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舉行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大洋網訊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
-
成都放歸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活動中還舉行了野生動物放歸。其中,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成功放歸。(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據介紹,近年來,成都市不斷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
-
25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功放歸了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東方草鴞俗稱「猴面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月31日,在南昌梅嶺就有這樣一隻猴面鷹被成功放歸自然。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況紹祥:「我們救護中心就給它提供模擬野外的環境,給它每天傍晚的時候提供一個小白鼠,又給它搭設一個棲架,經過25天的救護,這個東方草鴞已經達到野外的放歸標準。」放歸前,野保工作人員給這隻東方草鴞佩戴上了追蹤器,而對於東方草鴞這類喜歡在夜間行動的猛禽,追蹤器的要求更高,要做到僅靠月光發電,並通過衛星跟蹤器的數據,反饋救護的方案以及效果。
-
「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養殖場內的在養野生動物將如何處置備受關注。4月9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權輝博士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解讀說,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擅自放生野生動物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些外來物種是嚴禁放生的,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刑事犯罪。孫權輝表示,當地物種也不得隨意放生,要評估環境的承載力,食物是否充分,對野外種群的影響等,否則有可能對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
4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獲解救放歸長江
大江持續奔流,保護水生動物也在時刻進行之中。 日前(7月25日),在四川宜賓長江李莊段水域,有4尾被非法困於地籠的長江鱘,被當地漁政執法人員解救,並放歸長江。 據了解,長江鱘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距今已有1.5億年的歷史,是世界「十大瀕危滅絕物種水生動物」之一。
-
隆暢河保護站救助放歸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豬獾
隆暢河保護站救助放歸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豬獾圖為保護站工作人員治療受傷的豬獾。7月6日15時,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隆暢河保護站接到肅南縣大河鄉東嶺村牧民田延軍電話,稱在其門前樹林處發現一隻受傷的野生動物。保護站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到達現場辨認後,確認該動物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豬獾,其嘴部、脖頸、腿部多處受傷。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系統治療。待觀察期過後,將其拉運到適合生存地帶放歸自然。
-
野外放歸,讓它重歸藍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1月6日下午,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在南京市六合區的野外被放歸自然。去年12月,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接收到這隻被異物堵住頸部的白尾海雕,經過一個月的救治,自主採食和飛行恢復正常,進行了科學野外放歸。
-
6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畫眉鳥放歸自然
    百色新聞網西林9月5日訊(通訊員 王忠祥)近日,記者從西林縣森林公安局獲悉,西林警方在9月2日查獲的6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畫眉鳥活體已陸續放歸自然。
-
成都放歸46隻野生動物歸山,2019年共救助1132隻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10月25日上午,2019年度成都救助的野生動物,統一在彭州白水河自然保護區內放歸。3月29日,在都江堰大熊貓國家公園放歸了小熊貓、獼猴、臧酋猴、黑熊、普通鵟、貓頭鷹等8種18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
-
小學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交給警察放歸自然
圖為民警將貓頭鷹帶至山林放歸大自然。雲南省公安廳供圖中新網昆明5月21日電 (繆超)近日,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幾名小學生在路邊撿到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他們將貓頭鷹送至當地公安派出所,交由民警對其救助並放歸自然。
-
瀕危動物豬獾「逛街」 江西野保部門救助放歸
央廣網九江11月4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徐紅波 陳超)11月4日,從九江林業部門獲悉,江西省廬山市野保站工作人員日前及時救助了一隻隨意「逛街」的瀕危動物豬獾,並在林區將其放歸大自然。
-
成都: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今日放歸自然
2018年,成都動物園(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野生動物67種,205隻,其中一級6種8隻,二級31種115隻;成都市各野生動物臨時救護機構共計救護野生動物57種121隻;其中一級1種1隻,二級23種59隻。
-
探尋大熊貓野生種群復壯密碼 重新定義野化放歸操作指南
例如,大熊貓一直被認為是晨昏性動物,喜歡在夜幕降臨或破曉之前朦朧光狀況下進行活動,類似蝙蝠、刺蝟等。而研究發現,大熊貓的作息規律白晝活動率強於夜間,與原有研究發現明顯不同。 而從野生大熊貓種群的保護與復壯角度來看,項目組主要取得4項成果。 首先,系統揭示了野生大熊貓的生境需求特徵。
-
野生幼麂現身西昌邛海溼地 屬瀕危動物被放歸山林
3月27日,記者從四川西昌邛海瀘山景區獲悉,3月26日,在邛海溼地五期內發現一隻野生麂子,目前已放歸山林。據了解,這已經是邛海瀘山景區第二次發現野生麂子。 3月26日早上9點30分許,在邛海溼地五期內,保安人員執行日常巡邏時發現了這隻麂子。經管理處人員核實,這隻麂子體型較小,應該是一隻幼獸,通過查詢和諮詢相關部門,了解到這是瀕危動物。
-
大熊貓野化放歸:選點有講究 明年或出放歸方案
要想完成大熊貓種群延續及復壯,最關鍵的是野生種群擴大。 2005年8月首次放歸至今,四川已野外放歸大熊貓6隻。 我省正改進大熊貓放歸前的野化訓練模式,精選放歸對象。 「大熊貓物種的延續根基仍在野外種群的增長,人工繁育過程中積累的技術手段,應該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大熊貓野化放歸、野生種群復壯上。」省林業廳副廳長降初日前在第四屆兩岸四地大熊貓保育教育研討會上的致辭得到與會者認同。
-
(生態)(4)放歸野生受傷白鶴
當日,在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秀水河子鎮獾子洞溼地,遼寧省環保志願者和當地誌願護鳥的村民一道,將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放歸自然。這隻白鶴一周前在獾子洞溼地附近受傷,不能和鶴群一起外出覓食,當地護鳥小組志願者發現之後,立即收養了這隻白鶴並聯繫有關專家,經過一周的調養和治療,今天將這隻白鶴放歸自然。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
廣東首例成功救治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放歸大海
,經過聯合救護小組兩個多月的成功救護,20日在廣東珠海萬山海域順利放歸大海。 4日一早,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獸醫院院長楊乃才帶著海洋動物專家團隊攜帶專業設備趕赴保護區。經過檢查,救援專家很快確認了擱淺海豚為成年的糙齒海豚,體長2.2米,無法漂浮於水面進行自主呼吸,腹部和尾部有明顯外傷,極度虛弱,處於失溫狀態,從血液檢查中發現其存在嚴重細菌性感染,還有較嚴重的肌肉損傷和營養不良。
-
山東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分類退出、妥善處置、合理補償
山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在堅持「保護優先,分類處置,統籌推進」的總體原則下,根據國家林草局的有關要求,確定了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4種處置方式。 一是野外放歸。對我省有自然分布且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本地物種,經科學評估後優先選擇生境良好的該物種原生地實施放歸自然。我們要求,嚴格控制放歸野生動物數量,加強對野生動物的健康觀察,做好野生動物適應性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