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產品,範圍與種類最廣,形狀、質地、表面結構也最多樣,需要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來拍攝,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運用燈光作為攝影光源,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的控制,獲得變化很多的拍攝效果,是最適宜於拍攝這些產品的。燈光發射的光線,有漫射光、直射光兩種性質,還有反射光、折射光、透射光和無影光四種效用。
漫射光
漫射光是由磨砂玻璃或奶白玻璃的燈泡散射出來的光線,特點是均勻柔和,投影鬆化,是拍攝一般產品的常用燈光。還可在燈前加用網紗,增加散射的程度
工業產品照相的配光,要求明顯地表現出產品的立體形狀、外形輪廓、表面質地和細部的清晰層次。配光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四點要求
為了表現產品的立體形狀,一般可參考拍攝人像照相時採用主輔光配合的辦法,分出明暗反差。但是產品照相的光比不能太大,光比大了,影像的明暗差別也大,陰暗部分的細緻層次就要受到影響。通常的光比在1比2左右為適中。另外就是受光面要求十分均勻。例如拍攝一件方形的產品,如果拍出正、側、頂三個面,最好用不同的亮度來分出這三個面,如正面較亮,側面次亮,頂面較暗,但每個面的亮度應是均勻的,不要照得半明半暗。又如拍攝一件球形產品,最好把光線配得在偏中部分有亮光點,立體感就較強
產品的輪廓,如是帶背景的照片,可以配些輪廓光,但輪廓光的面要小,亮度不能太高,太亮了要掩蓋掉細部層次;如是做白底的照片,邊緣太亮了反而會減弱輪廓的表現,就可不必加用表面結構的清晰層次,應根據產品本身的質地,通過靈活改輪廓光。
一般拍攝直紋結構,光線應橫射,拍攝橫紋結構,光線應直射。但質地的變化較多,主要應在變換燈光時細心察看,靈活運用。此外還應注意曝光和衝洗要正確,鏡頭分辨力要強和使用較小的光圈。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直射光直射光是指明絲燈泡經凸透鏡會聚後照射出來的光效果。
直射光
集光燈的光線就是直射光,它的明度高,被照面的細微變化都能刻劃出來,對強調物體質感有良好的效用。另外,集光燈還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光束的大小;加套小圓筒後,還可以將光束控制得非常窄小,對拍攝精小物件十分有利;加套網紗後,則可改為漫射光。因此很多攝影者愛用集光燈作為拍攝產品的常用主光光源
在表現質感方面,例如拍攝纖維織品,運用直射光從不同的光位照射,就能把不同的纖維性質、經緯組織和花紋圖案等這些特點,有效地表現出來。一般拍攝花布、彩印綢紡、尼龍之類的織品,燈光應配在順光位,照度要均勻,照片上花紋圖案就能清晰顯現。
如拍攝織錦緞、錦綸絲等類織品,則應配置較正的前側光位,使織品表面產生部分反光,加強色澤感,以託出花紋圖案。拍攝斜紋呢、燈芯絨、絨布、毛巾、毛滌、毛紡織品等類的產品,則應配置側光位,光線側射,可使纖維組織明顯,突出了其他象拍攝油畫的表現筆觸,絨毛玩具的表現毛絨感,銼刀對質感的表現。
反射光
將燈光照在鏡面或表面光滑的物體上,它的某一部位便會產生出反射光來,表面愈光滑,反射得愈明亮。這種反射明亮的地方即稱為光斑。光源面積小,光斑小,反之,光斑大。如用碗燈照射,光斑為圓形,如用方燈照射,光斑為方形。由此我們可以明了光斑的產生,是發光體本身反映在物體光滑表面上的影像,正如鏡子之能映現出鏡前的景物一樣。
另外,還可以觀察到被燈光照明的光滑表面上,除了光斑是明亮之外,其餘部分都較暗,可以稱之為暗斑,這些暗斑其實是周圍環境的反映,是隨著環境的明暗而形成不同的暗度的。所謂光滑面的物體,有錦緞,塗蠟克的木器,瓷器,玻璃器皿,光學元件,電化鋁製品,不鏽鋼製品,電鍍或拋過光的金屬製品等,後兩種又稱為鏡面物體
如果一個平整的光滑表面,拍在照片上反映出光暗雜處的斑痕,是很不美觀和很不真實的,因此首先要對光斑作出適當的處理
光斑既然是光源的反射,掌握了光的反射原理,就可以把光斑的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光斑實際上是光線射向平面的定向反射,其反射的方向是有規律的。當鏡頭的位置在光線的反射角上時,就會拍到光斑,不在反射角上時,就只能拍到暗斑這樣,就能適當地處理物體上光斑的位置和如何消除光斑了。一般說來,適當調節光線的反射,便可獲得三種光斑的效果:
第一種是強調光斑,以表示被援物質的光滑和明亮程度,象某些金屬製品拍出適當的反光,可增加質感;第二種是將光斑表現在物體的適當部分,來加強物體的立體感,象某些塑料物品、玻璃器皿或瓷器等如果一點光斑也沒有,一定會表現得平淡失色;第三種是要消除光斑,清晰地表現出物體的表面構與花紋層次,象塗蠟克的木製品,某些鏤刻的金屬製品等。光斑的適當強調、利用或消除,是由燈光的反射角決定的。物體的光滑平面正對鏡頭
順光位的反射線射向鏡頭,就有光斑;側光位的反射線偏於鏡頭,光斑就消除。同樣原理,物體的光滑平面斜對鏡頭,後側光位的反射線射向鏡頭,就有光斑;順光位的反射線向後側射去便無光斑。
例如拍攝一架蠟克木面的收音機,經正確配光後燈光的光線雖無反射光斑,但盛放收音機的臺面顏色和環境中的淡色物件會反射在收音機的正面和側面而形成光斑,如果把收音機放在臺子的前側角上,並將對應鏡頭入射角處的環境中淡色物件均移去,必要時還需用深色紙板或布幕遮擋,使臘克表面只反射深暗的顏色,這樣光斑便可消除,拍出的照片就能顯示出木質的紋路來為了強調或利用光斑,根據光滑面或鏡面物體的形狀,反射光可以有燈光反射、屏幕反射和圍幕反射三種形式:
燈光反射
對於一些面積小的物件,如分幣、手錶、紀念章或小鋼盒等,利用燈罩就足夠把物件全部反射明亮,只要將燈光的反射角位置擺正確,就能得到適當的質感。對於狹長的光滑面物件,例如鋼尺,為了將鋼尺整體全部反射明亮,使尺上刻度能充分顯現,質感真實,拍攝時可將鋼尺垂直安放,在與鋼尺平行的一邊,豎放一隻日光燈作為光源,另一邊如需加用輔助光,也必須用日光燈來作光源。
日光燈的長度應超過鋼尺的長度,這樣鋼尺才能全部反射明亮,否則在不足的地方,鋼尺上便會產生暗斑。如用碗燈拍攝,配用一隻,鋼尺上某一段會有光斑,配用兩隻,在兩段會出現光斑,是不合要求的。如利用燈位移動作長時間曝光,在鋼尺能產生光斑的平行直線燈位上,將燈光上下等速 移動,就可得到鋼尺整體反射明亮的效果。
屏幕反射
拍攝大型電化鋁的儀表面、醫療器械不鏽鋼鋼盤等,物體平面的面積較大,燈光反射的光斑面積太小,不能反射得全面均勻;消除光斑,質感又不真實。這就要用屏幕反射的方法來拍攝。屏幕應是白色的,放在能使被攝光滑平面全面反射成明亮的入射角位置上,照相機鏡頭則處在反射角的位置上。
屏幕應用燈光全面地、均勻地照白,同時屏幕的面積必須大於被攝平面的面積。另外,對鋼盤等類物體,需要有適當的高光點以顯示立體時,可在屏幕的位置擺好後,由旁邊另用一隻碗燈射向鋼盤,在鋼盤的邊角上加些強光斑,效果就會更好。
拍攝小型的光滑平面物件,只要利用不大的白卡紙來反射,已足夠應用。可將白卡紙擺近被攝物件對應鏡頭的入射角,平面就能反射為明亮,比用大屏幕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