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到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的百山祖冷杉
11月9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舉行百山祖冷杉遷地保護植樹儀式,3株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正式亮相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區。本次活動由浙江自然博物院聯合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百山祖管理處主辦。
浙江自然博物院植物保護科研團隊自2016年參與百山祖冷杉保護與種群增強項目,目前原生境保存自然更新幼苗200餘株,在人工改良生境和促進天然更新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解決百山祖冷杉分布地域極其狹窄的問題,預防未來低發性偶然事件對其種群生存構成的巨大威脅,浙江自然博物院與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百山祖管理處合作並籤訂協議,從百山祖移栽3株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到浙自博安吉館園區進行遷地保護及研究。
自今年3月起,浙江自然博物院領導及相關專業人員曾多次前往保護區、浙江農林大學等地,實地調研百山祖冷杉樹原生樹生長狀況及其後代樹苗遷地保護情況。並於10月邀請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來我院安吉館考察選址。雙方就土壤改良,小氣候營造,極端天氣應對策略和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協商,此後,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開展。
百山祖冷杉是什麼植物?
百山祖冷杉為我國特有的第四紀冰期孑遺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素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它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現在自然生長的成熟植株僅存3株,分布於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740-1750米林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SSC)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對植物區系發生與演變、生物學、生態學、地理學和氣候學等具有極高科研價值。
從慶元海拔1700多米的山林中來到安吉,它們會不會不適應呢?
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張洋向記者介紹, 「 百山祖冷杉是 1976 年命名的,但是早在 60 年代就被發現了 。 此次亮相 安吉 館的這三株為 1979 年百山祖冷杉與日本冷杉嫁接樹的後代,樹齡 14 歲 。 這種 嫁接樹的 後代樹苗通常抗性會更好、適應性也會更好。 」
為了讓它們儘快適應安吉當地的環境,浙江自然博物院植物保護科研團隊直接從慶元百山祖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挖了那邊的土壤,對安吉館土壤進行更換與改良,「土壤裡的根際微生物對樹木生長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樹木吸收營養及水份,就像人體需要益生菌一樣。之後還會在樹苗周圍種植一些高大喬木用來給它們遮陰,也會增加噴淋裝置,儘可能模仿它又溼又冷的原生環境。此外,會對這3株的生長情況進行長期監測和數據收集,用於後續研究及保護。」
浙江自然博物院書記、院長嚴洪明表示,這一次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移植後,還計劃將建設一個浙江珍稀植物園,陸續在這裡種植和保護浙江省50餘種珍稀植物,讓觀眾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把浙江省的瀕危珍稀植物一覽無餘,並配合進行一些科普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