最可貴的是多角度的敘事,卻掌握了很好的平衡。塑造的人物沒有臉譜化,有血有肉,有好人有壞人,但都沒有走極端,一些正面人物也存在著缺點,使得他們不像是在銀幕裡,而是真的在現實中。有時候看著看著,會發生錯覺,感覺這不是虛構的故事。片中從多個角度形成了多線敘事,這些線彼此相對獨立,但卻涵蓋了一場病毒危機中一切。
  • 跨物種傳染病,是誰造就的恐怖故事?
    誤闖雷區,自然的寬容 叢林裡的「恐怖故事」要從20世紀50年代講起。弗雷人是生活在南太平洋島國紐幾內亞原始森林中的一支原始部落。部落內盛行一種叫做「庫魯病」的怪病,來自族語「kuria」,意思是顫抖。
  • 「真實故事」改編的10部「恐怖片」,令人毛骨悚然,你看過幾部?
    根據他們的描述,他們太恐怖了,不能被收錄在電影裡。《驅魔》電影《驅魔》是關於一起官司的。一個牧師給一個驅魔的女孩帶來了嚴重的疾病。結果,女孩死了,牧師被指控上法庭。指控是為了推遲女孩的治療時間,導致女孩死亡。這部電影的故事是基於一個名叫安妮·利斯瑪斯的德國女孩的不幸,她被牧師的驅邪殺害,死於飢餓和脫水。
  • 最恐怖電影系列《小丑回魂2》,真實謀殺案原型原來也這麼駭人
    《小丑回魂2》,與恐懼的漫長告別翻拍自美國暢銷作家史蒂芬金的經典同名恐怖小說的電影《小丑回魂》,終於迎來續集了!據說這也是這個號稱史上最恐怖電影系列的最終章。史蒂芬金撰寫的恐怖小說《小丑回魂》一共有1000頁的內容,而劇情其實也被分為兩個前後章節,一個是在27 年前、另一個在27 年後。上一集,講述1980 年代的某個美國小鎮突然發生小孩失蹤的神秘事件,男主角比爾為了找到失蹤的弟弟,與一群朋友組織了「失敗者俱樂部」想調查事情背後的真相,發現是每27 年會出現一次的「小丑」背後作祟。最後孩子們衝破心魔,「殺死」了小丑 。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TOP5,第一名已經被人類根除
    最近,餃餃在家閒得長蘑菇,研究起了人類傳染病史 自人類文明開始以來,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多次出現在人口聚集的地區,造成傳染病肆虐,並殺死無數生命。人類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再到霍亂和愛滋病,剛消滅一種病原體,又出現一種新的病原體。
  • 恐怖電影:5部標準的恐怖大片,經典之作
    "恐怖片"是以製造恐怖為目的的一種影片。故事內容荒誕離奇,引起恐怖。恐怖片實際上是最貼近電影藝術特性的樣式。因為電影需要製造懸念,只有懸念才能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期待。作為一個恐怖片資深的萌妹強烈推薦以上五部鯊魚系列的電影,你可能猜到了,這是那種看到最後非常冰冷、絕望的驚悚片,它們放棄了一般恐怖電影刻意的戲劇化,突出了絕境中的真實感、現場感,為數不多的鯊魚吃人場景,令人毛骨那叫一個悚然。劇情直白,道具簡單,更加重視觀感與演技。這種的簡單粗暴反而讓觀眾舒服,不拖泥帶水。痛痛快快開始,再痛痛快快結束。
  • SCP基金會|說說那些哄人恐怖故事的源頭······
    文章開始之前,請各位讀者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站好或坐好,我們先看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詭異可能令你感到不適。好,故事開始。準備好,先看一個圖片。這尊雕像是一個有生命的實體,且存在對人強烈的敵意,當雕像被目光直接注視時,雕像不會移動,但當眨眼或移開目光,雕像就會高速移動到你身邊並打斷你的脖子。該項目的所有研究人員就是被這樣殺死的。··················好吧,我知道你不信,
  • 海南省幹部療養院2012年公開招聘管理崗位工作人員和專業技術崗位...
    海南省幹部療養院(海南省老年病醫院)為解決空崗缺員問題,促進醫院的發展壯大,保障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人事部令第6號)和《海南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精神,結合本院實際情況,經省委組織部批准,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管理崗位工作人員
  • 這八個奇怪的故事會讓你覺得真實生活比任何電影都恐怖
    電影有時會讓人毛骨悚然,但是你至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獲得安慰,這些都是虛構的。即使是那些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也不能保證準確性。不要著急,因為還有很多恐怖的故事是真實的,算無遺漏。以下是一些在電影上映的時候還沒有完結的恐怖故事。1.
  • 這些重口電影源自真實故事 改編自大案要案
    騰訊娛樂專稿(文/祝祝 編輯/任義) 要說什麼樣的電影最吸引人,那一定是改編自大案要案真實事件的電影了,有這麼一類電影,全部取材自真實事件,連環殺人狂,無法破解的迷案和罪惡滔天的犯罪份子一向是各種重口味電影的最愛,以下電影非常恐怖
  • 嚇尿,年度最佳恐怖片人吃人,居然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你以為這樣的事情只有電影裡會發生麼,其實,真實版的《極地惡靈》早就上演過一遍了。早在幾百年前,2艘英國海軍軍艦載著134人起航,去尋找傳說中的「西北航道」,西北航道就相當於"航海界的珠穆朗瑪"。誰能料到,他們開闢「西北航道」的探險,正如其中一條船「驚恐號」的名字一樣,最終成了一場恐怖之旅。剛開始,航程一帆風順,在蘇格蘭北部做了短暫停留後,他們決定徑直向加拿大北邊的格陵蘭島駛去。
  • 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電影,被承認的恐怖事件
    最終,這個鬼屋幾經易主,但都沒人住的長,如今這座豪宅依舊佇立在那裡,成為了十大鬼屋之首的長島鬼屋。 被美國官方承認的恐怖事件,2005年上映的美國恐怖片《美國怪談》,改編自美國田納西州真實事件,是美國史上唯一官方承認的靈異事件,已經超出20本書出版描述此駭人事件。
  • 《冒牌上尉》:真實事件改編,人性能有多黑暗讓人不寒而慄
    《冒牌上尉》:真實事件改編,人性能有多黑暗讓人不寒而慄中國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沒錯,每個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純潔無暇的,直至長大之後經過各種經歷和磨難,為了更好的適應現實,而變得世故邪惡。都說世界上最不能考驗的就是人性,無論多麼美好的你認為,都逃不過人性的試煉。
  • 遊戲世界中最恐怖的十大傳染病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讓我們不禁意識到,此前只在影視和遊戲中才看到的事情一旦成真將是多麼的恐怖。近期媒體巴哈姆特盤點了遊戲世界中那些滅絕人類的十大恐怖傳染病,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遊戲來回憶之前的那些「預言」吧。遊戲世界三不五時就會有病毒爆發,殭屍、瘟疫、外星病毒、香菇病等四處蔓延,造成社會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