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物種傳染病,是誰造就的恐怖故事?

2020-12-01 騰訊網

韓國《流感》

對於人類來說,與病毒對抗早已不是新鮮事。這一場場發生在顯微鏡下的戰鬥,在某種程度上參與塑造著人類文明的歷史,並以某種殘酷的方式,將自然的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以此迫使人類一次又一次審視自身在自然中所處的位置。

誤闖雷區,自然的寬容

叢林裡的「恐怖故事」要從20世紀50年代講起。弗雷人是生活在南太平洋島國紐幾內亞原始森林中的一支原始部落。部落內盛行一種叫做「庫魯病」的怪病,來自族語「kuria」,意思是顫抖。

患者仿佛被下了咒,渾身顫抖、說不清話,病重時還會毫無徵兆地手舞足蹈,最終失去所有記憶,在癲笑中死去。這種詭異的死亡方式讓部落人相信,這甚至不是病,而是巫術靈驗。1957年至1960年,約1000名族人因此喪命。

直到20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加德賽克來到紐幾內亞。起初,他也認為庫魯病只是一種部落內遺傳病。直到他親眼看到部落為一位因庫魯症去世的人舉行悼念儀式——族人將逝者的頭顱割下,取出腦花,與蕨類植物混合,在竹筒中煮熟後,分給在場的婦女和兒童食用。

在弗雷人看來,屍體與其掩埋後,被蛆蟲吃掉,還不如被愛著死者的人們吃掉。而女性的身體被認為能夠容納和馴服伴隨實體而來的靈魂,因此由女性食用腦花,男性食用肌肉。

加德賽克敏銳地預感到,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患庫魯病的大多是婦女,而鮮有男性。之後,他將病人那已經纖維化成一塊粉紅色海綿的腦組織給猩猩接種,兩年後猩猩也出現了相似的症狀。人們這才確認了庫魯病是一種類似於人類克雅氏病(海綿狀腦病)的傳染病,加德賽克因此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先別著急批判「人吃人」的殘忍與無知,人類進化的歷程中,確實存在過「人吃人」的荒蠻階段。中美洲阿茲特克人和古印度人都曾把「吃人」作為宗教風俗。

自3萬年以前登島後,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生活的弗雷人,顯然沒來得及追上現代文明的進程,也正因為此,部落中「吃人」的儀式既是生存所迫,也出於真摯的愛與悲傷。

如果說,同類不相食,不僅是人類現代文明的底線,也是自然進化的內置規則,那麼弗雷人只是誤闖了雷區。自然界雖然嚴厲,但也不是不曾寬容。紐幾內亞全面禁止「食人」風俗後,庫魯病也從此走入歷史。

逆天行事,必遭其兇

人類健忘,相似的戲碼很快重演,而這一次卻是貪婪和欲望結下的惡果。

短短20多年後的20世紀80年代,英國農場主們為了提高牛的蛋白質攝入量,讓牛長得更快、個頭更大、肉質更佳、產奶更多,給牛餵食時,把牛身上賣不掉的部分製成肉骨粉添加到飼料中,其中當然也包括牛的腦組織。但牛羊本食草,不會吃動物,更不會吃同類。

正是這逆天的貪婪,為狂牛症在英國暴發埋下了伏筆。90年代初,凡是患病的牛精神錯亂、行動失調、體重下降,如同瘋癲,並很快死亡。原始部落裡的歷史教訓,在現代文明都市再次上演。

1996年,英政府宣布食用瘋牛肉可能導致腦衰竭,而英國本土的10位新型克雅氏病患者與狂牛症有關,其中8人死亡。但這一切都太晚了,在1991年到1992年,已經有大約100萬頭被感染的英國病牛進入了食物鏈。

患狂牛症的奶牛

當時,每月至少有1000頭牛發病。狂牛症後來甚至還出現在北美和日本。而英國本土,在宰殺並深埋十幾萬頭病牛後,用了整整10年時間,才從「牛肉恐慌」中走出來。

今天人們知道,不論是狂牛症還是庫魯病,其致病因子都是朊病毒(一種結構特殊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沒「變壞」的時候普遍存在於生物大腦中,但「變壞」的蛋白可以通過食物傳播,使大腦出現海綿狀病變。關於朊病毒的多種類型和複製機制等,至今未得破解。

人類與跨物種疾病的鬥爭是如此殘酷。2009年,美國首次在人類體內檢測到HINI新病毒(俗稱「人感染豬流感」),其基因與常在北美洲豬群中傳播的流感病毒十分相似,卻在人類身上發生了變異,能夠人傳人。僅僅兩個月後,感染者遍布全球90多個國家,美國本土就確診27717例,127人死亡。

2013年,上海發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俗稱「人感染禽流感」),不久後便在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等地出現確診病例。這種在人類身上致死率高達30%~40%的病毒,原本只在家禽與野鳥之間傳播,至今人們仍然對其來源、傳播途徑不甚明了。

逆天行事,必遭其兇。或許,弗雷人理解得沒錯,這是巫術。施法者,是自然。

魔盒開啟,人人自危

每一次如狂牛症、豬流感、禽流感暴發後,人類在尚看不清敵手真正面貌的情況下,第一反應便是驚恐地將數以千萬計的禽類、牲畜統統撲殺,讓它們替人類的貪婪和無知買單。

但自然界的物種並不都像豬牛雞鴨那樣好欺負。人類不可能,大自然也不會同意永遠讓其他物種來背鍋。於是,尋常流感的致病因子——冠狀病毒變異了。

2012年,一位60歲的沙特男子出現了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大多數人都會倒頭大睡,等待身體自身的免疫力打敗體內病毒。但這次不同,他感到喘不過氣來了,入院幾天後即死於肺衰竭和腎功能衰竭。隨後,這名患者的血液標本被分離出一種被稱為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的冠狀病毒。

今天人們已經可以追溯到,早在1992年以前,單峰駱駝就已經獲得了MERS病毒的原始毒株,只是不表現出感染症狀。MERS病毒在駱駝身上潛伏10年之後,於2011年前後開始零星感染人類。

雖然病死率超過30%,但由於早期人傳人的現象不明顯,所以一直等到2014年6月,沙特和阿聯有超過500人感染,MERS病例出現暴發跡象,這一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病毒才引起人們的注意。

病徵與SARS相似,起初人們稱之為「新SARS」。但很快人們就發現,它比SARS更殘酷。MERS作為第六種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自2012年被發現以來,因其死亡率超過30%而令人聞之色變,但在傳染性方面似乎不強——我們與中東隔著大洋,而且也不養駱駝。

直到2015年,MERS隨著人類的遷移,從沙特傳播到韓國,在短短一個月內發生了181例確診病例,一時間亞洲各國人人自危。截至2019年10月,全球27個國家共向世衛組織報告了2470例MERS確診病例,其中851例死亡。

世衛組織評估,中東地區未來還將報告更多MERS病例,而通過接觸單峰駱駝、飲用生鮮駱駝奶、人員接觸產生的病例,還將繼續向其他國家輸出。人們只能通過追蹤接觸者、開展篩查的方式阻止疾病大範圍暴發。至今,全世界仍然沒有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和疫苗。

2015年,MERS在韓國暴發

但中國人對這種病毒或許並不陌生。作為冠狀病毒的家族成員,它和SARS,以及此刻正處於暴發中的新冠肺炎病毒是近親。但相比於MERS病毒,不論是SARS還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都在傳染性方面有了大躍進式的發展。而一種名為「氣溶膠」的傳播方式,幾乎讓這種病毒成為防不勝防的存在。

從MERS、SARS到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一再變異,從跨物種傳播到人際間的高頻暴發,潘多拉的盒子又一次被打開了。

來自哥譚市的報復

如今不論撲殺駱駝或果子狸都不管用了,三種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都疑似來自地球上冠狀病毒最大量的攜帶者——蝙蝠。蝙蝠的種群數量,高達地球胎生動物的1/5。隨便找個大點的山洞,就能發現裡面密密麻麻倒掛著上百萬隻蝙蝠。

蝙蝠身上可以攜帶的病毒超過4100種,包括伊波拉、馬爾堡、狂犬病、SARS等。蝙蝠本身由於擁有獨特的DNA損傷修復能力,能夠與這些病毒和平相處——但人類不太行。

SARS期間,曾有十幾家機構做過疫苗研發,在病毒基因組發布後,研究人員更是花費20個月的時間才推進到人體臨床試驗階段,但那時SARS疫情早已消失。別誤會,並不是人類戰勝了SARS,而是由於天氣轉熱,病毒自然消失,聽起來更像是大自然「心軟」放了人類一馬。

《傳染病》劇照

至於這一次,世衛顧問隆吉尼追蹤新冠肺炎的傳染力,預估最終全球恐有超過數十億人遭感染。從今天的情況看來,冠狀病毒變異後,在致死性降低的同時,傳染性卻大幅提升。專家預計,這次的新冠病毒不會消失,可能演變為一種普通流感病毒與人類共存——這確實更符合病毒的利益。

事實上,世衛組織確認的人類歷史上真正消滅的病毒只有「天花」一種(如今僅存在於實驗室)。但新的跨物種疾病爆發周期正在縮短,從MERS、SARS到新冠肺炎,幾乎每一次,人類都是被病毒追著打。

是大自然突然變得暴戾,還是蝙蝠俠突然造反?不妨先審視過去幾個世紀裡人類的行為——伴隨著整個歐亞大陸亮起萬家燈火,伴隨著橋梁道路連通萬裡江山,無數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正急速萎縮,它們又何嘗不是被人類追著打?野生動物們也不想接觸人類、成為傳播疾病的中間宿主,但它們無處可去。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曾這樣寫道:「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按鍵一旦啟動,這報復未必隔日抵達,但縱使海枯石爛,最終也一定會抵達。」

或許僅僅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夠的。這個春天,人類與新型冠狀病毒短兵交戰。他們是無辜受體,但他們也是始作俑者。在無窮無盡的淚水匯入長江之後,人類會長記性嗎?

作者 | 菲力

排版 | 阿麗菜

看世界雜誌新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又是跨物種傳播?陝西出現鼠傳漢坦病毒死亡案例//《病毒星球.6》
    不料早上看新聞時,看到又一例傳染病死亡案例,不由讓人心頭一驚。 2020年3月23日凌晨4時許,陝西省寧陝縣發布通知,一務工人員田某某在途徑陝西時突然感到不適,撥打120後經搶救無效死亡。其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同車其他29人已全部落實就地醫學觀察措施。
  • 真實恐怖故事:療養院和殺死億萬人的傳染病
    不不不,成長在社會主義教育大旗下的堅定唯物主義者Why君我,其實並不是個鬼故事愛好者。我也向大家保證,這篇文章裡不會出現任何靈異照片。我們只聊事實,嗯,或許還有一些八卦。 在各種恐怖文學、影像中,廢棄的醫院或療養院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靈感來源,探靈者們的親身經歷,提供了無窮的素材,娛樂內容又把它們進一步戲劇化。
  • 石正麗與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監測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和美國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主席彼得·達什亞克(Peter Daszak)教授團隊5月31日在科學預印版網站BioRxiv發表了關於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的最新研究論文,這篇論文已經被《自然通訊》雜誌接受,並將於近期發表。
  • 動漫中的跨物種戀愛,人類愛殭屍不算啥,還有白熊愛上海豹
    動漫中有很多情侶cp,不僅僅是人和人,還有跨物種戀愛,你知道嗎?第四對:降谷千紘和散華禮彌《殭屍哪有那麼萌》越是喜歡男主角,女主的食慾就越強,兩者相輔相成,一開始咬了一口男主角的嘴唇,到後來咬頸動脈,然後咬男主的手,結果這種恐怖嚇人的舉動反而沒有被嫌棄,而是換來了對方的表白:從遇到你的那時候開始就一直喜歡你
  • 星太奇:鬼故事和老師誰更恐怖?奮豆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同學們大家好,鬼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各種稀奇古怪的離奇故事同學們認為恐怖嗎,還是說嚴厲的老師在訓斥同學們的時候更加可怕呢,奮豆為了證明這個問題,於是親身體驗了一次兩者帶來的感覺。星太奇:鬼故事和老師誰更恐怖?
  • 遊戲世界中最恐怖的十大傳染病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讓我們不禁意識到,此前只在影視和遊戲中才看到的事情一旦成真將是多麼的恐怖。近期媒體巴哈姆特盤點了遊戲世界中那些滅絕人類的十大恐怖傳染病,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遊戲來回憶之前的那些「預言」吧。遊戲世界三不五時就會有病毒爆發,殭屍、瘟疫、外星病毒、香菇病等四處蔓延,造成社會大蕭條。
  • 張文宏:傳染病不能消除,人類要與其長期共存
    武漢晚報10月29日訊 傳染病到底能不能消除?人類要通過怎樣的技術支撐來解決?10月29日,張文宏在2020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學術會暨「青促會講堂」上稱,包括新冠疫情,如今世界範圍內並未有效消除病毒,人類將和微生物永遠共生共存。
  • 簡析魔獸世界8.0版本的血巨魔,泰坦實驗造就出了恐怖生物
    在魔獸世界8.0版本中,贊達拉出現了新的神靈-血神loa,而他的信徒則被稱為血巨魔並為古老的贊達拉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這個新出現的神靈便是泰坦實驗造就出的恐怖生物。在守護著和上古之神的戰爭中,守護者們最終將古神擊敗並封印了起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上古之神的困擾,泰坦守護者曾經用上古之神來做實驗,然而實驗中守護者們意外的造就了比上古之神更恐怖的生物,迫於無奈只得將實驗所封閉,這個實驗場所便在8.0新地圖中的納茲米爾。
  • 世界上最恐怖的5個都市故事
    生命是很脆弱的,很多時候在我們發現異常的情況下卻沒有注意,終成大禍,下面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故事,小編看一遍就毛骨悚然,頭皮發麻,膽小的就不要看了
  • 現代人類參與跨物種交配被科學家證實
    (左邊為尼安德特人模擬復原圖,右邊為現代智人)在DNA測序技術未進入遺傳學之前,我們普遍認為跨物種之戀會無果而終。大多數知識會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直線,從最開始的爬行猿類,到最終的現代直立智人,我們與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物種,不可能產生後代。
  • 電影《傳染病》:看見和看不見的真相
    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不經意帶火了一部作品——美國影片《傳染病》。影片自2011年上映以來一直不溫不火,在豆瓣、百度等平臺上的評分也不高;如果這場疫情沒有發生,也許很多人都像我一樣,不會意識到它的深刻。但瘟疫和死亡絕非片中最恐怖的部分。真正的恐怖是人自身的脆弱。對於這一點,如果沒有瘟疫,我們似乎永遠看不到,或視而不見,大多數人都更願意宣示強大。而影片最令人稱許的「冷酷」,就在於毫不留情、又極其準確地揭示了脆弱。來看吧,面對瘟疫,人會怎麼樣?
  • 10個酷斃了的動植物跨種雜交物種:這也算是高科技了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狗在1500年前和灰狼分道揚鑣,在此之前,它和土狼發生物種分離則至少有一百萬年了。但是凡事皆有可能,異種交配也不例外,至少有時候是這樣的。  所有可能的異種交配都已記錄在案:狗—狼、狗—土狗和狼—土狗。所以也有了跨這三個物種的雜交後代。在歐洲人到來之後,有一類「混血兒」族群在北美崛起。
  • 誰是你生存最恐怖的敵人?硬核科學紀錄片《病毒星球》詮釋人類命運...
    歷史上,愛滋病病毒完成了多達9次的跨物種跳躍;流感病毒不斷偽裝變異,成為人類社會的不定時炸彈……這些事實告誡人們,人類與病毒的戰爭,本質上是兩個種群對地球生存權的爭奪。與此相應的是,人類的基因組中深深印刻了病毒的痕跡。沒有病毒,人類不會以如今的狀態哺育生活。我們寄身其中的地球,離開病毒也會面目全非。
  • 究竟是誰造就了蜘蛛俠?
    一隻蜘蛛的輕輕蜇咬,造就了蜘蛛俠這位漫畫和電影中的超級英雄。然而,地球上的蜘蛛種類超過了45000種。究竟是何等奇異的蜘蛛,才具備造就蜘蛛俠的神秘力量呢?小清新的山貓蛛喜歡潛伏在綠葉之間,出其不意地制服冒失的獵物。它們並不吐絲結網,而是用來織就一個舒服安全的小巢。山貓蛛與蜘蛛俠,都不大可能意識到對方的存在。
  • 北京基因組所開發跨物種長非編碼RNA鑑定軟體LGC
    近日,基因組所在國際生物多樣性與健康大數據(Global Biodiversity & Health Big Data,簡稱BHBD)聯盟框架下,與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巴基斯坦真納大學以及美國梅奧醫學院開展科研合作,聯合開發了可跨物種使用的長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 這種雌性蟾蜍會跨物種找雄性,繁育更健康後代!
    這與傳統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傳統觀點認為跨物種雜交會影響後代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甚至產生更少的後代。比如馬與驢雜交產生的騾子,它們通常會喪失繁殖能力。這些跨種族後代可能比其同類發育得更快,從而增強生存能力。特別是當這些蟾蜍棲息在沙漠淺水池塘時,在蝌蚪成熟之前就可能幹涸。凱薩琳·陳指出,從歷史上看,約有25%的植物和10%的動物物種雜交,而且通常都是雄性發起的,但基因組技術的進步顯示物種之間的雜交比之前想像的更普遍。至少有些物種可能會雜交,並產生適應性更強的後代。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TOP5,第一名已經被人類根除
    最近,餃餃在家閒得長蘑菇,研究起了人類傳染病史 自人類文明開始以來,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多次出現在人口聚集的地區,造成傳染病肆虐,並殺死無數生命。人類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再到霍亂和愛滋病,剛消滅一種病原體,又出現一種新的病原體。
  • 五個字的恐怖故事 十個字20字以內的恐怖故事分享
    最近在微博上有一個話題是五個字以內的恐怖故事,其中簡單一句春節不放假就讓人覺得非常恐怖了,這裡的恐怖並不是指靈異事件,下面小編分享五個字的恐怖故事,還有十個字20字以內的恐怖故事。  五個字的恐怖故事分享  1、春節不放假  2、周末要加班  3、上廁所沒紙  4、花唄已逾期  5、手機沒電了  6、收到請回復  7、在嗎幫個忙  8、你又長胖了  9、在嗎借點錢  10、作業沒寫完
  • 校園恐怖故事《無底洞》!
    校園恐怖故事《無底洞》! 來自: 小冷恐怖漫畫
  • 這部電影刷新了外星人最恐怖的樣子——無形
    裡面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打破了人類認知的範圍,比如,大多數人都懂的——生殖隔離:不同物種因為生殖器官、交配方式,甚至基因配對種種不同,不能跨物種生育後代。但在這裡,一個枝條上可以開出不同品種的花、鱷魚長著鯊魚的牙齒、熊會發出人類的聲音、梅花鹿真的長著梅花——似乎可以跨物種生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