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構建產業發展新平臺 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

2021-01-09 中安在線網站

  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記者再次踏上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這片沃土,撲面而來的是陣陣「高」、「新」氣息,處處感受到的是創新驅動的澎湃——構建產業發展新平臺 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

  豔陽下,廣袤的山南大地上,江淮雲產業平臺的身影巍然矗立,淮南智慧谷科技研發孵化平臺建築群正在進行外立面裝修,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實驗樓和職工培訓中心已拔地而起,僅此一角就讓記者切身感受到了園區快速發展的脈動。

  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無人機、新能源、「淮南智慧谷」……一大批項目正在高新區「乘勢揚帆」。

  作為淮南市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如何能夠在新常態下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助推淮南市產業轉型發展,考驗著高新區一班人。高新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1235』發展戰略,我們研究制定了『1236』的工作思路,『1』是實現一個目標,即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其中包括目標考核指標、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工作目標等。『2』是實施兩大突破,一是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實現引進內資45億元,實際形成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引進億元以上省外項目資金20億元,完成外商直接投資2500萬美元。二是實現項目推進新突破,列出洽談項目籤約計劃表、籤約項目開工時間表、在建項目建設時序表、竣工時間表。『3』是建好『一雲、一谷、一園』三大創新平臺,『一雲』就是建好江淮雲產業平臺,將新吸納電子商務類企業30家;『一谷』就是爭取提前建成淮南智慧谷科技研發孵化平臺,加快合工大、中科大、機械總院、煤炭開採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入駐;『一園』就是加快電商產業園落地建設。『6』是抓好六項重點工作,努力推動園區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招商引資與項目推進並重

  「招商成就項目,項目帶動發展。招商引資是我們高新區的頭等大事。」高新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我們開展全員招商,對今年45億元招商引資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到了每個人員。緊盯洽談項目,我們加大了對彩城集團、白馬集團、明陽集團、碳化矽、易康泰科等項目跟蹤力度,加快了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科研項目的入園,並將通過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萬泰電子、江淮雲產業平臺以商招商,壯大園區的經濟總量。」

  據了解,按照「在建項目抓進度」、「籤約項目抓開工」的要求,高新區將項目推進作為第一要務,加快了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研發片區、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二期項目建設,爭取中移動數據中心項目一期7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萬泰榮博5月份入駐、淮南智慧谷今年建成並實現部分科研機構入園。加快了潤敏江生物科技園引資,努力重啟建設。積極對接日芯光伏項目,明確項目投資建設計劃。積極推進蓋天力醫藥產業園、寶之佳4S店等籤約項目,爭取上半年全面開工建設。

  基礎設施與園區整合併進

  「去年,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安徽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安徽淮南工業園區整合為『安徽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列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去掉『籌』字,對我們淮南高新區來說,是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高新區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將把完成園區整合作為加快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契機,進一步加快省級安徽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統籌,合理布局產業發展,增強園區管理服務功能,努力在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上有新的提升。」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在加快園區整合的同時,高新區堅持規劃引領,抓好了高新區10.75平方公裡範圍內東西園區中間地帶的「三規合一」編制,為項目入駐提供依據。高新區堅持基礎設施先行,今年上半年完成萬崗變電站的正式運營,下半年新建的3個開閉所將建成投入使用,並將全面建成7.2公裡道路和自來水管網。高新區加快項目用地的徵遷,明確了和謝家集區、三和鎮土地徵收體制,完善了基礎資料,建立了電子檔案。高新區還將進一步完善國槐路、泰康街、大別山路、泰寧大街及青桐大道等約8.8公裡道路的供水、供電、綠化、智能交通等市政配套設施。

  服務企業與督查問責並行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高新區把服務企業、服務項目作為園區的第一責任,大力實施了領導聯繫項目制、項目定期調度制、企業訴求限期辦結及復函制、全程代辦制等服務企業制度,制定招商引資項目入園服務工作流程,實行一套表制度,對項目入園服務工作流程及土地標高等有關數據一次性發給企業,做到一目了然。同時,高新區積極加強與市擔保公司和通商銀行等商業銀行的合作,為入園的中小企業聯繫落實融資貸款,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項目建設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高新區負責同志對記者說,「為了確保項目推進,我們把督查問責作為加快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了園區工作的督查力度,定期對工委、管委安排的工作以及企業和其他項目反映的問題、辦理情況進行督查通報,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淮南報業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11月24日,為期兩天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數位技術、數字經濟成為本次大會的關鍵詞,這與數字經濟在全球抗疫過程中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也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創造堅實基礎。
  • 中國消費不斷拓展增長新空間
    2020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中國僅用8個月時間就實現了消費增速轉正。這既展現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也表明中國消費市場蘊藏著巨大潛力。自8月開始,社零總額連續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且增速穩步回升,8月、9月和10月的社零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0.5%、3.3%和4.3%。二是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擴容,線上消費逆勢增長,有效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經濟穩步復甦、企穩回升。1-10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6%,增速高出社零總額21.9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約1/4。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謝伏瞻在主旨演講中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作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不僅將給「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發展帶來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而且也將給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治理變革帶來諸多新機遇
  • 新華財經|智庫對話:以城市合作拓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與會嘉賓認為,加強沿黃九省區的交流協作,搭建合作共享共贏平臺,將為黃河流域助推「雙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城市群發展是黃河流域助推「雙循環」的重要載體黃河流域的城市群發展正成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載體。
  •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七大機遇
    然而,「新常態」並不是只有困難、挑戰和風險,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因此,中國經濟「新常態」孕育著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擁抱新經濟體系的宏大發展機遇。 第一,大改革與大調整的機遇。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淮南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五個轉變」
    淮南高新區為國家級高新區,該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立足高新區職能定位,著力推動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五個轉變」。綜合實力向「舉足輕重」轉變以財政收入為例,淮南高新區的前身是市山南新區建設指揮部,於2005年8月成立。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在持續聚集。一是產業升級創造新動能。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2019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8%,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2.7%。數字經濟動能大幅釋放,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達到36.2%。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塑造發展新優勢。
  • 完善協同治理機制 構建直播經濟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原標題:完善協同治理機制 構建直播經濟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在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經濟參考報、抖音聯合舉辦的「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發布會上,
  • 2025年打造千億傳感器產業新布局 鄭州將構建「一谷多點」產業空間...
    1000億;建設傳感器小鎮,構建「一谷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同時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和有效的集聚手段。據規劃發布者賽迪研究院表示,智能傳感器產業有萬億級的體量,在國內有千億產值,隨著5G、大數據發展,推動了底層智能傳感器網絡部署的需求,未來依然會保持比較快速的增長。鄭州作為新的國家中心城市,需要一張新的產業名片釋放發展潛力,傳感器無異於提供了有利的抓手。據了解,近年來,河南省高度重視河南傳感器產業的發展。
  • 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出現新契機
    過分看重GDP的0.1個或0.2個百分點的增減,會使我們陷入觀察經濟形勢的誤區。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大投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位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2017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加快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同年10月,數字經濟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
  • 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研究
    但在動力變革進程中,依然面臨著以要素投入為主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需求動力有待進一步挖掘、產業總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等突出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亟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切實推動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
  • 新經濟、新產業、新消費——「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影響了當前文旅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未來中國產業變革創造了難得的機遇。2、夜經濟開發疫情常態化,夜遊經濟必將是拉動國民內需經濟的重要動力,是未來旅遊大市場的藍海重地。它把文化藝術、城市商業、景區特色更好地融入夜遊市場,由單一的夜間景觀升級成為具有創意的夜遊項目,形成產業主線。3、體育新拓展疫情喚醒了大眾健身意識的深度覺醒,人們對於體育鍛鍊和強身健體的消費需求將會湧現出新動能。
  • 新經濟 新業態 新能源 新材料
    定格綠色、發展綠色,西寧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道路上將綠色經濟進行到底!  今年6月青海鋰電產業的重要「補鏈」項目——投資24億元的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000噸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破土動工。至此,西寧市鋰電產業鏈條中除了電解液,目前,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已形成了完整的鋰電產業鏈……下一步西寧市將重點發展鋰電材料、鋰電池和配套產業,推進儲能應用,促進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應用,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使電動汽車整車「青海造」成為現實。
  • 上海交大與楓林聚科園區籤約 生命健康產業拓展新平臺
    袁瑋 攝 2017年底,上海交大與徐匯籤訂新一輪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後區校合作關係不斷加強、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特別是在生命健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分子與納米醫學創新轉化中心於今年1月份揭牌。中心發展至今已初具規模,集聚了一批優質項目、頂尖研發儀器、一流科研人才,探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首期6個項目全部實現成功轉化並設立公司。
  • 新經濟、新產業、新消費——專訪「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影響了當前文旅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未來中國產業變革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3、體育新拓展 疫情喚醒了大眾健身意識的深度覺醒,人們對於體育鍛鍊和強身健體的消費需求將會湧現出新動能。並且,作為一項綜合性產業,體育旅遊延伸的產業鏈已經成為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座「新富礦」。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地貌氣候差異較大,幾乎適合開展所有類型的體育活動。
  • 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圍繞石墨烯材料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前景、產業化應用場景、產業鏈融合發展等問題設置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應用峰會,通過主題報告和圓桌論壇的形式,為發揮產業集群的空間集聚優勢、產業生態優勢和石墨烯產業應用拓展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㈢踐行新發展理念,行業工作實現新突破  1、打造行業高水平創新服務平臺,創新發展不斷推進  「十三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高端、重大裝備、智能、短板技術、關鍵配套件等領域持續加大投入,構建創新研發平臺,承接重大科技攻關和產業化、強基工程項目,推進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爭創智能製造、科技支撐等示範企業
  •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新知新覺)
    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強化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間的紐帶,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激發內需市場動力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打通消費堵點。以傳統電商平臺為載體的數字消費衍生了大量消費信息,利用數位技術抓取、挖掘和分析這些消費信息,可以更精準快捷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貫徹新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合力推動攀枝花釩鈦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貫徹新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合力推動攀枝花釩鈦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賈瑞雲虞平會見中核鈦白投資人王德亮一行 共同見證合作項目籤約 文章來源:攀枝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1-18     閱讀次數:
  • 「三新」經濟穩步發展助力晉中經濟開新程
    打造高質量轉型發展強大引擎愈是逆風前行,愈要激活創新發展的引擎。2020年這場新冠疫情,對傳統產業造成了較大衝擊,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的「三新」經濟,卻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成為全市經濟企穩回升的動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