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度被斑鳩「噎住」 經過救治後白尾海雕回歸野外
2020年12月2日晚,安徽省太和縣公安分局趙廟派出所聯繫到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稱他們接收到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無法正常活動,常保持伏地的狀態,頸部位置好像存在異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隨即讓對方將其送過來,因為路途顛簸,這隻白尾海雕居然將口中的「異物」吐了出來。
-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近日在烏蘭布和沙漠巡查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11月21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組織民警對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當日上午,民警巡查到烏蘭布和沙漠二十裡柳段時,發現空中飛過一隻「老鷹」,便迅速用相機記錄下它在空中飛翔的瞬間。巡查結束返回單位後,民警仔細察看圖片辨認,發現這隻「老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民警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到此前磴口縣沒有白尾海雕行動痕跡的記載。這次發現刷新了磴口縣境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種類數量。
-
十三陵水庫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和十三陵林場在對十三陵地區開展的鳥類調查中,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近日,上述兩家單位組織了一支10人調查隊開展鳥類調查。在水庫西南方,調查隊發現了2隻成年和1隻幼年白尾海雕,「初步判斷,這是一個白尾海雕家庭。」
-
8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重歸大自然
雪城義警隊員移交派出所民警餵養 10日,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興安邊境管理支隊成功放歸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 據悉,8月2日16時,該支隊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根據群眾反映,在轄區某小區內發現一隻野生動物幼崽,該動物步伐蹣跚,身體虛弱,精神狀態不佳,已經不能正常走動,經過專業人士傷情檢驗和疫情檢疫,未發現明顯的外傷痕跡和疫病徵兆。並鑑定,該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由於出生不久,無法自主覓食,導致體力透支,需要暫時對其餵養。遂民警帶回所內,安排專人看護餵食,幫助恢復體力。
-
宜賓三江口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
1月11日,記者在三江口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市林業竹業局野保科工作人員介紹白尾海雕在宜賓是首次記錄到。
-
泰順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放歸自然
日前,在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隻蝶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被放歸自然。在「天然氧吧」烏巖嶺保護區記者看到,這隻珍稀金斑喙鳳蝶全身布滿翠綠色金粉,後翅有一對金黃大斑,體長30毫米左右。在科研人員的協助下,這隻金斑喙鳳蝶被順利被放歸到了大自然。據了解,金斑喙鳳蝶是一種大型的鳳蝶,也是世界上最名貴、極為罕見的蝴蝶,珍惜程度堪比「國寶」大熊貓,被譽為「世界動物活化石」、「蝶中皇后」。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
-
成都放歸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活動中還舉行了野生動物放歸。其中,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成功放歸。(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據介紹,近年來,成都市不斷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
-
安徽12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放歸野外,衛星追蹤器全程追蹤
此次放歸的12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年齡在6-7歲,其中雌性鱷魚90條,雄性鱷魚30條,這些揚子鱷今後將在郎溪縣高井廟的野放區開始野外生活。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野生數量可能不足200條,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
-
4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獲解救放歸長江
大江持續奔流,保護水生動物也在時刻進行之中。 日前(7月25日),在四川宜賓長江李莊段水域,有4尾被非法困於地籠的長江鱘,被當地漁政執法人員解救,並放歸長江。 據了解,長江鱘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距今已有1.5億年的歷史,是世界「十大瀕危滅絕物種水生動物」之一。
-
成都: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今日放歸自然
2018年,成都動物園(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野生動物67種,205隻,其中一級6種8隻,二級31種115隻;成都市各野生動物臨時救護機構共計救護野生動物57種121隻;其中一級1種1隻,二級23種59隻。
-
25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功放歸了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東方草鴞俗稱「猴面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月31日,在南昌梅嶺就有這樣一隻猴面鷹被成功放歸自然。5月6號,在野保工作人員剛接收它的時候,它還只是只幼鳥,因為長期沒有進食,當時體質非常虛弱。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況紹祥:「我們救護中心就給它提供模擬野外的環境,給它每天傍晚的時候提供一個小白鼠,又給它搭設一個棲架,經過25天的救護,這個東方草鴞已經達到野外的放歸標準。」
-
這個物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
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這是記者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動物放歸,也要規範
人民網-人民日報適時適地實施野生動物野化放歸,需科學規範。放歸的動物能獨立生存、融入生態系統,放歸工作才算成功赤斑羚放歸點的海拔不能太低;白唇鹿是群居動物,不能被獨自放歸;而為了給野生獼猴找到合適的放歸地,林芝森林消防支隊的隊員們更是花了不少精力。可見,對野生動物實施正確的野化放歸,其實並不簡單。
-
成都放歸46隻野生動物歸山,2019年共救助1132隻
3月29日,在都江堰大熊貓國家公園放歸了小熊貓、獼猴、臧酋猴、黑熊、普通鵟、貓頭鷹等8種18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根據康復情況評估,省林林草局批准同意,本次放歸了盤羊、草鴞、鳳頭鷹、遊隼、雀鷹、獼猴等成功救護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江蘇跨省救助的白尾海雕 背著GPS定位器重返藍天
經過一個多月的悉心照料,今天(1月6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從南京六合龍袍溼地飛向了廣闊的天空。這隻白尾海雕是由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救助、放飛,特別的是,它還佩戴了GPS定位器。未來,它的行動軌跡將為人類研究猛禽提供幫助。
-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2017-05-30 09:44:00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陝西延安黃龍縣水磨灣村的趙師傅剛剛起床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原標題: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核心閱讀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
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舉行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大洋網訊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