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造傳感器「一谷兩基地」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河南打造傳感器「一谷兩基地」

河南日報 發表於 2020-12-01 16:00:27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與地面之間,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凝結著中國電科二十二所的貢獻和努力。不僅是天地協同,5G時代萬物互聯,物與物之間如何「聰明」地感知?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都離不開智能傳感器的支撐。」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魏奉思說。

傳感器產業作為進入21世紀以來優先發展的十大頂尖技術之一,河南該如何順勢而為,搶佔新一個「風口」?
 

漢威科技研發的柔性傳感器,可以應用在手套、衣飾用品上


河南打造傳感器「一谷兩基地」

11月28日,記者從河南省科協資助、省儀器儀表學會承擔的《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看到一組數據:預計到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從企業分布來看,國內傳感器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鄭州、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分布。

方寸之間,「智」有天地。走進位於鄭州高新區的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廳,萬物智能互聯的場景讓人驚嘆:當你在商場裡購物,手機上突然顯示報警信號,原來是廚房裡忘了關天然氣。不過你不用擔心,在報警的同時,智能家居聯動系統就會自動關閉天然氣閥門,並打開抽風機,防止燃爆事故的發生。

漢威科技副總裁金貴新告訴記者,傳感器技術可以通過全息感知萬物的狀態,進而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全方位、同步化智能交互。

「經過多年發展,高新區在智能傳感器及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已處於全國上遊水平,已集聚傳感器行業企業50餘家,上市公司企業4家,儀器儀表關聯企業700餘家。其中氣體傳感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5%,氣體檢測儀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15%,居全國首位。」說起高新區傳感器產業的現狀,鄭州高新區創新發展局局長牛道樂如數家珍。

《報告》主要執筆人、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吳才章介紹,河南在智能傳感器領域有良好的基礎,正在著力打造鄭州高新區中國智能傳感谷以及洛陽、新鄉傳感基地「一谷兩基地」。

創建國家級「創新中心」空間無限

近年來,河南省高度重視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此前印發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建設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並支持創建國家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牢牢把握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機遇,河南有哪些「短板」需要補上?

「我省在傳感器關鍵技術特別是核心晶片、中高端傳感器研發生產等方面相對薄弱,持續創新能力不足。」吳才章說。

《報告》建議,聚焦強鏈、延鏈和補鏈,我省要加快推進新型敏感材料、複合功能材料、電子級高純矽材料等研發及產業化,要積極開展晶片產業培育工程,建設MEMS傳感器及晶片研發製造基地,攻關智能傳感器配套軟體算法等等。

「產品差異化也是創新。」魏奉思認為,世界進入大航天時代,太空中有成千上萬顆衛星,都需要空間傳感器的支持,河南傳感器產業不妨往天上看一看,相比於地面上的傳感器,空間傳感器的未來市場更加「風光無限」。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漢威科技領銜,鄭州高新區打造千億級中國智能傳感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11月13日,記者在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STC學術會議)上獲悉,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將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先期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 黃運成:河南可基於自身產業特點,打造「二基地+三中心」
    在他看來,未來河南可基於自身產業特點,打造「二基地+三中心」,即數位化戰略新興產業基地、上市公司區域總部基地、天使和風投基金集聚中心、資本市場智庫集聚中心、營商環境友好中心,進而跨越現有發展桎梏,實現高質量發展。近一個小時的演講,深入淺出,乾貨滿滿,為現場聽眾帶來諸多啟發。
  • 鄭州高新區確定傳感器產業先導區 漢威科技領銜
    人民網鄭州11月14日電 (石國慶)在13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原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介紹,鄭州高新區初步確定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打造數字河南產業基地 首屆增材製造產業高峰論壇在鄭舉行
    2019年,河南省政府正式引進中科院軟體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軟」),成立中科軟智(河南)科技創新中心。作為中科軟鄭州基地、中科軟落地河南唯一創新中心,創新中心依託中科軟的技術優勢和國家引導型基金豫博創投的資本優勢,由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和中科軟共同發起設立「一中心、一平臺、一基金」(中科軟智智慧城市研發中心、中科軟智成果轉化平臺、河南科軟興港創業投資基金),專注於傳統企業數位化,數字企業產業化,全力支持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及數位化轉型。
  • 2025年打造千億傳感器產業新布局 鄭州將構建「一谷多點」產業空間...
    據規劃發布者賽迪研究院表示,智能傳感器產業有萬億級的體量,在國內有千億產值,隨著5G、大數據發展,推動了底層智能傳感器網絡部署的需求,未來依然會保持比較快速的增長。鄭州作為新的國家中心城市,需要一張新的產業名片釋放發展潛力,傳感器無異於提供了有利的抓手。據了解,近年來,河南省高度重視河南傳感器產業的發展。
  • 東西湖區提出「十四五」規劃目標:高標準打造「中國網谷」 爭創一...
    記者從日前(12月26日)閉幕的東西湖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東西湖區將高標準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國網谷」,全力爭創全國一流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區長彭濤:「我們始終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國內網安前50強企業近半數入駐國家網安基地,東西湖區保稅物流中心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全省唯一鐵路整車口岸獲批設立,全省首家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建成運營,漢歐班列貫通歐亞,東西湖經濟發展外向度進一步提升。」
  • 光谷渡江發展,新城建設提速,打造武漢「星谷」新洲蓄勢待發
    作為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區,依託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比肩中國光谷的「武漢航天星谷」橫空出世,未來可期。面對百年難得之機遇,打造武漢「星谷」,新洲正在積極準備。,有利於「光谷」「星谷」聯動融合發展,打造長江中遊一江兩岸科技創新大走廊。
  • 央媒觀豫|河南:協同創新打造青貯玉米產業鏈
    一車廂裝滿後,這些粉碎後的玉米直接運到青貯池裝填入池發酵。「最近天氣晴好,秸稈水分含量適宜,我們種的2000餘畝地玉米正值收穫期。」河南悅美禾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張航說。  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玲介紹,青貯玉米與籽粒玉米、鮮食玉米不同的是,包括果穗在內的地上部分全部綠色植株都能被有效利用,經過切碎、加工和青貯發酵後,就成為牛、羊等所需的高質量青貯飼料。
  • 王學路到河南大學濟源中試基地走訪學習
    2020年5月29日下午,副校長王學路帶領學科建設處全體工作人員到河南大學濟源中試基地走訪學習,調研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情況 中試基地主任、河南大學特聘教授李小紅向王學路一行介紹了研究中心現階段在稠油催化改質及乳化降粘材料、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材料等方面已取得的轉化成果和研究進展。同時展示了河南大學與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共同建設的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納米初創孵化產業園的規劃和建設情況。
  • 打造「兔業小鎮」,河南「肉兔大王」三產融合謀升級
    近年來,河南穩居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製品大省,河南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營收位居全國前列,農產品出口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實現著從「國人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的華麗轉身。 老家味道,出豫落滬。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特色檢驗檢測領域依託省科技服務業(檢驗檢測認證)特色基地,聚集了第三方檢測服務企業56家,包含22家骨幹服務機構,其中,包括金域檢驗、蘇博檢測、帝基生物、高新精準醫學檢驗所等基因檢測企業,集萃藥康、明捷醫藥等醫藥分析和公共服務企業,中譜檢測、微測生物、歐薩檢測等食品、農藥、環境檢測的代表企業。2018年、2019年,藥谷檢驗檢測認證特色基地連續兩年獲得省科技服務業特色基地骨幹機構能力提升項目支持。
  • 河南安陽:打造全新通航產業鏈
    林州航空運動生態旅遊區項目由河南中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總投資9億元,一期已完成投資6.7億元,目前已建設完成並部分投入運行。陝西金宇、獵鷹消防無人機、貫辰模擬器、河南美鷹、諾一技術、天翼合創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建設,初步形成了研發、製造、服務產業鏈條。
  • 又一人工智慧領軍企業落戶濟南,百度「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落地...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4日,主題為「工業智聯,落濟生根」的2020中國「AI+工業網際網路」峰會暨百度「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落地濟南大會舉行。會上,濟南市工信局與百度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百度與神思電子籤署合作協議。
  • 打造區域科創名片,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洛陽啟用
    打造區域科創名片,中國首個AOI智能檢測裝備基地洛陽啟用 新製造催生新業態,新業態助力新製造。
  • 河南周口宏翔鴕鳥養殖基地登陸CCTV7《每日農經》
    河南周口宏翔鴕鳥養殖基地裡,有一群「寶貝」,它們不僅稀罕,而且非常稀奇。眾所周知,鴕鳥個子很大,抬起頭來有兩米多高,呈黑色或灰色的羽毛,脖子長而無毛,翼短,兩趾,腿長。它們一般生活在乾旱、環境惡劣的沙漠地區,造就了生命力強的天性,適合作為好存活抗病性強的飼養品種選擇。
  • 合肥為什麼能成為「中國聲谷」?
    從一個科技龍頭企業到一個強大的人工智慧產業,中國聲谷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的新路徑。中國聲谷,作為全國唯一定位於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見證了安徽「從無到有」的產業創新,「從有到大」的發展決心。
  • 開心麻花劇院入駐濟南高新區 將打造山東總部基地並運營高新區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9月17日,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現場,濟南高新區管委會、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心麻花將在濟南高新區設立劇院運營公司、打造山東總部基地並運營高新區文化中心劇院。
  • 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公示 豫劇《重渡溝》等河南兩部...
    8月2日,大河網政務記者獲悉,入選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的73部作品正式公示,其中特別獎13部,優秀作品獎60部。由河南省委宣傳部報送的豫劇現代戲《重渡溝》和中國文聯、河南省委宣傳部聯合報送的歌曲《小村微信群》榜上有名,入選優秀作品獎。演出現場片段「四川有九寨溝,河南有重渡溝」。
  • 雲夢打造超純過氧化氫生產基地
    依託鹽化工產業園雲夢打造超純過氧化氫生產基地  12月22日,雲夢縣2020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菱永電子項目開工儀式在隔蒲工業園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