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海龍鎮:悉心傳技術惠農促增收

2021-01-13 貴州網
遵義市海龍鎮:悉心傳技術惠農促增收
發布時間:2021-01-12 11:51:56      來源:遵義日報

  近年來,紅花崗區海龍鎮堅持以農業產業革命「八要素」為目標,以壩區建設為依託,細化「八大產業」為抓手,採取「黨支部+壩區+合作社+農戶」方式,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在不斷鞏固脫貧成效的同時,實現群眾穩定增收致富。圖為農技專家在貢米壩區對農戶羊肚菌種植進行技術指導。

  (鄒松攝)

相關熱詞搜索:農戶 黨支部 產業革命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林業植物新品種 惠農新擔當|紅花玉蘭|中華金葉榆|月季花|紅豆杉
    在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發展中心(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舉辦的林草植物新品種惠農工作座談會上,紅花玉蘭的培育者之一、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賈忠奎介紹了紅花玉蘭新品種及轉化運用成效和惠農經驗。玉蘭是我國傳統名花,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作為玉蘭樹種之一的紅花玉蘭,曾深藏於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海拔1000-2000米高的深山裡。
  • 規模種植中藥材多種渠道促增收 滿江紅村靠產業旺起來
    同時,合作社還吸納了13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入社務工,人均增收1746元。 「曾經,別村笑稱我們村為『滿江窮』。如今,我們靠著平貝產業脫貧致富,重回『滿江紅』!」村民霍春林說。當年種下的脫貧種子,已經開花結果。2018年夏天,第一茬平貝收穫,產量85噸,實現產值460萬元。2018年末,滿江紅村,摘帽了!
  • 【交通扶貧】交通打頭陣 產業強支撐 就業促增收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黑水縣堅持交通打頭陣、產業強支撐、就業促增收,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黑水縣平均海拔3544米,面積4356平方公裡,轄3個鎮14個鄉123個村5個居委會,共6.2萬人。
  • 河北廊坊:種葡萄促增收
    目前,該區形成集種植、加工、旅遊為一體的產業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目前,該區形成集種植、加工、旅遊為一體的產業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目前,該區形成集種植、加工、旅遊為一體的產業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 七部門:至2023年惠民惠農財政補貼將實現「一卡通」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孟哲)近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連兒灣鄉:黨建引領農機服務隊拓產業、促增收
    今年以來,連兒灣鄉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積極搭建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隊平臺,以黨建引領農機服務隊拓產業、促增收,全鄉農機服務隊機械化收穫馬鈴薯正當時。
  • 真情幫扶促增收 固本強基謀振興
    同時,通過走村入戶、集中宣傳、技術培訓、面對面宣講等方式,準確解讀黨中央、自治區、市、旗脫貧攻堅相關政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強對扶貧政策、法律法規、先進典型、傳統美德等方面的政策宣傳教育工作,讓扶貧開發的各類政策措施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不斷激發人民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從根源上徹底轉變群眾「等靠要」思想和缺乏自力更生能力。
  • 超臨界萃取技術產業化,遵義要做全國表率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15日電「我們非常有信心打造國內首個超臨界萃取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6月14日,貴州匯倉農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冉義斌告訴記者。當天,記者來到位於遵義市匯川區的貴州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現場技術人員正緊張忙碌著超臨界流體萃取設備調試工作。
  • 貴州省遵義市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
    貴州省遵義市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宋嬌等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具有節水、節地、生態環保、生產可控性強等優點,是一種基於生態學原理的生態循環水養殖技術,能有效降低養殖水體的汙染。目前,全國已有10餘個省(市)示範應用流水養殖槽2000多條,推廣面積3萬餘畝,有力助推漁業轉型升級,是現代漁業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但在推廣應用中暴露出一些問題。
  • ...一個賣獼猴桃的鎮黨委書記|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黨委書記敖長波
    我叫敖長波,是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的黨委書記。自己從農村出來,從學校教書幹起、後改行到機關部門工作,又到兩個鄉鎮擔任過黨委書記,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路上一幹就是5年,同事們有時會跟我開玩笑說,敖書記略黑的臉上閃過的幾絲皺紋,那是鑲嵌著攻堅歲月的留痕。
  •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投產
    早在19年前,該公司研發團隊就開始攻關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核心技術,經數次攻克技術難題,最終研發出領先全國的工業化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裝置,成為國內唯一具備提供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成套設備設計、製造和熱力傳導等技術集成的高新技術企業。
  • 高臺:溫室大棚綠意濃 設施農業促增收
    高臺縣通過政策扶持、示範帶動等方式,積極引導群眾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農業,有效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幾年,還逐漸轉變經營模式,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品種,走上了特色果蔬休閒採摘的農業發展路子,效益逐年見好。
  • 雲南楚雄:「四抓四促」提升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抓組織強保障,促凝聚合力。成立以市長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指導產業扶貧相關工作。按照「統一領導、分塊管理、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堅持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之間配合抓,形成擰緊一條繩,勁往一處使的工作格局。
  • 馬欄山結對沙洲村「雲」扶貧 「半條被子」的故事將變引流增收景點
    馬欄山結對沙洲村「雲」扶貧 VR技術助力,「半條被子」的故事將變引流增收景點 環形直播燈下,「網紅」小姐姐一番活色生香的帶貨,引發沙洲村的土產水果熱賣。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卓 攝 長沙晚報9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尹增明)「半條被子」的故事將藉助VR技術變身實景旅遊點,而沙洲村的原生態土產也將由馬欄山網紅「村播」變「爆款」。27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與郴州市汝城縣沙洲村黨建結對,園區直播團隊進沙洲村田間地頭「村播」,開展消費「雲」扶貧。
  • 遵義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精工)檢測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新蒲新區...
    3月20日,貴州省標準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暨遵義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精工)檢測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新蒲新區舉行。新區(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路斌,貴州航天精工製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蹇出席籤約儀式。新區領導張信勇、劉鍵及市、區相關部門參加籤約儀式。
  • 雲浮啟動鄉村旅遊季活動,推出多項惠民惠農措施
    9月21日,由廣東省旅遊局、雲浮市人民政府主辦,新興縣人民政府、雲浮市旅遊局承辦,南方都市報·南都旅遊協辦的「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暨「上山下海·廣東人遊鄉村」旅遊季(雲浮分會場)系列活動在雲浮市新興縣翔順象窩山生態園舉行,現場發布了一系列惠農惠民、促旅興農措施。
  • 《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
    6月28日下午,由遵義市人大常委會主辦,匯川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承辦的「保護世界遺產·守護精神家園」《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宣傳系列活動在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舉行。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元平,省文物局副局長羅青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興萬,副市長李蓮娜,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姜世甫,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楊斌,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區委副書記、區長曾徵,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曉霞,區政協主席楊嵐出席活動。
  • 最新發布:遵義市2020年土地市場年報
    本報告所統計數據來源於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計時間截止2020年12月31日;2. 本報告統計土地掛牌及成交數據僅包含住宅用地、商業用地、住宅兼商業用地,其他用地類別不在本報告統計範圍之內;3. 本報告所統計之數據涉及區域為遵義市紅花崗區、匯川區、新蒲新區以及播州區等四大區塊,統計數據包含各區下轄鄉鎮。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辦事一刻也不能停|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黨委...
    我叫吳鵬,2020年8月開始擔任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黨委書記。  在此之前我曾是松林鎮鎮長,在松林鎮工作的五年奉獻了自己的一腔熱血,與松林鎮的群眾們一起戰貧困,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   剛到毛石鎮,我對自己的提的要求就是「為群眾辦事一刻也不能停」。
  • 河南惠農.百奧佳高碳基肥料—有機替代無機的橋梁
    [導讀]在河南農業大學、遼寧生物碳工程技術中心和登封市科技局共同支持下,以河南惠農土質保育研發有限公司為科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