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和十三陵林場在對十三陵地區開展的鳥類調查中,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近日,上述兩家單位組織了一支10人調查隊開展鳥類調查。在水庫西南方,調查隊發現了2隻成年和1隻幼年白尾海雕,「初步判斷,這是一個白尾海雕家庭。」調查人員看到,兩隻灰身白尾、體長近1米的大雕依次升空,俯衝到水面,黃色大腳輕鬆抓上一條大魚。調查人員介紹,這三隻白尾海雕應當是遷徙路過,發現這裡水面開闊、食物充足,然後留了下來。近年來,懷柔水庫、平谷峪口水庫、金海湖水庫以及野鴨湖都有過這種雕棲息的記錄,這是十三陵地區首次監測到白尾海雕。
本次十三陵地區鳥類調查中發現的白尾海雕、毛腳、紅隼、大、普通都屬於猛禽。猛禽的出現間接反映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也說明該區域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白尾海雕
是鳥綱、鷹科、海雕屬的大型猛禽,體長84至91釐米。多活動於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澤地帶。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主要以魚為食,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現魚後用爪伸入水中抓邊。此外也吃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兔、狍子等。
(原標題:白尾海雕駐足十三陵水庫)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陳強 通訊員鍾震宇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