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打造千億傳感器產業新布局 鄭州將構建「一谷多點」產業空間...

2021-01-10 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王振西)11月9日,在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上,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明確提出兩個目標: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2025年傳感器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建設傳感器小鎮,構建「一谷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同時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和有效的集聚手段。

加大搶佔智能傳感器萬億級體量打造鄭州新產業名片

城市未來的競爭力取決於新的產業,鄭州為什麼看好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據規劃發布者賽迪研究院表示,智能傳感器產業有萬億級的體量,在國內有千億產值,隨著5G、大數據發展,推動了底層智能傳感器網絡部署的需求,未來依然會保持比較快速的增長。

鄭州作為新的國家中心城市,需要一張新的產業名片釋放發展潛力,傳感器無異於提供了有利的抓手。

據了解,近年來,河南省高度重視河南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此前印發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建設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並支持創建國家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推進MEMS微機電系統研發中試平臺建設。

具體到鄭州來看,鄭州市政府專門制訂了智能傳感器產業培育專案,明確提出「經過3~5 年發展,鄭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基本呈現技術先進、應用繁榮、產業鏈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打造中國 (鄭州)智能傳感谷,成為全國重要的特色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建成國際知名的智能傳感器應用示範城市」。

與此同時,鄭州高新區經過多年發展,在傳感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已經形成較好的發展優勢,擁有以漢威電子為代表的國內龍頭企業,集聚了新開普、新天科技、光力科技等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傳感器行業企業54家,技術和產品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產業化水平居於全國上遊。

2019年年初,經過公開招標,鄭州高新區正式委託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賽迪研究院編制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產業發展規劃。

籌建鄭州智能傳感器研究院構建「一谷多點」產業空間布局

基於河南省以及鄭州現有的產業環境和產業基礎,規劃明確提出兩個目標: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2025年傳感器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國家級研究中心,省級以及百億級企業數量都將有明顯提升。

建設傳感器小鎮,構建「一谷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同時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和有效的集聚手段。

圍繞「三個特色產業鏈」和「三個產業集群」的打造,鄭州高新區還將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如籌建鄭州智能傳感器研究院以及引進智能傳感器的平臺帶動技術創新,同時推動產學研的平臺合作,在已有的國家實驗室和大學資源的基礎上,深化校企合作,建設共性技術的測試平臺,構建鄭州的標準和檢測,帶動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能夠規劃順利實施,規劃和戰略中還涵蓋政策保障、要素保障、環境保障等內容,通過資源連結以及有效的政策設計,形成良好的招商手段和產業資源連結手段,確保高質量項目的輸出和引入。

據悉,規劃提出,以鄭州高新區為核心,謀劃3至4平方公裡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小鎮,打造智能傳感器材料、智能傳感器系統、智能傳感器終端「三個產業集群」,發展環境傳感器、智能終端傳感器、汽車傳感器「三個特色產業鏈」,推動鄭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化、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

相關焦點

  • 鄭州高新區確定傳感器產業先導區 漢威科技領銜
    人民網鄭州11月14日電 (石國慶)在13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原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介紹,鄭州高新區初步確定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上海浦東:到2025年將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上海浦東:到2025年將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2020-03-26 21:28:39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當日表示,到2025年,浦東將培育形成6個「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級」規模的產業集群,建成10個大科學設施,1家國家實驗室。  「到2025年,力爭把浦東建設成為全球範圍內科技創新資源最集聚、創新轉化機制最靈活、創新創業生態最活躍、科創產業融合最緊密的地區。」
  •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合川醫療健康產業下一步這樣布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2日訊(記者 舒婷)今(12)日下午,重慶合川區醫藥健康產業規劃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根據規劃,十年內合川將培育一個由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功能食品及相關產業組成的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推動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
  • 漢威科技領銜,鄭州高新區打造千億級中國智能傳感谷
    (STC學術會議)上獲悉,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將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先期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在會議開幕式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說:「圍繞「中原科創谷」的建設,鄭州高新區謀劃了十大抓手級工程,特別是中國智能傳感器谷的建設,是核心主題。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呂正龍 )突出以商引商,邀請上下遊配套企業走進鹽城,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構建完整產業發展體系,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昨天,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開幕。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出席大會致辭並表示,隨著國家加快推進新基建布局和5G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產業必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將是鹽城變中尋機、轉型致勝的戰略選擇。「我們將聚力高端引領、著力補鏈強鏈、發力創新創造、全力做強載體,不斷催生更多新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 河南發文: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到2025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一批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百億級企業。 【方向】到2025年,優勢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以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方向如何定位?我省將做強優勢產業、做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形成「556」產業體系。
  • 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出爐 5年後「圈」內五...
    省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明確要加快構建與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支撐保障體系,為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提供基礎支撐。《規劃》以鄭州都市圈空間範圍為重點,統籌考慮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其他區域,形成以鄭州都市圈為主體的全域生態環保大格局。
  • 衢州: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平臺 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衢州: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平臺 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是指面向重量級未來產業、萬畝空間左右、千億產出以上的產業平臺,是浙江省推動產業向高端邁進、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 濟南量子谷規劃啟動 佔地200畝將分三期建設
    量子技術重要項目籤約 記者黃敏 攝  5月30日下午,2018中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峰會暨山東省量子技術產業發展論壇在濟南召開。現場發布好消息:「濟南·量子谷」規劃啟動,將分三期建設。到2030年,量子谷相關產業總規模將達到千億級。
  • 發現新「齊跡」|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 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
    6英寸矽基MEMS研發製造平臺」等10多個創新創業平臺,為入園企業及高層次人才提供設計、研發、孵化、產業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聚力打造MEMS晶片、集成電路晶片、智能傳感器、儀器儀表等優勢產業鏈和產業聚集區。
  •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大飛機產業園,培育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
    未來,大飛機園將匯聚航空研發、製造、運維、服務等產業鏈高端業態,著力培育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預計產業規模2025年達到500億元,2035年突破2000億元。浦東擁有大飛機產業基礎和獨特優勢,具備完整的飛機產業鏈與集群式空間布局,數據顯示,浦東國際機場連續11年保持世界第三,中國商飛和民航商發等龍頭項目的落戶,為浦東民用航空產業強勢開局。「十二五」期間,上海初步建立了以大型客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研製、新支線飛機量產為代表的民用航空產業體系。
  • 淮南:構建產業發展新平臺 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
    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記者再次踏上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這片沃土,撲面而來的是陣陣「高」、「新」氣息,處處感受到的是創新驅動的澎湃——構建產業發展新平臺 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  豔陽下,廣袤的山南大地上,江淮雲產業平臺的身影巍然矗立,淮南智慧谷科技研發孵化平臺建築群正在進行外立面裝修,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實驗樓和職工培訓中心已拔地而起,僅此一角就讓記者切身感受到了園區快速發展的脈動
  • 多地勾勒2021年新興產業發展施工圖 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
    原標題:多地勾勒2021年新興產業發展施工圖 千億級新增資金加速湧入,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成部署重點 「十四五」開局之年,地方正加快勾勒新興產業發展路線圖。
  • 玉林:「四大千億產業」引領新跨越
    2018年8月,廣西先進裝備製造城(玉林)舉行招商推介會,共籤約入園企業16家,項目總投資89億元,玉林機械製造產業正加速轉型升級。  2019年4月28日,總投資150億元的正威廣西玉林新材料產業城項目正式開工,這是玉林市迄今為止引進的投資額最大的產業項目,玉林新材料產業又添上濃重的一筆。
  • 5年內河南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到2025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一批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百億級企業。  【方向】到2025年,優勢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以上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方向如何定位?我省將做強優勢產業、做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形成「556」產業體系。  做強優勢產業。
  • 福州江陰:打造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
    挖掘機、運土車來來往往,工人忙碌作業,未來國際一流的聚氨酯產業集群將在這裡矗立,為江陰化工產業注入新動能。根據福州市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目標,江陰港城經濟區通過「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的思路,集中力量引進強鏈、補鏈項目,力爭到2025年化工新材料產值突破1000億元。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近年來,南京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主導產業之一,努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根據2020年8月發布的《南京市打造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地標行動計劃》,未來南京將推動「醫藥、醫療、醫工、醫信、醫養、醫體」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全市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高端化、集聚化、國際化發展,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城。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頂層設計先行,《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及操作指南》先後印發。產業布局構建。按照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規劃布局,形成了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製造在知識城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三大集聚區已入駐生物醫藥企業超過千家;打造了一批國家級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搭建了中以、中英生物科技之橋等國際合作平臺,促成了120多個合作項目。科技創新凸顯,建設開放共享的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正在加快布局建設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
  • 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總收入超千億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300人次中關村豐臺園在以創新驅動為抓手的同時,通過優化政策支持、構建產業業態和創新服務內容等舉措,打造區域據英視睿達首席科學家田啟明介紹,微型監測設備中的傳感器由公司自主研發,企業創新研發的「頂天立地」的「地球大數據」產品體系,將多元衛星遙感數據、高密度傳感器網絡和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無縫打通,面向城市精細化智能管理和高端企業數字服務的主戰場,以科技力量助力美麗中國新基建。據了解,目前空氣品質微型監測設備已經全市覆蓋,其中豐臺區共513個點位,可以將汙染物的位置精確到百米範圍內。
  • 南山、坪山做兩核,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小編從起草《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有關部門了解到,該方案提出對標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按照「一區兩核多園」 的布局,將南山園區、坪山園區等五個條件比較成熟的園區納入深圳高新區範圍,擴區後深圳高新區總規劃面積為159.48平方公裡,將打造成為深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