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6億多元,嘉興開啟汙水處理新模式!

2021-01-15 知浙江

今天(12月9日)上午,位於嘉興科技城嘉興市工業園東區的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舉行開工儀式,這標誌著南湖區汙水處理將進入工業廢水與生活汙水「分質收集、分類處理」的新模式。

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是全市率先開工建設的工業汙水處理廠,該項目共投資63975.43萬元,佔地約80畝,日處理量將達5萬噸,項目於今年12月開工,並計劃於2022年6月前建成。

項目建成投產後,服務範圍將以嘉興工業園為主,兼顧科技城亞太工業園、中華化工廠及餘新、新豐和鳳橋工業園部分工業企業,全面彌補區域內缺少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的短板,進一步為企業紓難解困 ,營造更加清潔、良好的生態環境,全面助力區域工業企業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當前,南湖區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全部納入嘉興汙水處理廠,與嘉興市其餘汙廢水一併處理後排放,由於不同性質的汙水處置工藝不同,統一排放處理的話對聯合汙水廠運行的壓力比較大。接下來,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全區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將實現分質分類處理和排放。」南湖區城投副總經理來晨熙表示。

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將採取高濃度處理工藝、低濃度處理工藝、汙泥處理工藝及臭氣處理先進工藝,提升市域內汙水處理能力。

今年4月,由嘉興市水務集團與南湖區城投集團共同投資,成立南湖工業汙水處理有限公司,負責南湖區相對集中區域工業汙水的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及相關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為進一步鞏固轄區內水環境治理成果,提升區域內汙水處理能力,南湖區將高標準推進該項目建設,致力於建造一座工藝先進、運行有序的汙水處理廠。

值得一提的是,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的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水十條」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工作要求,加快城鄉汙水治理,切實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提升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和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重要舉措。

今年是南湖區推進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的衝刺之年,為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空氣品質持續向好、固廢處置能力全面提升,今年初,南湖區以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發布了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十大工程,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就是十大工程之一。

另外還包括南湖建築垃圾處置中心項目、南湖區危險廢物歸集中心、工業垃圾收集轉運中心、廢舊農膜回收處理項目等,聚焦「氣、水、廢」三大板塊,全方位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助推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

來源:讀嘉新聞 張佳麗

相關焦點

  • 分質收集分類處理!6.4億嘉興市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開工
    今天(12月9日)上午,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在嘉興科技城正式開工,這標誌著全區汙水處理將進入工業廢水與生活汙水「分質收集、分類處理」的新模式,建成後將助力區域內工業企業實現綠色循環發展,優化南湖區營商環境和生態水環境。
  • 嘉興汙水處理廠日處理60萬噸汙水
    那麼,嘉興汙水處理廠的總體情況如何?汙水處理廠是怎樣運行的,出廠水質如何?在嘉興治汙方面,汙水處理廠又起到了哪些作用?近日,記者走進嘉興市聯合汙水處理廠,實地調查採訪了嘉興市汙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我們3天能處理一個南湖的水量」據了解,嘉興市汙水處理工程是國家太湖流域水汙染防治和浙江省環境治理的重點項目。
  • 浙江嘉興五措並舉提升城鎮汙水處理水平
    記者今天獲悉,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嘉興市將加強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改造,提高汙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全面提升城鎮汙水處理水平。
  • 5個世界500強項目籤約 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開啟新篇章
    12月2日,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建區十周年主題活動暨投資環境推介會在千年古鎮西塘啟幕。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洪湖鵬,嘉興海關關長王俊,嘉興市商務局局長李捷,嘉善縣委副書記、縣長徐鳴陽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 汙染者付費 專業化治理 嘉興「第三方治理」受青睞
    「我們的車間都建在樓上,一但有滲漏偷排問題,馬上就會被察覺,汙水全部接入管網,不可能直接滲透入土。」顧浩觀對公司的環保工作非常自信,而他的底氣來自專業的第三方治理。在顧浩觀看來,因為其對汙水處理並不擅長,乾脆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更容易達標,而自己可以有更多精力做業務、搞管理。
  • 湖南投資123億建汙水處理設施
    美國環保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杜丹德博士和理察·麥克萊恩教授,國家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張士寶,國家環保部規劃財務司投資處處長房志,副省長劉力偉出席。據省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環保部門正在實施3個「三年計劃」,即全省主要汙染物總量削減三年行動計劃、湘江流域水汙染物綜合治理計劃和全省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計劃。目前,全省已啟動22家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安排了224個重點減排項目。
  • 水務行業分析 哪些汙水處理企業值得關注
    2、工業廢水處理存在統計漏報以及實際達標率低的問題,在集中處理方面,如果政府能夠推出有利於保障工業廢水處理企業獲得收入的模式,這個業務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3、劣V類水體處理和汙水處理密切相關,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汙水處理遺留的問題造成的。對於這類水體的處理,分為一、二、三級,而二、三級處理所用技術是和汙水處理一樣的。
  • 6種先進汙水處理技術發展狀況及技術特點分析
    城市汙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汙水收集系統、汙水淨化處理技術及其系統、出水輸配系統、回用水應用技術和監測系統。其中汙水淨化再生技術及其系統是關鍵,汙水淨化處理的流程要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要為該城市經濟實力所能承受,處理後出水的水質要滿足回用的要求。
  • 9月份水務企業「瓜分」百億汙水處理環保項目
    31.6億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PPP項目……還有哪些水務企業籤約呢?經過公開招標、評標、確認性談判、中標公示等過程,確定北控水務集團、赤峰嘉易水利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為中標單位,由其與赤峰德潤排水有限公司組成合資公司,負責投資、建設紅廟子二期汙水處理工程和運營紅廟子汙水處理一、二期工程。
  • 浙江桐鄉一汙水處理公司狀告嘉興環保局
    由於桐鄉市城市汙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對嘉興市環保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滿,就將嘉興市環保局告上了法庭。
  • 工業汙水處理工藝基本要求、工業廢水的分類
    工業汙水處理工藝要考慮到工業汙水處理處理的特點,工業汙水處理是我國工業發展方面一項重頭,工業汙水處理關係到我國工業發展,關係經濟民生大計,工業汙水處理。1、工業汙水處理工藝技術成熟、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力求節能降耗、工程投資低、運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工藝技術先進成熟的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 中國水處理50強出爐 汙水處理行業主力軍(名單)
    尤其是「水十條」發布後,汙水汙泥市場迎來了發展新時期。「十三五」的到來,也讓行業對市場充滿期待。據預測,「十三五」汙水處理工程建設市場投資空間超1000億。作為環境問題主要領域之一的汙水治理,是政府關注的焦點,也是市場的新寵。
  • ...危廢企業紅樹林環保;鵬鷂和碧水源分獲89億哈市城鎮汙水處理...
    【10月10日環保要聞】冀東水泥擬35億元收購危廢企業紅樹林環保;鵬鷂和碧水源分獲89億哈市城鎮汙水處理項目一二標段 時間:2019-10-10 14:03
  • 鵬元研究 | 2018年汙水處理行業研究報告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運營的汙水處理廠4,063座,汙水處理能力1.78億立方米/日(2007年末僅為7,138萬立方米/日),城市市政市場逐漸飽和,但老舊管網設備更新及提標改造等仍帶來市場機遇。此外,汙水處理行業「十三五規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等文件對全國所有縣城、重點鎮的汙水處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並提出要積極推進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
  • 汙水處理行業簡史以及我國水汙染處理現狀
    為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指標,各地紛紛採取措施,加速建設汙水處理廠,全國汙水處理步入高速發展狀態。到201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和縣城共建成2842座城鎮汙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為1.28億立方米/日。全國有1034個縣的城關鎮建成了汙水處理廠,佔縣城總數的63.2%,16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實現了「每個縣(市)建有汙水處理廠」的目標。
  • 汙水處理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
    自90年代以來,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連續以8%~11%的高速率的增長,預計新世紀的頭20年內我國經濟增長將保持在6%~9%的高、中速率穩定發展。考慮上述因素汙水量增加量按5%的速率考慮。到2010年增加汙水量300億m3。  我國中小城鎮建設得到了很大發展。
  • 山西運城城東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汙水8萬噸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5月15日,山西省運城市城東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成功通水運行。截止目前,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這裡的汙水處理能力如何,對轄區周邊的水資源環境有哪些改善,記者實地進行了採訪。初沉池功能介紹據了解,運城首創城東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工程投資約1.47億,共有高低壓配電室、二沉池及配水井、v型濾池等14個建設體
  • 農村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設備評析與研究
    農村生活汙水汙染問題現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具有投資低、能耗少、處理效率高、佔地面積小、管理方便等一系列優勢,適合在農村地區推廣。
  • 汙水處理工藝流程,附圖
    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汙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汙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我國現階段汙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旋轉接觸旋轉接觸氧化汙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點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汙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汙水處理方法。
  • 汙水處理副產品「毒泥」圍困中國城市
    在經歷三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後,中國汙水處理產業正越來越受困於令人難堪的汙泥問題。據中國水網《2011中國汙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汙水處理量有343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三峽水庫總庫容。這座「水庫」每年吐出的「脫水汙泥」則接近2200萬噸。「這其中有80%汙泥未得到處理。」報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