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安徽省公安廳了解到,這個省自今年5月10日起推行道路交通事故醫療費先行墊付措施。據介紹,先行墊付主要分為輕微傷現場快賠和危重傷住院墊付。
錢不是萬能的,但對於因車禍需要醫治的人來說,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而一旦受傷者因家庭貧困,且肇事者逃逸時,受傷者就難以得到及時的醫治。在此情況下,難免會出現受傷者的家屬和親人陷入困難的處境,影響社會的和諧。在此情況下,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有針對性地解決此類問題。
而今,啟動交通事故先行墊付機制,當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傷者只要滿足相關條件,就可以申請這筆墊付資金來治傷救命,從而保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與安撫,讓傷者家屬不因此而陷入生活困境,解決了交通事故中的受傷者「二次傷害」的問題。
當然,啟動交通事故先行墊付機制,好是好,但推廣起來還得多方給力。比如,有財力的縣市區,交通事故墊付資金可以直接從財政部門預算中列入;沒有財力的縣市區,交通事故墊付資金既可通過政府與民間相結合的股份投資方式,融資列入,又可從交強險保費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列入,還可通過鼓勵社會捐款、企業贊助而融資列入等。只要思想認識能夠到位,思想有多遠,行動就有多遠,行動自然能夠到位。
時下,隨著汽車逐漸普及,發生交通事故難以避免,啟動交通事故先行墊付機制,既是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的補充,也是一項新的社會保障制度,拓寬了社會救助渠道,具有十分現實而深遠的意義。畢竟,交通事故中受傷者的醫療費應從社會救助基金中先行墊付,然後再向肇事者追償,有錢沒錢先救人,沒人出錢就墊付。只有這樣,人性化執法,確保生命至上,才能促進社會和諧。
如果不啟動交通事故先行墊付機制,往往使得醫院、受傷者和交警三方都處於尷尬狀態。而今,啟動交通事故先行墊付機制,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只有不斷完善,再建立相應的救助辦法,規範當事人申請、救助程序與監督等,才能確保這種交通事故先行墊付機制公正、公開運行,「救命」不走樣,從而真正「救」出和諧處理交通事故的新常態,救出社會公平與美好。(路可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