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將正式施行。6月28日下午,由遵義市人大常委會主辦,匯川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承辦的「保護世界遺產·守護精神家園」《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宣傳系列活動在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舉行。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元平,省文物局副局長羅青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興萬,副市長李蓮娜,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姜世甫,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楊斌,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區委副書記、區長曾徵,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曉霞,區政協主席楊嵐出席活動。
活動分《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新聞發布會、碑刻揭幕儀式、頒布實施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三部分進行。
範元平、李蓮娜共同為《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碑刻揭幕,標誌著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管理正式步入法治化保護軌道。
羅青松在致辭中強調,《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的正式施行,意味著海龍屯土司遺址保護的各項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作為遵義市首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該《條例》開啟了遵義市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篇章和新徵程。各級各部門要以《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頒布實施為平臺,繼續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各項工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共有精神家園,講好土司故事,讓土司文化永續不滅、讓世遺碩果代代共享。
劉興萬在講話中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宣傳《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以該《條例》施行為契機,切實履行文物保護工作責任,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要以法治思維落實保護責任,堅持依法管理,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強化責任追究,開啟海龍屯保護的法治時代;要以合理適度利用為原則,挖掘海龍屯歷史價值內涵,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文博創意產業,打造文物旅遊品牌,促進海龍屯文物事業健康發展。
姜世甫說,近年來,匯川區緊緊圍繞「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按照「科學規劃、保護為先、專業管理、市場運營」的工作思路,始終堅持文物本體保護和管理為中心,牢牢抓住文物保護和遺址開發利用兩條主線,紮實推進海龍屯保護管理和整體利用工作,海龍屯歷史文化傳承實現新提升。匯川區將一如既往守住守好、用足用活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曾徵表示,文物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新徵程中,匯川區將嚴格按照《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的規定,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實現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活動中,遵義海龍屯文化遺產管理局、匯川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市民代表分別作遵守《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保護遺產宣誓。
活動還通過《海龍煙雲》《我一直等在這裡——海龍屯》《海龍屯》《海龍屯之戀》《匯美之川》等文藝節目,全面展現海龍屯「飛鳥騰猿,不能逾者」的雄峻險要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故事。
據了解,2018年3月30日,經貴州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批准,《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是遵義市2015年取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制定的第三部地方性法規,彌補了遺產地沒有專門法規保護的空白,是遵義健全文物法治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對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
《條例》分為六章四十二條,內容包括總則、規劃建設、保護管理、傳承利用、法律責任和附則六個部分。《條例》具有「依法設定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的管理責任」「強化海龍屯保護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劃定了海龍屯保護範圍,落實了文物保護責任」「嚴格文物工程審批程序」「通過地方性法規授權海龍屯保護管理機構在遺產核心區有行政執法權」「豐富拓展了傳承利用的內容」等六大特點。
市政府副秘書長何家琴,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匯川區)領導王先鬱、李濤、謝國蕾、胡隆俊、江繼義,市直、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馮成 方俊 熊思豪 周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