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unhofer ILT研究人員在「Scancut」項目中開發新型雷射製造工藝,可實現薄壁金屬帶的精密切割。
插頭連接器,雖然體積較小,但只有數千個插頭連接器相互關聯組合,才能實現信號與電壓在車內的快速傳輸,從而保證現代車輛的正常運行。
目前,該連接器主要由傳統的衝壓彎曲工藝製造(例如位於德國呂登沙伊德Kostal Kontakt Systeme公司)。然而,隨著對連接器數量、體積、精細度和複雜程度要求的不斷增加,傳統的機械工藝已經法滿足數量龐大且小型化連接器的要求。
基於這種需求下,弗勞恩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ILT)的科研人員與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的行業合作夥伴合作,並在ERDF研究項目「ScanCut」中開發了一種新型多光束雷射混合製造工藝,以用於薄壁金屬帶的雷射切割,該工藝可以實現小型連接器等部件環保、高精度及高效率的精密製造,如圖所示。
該工藝將多光束螺旋鑽孔光學器件(Pulsar Photonics)與高功率雷射器(Amphos)相互結合,從而實現螺旋鑽孔工藝高精度、質量優勢與多光束加工高生產率優勢的相互疊加。其中螺旋鑽孔的精度可達到:聚焦直徑為25 m,鑽孔壁的粗糙度Ra<0.5 m,如圖所示為利用螺旋鑽孔製備的金屬溝槽;高功率雷射器由Amphos基於InnoSlab開發而成,其輸出功率為300 W,脈衝能量為3 mJ,但為了保證雷射分束(可分為20個獨立光束)的高脈衝能量,還需進一步提高雷射器的輸出功率和脈衝能量,基於此,Pulsar Photonics和ILT將進一步開發高功率雷射器光源,以擴展Amphos提供的產品組合。
除此之外,科研人員還通過增加電動可調鏡片和光學底座實現了光束位置的自動調節,並通過後續軟體程序的編寫,可以實現一鍵啟動螺旋鑽孔光學系統的調整,從而實現自動化雷射製造的目標。
來源:https://optics.org/news/11/8/14
來自:王越 光電匯OESHOW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