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切割工藝盤點及分類

2020-12-06 機電幫

近幾年,雷射切割機對鈑金行業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一臺技術先進、功能強大的雷射切割機是光、機、電一體化的複雜系統,它實用的切割功能是實現高效率、高品質板材加工的重要保障,本文通過對雷射切割功能的盤點,旨在讓讀者更深入地認識雷射切割工藝,從而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產中來。

蛙跳

加工圖1所示板材時,切割完孔1,接著切割孔2,切割頭要從點A移動到點B,機器是「空」跑的,且切割頭移動時要關閉雷射,這個運動過程稱為空程。蛙跳就是雷射切割機的空程方式。

圖1 空程

早期雷射切割機空程運行時切割頭的行走路徑如圖2所示,切割頭要次第完成三個動作:上升(到足夠安全的高度)、平動(到達點B的上方)、下降。

圖2 切割頭行走路徑

壓縮空程時間,可提高機器運行效率。如果將次第完成的三個動作,變為「同時」完成,可縮短空程時間,切割頭從點A開始向點B移動的同時伴隨上升動作,接近點B的同時增加下降動作,即切割頭空程運動的軌跡,猶如青蛙跳躍所畫出的一條弧線。

在雷射切割機發展過程中,蛙跳稱得上是一個突出的技術進步。蛙跳動作,只佔用了從點A到點B平動的時間,省卻了上升、下降的時間。如果雷射切割機現在還不具備蛙跳功能,恐怕就不入流了。

自動調焦

切割不同材料時,要求雷射束的焦點落在工件截面的不同位置,如圖3所示。

因此需要調整焦點位置,即調焦。早期的雷射切割機,一般採用手動調焦方式。如今,許多廠商的雷射切割機都實現了自動調焦功能。

有人認為,只要改變切割頭的高度,切割頭升高,焦點位置就升高,切割頭降低,焦點位置就降低。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眾所周知,切割頭底部為噴嘴,在切割過程中,噴嘴與工件之間的距離(噴嘴高度)約0.5~1.5mm,是一個固定值,即噴嘴高度不變,所以不能通過升降切割頭來調焦,否則無法完成切割加工。

聚焦鏡的焦距是不可改變的,所以也不能通過改變焦距來調焦。改變聚焦鏡的位置,則可改變焦點位置:聚焦鏡下降,則焦點下降;聚焦鏡上升,則焦點上升。這是自動調焦的一種方式,需要通過電機驅動聚焦鏡作上下運動,以實現自動調焦功能。

另一種自動調焦的方法是:在光束進入聚焦鏡之前,配置一個變曲率反射鏡(或稱可調鏡),通過改變反射鏡的曲率,改變反射光束的發散角度,從而改變焦點位置(圖4)。

有了自動調焦功能,可顯著提高雷射切割機的加工效率,加工厚板時穿孔時間大幅縮減,加工不同材質、不同厚度的工件時,機器可自動將焦點快速調整到最合適的位置。

圖3 工件材質不同切割焦點位置不同

圖4 自動調焦

自動尋邊

當板料放到工作檯上時,若板料歪斜,切割時可能造成浪費。若切割機能夠感知板料傾斜的角度和原點,則可調整切割加工程序,以適合板料的角度和位置,從而避免浪費。

啟動自動尋邊功能後,切割頭從P點出發,自動測得板料兩垂直邊上的3點:P1、P2、P3,並據此自動計算出板料的傾斜角度A,以及板料的原點,如圖5所示。藉助自動尋邊功能,省卻了原先調整工件的時間,降低了工作強度,提升了切割效率。

圖5 自動調整切割角度

集中穿孔

集中穿孔也稱預穿孔,是一種加工工藝,並非雷射切割機本身的功能。雷射切割較厚板材時,每一輪廓的切割加工都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穿孔,二是切割。

常規加工工藝為:A點穿孔→切割輪廓1→B點穿孔→切割輪廓2→……所謂集中穿孔,就是將整張板材上的所有穿孔過程提前集中執行,然後回頭再執行切割過程。集中穿孔加工工藝為:完成所有輪廓的穿孔→回到起點→切割所有輪廓,如圖6所示。

圖6 集中穿孔加工工藝

與常規加工工藝相比,集中穿孔時,機器的運行軌跡總長是增加的。但是,這種加工工藝可以避免過燒現象的發生。厚板穿孔過程中,在穿孔點周圍形成熱量聚集,若緊接著進行切割加工,就會出現過燒現象。採用集中穿孔工藝方式,完成所有穿孔、返回起點再切割時,由於有充分的時間散熱,就避免了過燒現象。

集中穿孔也存在風險。如果在切割過程中發生碰撞,致使板材位置變動,則尚未切割的部分可能報廢。集中穿孔工藝的應用需要配合自動編程系統的使用。

橋位(微連接)

進行雷射切割加工時,板料被鋸齒狀的支撐條託住。被切割下來的零件,如果不夠小,不能從支撐條的縫隙中落下;如果不夠大,不能被支撐條託住,都可能會失去平衡,乃至翹起。高速運動的切割頭可能與之發生碰撞,輕則停機,重則損壞切割頭。

利用橋位(微連接)切割工藝,可避免發生此種現象。在對板材進行雷射切割編程時,可將封閉的輪廓斷開若干處,使切割完成後,零件與周圍材料粘連在一起,不致掉落,這些斷開處,就是橋位,也稱為斷點或微連接,如圖7所示。斷開距離一般為0.2~1mm,與板料厚度成反比。

圖7 橋位

橋位將零件與周圍材料連在一起,成熟的編程軟體可根據輪廓的長度,自動加上合適數量的橋位。還能區分內外輪廓,決定是否增加橋位,使不留橋位的內輪廓(廢料)掉落,而留橋位的外輪廓(零件)與母材粘連在一起,不掉落,從而免去分揀工作。

共邊切割

如果相鄰零件的輪廓是直線且角度相同,則可以合為一條直線,只切割一次,即共邊切割。顯而易見,共邊切割減少了切割長度,可顯著提高加工效率。共邊切割並不要求零件的外形是矩形,如圖8所示。

圖8 共邊切割

圖8中天藍色線條為公共邊,共邊切割不僅節省切割時間,而且減少穿孔次數,因此,效益非常明顯。假如每天因共邊切割節省1.5小時,每年節省約500小時,每小時綜合成本按100元計算,則相當於一年額外創造了5萬元效益。共邊切割工藝的應用需要依賴於智能化編程軟體的使用。

雷射切割工藝分類

雷射切割工藝採用雷射束照射到鋼板表面時釋放的能量來使不鏽鋼熔化並蒸發。雷射源一般用二氧化碳雷射束,工作功率為500~2500瓦。該功率的水平比許多家用電暖氣所需要的功率還低,但是,通過透鏡和反射鏡,雷射束聚集在很小的區域。能量的高度集中能夠進行迅速局部加熱,使不鏽鋼蒸發。此外,由於能量非常集中,所以,僅有少量熱傳到鋼材的其它部分,所造成的變形很小或沒有變形,利用雷射可以非常準確的切割複雜形狀的坯料,所切割的坯料不必再作進一步的處理。

雷射切割工藝分為

1.汽化切割:

在高功率密度雷射束的加熱下,材料表面溫度升至沸點溫度的速度很快,足以避免熱傳導造成的熔化,於是部分材料汽化成蒸汽消失,部分材料作為噴出物從切縫底部被輔助氣體流吹走。

2.熔化切割:

當入射的雷射束功率密度超過某一值後,光束照射點處材料內部開始蒸發,形成孔洞。一旦這種小孔形成,它將作為黑體吸收所有的入射光束能量。小孔被熔化金屬壁所包圍,然後,與光束同軸的輔助氣流把孔洞周圍的熔融材料帶走。隨著工件移動,小孔按切割方向同步橫移形成一條切縫。雷射束繼續沿著這條縫的前沿照射,熔化材料持續或脈動地從縫內被吹走。

3.氧化熔化切割:

熔化切割一般使用惰性氣體,如果代之以氧氣或其它活性氣體,材料在雷射束的照射下被點燃,與氧氣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而產生另一熱源,稱為氧化熔化切割。具體描述如下:  

(1)材料表面在雷射束的照射下很快被加熱到燃點溫度,隨之與氧氣發生激烈的燃燒反應,放出大量熱量。在此熱量作用下,材料內部形成充滿蒸汽的小孔,而小孔的周圍為熔融的金屬壁所包圍。 

(2)燃燒物質轉移成熔渣控制氧和金屬的燃燒速度,同時氧氣擴散通過熔渣到達點火前沿的快慢也對燃燒速度有很大的影響。氧氣流速越高,燃燒化學反應和去除熔渣的速度也越快。當然,氧氣流速不是越高越好,因為流速過快會導致切縫出口處反應產物即金屬氧化物的快速冷卻,這對切割質量也是不利的。  

(3)顯然,氧化熔化切割過程存在著兩個熱源,即雷射照射能和氧與金屬化學反應產生的熱能。據估計,切割鋼時,氧化反應放出的熱量要佔到切割所需全部能量的60%左右。很明顯,與惰性氣體比較,使用氧作輔助氣體可獲得較高的切割速度。 

(4)在擁有兩個熱源的氧化熔化切割過程中,如果氧的燃燒速度高於雷射束的移動速度,割縫顯得寬而粗糙。如果雷射束移動的速度比氧的燃燒速度快,則所得切縫狹而光滑。

4.控制斷裂切割:

對於容易受熱破壞的脆性材料,通過雷射束加熱進行高速、可控的切斷,稱為控制斷裂切割。這種切割過程主要內容是:雷射束加熱脆性材料小塊區域,引起該區域大的熱梯度和嚴重的機械變形,導致材料形成裂縫。只要保持均衡的加熱梯度,雷射束可引導裂縫在任何需要的方向產生。

常見的傳統切割工藝有水切割、電火花加工、氣燃體切割、等離子切割、模衝切割、鋸切割、線切割、雷射切割等。

此表為雷射切割工藝與傳統切割工藝的對比

由上表可見,雷射加工在整體上存在這明顯的優勢!不論是從精度、速度、還是費用上雷射加工的優勢都很明顯。而且在圖形變更上也比其他的加工方法容易的很多。由此看來雷射加工是現代工業生產上不可缺少的必備加工手法。

相關焦點

  • 雷射切割工藝參數的確定
    雷射切割設備與焊接設備基本相似,區別在於焊接需要使用雷射焊槍,而且各需要使用雷射割炬(也稱割槍)。雷射切割大多採用CO2雷射切割設備,其主要由雷射器、導光系統、數控運動系統、割炬、抽菸系統等組成。在相同功率下多模的聚焦性差,切割能力低,單模雷射的切割能力由於多模。比如,300W的單模雷射和500W的多模有同等的切割能力。常用材料的單模雷射切割工藝參數見圖1;多模雷射切割工藝參數簡圖2。雷射功率雷射切割所需要的雷射功率主要取決於切割類型以及被竊材料的性質。
  • 雷射切割原理、切割工藝、切割厚度、行業應用
    下面賢集網小編為您介紹一下雷射切割機的應用行業、原理、排除煙塵的方法、主要工藝、夏季保養四要領、操作人員注意事項。,形成一個個細微的、高能量密度光斑,焦斑位於待加工面附近,以瞬間高溫熔化或氣化被加工材料,每一個高能量的雷射脈衝瞬間就把物體表面濺射出一個細小的孔,在計算機控制下,雷射加工頭與被加工材料按預先繪好的圖形進行連續相對運動打點,這樣就會把物體加工成想要的形狀; 3、切縫時的工藝參數(切割速度,雷射器功率,氣體壓力等)及運動軌跡均由數控系統控制,割縫處的熔渣被一定壓力的輔助氣體吹除。
  • 雷射切割可被哪種切割工藝替代,為什麼?
    儘管雷射切割可以生產出高公差、複雜和精密的零件,但它可能並不適合每種製造應用,並且其他切割工藝可能更適合且更具成本效益。下面說明的是雷射切割和其他切割工藝之間的一些比較。機械切割是一種製造過程,它使用動力驅動的設備(例如車床,銑床和壓力機)將材料切割,成形和剪切成定製的形狀和設計。與機械切割相比,雷射切割具有多個優勢。它允許更高的精度和更高的公差,並提供更少的材料(例如,更少的浪費)和維護成本。然而,由於昂貴的雷射切割設備以及設備的高功率和能量消耗,與機械切割相比,雷射切割通常還需要高得多的初始投資和運營成本。
  • CO2雷射與光纖雷射切割工藝及成本分析
    CO2雷射切割與光纖雷射切割工藝比較(1)雷射結構對比  CO2雷射發生器體積較大,傳輸介質為空氣,光路直線傳播完全依靠反射鏡,光路衰減快、要求高,能量損失較大,光電轉化率低,僅為10%,如圖1所示。切割3mm及以上的不鏽鋼時,光纖雷射切割的斷面呈磨砂狀,而CO2雷射呈光亮。切割16mm的碳鋼,光纖雷射切割斷面垂直度遠差於CO2雷射,前者為0.4~0.5mm,後者為0.1mm。另外,由於光纖雷射頻率低,能量密度大,在切割碳鋼小孔時,反而是個缺點,易產生過燒。CO2雷射與光纖雷射切割工藝比對如表1所示。
  • 雷射切割的工藝過程及其參數分析
    圖2 幾種常見材料的最大切割速度與料厚的關係  3 工藝過程及工藝參數  3.1 數控編制切割工藝  用Trumpf公司雷射衝裁複合加工中心附帶的過程如下:  (1)繪圖及圖形類型的轉換(要求零件外輪廓閉合);     (2)確定材料、尺寸和零件排樣;     (3)使用雷射切割:圓角工藝(獲得銳邊倒鈍)或迴路工藝(獲得銳角);自動載入氣體類型、切割速度,並設置退料;     (4)加工順序優化,生成數控加工程序,傳輸程序;  3.2 切割穿孔技術     對於δ0.5mm-δ6mm厚的板材.大多數熱切割技術都必須在板上穿一小孔
  • 淺談雷射切割不鏽鋼厚板的工藝調試
    如今雷射切割不鏽鋼厚板工藝越來越成熟,將逐步取代傳統切割工藝方式。 敲(漲)黑(知)板(識) 要想切出高質量的厚板不鏽鋼, 需要對切割工藝要素進行充分了解。
  • 雷射切割工藝對現代鈑金加工業的影響
    傳統的鈑金工藝是採用:剪切-衝-折彎-焊接流程或者火焰等離子切割-折彎-焊接工藝。在多品種,小批量,定製化,高質量,短交貨期的訂單面前,它顯現出明顯的不適應。雷射切割工藝作為「剪切-衝」的替代工藝出現,具有靈活、柔性高的特點。同時多數人也認為其成本高。故常應用在異形(或形狀複雜的)工件和樣品(單件或極小批量)製造上。
  • 雷射切割碳鋼突破新工藝 高功率雷射市場前景廣闊
    如今雷射已成為鈑金加工的主流選擇。OFweek雷射網觀察到,在光纖雷射普及後,碳鋼中厚板的加工工藝又經歷了幾次革新,今年一項新的切割工藝更是大大提高了碳鋼加工的效率。接下來小編將帶大家回顧碳鋼中厚板切割工藝的發展歷程。碳鋼切割工藝發展歷程在雷射應用普及之前,加工碳鋼中厚板通常用火焰切割、等離子切割、高壓水切割等傳統工藝。
  • 雷射切割機的組成及影響雷射切割的工藝參數
    雷射切割機系統一般由雷射發生器、(外)光束傳輸組件、工作檯(工具機)、微機數控櫃、冷卻器和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等部分組成。      1、雷射發生器。     對於雷射切割機的用途而言,除了少數場合採用YAG固體雷射器外,絕大部分採用電-光轉換效率較高並能輸出較高功率的CO2氣體雷射器。由於雷射切割機工作時對光束質量要求很高,所以不是所有的雷射器都能用作切割的。      2、數控切割工具機。
  • 蝕刻工藝與雷射切割工藝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蝕刻技術與切割加工的不同之處在於,蝕刻技術不會產生雷射切割所造成的廢渣。並且蝕刻能夠改變材料的形狀,但不會改變材料的任何性質。而雷射切割則不同,它會在部件邊緣會產生相當寬度的熱影響區域。蝕刻能夠改變材料的形狀,但不會改變材料的任何性質。
  • 從工藝角度解決雷射切割不鏽鋼的常見問題
    雷射切割不鏽鋼,採用雷射束照射到鋼板表面時釋放的能量來使不鏽鋼熔化並蒸發。對將不鏽鋼薄板作為主構件的製造業而言,利用雷射切割不鏽鋼是快速、有效的加工方法。  如果在加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雷射切割工藝參數,就能保持此類材料的良好耐腐蝕性。
  • 無損雷射切割
    數控和雷射技術的發展,使得金屬板料的雷射切割工藝日趨成熟,切割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國內外都出現了以雷射切割機為主機的雷射落料線。落料生產的特點,是批量大,落料件的表面質量要求高。在效率和質量兩個方面,傳統的雷射切割機無法滿足落料生產的需要。
  • 半導體Si、SiC晶圓雷射改質切割工藝技術方案
    特別針對半導體行業中晶圓片對加工過程潔淨度高要求的需求,我們提出雷射改質切割技術。 2、改質切割加工原理雷射改質切割是使用特定波長的雷射束通過透鏡聚焦在晶圓內部,產生局部形變層即改質層,該層主要是由孔洞、高位錯密度層以及裂紋組成。
  • 邦德雷射發布雷射切割機新工藝,切割速度提升200%~400%
    法天地而動,Bodor Cutting V2.0耀世新生Bodor,再次定義雷射切割基於 Bodor Cutting V1.0 工藝基礎,近日Bodor Cutting第二代耀世登場。出色的它,如今更出色Bodor,用速度徵服速度Bodor Cutting V2.0是迄今為止最快速的一代Bodor切割工藝,其切割速度(在常見範圍內)可達普通切割工藝的2倍乃至4倍。
  • 弗勞恩霍夫雷射研究所研發出一種新型多光束雷射切割工藝
    Fraunhofer ILT研究人員在「Scancut」項目中開發新型雷射製造工藝,可實現薄壁金屬帶的精密切割。插頭連接器,雖然體積較小,但只有數千個插頭連接器相互關聯組合,才能實現信號與電壓在車內的快速傳輸,從而保證現代車輛的正常運行。
  • 雷射切割的歷史簡述
    如今,雷射切割已成為許多領域極為普遍的工藝,廣泛應用於製造工廠,雷射手術的精微之處甚至可以稱得上藝術。但是,儘管使用的已非常廣泛,但與所有切割工藝相比,雷射切割仍然是相對較新的技術。我們來簡短介紹使用雷射切割的歷史。
  • 雷射切割後的部分成形工藝之淺見
    ,小批量多品種快速交貨的鈑金件成為市場的主力需求,因此很多鈑金企業不再添置數控衝床,但雷射切割不能做成形加工,普衝和折彎機開成形模具的成本高且周期又長,那少量的成形怎麼辦呢?所謂成形,是指坯料在衝壓力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成為具有一定形狀、尺寸與精度製件的加工工藝。從定義上來看,只要能提供一定的衝壓力,配合所需成形模具,就可以完成指定成形加工工序。從理論上來看,壓鉚機、普衝和折彎機都符合其工藝特點的要求。在研製自動送料壓鉚機的過程中,我們經過反覆試驗和大量用戶證實了壓鉚機是可以很好地完成雷射切割後的部分成形加工工序。
  • 雷射切割原理切割工藝和切割厚度,您知道多少?
    雷射切割的基本原理是將雷射調動到材料上,部分加熱材料直到它超過熔點,然後使用同軸高壓氣體或衝擊的金屬蒸汽壓吹走熔融金屬,然後相對線性地移動梁和材料。孔連續形成具有非常窄的寬度的狹縫。雷射切割機2個跟隨系統在大幅面雷射切割機中,不同的局部加工高度略有不同
  • 浙江鈑金雷射切割
    雷射切割工藝具有靈活、柔性高等優點。針對現階段傳統鈑金切割存在的問題,雷射切割的需求也日益上升。切縫窄、切割質量好、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勞動強度低,沒有汙染;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好。雷射加工技術在鈑金加工工藝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提高了鈑金工藝勞動生產率,推動了鈑金工藝的發展。可以大大地縮減加工周期,切割速度快,出產效率高,提高加工精度,加快產品的開發速度,這些優點被眾多製造企業關注。
  • 大族雷射三維雷射切割技術
    雷射切割,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新興的一種板材加工技術,經過國內外近20多年的不斷技術更新和工藝發展,雷射切割工藝及雷射切割設備,正被廣大板材加工企業所熟悉和接受,並以其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切割斷面質量好、可進行三維切割加工等諸多優勢逐步取代等離子切割、水切割、火焰切割、數控衝床等傳統板材加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