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子誤入江中地籠 志願者及時解救放歸

2020-12-05 哈爾濱新聞網

志願者將斑嘴鴨放歸水中。

  為了貪吃網具裡面的魚蝦,一隻野鴨子冒險鑽入捕魚者放置在水裡的「地籠」,結果被困籠中遊不出來,在頭伏天32℃的高溫下很有可能困死其中,多虧野保志願者巡護及時發現並清除捕具,將這隻「貪嘴鴨」成功解救。

  7月16日13時30分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哈爾濱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們正在呼蘭河段開展「禁漁期」巡護踏查,發現河灘上有一個半裸露的「地籠」,裡面好像有一隻野鴨子被困其中,一動不動。於是,大家趕緊設法下水,接近這個捕魚者設置的非法捕具,並將露出水面的地籠從水中拽上岸。當時,網具裡面的野鴨子已經有些「打蔫兒」了。

  這隻鴨子為啥要鑽這個地籠裡呢?據志願者介紹,因為這個地籠半裸露在河面,它能看到網具裡面的魚蝦,為了吃魚蝦,所以才冒險進入地籠,結果被「裝」進去後就難以再出來了。

  據介紹,這隻被困的野鴨子是斑嘴鴨,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其體型大小和綠頭鴨相似,是松花江哈爾濱段比較常見的一種野鴨子。

  隨即,志願者小心翼翼地將網具破拆,將這隻斑嘴鴨重新放歸到水面。

相關焦點

  • 野鴨子貪嘴誤入捕魚者地籠,被解救後撒歡溜掉丨一定要做只快樂的...
    為了貪吃網具裡面的魚蝦,一隻野鴨子冒險鑽入捕魚者放置在水域裡的「地籠」,結果被困籠中無法遊出來,在頭伏天32度的高溫下被曬得很有可能困死其中,多虧野保志願者巡護及時發現並清除捕具,將這隻「貪嘴鴨」成功解救。
  • 4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獲解救放歸長江
    日前(7月25日),在四川宜賓長江李莊段水域,有4尾被非法困於地籠的長江鱘,被當地漁政執法人員解救,並放歸長江。為此,工作人員將其全部放歸長江。  四川宜賓市翠屏區農林畜牧局水產漁政管理站站長 劉曉歡:我們下一步將對此進行摸排,究竟是誰下的違禁網具。
  • 被解救海龜經野化訓練後放歸大海,這一幕讓人驚嘆不已
    6月5日傍晚5點多,飛機落地,杜宇和救助中心的學員志願者們等候已久。大家趕緊打開運輸海龜的箱子,確認海龜們沒有因為暈機而口吐白沫,也沒有因為運輸而受傷,接著,大家在海龜頭上灑上一點礦泉水保溼。接著,6名工作人員合力,用粗繩網將海龜們逐一放進水車。晚上10點左右,海龜順利抵達救護基地。它們被分別放進面積約25平方米、水深1米多的小池塘。
  • 湖南省林業局召開華南虎野化放歸論證座談會
    12月11日,湖南省林業局在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召開華南虎野化放歸論證座談會,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出席會議並講話。胡長清指出,華南虎野化放歸工作是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有關地區和部門要高度重視,穩妥推進。要明確目標,堅定信心,大膽邁出第一步。要科學論證,精心操作,實幹而不亂幹,善幹而不蠻幹。要認真履職,積極推進,以「做作品而不是做作業」的態度妥善開展各項工作。要加強匯報,爭取支持,凝聚各方力量把這項工作做成功。
  • 大熊貓野化放歸:選點有講究 明年或出放歸方案
    2005年8月首次放歸至今,四川已野外放歸大熊貓6隻。  我省正改進大熊貓放歸前的野化訓練模式,精選放歸對象。  「大熊貓物種的延續根基仍在野外種群的增長,人工繁育過程中積累的技術手段,應該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大熊貓野化放歸、野生種群復壯上。」省林業廳副廳長降初日前在第四屆兩岸四地大熊貓保育教育研討會上的致辭得到與會者認同。
  • 黃鼠狼誤入捕鼠籠,林業局動物保護站及時將其放歸自然
    8月23日一大早,三原縣交通運輸局門衛麻大爺打掃衛生時發現,辦公樓外牆角放置的捕鼠籠裡竟然套住了一隻黃鼠狼。由於院內經常有老鼠出沒,交通運輸局辦公室專門購置了幾個捕鼠籠,沒想到沒有捕住老鼠,竟套住了一隻黃鼠狼。
  • 哈爾濱又一批保護鳥類被解救
    多公裡,當天巡護了香坊區和阿城區等十多個村屯地點,現場解救並放飛黃雀 5 只、環頸雉 4 只,清理和銷毀拍籠、誘籠等捕具 14 件,拆除捕鳥網 1 片和野雞掛子 2 片,對暫時不適合放飛的 12 只黃雀、蠟嘴雀進行了寄養。
  • 一隻雕鴞覓食誤入農家,延慶救助放歸
    正值冬季食物短缺,前幾天,一隻雕鴞在覓食時誤入延慶區劉斌堡鄉一家農戶。經過延慶區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救助,這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順利放歸。「您快來看看吧!許林給雕鴞做了例行身體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傷病,當天下午6:30左右,許林將恢復體力的雕鴞帶到山上,重新進行了野外放歸。這項工作對於許林來說已經算是日常工作。隨著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不斷提高,延慶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心時常接到群眾打來的關於野生動物救護的電話。
  • 動物放歸,也要規範
    人民網-人民日報適時適地實施野生動物野化放歸,需科學規範。放歸的動物能獨立生存、融入生態系統,放歸工作才算成功赤斑羚放歸點的海拔不能太低;白唇鹿是群居動物,不能被獨自放歸;而為了給野生獼猴找到合適的放歸地,林芝森林消防支隊的隊員們更是花了不少精力。可見,對野生動物實施正確的野化放歸,其實並不簡單。
  • 吉林:水質不斷改善 野鴨子回來了【組圖】
    人民網長春3月4日電 (記者李家鼎)日前,在松花江吉林市江段,幾千隻野鴨子在戲水。吉林市經過近20年對松花江吉林市江段汙染的治理,使松花江水質不斷改善,生態環境逐年好轉,曾經銷聲匿跡的野鴨子又飛回來了。
  • 探尋大熊貓野生種群復壯密碼 重新定義野化放歸操作指南
    再者,構建了圈養大熊貓放歸的評價體系。結合研究發現提出秋季為放歸最佳季節、放歸雌性大熊貓等具體舉措。  最後,首次發明了具有寬度的大熊貓生境廊道(基因廊道)的設計方式,並設計了我省14條大熊貓生境廊道。在此基礎上,初步摸索出圈養大熊貓野化放歸生態適應圈選址方式與設計技術。  「生境廊道能維繫不同種群野生大熊貓的交往,可以避免種群近親繁殖和孤島化。」
  • 「合晚視頻」「微型貓頭鷹」誤入農戶家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
    9 月 25 日晚,在肥東縣橋頭集鎮龍泉山,安徽省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和志願者們將前幾天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放歸山林。歷經 2 天,這隻誤入農戶家中的 " 微型貓頭鷹 " 再次重獲自由。" 微型貓頭鷹 " 誤入農戶家事情還要從 9 月 23 日說起,鄭從容接到了肥東縣林業局打來了電話,電話裡,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肥東縣梁園派出所收容了一隻誤入農戶家的 " 微型貓頭鷹 ",希望鄭從容能過去看看。接到電話後,鄭從容立即驅車趕往了派出所。在派出所,鄭從容一眼就認出了籠子裡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鄱陽湖溼地將野外放歸麋鹿
    讓麋鹿「回家」 下月江西首次野放    3月29日凌晨,鄱陽湖溼地公園迎來了30頭麋鹿。此前一日,它們從北京大興區南海子麋鹿中心啟程,將在4月3日被野放至鄱陽湖。這也是麋鹿首次在我省野放。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一級珍稀物種,也是世界珍稀動物。史料記載,在廣袤的鄱陽湖曾有麋鹿生存繁衍,後因種種原因銷聲匿跡。
  • 《喬喬的異想世界》:如何解救「籠中之兔」
    塔伊加·維迪提的故事則講述了喬喬從納粹迷變為正常人的過程,或者說,在他富於象徵隱喻的鏡頭畫面裡,這是一個「籠中之兔」如何得以解救的故事。兔子與鏡子 在電影的開篇,伴隨著披頭四的音樂,喬喬與青年團的夥伴們在樹林飛奔,橫移鏡頭讓他們的運動富有激情和力量,但跟不上節奏喬喬最後只能停下,看著同伴們跑遠。
  • 呆萌領角鴞誤撞雲南宣威一派出所玻璃 民警及時救助放歸自然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通訊員 呂林彥 浦紹斌)一隻呆萌的領角鴞「誤闖」派出所,幸得民警及時救助,才得以回歸大自然。1月13日,一隻呆萌可愛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誤入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公安局虹橋派出所,不小心撞上了大廳一間辦公室的窗戶。撞暈後掙扎站起,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四處張望。
  • 布下「迷魂陣」捕捉「野鴨子」?男子非法狩獵30隻鴛鴦幼崽被抓
    偵查人員隨即對其實施抓捕並展開訊問,在大量證據面前,連某交代了其在今年七八月間,先後四次到綏稜林業局建興經營所施業區內的河裡,使用 " 迷魂陣 " 漁網捕捉 " 野鴨子 " 幼崽 30 只,並私自圈養在鐵籠裡的違法犯罪事實。偵查員很快找到 30 只 " 野鴨子 " 幼崽活體,經野生動物救助部門初步判斷,這 30 只幼崽疑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鴛鴦。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昨日上午,一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了解前情,請點擊這裡)。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救援過程回顧獲救前,白海豚已被控制在引水閘和分洪閘之間較小的區域。
  • 「微型貓頭鷹」誤入合肥一農戶家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
    9 月 25 日晚,在肥東縣橋頭集鎮龍泉山,安徽省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和志願者們將前幾天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放歸山林。歷經 2 天,這隻誤入農戶家中的 " 微型貓頭鷹 " 再次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