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歷漫長雨期,學生在室內的時間拉長,與視力緊密相關的教室照明受到了挑戰。如何應對?杭州有初中學校做了嘗試。
早上九點,鈴聲響起,杭州市十五中初二(4)班教室門口湧出一批學生,密閉的教室在拉開窗簾後,即刻亮堂起來。半分鐘後,靠窗的頂部兩盞燈,逐漸黯淡,自動關閉。
學校60多間教室兩年間陸續安裝了這套智慧燈光,去年這個項目獲評2018年杭州市美麗項目稱號。校長廖忠祥昨天對記者說,更重要的是,用了一年後,初二年級學生視力不良率下降了近5個百分點,初三年級下降了1個百分點。
教室照明依據光源變化 自動調節
快報記者來到十五中初二(4)班,30多位學生正在上課。青綠色的窗簾垂掛在教室兩側,素雅整潔。向陽一側的窗簾收起,頂部的燈發暗,對比之下,另外六盞燈光明亮。肉眼直視光線,不刺眼,眼睛也不會出現重影。
這些燈懸掛在教室半空中,呈長方形扁平狀,錯落有致。細看,每盞燈的亮度不同,靠近窗戶的兩盞燈,光線微弱,中間一盞亮得發紅,前後兩頭的燈亮度明顯。
下課後,一位戴眼鏡的女生說,自己坐在靠窗的位置,光源比較充分,感受不是很明顯。另一位女生說,自己坐在後排,起初沒覺得有變化,時間長了,還是有感覺的。以前到了放學時間,會覺得眼睛累,現在不會了,一年下來,視力也沒有加深。
記者在學校轉了一圈,發現大大小小二三十個教室,十多個專用教室,以及教師辦公室,都用上了這款照明燈。
科技教室也裝了這款照明燈。科技老師張老師邊拉開窗簾邊說,以往上課,一打開白板,學生會主動去關燈,坐在後排的,會因為距離遠,看不清,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燈光會自動調節,我也不用因此打斷上課的進度。」
取代了電源開關,每個教室的牆上會安裝一個可觸控電子面板,一鍵式切換四種模式:自習模式、多媒體模式、全自動模式以及關閉模式。
廖校長說,學校從2017年開始,陸續對教室照明進行改造,花的代價不小,一個教室的照明改造成本在1.5萬元左右。「現在證明,這對改善學生視力有用。」
專業機構對教室照明進行檢測 有了驚人發現
引起學生近視的原因,除了姿勢不端、長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玩電腦,偏食挑食之外,還有一條就是在過強或過弱的光線下看書寫字。
一位女生個子不高,鼻梁上架著一副金邊眼鏡,鏡片不厚,近視度數在一兩百度。「因為個子矮,我從小坐第一排。媽媽說,我的近視就跟老坐第一排有關。」隨後,學校副校長駱欣苗向記者證實,相關部門對教室環境檢測發現,這位女生說的問題的確存在。
春晚《搶位置》節目,家長們搶佔的就是教室第一第二排。快報記者前段時間做過開學座位小調查,第一第二排,在不少家長看來位置不錯。實際上,很多學生,特別是近視的學生,不太願意坐第一排。因為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燈光照明的強弱不同。
那為什麼傳統照明燈的強弱會傷害學生的視力?學校請專業機構對教室照明進行檢測,結果有了驚人發現。
根據國家有關標準,教室的桌面照度應大於等於300lx(勒克斯,光照強度單位),適當的照度在生理上讓人感到舒適,尤其讓眼睛放鬆,保護學生視力。
光源檢測結果顯示,在改造前,傳統的光照下的六排座位,第一排除了靠窗的位置,其餘五個位置,光照度都不夠,最低的僅167lx,遠低於眼睛舒適度對照明的要求。同樣糟糕的,還有第二排、倒數第二排以及倒數第一排。
駱校長說,印象中,傳統螢光燈會頻閃,光照不均,存在問題,就沒想到不同位置間的照明差距會這麼大。「所以,從照明度來看,第一排的位置,和最後一排一樣,對視力影響不小。」
初中學生三年下來,在教室的學習時間平均達到3300小時。於是,學校決定,教室改建中,優先改善教室的照明條件,保證教室每個角落的學生享受到充分的光照。今後,學校將考慮把學生視力情況納入班級評優考核內容之一,「每年開學,學校傳統表彰項目『三強杯』優秀學生的獎品,也考慮更改為保護視力的LED檯燈」。
浙江省教育廳等部門最新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意見》中,就要求推進實施「健康教室照明」計劃,研究和制定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地方標準或行業標準,保證不同天氣、時段、桌面、黑板等器具表面的健康光照度。
因此,今年杭州中小學陸續啟動了照明改造計劃,比如江幹區將啟動全面改造教室照明環境。
護眼燈越貴越好賣?
不光學校,現在家長對孩子視力也越來越重視。吃什麼對孩子眼睛好,用什麼檯燈更合適,是不少家長很關心的問題。
昨天下午,快報記者來到世紀聯華慶春店,在四樓文具專區一個角落,找到銷售檯燈的櫃檯。在售的檯燈共9個,都是同一品牌的,價格從105元到398元不等,大部分都是LED光源。檯燈造型簡潔,多是一根細細的杆子,燈管就藏在其中。
「這些都是護眼燈嗎?」我們問導購員。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幾個都是護眼燈,老人、家長都來買的。」
有兩位顧客路過,我們隨機問了問,他們在哪裡買檯燈。一位60歲左右的阿姨說,最早在超市買過檯燈,放在床頭櫃,自己用的。後來,孫子讀書寫作業,孩子媽媽就在網上買檯燈,花了四五百,說是燈光不閃,對眼睛好。
有位家長昨天剛在網上下單了一款檯燈。這個檯燈在某購物網站上,銷量排名第一,價格499元,目前有超過10萬個買家評價。
檯燈介紹非常詳盡,直接拿出一份檢測報告,涉及藍光危害、照度等級、顯色指數、噪音測試和頻閃測試等方面。
這位近視+散光的爸爸說,孩子眼睛很重要,在仔細比對了十多個品牌的檯燈後,選出這臺。「功能全,夠健康,價格也可以接受,性價比最高。」
確實,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記者在一個家長群裡一問,有兩位媽媽就報出同一個品牌的檯燈,說這個好,就是太貴了。
網上一搜,這家旗艦店裡,最貴的一臺2099元,月銷量359,已有1560個買家評價。
客服人員說,這款燈賣得很好,特別是開學前,會有不少家長組團來買。
什麼樣的檯燈對眼睛好?
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牟同升教授此前在接受都市快報《好奇實驗室》欄目關於護眼燈調查時,對檯燈的好壞甄別做了幾點概括:
首先,燈光照在桌面上,照明的區域是不是足夠大、光照均勻;國家標準規定檯燈在桌面上的照度最好在300—500勒克斯。檯燈一般是晚上用,所以儘量選擇暖色光,接近白熾燈的光色;此外,燈光的顯色性要好,可以把手放到檯燈下面看看膚色是否比較紅潤;如果顏色發青,說明燈光的顯色性不太好。
其次是檯燈的光源,不要看到刺眼的光源直射光;光源的發光面大,光線柔和、均勻;避免高亮度的點光源,光線經高光澤的紙面、桌面產生反射炫光。另外,開檯燈的時候,最好房間開個燈,避免周邊環境太暗,眼睛瞳孔需要不斷調節來適應亮、暗環境的變化,產生視覺疲勞。
不建議12歲以下的孩子使用LED護眼燈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護眼燈,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浙江省照明電器協會理事長凌應明說:「現在市面上的很多護眼燈,有的價格高達上千,有的功能很多,是不是對孩子的視力真的好,現在都沒有臨床證明。」凌應明說,LED護眼燈國家標準尚未制定,因此不建議12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雖然LED光源用於照明沒問題,但它作為書寫檯燈,衛生部門目前還沒有出臺指導標準。」
凌應明原先是杭州燈泡廠的廠長、杭州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說目前書寫檯燈還是採用三基色螢光燈為主,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節能燈,色溫是4000K,和太陽光差不多的顏色。
「燈泡和節能燈是全角度發光,而LED是點光源,窄角度發光,長時間使用眼睛可能就會感到比較疲勞,有乾澀的感覺。」凌應明說,如果家長買書寫檯燈,建議燈管瓦數在9-15瓦,可能幾十塊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