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觀點|上雲本身其實沒啥意義 如無必要建議不要上雲

2020-11-26 騰訊網

上雲本身沒啥意義,不管這個伺服器(裡面有CPU、內存、硬碟存儲資源)是你買的還是你租用的,不管這個伺服器是放在你自建的IDC還是電信給你建好的IDC,這事本身價值並不高。你說出花來也忽悠不了人。

只有這些通用技術在支撐應用場景的時候,它才可能有用。有的應用場景,上雲可上可不上,那我們最好不上。有的應用場景,你不上雲你就進行不下去,這就得必須上雲了。所以找對場景很重要。

中國SaaS為啥發展不太好,就是因為場景找的不對,上雲不上雲沒啥區別沒啥必要性。

(1)在線化

在線化往遠了說是個端到端的:

消費者-商鋪-代理商-品牌製造商-原材料供應商

過去信息化是:線下招投標-線下籤合同-線下資金轉帳,然後在IT系統再錄入一次。業務、IT兩張皮。

現在在線化:線上本來就有電子合同、企業支付、電子發票,所以在線上搞招投標-智能資質信用審查-線上合同智能審查-線上籤合同-線上支付-電子發票-RPA自動記帳-電子會計影像檔案-自動銀行對帳-自動報稅。在線化是業務+IT一體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就是有共同的基礎方便連通端到端的上下中遊各個利益主體。

(2)社會化

在線化就會推導到社會化。這個社會化一開始發生在產業中,慢慢就會擴散中產業外、社會中。所以叫社會化。

比如你一家大型企業,過去有長期穩定合作的幾萬家上遊原材料供應商。所以在過去常常會出現一個情況:我先不求在你這裡一開始就做個大單子,我先擠進你的供應商名錄,以後一點點往大做。但是在新時代,就需要滿社會開放招投標開放合作,這就把供應商的選擇面大大擴大。

上述這個例子大家可能感知不太強烈,你看菜鳥網絡:倉儲、物流卡車、配送人員,都是社會化的,菜鳥網絡就是搭建一個IT平臺,把這些社會資源統一接入進來,然後用算法技術自動智能匹配調度。這個就是社會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和在線化一樣,也是有共同的基礎,方便連通海量的、一單一單短暫合作的、社會化的資源。

(3)數位化

信息化。何為信息。信息就是在原始信息基礎上,人做了甄別、提煉,才從原始信息上升到信息。一個商業活動,在線下幹完了,然後由操作員來甄別,覺得用20個欄位來描述,就能準確扼要地把這個商業活動描述完整。這其實就是人在其中起的提煉作用。

你看海底撈擴張的慢,為啥擴張的慢,就是因為缺少合格的店長。店長的質量高低,決定了一家店的經營水平。這就受制於人為因素了。

為啥電子商務零售就比線下零售模式先進呢?除了後臺可以集中集約化作業,可以啟動自動化,高效、低成本以外,更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是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自動識別客戶、自動跟蹤客戶行為。有這麼多海量的原汁原味的過程日誌信息,就可以持續改進。可以做到實時關聯推薦,可以做到實時個性化優惠券。

這在線下零售業是做不到的。大家都知道,到商店的人其實很少的人才買東西提袋走,大部分人都是逛逛沒有購物就離開了。但線下零售業只能靠收銀臺記錄購物的人買了什麼,對於90%沒有購物成功的人,線下零售業是不知道這90%的人是為啥沒有走到最終購物成功的環節的。所以線下零售業是無法持續改進的。

線下零售業如何做到和線上零售業同樣的功效?那比如得安裝傳感器啊。如一進門的人臉識別設備,如智能貨架智能貨櫃,如智能購物車,如智能稱重臺,如智能收銀臺。這些智能設備都需要實時地、無線地發信息到後臺。這就是數位化原始數據採集。

數位化,大家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那咱們就用一個大家都見過的身邊例子舉例。我是2008年買了一個卡片數位相機。數位相機是個人為翻譯的為了消費市場好接受的一個名稱。其實數位相機的英文名字叫:Digital Camera,直譯過來就是數字相機,但數字相機會讓人聯想到數學,會對大多數人購買產生潛在抵抗性,所以翻譯成數位相機,和數碼寶貝類似。而Digital Camera的功效,其實就是有一個CMOS晶片,它的核心價值就是把物理世界的光感,直接轉換成電子世界的數字數據,直接存儲到存儲卡上。這就是數位化原始數據採集。

所以數位化必須需要IoT傳感器、攝像頭麥克風等智能設備做原始信息的採集。但IoT並不直接等於數位化。因為原始信息全息採集只是信息採集環節。數位化的後半段環節是數據的挖掘。就如同電子商務,客戶行為數據日誌記錄下來還需要利用起來做實時關聯推薦和實時個性化優惠券。這採集和利用才是完整的數位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就是把智能設備的實時的、連續的、海量的日誌數據,通過統一的IoT接入平臺送進來,在雲上做海量的數據湖存儲,在雲上做實時的大數據計算。

(4)智能化

智能化,咱們得分兩個分支來看。

一個分支就是大家知道的:商湯曠視人臉識別、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漢王手寫OCR識別。這是典型的支撐數位化原始信息採集的技術。

一個分支就是大家也能感受到的:如菜鳥網絡的倉儲物流配送的社會化資源的智能匹配智能調度。這也是人工智慧技術起的作用。

因為你不管在線上還是在線下,只要你需要這些識別技術,你就需要人工智慧感知技術。

因為你需要搞社會化資源調度,需要整合社會化數據才能做到深度學習深度數據挖掘,那麼你同樣需要人工智慧認知技術。

所以,你需要人工智慧化,所以你必須上云:在線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就是在雲端做社會化海量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持續深度學習、模型持續優化、GPU訓練計算。

相關焦點

  • 天空飄來一朵「工業雲」,快來「上雲」~~~
    天空飄來一朵「工業雲」,快來「上雲」~~~ 2020-07-23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ommvault上雲新概念:Cloud Responsibly
    近日,Commvault推出了上雲新概念——「Cloud Responsibly」,這也是Commvault在數據保護領域與客戶、渠道合作夥伴、雲聯盟夥伴、系統集成商和託管服務商探討多年的成果。Commvault上雲新概念:Cloud Responsibly「Cloud Responsibly」指的是企業在雲中尤其是多雲環境中進行數據保護、備份、快速恢復以及工作負載檢索和管理時,需建立明智完善的多雲數據保護策略,在不增加額外成本的前提下使得雲中數據得到有效使用。
  • 上雲就上阿里雲背後,雲計算已成為新舊動能轉換關鍵
    業內人士稱,這意味著「上雲」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而隨著雲計算理念快速普及,具有行業、生態優勢的雲計算企業將更具有優勢。據統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在2015年就達到了522.38億美元,2015-2020年市場將保持22.10%的複合增速;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將達到1435.28億美元。
  • 科技雲報導: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解決這一頑疾的一大方向就是資料庫上雲。在2021年,資料庫技術呈現五大發展方向。1.更多企業選擇資料庫上雲大概十年之前,AWS發布了資料庫託管雲服務,雲資料庫開始快速發展。此後,本地資料庫向雲上遷移成為一大發展趨勢,雲資料庫成為資料庫市場增長的最快的領域。
  • 訓課在線+雲雀,平行雲要解決虛擬仿真「上雲」的重、大、困
    通過平行雲,虛擬仿真應用開發者可以改變傳統的開發銷售模式,將其應用上雲,通過在線雲端訪問應用,建立一個虛擬仿真新型的供需對接渠道,改變傳統的虛擬仿真行業模式。 獵雲網了解到,平行雲的創始團隊由「虛擬仿真+多媒體+雲計算」的專業團隊組成,產品與服務已在多個行業領域得到應用,並且在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啟迪種子和騰股創投的投資。
  • 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達成合作,擬完成虛擬天文臺上雲項目
    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達成合作,擬完成虛擬天文臺上雲項目 劉寶興/證券時報 2016-10-13 15:16 來源:澎湃新聞
  • 廣州從化新開花谷搭建花卉產業「上雲」新軌道
    活動進一步聚集萬花園、嶺南花卉市場等從化花卉產業資源,發揮新開花谷平臺優勢、助力產業「上雲」。活動現場。新華網 朱皓 攝活動當天,新開花谷啟用花卉交易平臺及花園中心、花卉信息港等線下配套,「新開花谷青年創業計劃」和首期直播培訓公開課同步啟動。
  • 懂行100 | 智慧社區的價值海洋中,「懂行」已經成為那艘大船
    另一個層面,對於普通社區居民而言,房子產品好,未必住得也很好,物業管理在「安居」這件事上甚至與住房本身同樣重要。然而,在市場潛力與社會需求面前,物業管理本身卻面臨很多痛點問題,這給新技術應用帶來許多挑戰。首先,是具體業務層面,物業服務是十分繁瑣、事無巨細的工作,整體效率的提升需要多維度技術的有機整合,而不是單一技術應用就能解決。
  • ZStack+阿里雲神龍伺服器,畫一條新基建上雲的彩虹
    傳統企業應用上雲的最大難點是業務連續性,關乎國計民生服務的核心業務一秒鐘都不能中斷。特別是製造、交通、電力、能源等行業。「而雲計算始終存在時間窗口,哪怕零點幾秒的中斷也將造成致命損失。如今,我們找到了最佳方案。」ZStack創始人&CEO 張鑫所說的是彈性裸金屬。
  • 國產信息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開源、遷移、上雲、生態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一、圍繞信創生態建設的核心,開源、遷移、上雲我們認為,關係到國產基礎軟硬體發展的四個關鍵詞:生態、遷移、上雲、開源。開源對信創的意義,體現在 3 個方面: 1)向開源項目貢獻原始碼,可以擴大技術影響力,增強和主流技術趨勢的綁定。比如 Intel、紅帽、 統信軟體、麒麟軟體、龍芯、華為等;2)藉助開源軟體資源,可以節約不必要的成本。
  • 住酒店時前臺小妹說這幾個詞,就不要住了,「懂行」的人都知道
    導語:住酒店時前臺小妹說這幾個詞,就不要住了,「懂行」的人都知道旅遊是現在非常火爆的話題,在節假日人們都不想要窩在家裡,都想出去走走,旅遊業現在十分發達,各個地方都有幾個景區,有人說旅遊就是從你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
  • 奧卡姆剃刀: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我叫你不要亂扔東西,亂扔東西是不對的。哎呀我話沒說完你怎麼把棍子扔掉了?月光寶盒是寶物,亂扔它會汙染環境,砸到小朋友怎麼辦?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現在回想起這部電影,其實說的是一個「去妄」的過程。 唐僧的典型表現是「妄語」:發言滔滔不絕的人,心裡最沒底,越有清晰思維,想法越清晰的人,話也更少。
  • 耳機玄學之「煲機」原理揭秘:真有必要嗎?
    煲機其實就是振膜、線圈、膠水等結構材料的磨合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機械順性問題,線圈與振膜是用膠水粘在一起的,振膜的振動是一種機械振動,用所謂的粉紅噪音、白噪音看似頻譜分布更均勻,也就是所謂的能讓振膜更充分均勻的震動啥的,但其實煲耳機就是讓振膜振動就行了,均不均勻的震動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沒有科學數據驗證用這些噪音煲過的耳機聲音會更好,我身邊的資深發燒友們也很少有人這麼幹,
  • 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杭州11月26日電 題: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土壤溼度、環境溫度、陽光強度等各項數據指標通過物聯網實時「上雲」,何時該澆水、施肥,在農戶的手機屏幕上一目了然。農戶生產出標準化的農作物,從農產品變為農業商品,附加值能翻上好幾倍。 除了雲棚系統試驗區,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還布局有智慧網格試驗區、都市農業試驗區,涵蓋多種作業場景。
  • 社交上雲,意味著什麼?
    文字沒出現以前,人們通過口頭、手勢和表情等形式進行交流,傳播的範圍小且不宜保留。文字和印刷術的出現,讓交流的空間範圍進一步拓展,哈弗洛克稱「文字使人類達到了一種新的心智狀態,造成了人類溝通上的質變。」電話電郵等媒介技術的革新,也讓人們的社交更自由、互動性更強。真正對一元社會世界發起挑戰的是虛擬場景的誕生,這與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