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大熊貓」百山祖冷杉 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就可以欣賞到

2020-11-11 杭州網

移植到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的百山祖冷杉

11月9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舉行百山祖冷杉遷地保護植樹儀式,3株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正式亮相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區。本次活動由浙江自然博物院聯合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百山祖管理處主辦。

浙江自然博物院植物保護科研團隊自2016年參與百山祖冷杉保護與種群增強項目,目前原生境保存自然更新幼苗200餘株,在人工改良生境和促進天然更新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解決百山祖冷杉分布地域極其狹窄的問題,預防未來低發性偶然事件對其種群生存構成的巨大威脅,浙江自然博物院與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百山祖管理處合作並籤訂協議,從百山祖移栽3株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到浙自博安吉館園區進行遷地保護及研究。

自今年3月起,浙江自然博物院領導及相關專業人員曾多次前往保護區、浙江農林大學等地,實地調研百山祖冷杉樹原生樹生長狀況及其後代樹苗遷地保護情況。並於10月邀請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來我院安吉館考察選址。雙方就土壤改良,小氣候營造,極端天氣應對策略和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協商,此後,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開展。

百山祖冷杉是什麼植物?

百山祖冷杉為我國特有的第四紀冰期孑遺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素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它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現在自然生長的成熟植株僅存3株,分布於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740-1750米林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SSC)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對植物區系發生與演變、生物學、生態學、地理學和氣候學等具有極高科研價值。

從慶元海拔1700多米的山林中來到安吉,它們會不會不適應呢?

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張洋向記者介紹, 「 百山祖冷杉是 1976 年命名的,但是早在 60 年代就被發現了 。 此次亮相 安吉 館的這三株為 1979 年百山祖冷杉與日本冷杉嫁接樹的後代,樹齡 14 歲 。 這種 嫁接樹的 後代樹苗通常抗性會更好、適應性也會更好。 」

為了讓它們儘快適應安吉當地的環境,浙江自然博物院植物保護科研團隊直接從慶元百山祖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挖了那邊的土壤,對安吉館土壤進行更換與改良,「土壤裡的根際微生物對樹木生長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樹木吸收營養及水份,就像人體需要益生菌一樣。之後還會在樹苗周圍種植一些高大喬木用來給它們遮陰,也會增加噴淋裝置,儘可能模仿它又溼又冷的原生環境。此外,會對這3株的生長情況進行長期監測和數據收集,用於後續研究及保護。」

浙江自然博物院書記、院長嚴洪明表示,這一次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移植後,還計劃將建設一個浙江珍稀植物園,陸續在這裡種植和保護浙江省50餘種珍稀植物,讓觀眾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把浙江省的瀕危珍稀植物一覽無餘,並配合進行一些科普宣傳教育。

相關焦點

  • 網紅博物館迎來「植物界大熊貓」!3株百山祖冷杉在安吉館安家
    【網紅博物館迎來「植物界大熊貓」!3株百山祖冷杉在安吉館安家】樹葉茂密濃綠、高度3-5米不等、樹齡13歲半…@浙江自然博物院微博 安吉館近日迎來了3個新成員——百山祖冷杉。這是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現在自然生長的百山祖冷杉成熟植株全國僅存3株。
  • 百山祖冷杉如今「子孫滿堂」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世界最瀕危的12 種植物之一」「原生樹僅存三株」「植物活化石」「植物大熊貓」……這些都是百山祖冷杉的代名詞。百山祖冷杉,生長於海拔 1700 多米的慶元縣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為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植物。
  •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22日正式開館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建設是浙江省411重大文化基礎設施項目,是推進「文化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樣板。試開館10個月來,已接待觀眾150萬人次。據旅遊中介機構初步估算,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對安吉縣旅遊的貢獻度:品牌貢獻度約10%,提供社會福利約3.5億(免費開放),帶動安吉縣旅遊經濟約9億元。獲得了社會的普遍認可,成為了新晉「網紅」博物館。
  • 57年持續拯救保護 慶元百山祖冷杉如今「子孫滿堂」
    「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原生樹僅存三株」「植物活化石」「植物大熊貓」……這些都是百山祖冷杉的代名詞。原生樹僅存三株,被認為是第四紀冰川期冷杉從高緯度的北方向南方遷移的結果,對研究中國東南沿海冰川地質、古氣候和植物區系演替等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百山祖冷杉自然有性繁植能力極差,據觀測,平均5至6年才開花結果一次,種子自然萌發率極低,也導致其常規人工無性繁植困難。」
  •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試開館 約起來
    都市快報 記者 嶽雁 攝影 江玥 今天,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新館區——安吉館,將開門迎客。 這座館舍面積達到6.1萬平方米,據說是目前亞洲單體建築最大的博物館。45億年來,地球歷史發展和生命演化的奧秘,都能在其中一窺究竟。
  • 慶元57年拯救與保護,百山祖冷杉如今「子孫滿堂」
    百山組冷杉百山祖冷杉,生長於海拔1700多米的慶元縣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為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植物。1963年被發現,1976年定名,1987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
  • 浙江麗水百山祖尋花(上)
    百山祖,又稱萬裡林,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百山祖鎮境內,屬武夷山系洞宮山脈,主峰霧林山海拔1856.7米,被譽為「百山之祖」,是浙江省第二高峰
  • 重現地球演變歷史 創造多維感知體驗——浙江自然博物院詮釋生態哲思
    ,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安吉館形成合力。作為「兩山」理念誕生地、全國首個生態省,在浙江,生態科普惠民已成社會風尚。「累計有20多萬件藏品,往年兩館年均客流量近300萬人次。」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長嚴洪明表示,博物院致力於生態文化的傳播,幫助公眾從館舍天地邁向大千世界。
  • 陳帥鋒:百山祖之山水及其草木
    百山祖是山中之山、遠處之遠,離通衢既不便、藏的自然夠深,古聖先賢無一著墨。但氣象萬千,或有奇峰類某嶽,或有雲海勝廬黃,或有溪潭似九寨,或有珍禽寶獸如武夷。   百山祖之魅力,不在類黃類嶽,而在非黃非嶽。在其石、土、泥、水與種種生靈之組合,恰到好處,自成一壯觀瑰麗之天地。
  • 探尋自然壯美 踐行「兩山」理念(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灰鯨骨骼標本 本文圖片均由浙江自然博物院提供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外觀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展示的寒武紀澄江動物群暑假來臨,浙江自然博物院人氣又旺了起來。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參觀,感受生物的多彩,探索自然的奧秘。
  • 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狀況如何?國家林草局:已扭轉持續下降態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亞洲象種群數量近300頭、藏羚羊種群數量超30萬頭、朱䴉種群總數超4000隻……3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保護植物界「大熊貓」——中華水韭
    【保護植物界「大熊貓」——中華水韭】關注為保護好在杭州建德市新安江畔,生長著的一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華水韭。建德林業部門與浙江林科院合作,實施了原生地保護和遷地培育項目。從新安江大壩出來的江水溫度低、流速急,非常適合植物界「大熊貓」中華水韭的生長。 ​
  • 82年被宣布滅絕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如今現身慶元百山祖
    陽彩臂金龜陽彩臂金龜,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曾於1982年被宣布滅絕,近日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慶元片區「現身」啦!「第一眼看過去,這隻昆蟲長得很漂亮。」7月10日,慶元縣供電公司職工吳燕軍和記者分享了他和陽彩臂金龜相遇的經歷。
  • 「浙江最美古樹」評選結果出爐 金華、麗水最多
    「最有名的古樹」百山祖冷杉古樹名木是珍貴的自然遺產,被稱為「活的文物」、「綠色化石」。我省21.84萬棵古樹名木,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為了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森林資源,充分發掘其生態、歷史和人文價值,從去年9月份,省綠化與溼地保護委員會、省林業廳在全省範圍啟動尋找「浙江最美古樹」活動;今年3月初又通過浙江林業網、錢報網和本報開展了「浙江十大樹王」、「浙江十大古樹」、「浙江十大名木」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