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雲本身沒啥意義,不管這個伺服器(裡面有CPU、內存、硬碟存儲資源)是你買的還是你租用的,不管這個伺服器是放在你自建的IDC還是電信給你建好的IDC,這事本身價值並不高。你說出花來也忽悠不了人。
只有這些通用技術在支撐應用場景的時候,它才可能有用。有的應用場景,上雲可上可不上,那我們最好不上。有的應用場景,你不上雲你就進行不下去,這就得必須上雲了。所以找對場景很重要。
中國SaaS為啥發展不太好,就是因為場景找的不對,上雲不上雲沒啥區別沒啥必要性。
(1)在線化
在線化往遠了說是個端到端的:
消費者-商鋪-代理商-品牌製造商-原材料供應商
過去信息化是:線下招投標-線下籤合同-線下資金轉帳,然後在IT系統再錄入一次。業務、IT兩張皮。
現在在線化:線上本來就有電子合同、企業支付、電子發票,所以在線上搞招投標-智能資質信用審查-線上合同智能審查-線上籤合同-線上支付-電子發票-RPA自動記帳-電子會計影像檔案-自動銀行對帳-自動報稅。在線化是業務+IT一體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就是有共同的基礎方便連通端到端的上下中遊各個利益主體。
(2)社會化
在線化就會推導到社會化。這個社會化一開始發生在產業中,慢慢就會擴散中產業外、社會中。所以叫社會化。
比如你一家大型企業,過去有長期穩定合作的幾萬家上遊原材料供應商。所以在過去常常會出現一個情況:我先不求在你這裡一開始就做個大單子,我先擠進你的供應商名錄,以後一點點往大做。但是在新時代,就需要滿社會開放招投標開放合作,這就把供應商的選擇面大大擴大。
上述這個例子大家可能感知不太強烈,你看菜鳥網絡:倉儲、物流卡車、配送人員,都是社會化的,菜鳥網絡就是搭建一個IT平臺,把這些社會資源統一接入進來,然後用算法技術自動智能匹配調度。這個就是社會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和在線化一樣,也是有共同的基礎,方便連通海量的、一單一單短暫合作的、社會化的資源。
(3)數位化
信息化。何為信息。信息就是在原始信息基礎上,人做了甄別、提煉,才從原始信息上升到信息。一個商業活動,在線下幹完了,然後由操作員來甄別,覺得用20個欄位來描述,就能準確扼要地把這個商業活動描述完整。這其實就是人在其中起的提煉作用。
你看海底撈擴張的慢,為啥擴張的慢,就是因為缺少合格的店長。店長的質量高低,決定了一家店的經營水平。這就受制於人為因素了。
為啥電子商務零售就比線下零售模式先進呢?除了後臺可以集中集約化作業,可以啟動自動化,高效、低成本以外,更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是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自動識別客戶、自動跟蹤客戶行為。有這麼多海量的原汁原味的過程日誌信息,就可以持續改進。可以做到實時關聯推薦,可以做到實時個性化優惠券。
這在線下零售業是做不到的。大家都知道,到商店的人其實很少的人才買東西提袋走,大部分人都是逛逛沒有購物就離開了。但線下零售業只能靠收銀臺記錄購物的人買了什麼,對於90%沒有購物成功的人,線下零售業是不知道這90%的人是為啥沒有走到最終購物成功的環節的。所以線下零售業是無法持續改進的。
線下零售業如何做到和線上零售業同樣的功效?那比如得安裝傳感器啊。如一進門的人臉識別設備,如智能貨架智能貨櫃,如智能購物車,如智能稱重臺,如智能收銀臺。這些智能設備都需要實時地、無線地發信息到後臺。這就是數位化原始數據採集。
數位化,大家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那咱們就用一個大家都見過的身邊例子舉例。我是2008年買了一個卡片數位相機。數位相機是個人為翻譯的為了消費市場好接受的一個名稱。其實數位相機的英文名字叫:Digital Camera,直譯過來就是數字相機,但數字相機會讓人聯想到數學,會對大多數人購買產生潛在抵抗性,所以翻譯成數位相機,和數碼寶貝類似。而Digital Camera的功效,其實就是有一個CMOS晶片,它的核心價值就是把物理世界的光感,直接轉換成電子世界的數字數據,直接存儲到存儲卡上。這就是數位化原始數據採集。
所以數位化必須需要IoT傳感器、攝像頭麥克風等智能設備做原始信息的採集。但IoT並不直接等於數位化。因為原始信息全息採集只是信息採集環節。數位化的後半段環節是數據的挖掘。就如同電子商務,客戶行為數據日誌記錄下來還需要利用起來做實時關聯推薦和實時個性化優惠券。這採集和利用才是完整的數位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就是把智能設備的實時的、連續的、海量的日誌數據,通過統一的IoT接入平臺送進來,在雲上做海量的數據湖存儲,在雲上做實時的大數據計算。
(4)智能化
智能化,咱們得分兩個分支來看。
一個分支就是大家知道的:商湯曠視人臉識別、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漢王手寫OCR識別。這是典型的支撐數位化原始信息採集的技術。
一個分支就是大家也能感受到的:如菜鳥網絡的倉儲物流配送的社會化資源的智能匹配智能調度。這也是人工智慧技術起的作用。
因為你不管在線上還是在線下,只要你需要這些識別技術,你就需要人工智慧感知技術。
因為你需要搞社會化資源調度,需要整合社會化數據才能做到深度學習深度數據挖掘,那麼你同樣需要人工智慧認知技術。
所以,你需要人工智慧化,所以你必須上云:在線化。
而雲,在其中的價值:就是在雲端做社會化海量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持續深度學習、模型持續優化、GPU訓練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