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孫中山陳獨秀來到白克路,參加上海機器工會成立大會

2020-12-08 騰訊網

1920年夏,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在滬成立伊始,陳望道在《回憶黨成立初期的一些情況》中說:「初期的工運,主要是啟發和培養工人的階級覺悟」。於是,黃浦江畔成為中國百年紅色工運的源頭。……

「去救這班大多數受苦痛的人」

20世紀20年代初,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申城已號稱遠東第一大都市。那時,上海城區比剛開埠時擴大10倍,人口近230萬,在全國居首位。新增的主要群體就是工人,人數逾51萬,佔全國工人總數四分之一強。

20世紀20年代的楊樹浦發電廠

在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籌建期間,一些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就毅然投身勞動界,啟發工人群眾爭取應有權益。俞秀松於1920年3月從北京來滬,由李大釗介紹到《星期評論》編輯部工作。4月上旬,他走進了虹口東鴨綠路(今周家嘴路)351號半的厚生鐵廠。1920年6月29日,《俞秀松日記》記述:「進厚生鐵廠二月多了,覺得現在工人底知識和思想太薄弱,非先施一種工人教育是不行的」「我進工廠的目的:觀察現在上海各工廠底內容和工人底生活狀況;觀察工人底心理,應該施什麼教育和交際的方法;盡我底能力,於可能的範圍內,組織一個很小的工人團體」「我雖主張人生是快樂,不過因為大多數人都受苦痛,我不能獨享這種快樂,暫時不能不犧牲我底快樂,去救這班大多數受苦痛的人」。他做工數月,在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同時,找機會同工友談話,還給工友講解馬克思唯物史觀。

《俞秀松日記》封面

1920年4月2日,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召開成立大會,陳獨秀、李漢俊、沈玄廬等出席。陳獨秀在會上作了題為《勞動者底覺悟》的演講,其中指出:「我以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盼望做工的人,快快覺悟」「世界勞動者的覺悟,計分二步:第一步覺悟是要求待遇改良,第二步覺悟是要求管理權」「勞動運動才萌芽的時候,不要以為第一步不滿意,便不去運動」。他的這番慷慨陳詞,引得陣陣熱烈掌聲。《申報》於翌日的報導中摘錄了演講內容。

1920年5月起,由於米價飛漲,上海掀起了持續的罷工浪潮,相繼發生大小罷工33次,參加的工人達數萬。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支持下,工人罷工大部分取得一定的成果,如《鄧中夏回憶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黨領導的早期工人運動》說:「日本資本家在楊樹浦所辦的第一、第二、第三紗廠,因米價高漲,難以度日,要求每月每人加工資一元,廠方不允,遂於一九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宣布罷工。結果由廠方允許每月售與每人最上秈米三鬥,不論市價如何,每鬥取價八角,至米價平定為止。計罷工十三日。」

組織真的工人團體

1920年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創辦滬西工人半日學校,校舍為檳榔路錦繡裡的一幢兩層磚木結構房屋(後為安遠路62弄178-180號,原建築已不存,現滬西工人半日學校紀念館正在籌建),由李啟漢主持並執教,正在外國語學社(黨的早期組織創辦的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學習的陳為人、雷晉笙等也兼任教師。該校旨在向工人群眾傳播馬克思主義,幫助工友們提高階級覺悟和文化水平,培養工運骨幹。

1920年8月22日,陳獨秀在《勞動界》周刊發表《真的工人團體》,其中指出:「工人要想改進自己的境遇,不結團體固然是不行的。但是像上海的工人團體,就算再結一萬個也都是不行的。新的工會一大半是下流政客在那裡出風頭,舊的工會公所一大半是店東工頭在那裡包辦。」因而,他發出號召:「覺悟的工人呵!趕快另外自己聯合起來,組織真的工人團體呵!」這在工人群眾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勞動界》第一冊

《勞動界》周刊編輯部很快就收到署名「海軍造船所工人李中」的稿件,其中提出組織產業工人「大團體」,要求「認定我們的地位」「貫徹我們的聯絡」「奮發我們的熱心」,並說:「俄國已經是工人的俄國」「這個潮流,快到中國來了。我們工人就是這潮流的主人翁」。李中於五四運動前夕從湖南來到上海,他白天在一家古玩商店工作,晚上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月刊等。1920年初,李中聽說《新青年》月刊主編陳獨秀抵滬,他常去拜訪,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同年夏,李中為了解工人的疾苦,探尋救助工人的辦法,辭掉店裡工作,進入江南造船所(也稱海軍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廠前身)。這裡有3000多名工人,他一邊學打鐵,一邊通過同鄉工友聯絡群眾,傳播革命思想。對於李中這一行動,陳獨秀頗為讚賞,所以邀他到自己的寓所合住。1920年11月26日,毛澤東在給羅學瓚的信中談到,李中「現寓上海法租界漁陽裡二號」。正是在環龍路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李中結識了李達、陳望道、李漢俊、李啟漢、俞秀松等,通過與之頻繁接觸,思想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在同年8月下旬首批加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接著,又成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員(1921年7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是第一位工人黨員。李中的這篇稿件在《勞動界》周刊發表後,他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1920年6月3日,江南造船所承造的第一艘萬噸貨輪「官府」號下水情形

隨後,李中接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委託,開始為發起建立上海機器工會做準備。李中在全力進行發動的同時,又與楊樹浦電燈廠(楊樹浦發電廠)工人陳文煥等商議相關事宜。李中、陳文煥都是《勞動界》周刊的熱心讀者和投稿者,他們一個是鍛工,一個是鉗工,兩人通過這個「工人的喉舌」互相了解,進而熟識,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1920年9月18日,陳文煥在給李中的信中說:「現在你想發起一個『機器工會』,這是我很贊成的,因為我們中國現在所有的公所,都是店東把持的,所有的工會,也都是政客假託的,我們真正的勞動界,實在是掛了一塊『有名無實』的招牌呵!現在你與陳獨秀先生訂了『機器工會』章程,謝謝你,不曉得,你肯給我一份嗎!」李中接到信,馬上按陳文煥的要求,把自己與陳獨秀所擬的章程草案寄了過去。

「辦理得有精神有色彩的工會」

1920年10月3日,上海機器工會在霞飛路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召開發起會。到會的除江南造船所、楊樹浦電燈廠、厚生紗廠、東洋紗廠、恆豐紗廠等工廠的70多位發起人外,陳獨秀、楊明齋、李漢俊、李啟漢、王平等6人以「參觀者」身份出席,被邀請為「名譽會員」。李中擔任會議臨時主席,並報告上海機器工會籌備經過,他申明發起本會的宗旨是「謀本會會員的利益,除本會會員的痛苦」,並指出本會不同於以往的行業工會,在努力達到本會宗旨的同時,要做到「第一不要變為資本(家)利用的工會;第二不要變為同鄉觀念的工會;第三不要變為政客和流氓把弄的工會;第四不要變為不純粹的工會;第五不要變為只掛招牌的工會。這五種工會,都是妨礙我們工人底組織」。陳獨秀在演講中指出:「現在世界的工會,只有三個團體很有勢力。第一就是礦工,第二就是鐵道工,第三就是機器工。這三個團體,要是徹底聯絡了,那就社會上一切物件,都受他底支配……發起這個上海機器工會,算得是一個很好的事。我希望這個工會到了明年今天,就有幾千或幾萬的會員,建設一個大力量的工會。」會議討論通過《上海機器工會簡章》,還決定在楊樹浦設事務所作為辦事機構,為節省工友開支以通函方式選舉產生理事會;在領導機構形成前暫設經募處,推選陳獨秀為主任,李中、陳文煥、李傑、呂樹仁等5人為辦事員。

不久,上海機器工會理事會經選舉產生。1920年10月20日,上海《民國日報》報導:「理事選定四人。由四人中推出各科理事,書記理事呂樹仁,調查理事朱鶴琴,會計理事陳文煥,庶務理事李中。交際理事由理事會聘請李傑,編輯科辦事員由理事會聘請王平。」理事會決定,「暫設本會事務所籌備處於法租界西門路泰康裡四十一號(後為自忠路225號,原建築已不存,遺址融入「翠湖天地御苑」住宅小區),如本會會員報告及詢問等件,可向該處接洽」。

原上海機器工會臨時會所舊址

1920年11月21日,上海機器工會召開成立大會。會場設於白克路207號上海公學(今鳳陽路186號),校舍為回字形的兩層樓磚木結構房屋,中間有近百平方米的大天井作為學校的操場,操場正北是一座雕有龍鳳圖案的小戲臺。出席者有該會會員、各工會代表和來賓近千人,孫中山、陳獨秀到會作演講,會場氣氛熱烈。李中擔任大會主席,他先簡要報告上海機器工會成立經過,接著孫中山、陳獨秀講話。翌日,上海《民國日報》報導:「中山先生演說有兩小時之久,詳述機器與資本勢力之關係」「謂吾人慾貫徹民生主義,非在官僚手中奪回民權不可」「陳獨秀謂工人團體,須完全工人組織,萬勿容資本家廁身其間,不然僅一資本家式的假工會而已」。上海機器工會從發起到成立的兩個多月裡,會員從數十人發展到370多人。

《上海機器工會簡章》是黨組織領導制定的第一個工會章程,共六章三十二條,其中規定本會「目的」為:「以公共的理想,訓練德性,發展智識,促起階級的互助觀念」「以公共的力量,著實的方法,改良地位,增高生活,減輕痛苦」「謀相互的親睦,相互的扶助事業」。它成為相關產業工會章程的範本,如在1920年12月,上海印刷工會成立,會員有1300多人,曾主辦《友世畫報》。12月12日出版的《勞動界》周刊提及,其章程「大致和機器工會相同」。《共產黨》月刊最後一期(出版日期印為1921年7月7日)曾高度評價:「辦理得有精神有色彩的工會,要算去年組成的機器工會和印刷工會。」

1920年12月2日,上海機器工會為了擴大影響,在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舉行聚餐會,邀請各界知名人士出席。理事長陳文煥在致辭中,介紹了該會籌建情況和宗旨。席間,工界人士熱忱發言,希望該會「蒸蒸日上」,成為「工界明星」。

1920年12月14日,美國最大的工人組織世界工人聯合會執行部總幹事羅卜朗專門致函:「中國上海機器工會工人朋友們:我們從在美國的中國工人朋友中,聽到你們竭力組織和教育你們國裡的工人。我們因此希望你們的成功……」這表明,上海機器工會在海外也產生了影響。這是中國工人團體與外國工人組織之間的第一次聯繫。

曾設上海機器工會楊樹浦事務所的裕康裡

上海機器工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在領導工人運動方面,已由宣傳教育的階段,進入有計劃地進行組織的階段。該會正式會所設於白爾路吉益裡21號的一幢兩層石庫門房屋(原建築於1932年拆除,遺址後為太倉路119弄35-36號,即現天企地業所在處),它在黨組織領導下積極開展工作,曾出版刊物《機器工人》,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工人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創辦英文義務夜校,會員均可免費入讀;參與發起上海追悼黃愛、龐人銓烈士大會,以及「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會等;還與外地機器工人聯繫,推動他們建立工會組織。1921年5月1日,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散發的宣傳品《工人的勝利》中,有4月21日《上海機器工會致天津機器工人的一封信》,指出:「現在『勞動紀念日』快到了,我們趁著和暖的春光,預備慶祝我們工人最有價值的『五一』」「現在上海廣州等處都組織了機器工會,而且組織得很好。但是天津是北方最大的商埠,還沒有組織這種團體」「歐美各地的夥伴們,現在都已猛烈地向前運動去了,現在是勞動者統治世界的時候!我們趕快聯合起來」。該會直到1923年「二七」大罷工後才被迫停止活動。

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和工人運動的發祥地,今年市總工會已啟動「上海百年紅色工運資源發掘宣傳工程」。鳳陽路186號現為黃浦區教育考試中心,建築基本保持歷史風貌,在昔日上海公學原址設置「上海機器工會成立地舊址」紀念標誌並設立百年紅色工運陳列室,這對於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具有積極意義。

(題圖為上海公學舊址)

相關焦點

  • 山東陸達第一屆工會會員大會勝利召開
    山東陸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陸達」)自2014年成立以來,隨著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成立工會組織便提上了公司的議事日程。2020年6月公司向巨野縣工會呈報了《關於成立山東陸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工會的請示》,巨野縣工會作了《關於成立山東陸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工會組織的批覆》同意我公司成立工會委員會。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 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
    本站訊(通訊員 劉波)2020年1月2日,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會議在16樓221報告廳隆重召開。大會審議了地科院工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天津大學地科院第一屆工會委員會。校工會常務副主席馬桂秋,聯合工會主席王新英出席大會,地科院黨政領導及工會會員六十餘人參加會議。
  • 李大釗與上海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 李大釗代表中共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1922年8月上旬,李大釗再次赴上海,此行是為了參加中共中央在杭州舉行的特別會議即「西湖會議」。在轉赴杭州之前,李大釗曾去上海環龍路老漁陽裡(今南昌路100弄)2號(陳獨秀寓所),與陳獨秀討論工作;他在從申城寄給胡適的信中提到:自己正與陳獨秀「商結合『民主的聯合戰線』」,「弟明日與仲甫赴杭一遊,一二日即回滬去洛返京」。
  • 100年前,孫中山設想建設3個世界級港口:以港口來帶動中國的復興
    一,孫中山的港口建設思想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不就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的位置按照「南北議和」的協約讓給了袁世凱。孫中山認為此時已經實現了「三民主義」中的民族和民權,只有民生尚待實現。於是孫中山從當年就開始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收集資料,並且宣傳「平均地權」、「興辦實業」「修建鐵路」等思想。
  • 李大釗與上海的不解之緣:曾七度來滬,結識孫中山促成國共合作
    1920年,他在北京創建共產主義小組,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南陳北李,相約建黨」,被傳為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話。 結識孫中山 努力促成國共合作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中共中央指導黨在北方的工作。1922年夏到1924年初,他四度南下上海,為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做出巨大貢獻。
  • 100年前,孫中山預言2019年的中國,僅有一條還未實現
    100年前,孫中山預言2019年的中國,僅有一條還未實現導語:孫中山先生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他曾經對中國的革命和中國的發展提出過許多真知卓識,其中他在一本叫《建國方略》的小冊子裡提出過許多百年猜想,這本小冊子發行的年份是1919年,所以他在小冊子裡立下的預言對應的是
  • 藝起前行|京劇《李大釗》上海開演: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
    自1916年起,中國共產黨的奠基人李大釗先生曾先後七次來到上海,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奔走呼號、親身實踐;100多年後,2020年9月26日晚,北京京劇院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在上海保利城市劇院上演,獻禮建黨100周年,同時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 動物醫學院召開第一屆教職工大會暨工會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
    動物醫學院召開第一屆教職工大會暨工會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 根據學校第二次黨代會黨決策部署,為進一步推動民主政治建設,聚焦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工會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二級雙代會職能,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各項民主政治建設舉措循序漸進,1月12日,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第一屆教職工大會暨工會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學校學術會館第二報告廳召開
  • 逼胡適、陳獨秀寫稿,給四大名著加標點,出版界傳奇終成「化石」
    為了讓少年胡適重新振作,許怡蓀力勸他參加「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留學考試。胡適卻一直在猶豫,一是他的母親沒有經濟來源,二是他還欠了一些債款,最後就是缺乏去考試的盤纏。許怡蓀仗義疏財,幫胡適聯絡親友,解決了這些問題。胡適考取後,即函許怡蓀致謝:「皆出足下力勸吾行乃有以致此」,故「感激無地」。若沒有許怡蓀的棒喝和資助,胡適很可能在上海的花花世界中墮落了。
  • 「陳獨秀」「李大釗」「光臨」上海歌劇院,只為敲響這一下《晨鐘》
    本周末走進上海大劇院觀看原創歌劇《晨鐘》的觀眾,將會身臨其境與「陳獨秀」「李大釗」驚喜相遇。 昨天來自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南陳北李」雕像首次離開「家門」,在劇場大堂裡,等待與觀眾在歌劇中一起重溫黨的歷史、重拾黨員初心、重振民族精神。
  • 張家口市崇禮區滑雪行業工會聯合會成立
    12月25日,崇禮區總工會召開滑雪行業工會聯合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標誌著崇禮區滑雪行業工會聯合會正式成立。會議以無記名投票的形式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滑雪行業工會聯合會委員、經費審查委員會委員、副主席、主席等。
  • 在「英文補習班」召開的大會,實現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核變」
    正是從這份通知開始,全國各地994名黨員推選了20名代表,來到上海。1925年1月11日到22日,在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這次大會,在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上實現了重大突破,並首次建立支部,夯實了黨的基層組織。
  • 100年前,孫中山預言2018年的中國,如今僅剩一個未實現
    孫中山先生早年曾是一名醫生,他投筆從戎於1895年發動廣州起義失敗,到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終於推翻了清朝統治,建立了民國。 不過面對實力強勁的軍閥袁世凱,僅僅做了3個月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就選擇了讓位,建國構想都沒有來得及付諸實踐。
  • 陳獨秀被蔣介石抓捕入獄,愛因斯坦致電營救,蔣說了這句話拒絕
    在1932年的時候,由於內部的叛徒告密,在上海這個地方上海的總巡捕房派人搜查出了大量的俄文版的共產主義書籍,並且當場逮捕了五個共產黨人,在後期的時候他們還通過這些人的口挖出了當時陳獨秀所在的地方,並且迅速的逮捕了陳獨秀。
  • 張家口無人機協會參加河北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成立大會
    2020年8月14日,河北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在石家莊河北會堂舉行,河北省委軍民融合辦公室一級巡視員徐振川、河北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郭百服分别致辭祝賀。張家口市民用無人機協會會長張貴賓出席。來自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五十四所、滄州無人機協會、風航無人機、三豐航空科技、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恆威工貿、中安科技、雄安國雄智能、深安智谷實業有限公司等近百人參加。
  •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礦產地質調查中心第一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12月29日,陝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第一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安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礦調中心第一屆工會委員會委員和經費審查委員會委員,這標誌著礦調中心工會正式成立。省地質調查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工會主席侯登峰、工會副主席劉文菊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