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測序解析X染色體失活

2020-12-05 科學網

 

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遺傳學系Terry Magnuson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拓寬了我們對於一個特殊的過程:X去活性(X inactivation)的理解,有助於更深入了解細胞如何調控這一過程中的X染色體沉默。相關成果公布在11月21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Magnuson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Mauro Calabrese,他表示,「這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X去活性方面的基礎研究,提出了一種旗艦模型,能用於了解非編碼RNAs如何能精密操控基因表達大型調控的。簡而言之,就是嘗試了解細胞如何調節基因表達的。我們的這一研究結果意義廣泛,能通過了解正常細胞如何行使功能,從而深入探索疾病機理和治療方法」。

 

X去活性(X inactivation)也就是X染色體失活,是指一般女性雖然都有兩條X染色體,但事實上有一條會惰性化,變成巴爾體(Barr body),這個過程由Mary F. Lyon發現,因此也被稱為裡昂化作用。

 

「男性染色體為XY,女性的則有兩個X,其中一個會被關閉。如果沒有關閉,就無法存活。這就是我們進化過程中達到男性和女性平衡的一種方式,」Calabrese說。

 

雖然過去五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針對這種X染色體失活的情況進行研究,但是其中精確的調控機制依然是一個迷,而Calabrese等人採用了一種高通量測序的方法,解析了這一過程,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確定了這種作用的位置和活性。

 

「基本上可以說,這項研究是將測序技術當成了一種高解析度顯微技術,」Calabrese說。

 

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失活的X染色體(Xi)呈雲狀結構,因為它被一種稱為Xist的非編碼RNA籠罩著。而在傳統的X去活性模型中,被籠罩的基因是完全沉默的,其中15%的基因會逃逸出來,變得活躍。

 

「當時認為這些逃逸除了的基因是被拉出了中心區域,進行表達的」Calabrese說。

 

而最新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模型,這一模型更加複雜精確,研究人員發現了Xist雲狀結構中存在活性基因,而雲狀結構外也有失活基因,這兩者在之前的模型中都未被包括進去。

 

「這很微妙,但從機制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區別,」Calabrese說。

 

在Xist雲狀結構中,研究人員通過測序發現了微量的DNase I敏感性(DNase I sensitivity),這是一種常與轉錄活性聯繫在一起的特徵,雖然缺少與轉錄相關的其它標誌,但是這一特徵的存在表明細胞核確實將失活X染色體當成了可用的DNA,但有一種未知的機制,抑制了基因被激活。

 

「這令我們驚訝,如果這些基因是完全沉默的,這就不會發生……這表明,轉錄因子或DNA結合的其它蛋白仍然能接觸到這些失活X染色體,」Calabrese說。

 

還有一些令人驚訝的發現,比如研究人員發現這15%「逃逸」出來的基因,即存在於Xist雲狀結構中,也存在於結構外,而Xist結構外也有沉默的基因。

 

「如果說X染色體失活是一個嚴密的核屏障,那麼從這個屏障中被拉出來的基因就應該能被激活,但是卻沒有,」Calabrese說。Xist結構中出現了DNAase I敏感性,以及結構外發現了失活基因,都表明染色體上基因調控的作用方式,比僅僅只是開關這種模式要複雜得多,目前具體的機制還不清楚。不過Calabrese認為Xist基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確切的功能,以及是否有其他因素影響了X染色體失活,還有待研究。

 

「我們只知道對於關鍵失活X來說,Xist基因是必需的,但是如何進行的,我們並不知道,」Calabrese說。

 

除了還需深入探索X-染色體失活的作用機理,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分析Xist雲狀結構的功能,從而揭示更多關於非編碼RNAs在細胞發育過程中的其它作用,這些RNA今後也許能作為治療和藥物研發的靶標。

 

「非編碼RNA的表達出現太多錯誤,可能導致癌症。而有些非編碼RNA的表達則可以預防癌症。其實我們還並不了解這些RNA,」Calabrese說。(來源:生物通 張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染色體核型、微陣列、高通量測序、FISH等檢測手段的區別與應用
    那麼,染色體核型分析、二代測序、基因晶片、高通量測序、微陣列、FISH等檢測手段有哪些區別?以下就是王桂芹主任(大連美琳達婦兒醫院)與呂遠(遺傳學博士、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博士後)的對話內容:  現在的檢測手段有染色體核型分析、高通量測序(二代測序)、微陣列(基因晶片)、FISH這幾種檢測方法,現在進行簡單的介紹:   染色體核型分析  一般用來檢測染色體的數目和大結構異常,比如13、18
  • 王皓毅團隊首次在體外模擬了人類X染色體的隨機失活
    在胚胎早期發育過程中,雌性的一條X染色體會發生失活,即這條染色體上大部分的基因都會關閉。該過程就像一個「天平」,需要平衡雄性和雌性X染色體之間的基因表達水平,而X染色體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則是這一過程中的「砝碼」。
  • 動物所王皓毅課題組在體外模擬了人類X染色體的隨機失活
    在許多動物中,性別由個體所具有的性染色體(X和Y染色體)決定:雄性擁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XY),而雌性則攜帶兩條X染色體(XX)。雌性個體擁有的X染色體比雄性多一條,因此在胚胎早期發育過程中,雌性的一條X染色體會發生失活,即這條染色體上大部分的基因都會關閉。
  • 有袋動物胚胎發育和X染色體失活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的揭示
    有袋動物胚胎發育和X染色體失活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的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43:54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James M. A.
  • 高通量測序的十年:從科研進入臨床
    高通量測序的臨床應用:   1.染色體疾病檢測   2008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和斯坦福的Stephen Quake先後發表文章提出通過檢測母體外周血中的游離DNA,可以準確的判斷該孕婦胎兒的染色體非整倍體,該技術無需常規的羊膜腔穿刺、絨毛膜穿刺等創傷性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故常被簡稱為無創產前檢測
  • 雌性胚胎發育過程中,X染色體是如何隨機失活的?
    為了避免這種毒性,雌性進化出一種機制——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隨機失活一條X染色體,即X染色體失活現象(XCI)。XCI對雌性的正常發育至關重要,如果這個過程出現問題,也可能會導致X染色體的相關疾病,如Rett綜合症。
  • 雌性胚胎發育過程中,X染色體是如何隨機失活的?
    眾所周知,雌性擁有兩條X染色體,每條都攜帶著許多基因,如果這兩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表達,就會對細胞造成毒性。為了避免這種毒性,雌性進化出一種機制——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隨機失活一條X染色體,即X染色體失活現象(XCI)。
  • 女性X染色體隨機失活的規律
    生物谷報導:Warwick大學研究人員最近揭開了女性細胞在其兩條染色體之間隨機選擇的奧秘。    男性細胞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女性細胞有兩條X染色體,意味著性別為女的受精卵在發育的早期階段需要沉默兩條X染色體中的一條。這個過程非常關鍵,出錯會導致嚴重的遺傳疾病。細胞中的兩條染色體都有自殺基因XIST。
  • 胚胎發育中,X染色體是如何二選一隨機失活的?
    為了避免這種毒性,雌性進化出一種機制——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隨機失活一條X染色體,即X染色體失活現象(XCI)。XCI對雌性的正常發育至關重要,如果這個過程出現問題,也可能會導致X染色體的相關疾病,如Rett綜合症。
  •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作為產前診斷染色體畸變的金標準已使用多年,但存在耗時、耗力、解析度低、依賴於細胞培養技術、不能發現小於5~10Mb的遺傳變異等不足。近年來,基因晶片、高通量測序及其他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臨床應用,拓展了侵入性產前診斷的適宜病種。基於基因晶片技術的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MA)可以檢測染色體數目異常、拷貝數變異(CNV)、單親源二體。
  • Nature|德國科學家發現控制X染色體失活的關鍵因子
    X染色體失活現象指的是在雌性哺乳動物中有一條X染色體被隨機沉默【1】。X染色體失活現象發現到現在約60年的時間裡,關於該現象的研究已有數千篇,但其中的機制仍有不甚明朗之處。2020年2月6日,德國海德堡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dith Heard研究組在Nature發文題為SPEN integrates transcriptional and epigenetic control of X-inactivation,發現SPEN對於胚胎植入前的小鼠胚胎以及胚胎幹細胞中X染色體中基因沉默起始非常關鍵,揭開了SPEN調控X染色體失活的具體分子機制。
  • NCB丨不用失活,人類X染色體劑量補償添新機制!
    同時,這些極少數存活下來的非整倍體嬰兒(0.3%),要麼是基因數量最少的4種染色體——Y染色體(344個基因)、21號染色體(386個基因)、18號染色體(480個基因)或13號染色體(611個基因)數量異常,要麼就是基因相對豐富的X染色體(1529個基因)數量異常。
  • 新型冠狀病毒33:胡晉川博士;高通量測序;間期,有絲分裂,紡錘
    簡言之就是可以通過一次實驗獲得大量的信息,並從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 高通量測序技術 中的「高通量」 是什麼意思——網友提問 「高通量是相對於第一代測序的。第一代測序只能一次測1個樣品的1段序列,產生的數據量相對來說很小,而高通量測序一次能夠產生的數據量在幾十G上百G,可以一次測很多的樣本…」網友「河傳楊穎(yǐng)」說。
  • 高通量測序的前世今生
    「高通量測序」這詞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現如今它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領域,但是您又知道多少關於高通量的知識呢?接下來小編來聊聊它的前世以及今生,帶您走進高通量測序的世界。所有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必然聯繫的,不可能憑空出現。
  • 科學家首次完成對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已經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但仍有一些空白。現在,遺傳學家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研究中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即對整個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進行測序並覆蓋了300多萬個此前沒有被繪製出來的鹼基對。
  • 科學家首次完成對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已經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但仍有一些空白。現在,遺傳學家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研究中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即對整個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進行測序並覆蓋了300多萬個此前沒有被繪製出來的鹼基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科學事業之一。
  • Nature發布首個人類X染色體完成圖,長讀長測序盡顯優勢
    對於人類基因組測序也是如此。直到如今,這些碎片還太小,無法將基因組拼圖中最困難的部分組裝在一起。」為了邁出人基因組完成圖的第一步,T2T研究團隊從24條人類染色體(包括X和Y染色體)中,首先選擇完成X染色體序列,因為它與許多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包括血友病、慢性肉芽腫病和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等。眾所周知,人類的兩套染色體一套來自父親,一套來自母親。
  • 雌性哺乳動物細胞中為何會有一條X染色體出現功能失活?
    2020年2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雌性哺乳動物有兩條X染色體,而雄性哺乳動物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有機體會進化出一種顯著的解決方案,從而防止兩性在基因表達之間出現嚴重失衡,即在每一個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細胞中,一個完整的X染色體都會被沉默從而抑制RNA進行轉錄;這個過程被稱為X染色體失活(XCI,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 科學家第一次實現了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X染色體之所以出現這麼多的缺口,是因為以前的基因測序技術一次只能讀取DNA的一個小片段,然後再將這些片段拼湊起來。問題在於人類基因組中有許多重複的片段,當讀取到許多重複小片段的時候,很難精確還原真正的基因組,畢竟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基因組是如何重複的。
  • 科學家第一次實現了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現在,科學家們使用了新的方法,首次完成了人類染色體從一端到另一端的完整序列(「端粒到端粒」),沒有缺口,並且準確性達到空前水平。科學家通過納米孔測序技術,結合其他改進和驗證的互補技術,實現了對葡萄胎CHM13全基因組進行的高覆蓋、超長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