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的穩定性
注意的穩定性,也被稱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對象或活動上所持續的時間的長短。一般來說,注意在一定對象或活動上持續的時間越長,則注意的穩定性就越高。例如,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可以連續很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幹擾,這表明此時注意的穩定性比較好。因此,注意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在時間上的特徵。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注意穩定的時間與年齡有關。一般情況下,5至7歲的兒童每次注意穩定的時間約為15分鐘,7至10歲的兒童每次注意穩定的時間約為20分鐘,10至12歲的兒童每次注意穩定的時間約為25分鐘,12歲以後維持的時間約為30分鐘,高中生一般能堅持30至45分鐘。
注意的穩定性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穩定性特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維持的時間,如長時間看電視、讀一本書等。廣義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項活動上保持的總的時間。在廣義的穩定性中,注意的具體對象可以不斷變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動的總方向始終不變。
例如,學生在聽課的時候,跟隨教師的教學活動,一會兒看黑板,一會兒記筆記,一會兒讀課文,雖然注意的對象不斷變換,但都服從於聽課這一總任務。
因此,他們的注意是穩定的。在許多學習和工作中,都強調廣義的注意穩定性。
二、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個體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對象或活動上。
例如,老師上課時,一邊講授,一邊板書,還要觀察學生的聽課情況;司機開車時,手握方向盤,腳踏油門,眼睛觀察著路況……這些就是注意分配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要求人們能同時注意更多的事物,把注意分配到不司的對象上,所謂「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但同時把注意分配到幾種活動或對象上也並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一手畫圓,一手畫方,可能哪個圖也畫不好。因此,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
【試題演練】
學生上課時,時而看教材,時而看教師,時而看黑板,這是注意穩定性的表現( )。
答案:正確。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