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遺城海龍屯為何在歷史上消失了?

2021-01-17 寒冰讀史

海龍屯位於貴州省遵義市老城西北約28公裡的龍巖山巔,又稱龍巖囤、龍巖屯,是一處宋明時期的「土司」城堡遺址。其行政區劃屬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海龍囤村雙龍組。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對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頂平闊,面積約1.59平方公裡。屯上建有九關,屯前六關: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屯後三關:萬安關、二道關、頭道關。

明代時,在播州設立宣慰使司,駐地相當於今貴州遵義市。隆慶五年(1571),生性雄猜、陰狠嗜殺的楊應龍世襲了父親楊烈的播州宣慰司一職。萬曆十四年(1586),楊應龍升任都指揮使,因從調有功,加封為瞟騎將軍。萬曆十四年,因向朝廷進獻大木美材七十棵,受賜飛魚服與都指揮使職。

楊氏歷代統治播州,勢力盤根錯節,早有不臣之心,他認為四川官軍弱不經戰,非常輕視,久欲佔據整個四川,獨霸一方,他的居所雕龍飾鳳,又擅用閹宦,儼然是一個土皇帝。楊應龍為人狡詐多疑,好以誅殺立威,結怨甚深,所轄五司七姓不堪其虐,紛紛叛離。楊應龍聽信寵妾讒言,殺妻及嶽母,妻叔張時照向明廷告其謀反。萬曆十八年(1590年),貴州巡撫葉夢熊也上奏楊應龍不法諸事,力主勘問。此時,松潘地區動亂不安,播州壯兵不斷受調到外地協防,四川巡撫李化龍奏請暫免勘問。黔蜀兩省意見不一。萬曆十九年,葉夢熊重議勘問,奏請播州改派流官治理。李化龍與之相左,遭致懷疑與斥責。

朝廷詔命黔蜀兩省會勘,楊應龍當然願赴蜀而不赴黔。二十年,楊應龍赴渝受審,依法當斬。時倭人進犯朝鮮,楊應龍請求獻金贖罪並帶兵徵倭,朝廷允準。繼任四川巡撫王繼光堅持嚴提勘結,楊應龍抗命不出,朝廷下令進剿。二十一年,王繼光會兵進剿,抵達婁山關。楊應龍詐降,暗地遣兵據關衝殺,官軍大敗且死傷過半,王繼光被革職。二十三年,兵部侍郎邢玠命重慶知府王士請令楊應龍至綦江聽勘。楊應龍縛獻黃元等12人抵斬,並請納銀四萬兩助採木贖罪。朝廷允準,以子楊朝棟代其職、次子楊可棟留渝作人質。不久,楊應龍聞次子死,拒繳贖金。二十四年,楊應龍派兵襲掠餘慶、大呼、都壩,焚劫草塘二司及興隆、都勻各衛,圍黃平,戮重安長官家。二十五年,流劫四川江津、南川諸邑,襲擊貴州洪頭、高坪、新村諸屯,並侵擾湖廣48屯,朝廷震怒。

為長久之計,從起兵開始,楊應龍調集役夫工匠,大規模擴建海龍屯。他先將原有的城堡、宮室擴充加固,又筑前後9關作為抵禦明軍的防線,再於城堡外圍5公裡處修建土城和三重月城,延伸防守範圍。城堡內則修建樓房、家廟、倉庫、兵營和水牢。楊應龍的如意算盤是,即便播州不保,憑藉海龍屯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亦可與明軍對抗到底。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貴州巡撫江東之等率兵3000進剿。楊應龍令其弟楊兆龍、子楊朝棟至飛練堡迎戰,官軍無一生還,江東之被革職。此時,明朝援朝抗倭戰事已經結束,萬曆皇帝決心平定楊應龍叛亂。同年五月,李化龍再度出山,奉命節制川、黔、湖廣三省軍務,主持平播戰事。楊應龍於官軍集結前率兵八萬陷案江,縱兵血洗綦江城。萬曆二十八年(1600)初春,明軍各路兵馬陸續匯集播州附近。李化龍持尚方寶劍,主持討伐全局,坐鎮重慶;郭子章以貴州巡撫坐鎮貴陽;湖廣巡撫支大可移駐沅江。明軍分兵八路進剿:總兵劉珽出綦江;總兵馬禮英出南川;總兵吳廣出合江;副總兵曹希彬出永寧;總兵童無鎮出烏江;參將朱鶴齡出沙溪;總兵李應祥出興隆衛;總兵陳璘出白泥。每路兵馬3萬,共計20餘萬人。這種安排,足以說明神宗對於剿滅楊應龍的決心。

八路大軍中,劉珽綽號劉大刀,是平倭名將,夙有威名,所部驍勇善戰。綦江在播州的北面,楊應龍也以重點屯兵於此,以其子楊朝棟親領苗兵數萬進行防守。然而,苗兵畏懼劉珽,一聽「劉大刀至矣」,往往不戰而潰。羅古池一戰,楊朝棟差點被俘。劉珽率軍一直攻到了婁山關下。婁山關是楊應龍老巢海龍囤的門戶,與海龍屯並稱天險,易守難攻,但是,卻被劉珽在四月至六月兩個月內連續攻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攻下烏江一線後,20多萬明軍將海龍屯團團圍困。在佔有絕對優勢的明軍面前,楊應龍如做困獸。此時,再堅固的城牆,也抵擋不住輪番進攻的明軍。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6月6日,海龍屯被攻陷,楊應龍回天無力,與其子抱頭痛哭,而後焚毀宮室,與兩愛妾同室自縊而死兒子楊朝棟、弟楊兆龍被俘。戰役前後歷時114天,斬殺楊應龍的部隊2萬人。萬曆二十八年(1600)十二月,李化龍班師回朝,並將楊朝棟等69人押解到京師,磔於鬧市。至此,平播一戰以完勝結束。

平播之役宣告了割據播州,傳位29代,於公元724年即已建立的楊氏世襲統治徹底結束。

相關焦點

  • 保護與發展 讓海龍屯從歷史中甦醒
    沉寂數百年的海龍屯日益受到世界的關注。徐雁攝   6月7日,記者從遵義市匯川區出發,穿過海龍屯隧道,10分鐘後便「穿越」到海龍屯景區。負責景區保護與開發的傳奇文化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符定偉告訴記者,「海龍屯正在書寫旅遊保護與發展的新傳奇。」  2016年,海龍屯接待遊客50餘萬人次。這一數據,比傳奇文化公司在年初估算的8萬遊客,多了6倍有餘。
  • 精讀堂|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解碼海龍屯鮮為人知的秘密
    海龍屯為何能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它僅僅是楊氏土司的自我防禦體系嗎?而楊氏土司,是否真的如自己宣稱的那樣,是來自中原的漢人?後來唐朝滅亡,楊家再也無法回到北方,因此成了世代傳承的土司,27代30人統治播州700年以上,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蹟。而海龍屯,則是楊氏第15代祖楊文所建,一直到楊應龍時毀於戰火。歷史記載可信嗎?這是考古人李飛必須思考的問題。通過PPT,他展示了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墓葬、第十三代土司楊粲墓,以及楊介墓等墓葬情況。
  • 《古今海龍屯》與葉辛的不解之緣
    而今,由葉辛老師所寫的長篇小說《古今海龍屯》更是宣起了讀者們的熱潮,這部小說也將會改編成電視劇呈現給廣大觀眾朋友。 葉辛老師是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也是《古今海龍屯》小說的作者。在他的身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歷史,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洪流中,葉辛老師離開自己的家鄉上海來到貴州,和海龍屯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於是才有了長篇小說《古今海龍屯》。
  • 《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
    活動分《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新聞發布會、碑刻揭幕儀式、頒布實施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三部分進行。  範元平、李蓮娜共同為《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碑刻揭幕,標誌著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管理正式步入法治化保護軌道。  羅青松在致辭中強調,《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的正式施行,意味著海龍屯土司遺址保護的各項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 青花瓷瓶看乾坤——讀長篇小說《古今海龍屯》
    在《古今海龍屯》(新星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中,他將筆觸伸向貴州遵義古播州土地上的海龍屯,展現了四百多年前這裡發生的「萬曆三大徵」之一的平播之戰,同時書寫了一段發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愛情故事。如果只是單純表現這其中一面的話,小說則可能會因為不那麼接地氣或者炒剩飯而顯得有些許單薄與陳舊,但當慘烈曲折的明代戰事與纏綿悱惻的現代愛情被作家精心縫合在一起時,小說就變得氣韻生動、意蘊豐厚了。
  • 遵義市將出臺地方性法規加強海龍屯保護管理
    5月24日,從遵義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的《遵義市海龍屯保護與管理條例》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擴大
  • 葉辛作品精選,《古今海龍屯》評分高達8.8
    《古今海龍屯》豆瓣評分:8.8作品簡介:一六〇〇年,明萬曆年間。明廷官軍攻入海龍屯,播州楊氏第二十九代土司楊應龍自盡身亡,被稱為「萬曆三大徵」之一的平播之戰就此落下帷幕。二〇一二年,海龍屯入選成為「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重新回到人們視野之中。
  • 重現海龍屯的前世今生 葉辛新書正式發行
    重現海龍屯的前世今生 葉辛新書正式發行 2017-03-04 11:27:00來源:央廣網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西忻城縣土司博物館館長陳壽文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20日,中新網記者到訪莫氏土司衙署。  陳壽文介紹,莫氏土司衙署始建於明萬曆10年(1582年),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衙署建築皆磚木結構,氣勢宏大,格調典雅,民族特色濃鬱,是研究土司文化的實物資料,莫氏土司衙署被譽為"壯鄉故宮"。
  • 遵義海龍屯景區12月30日起臨時閉園!
    海龍屯景區臨時閉園公告尊敬的遊客朋友:因受冬季低溫雨雪凝凍天氣影響,海龍屯景區不宜正常遊覽。為確保遊客安全,海龍屯景區於2020年12月30日起臨時閉園,恢復時間視天氣情況另行通知。由於冬季氣溫多變,請各位遊客朋友關注海龍屯景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及時獲取景區訊息。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特此通告。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景區2020年12月30日來源:海龍屯貴州發布兩節期間疫情防控緊急通知2020年,貴州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4318元/年!這個會上,還說了這些消息.....
  • 第一個提刀登上海龍屯的男人——王鳴鶴
    據鄭珍《遵義府志》記載,在播為官的汾陽人林桐於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秋七月憑弔海龍戰場時,有感而作《題王羽卿詩後碑》,碑文見載於《遵義府志》。此時是戰爭之後的第41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重修海朝寺時所刻的碑文(舊碑新用)。碑文中的一些細節,不見諸史乘,即王鳴鶴還是平播戰役中最先登頂海龍屯的將領。
  • 《海龍屯保護條例》7月1日施行 拒絕破壞,景區保護將有法可依
    3月30日,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遵義市海龍屯保護條例》。
  • 一本楊氏家譜記載:永順土司王朝最後的日子
    湖南日報記者 李國斌 7月4日,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唐崖土司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一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消息傳來,人們歡欣鼓舞。 看到申遺成功的消息時,湖南日報已退休的老報人楊新正不禁想起前不久在閱讀、整理家藏老家譜時,發現了其中的一段記載,記述了永順土司王朝最後的日子。
  • 考古學者李飛做客「精讀堂」 細讀「無字之書」海龍囤
    復活的土司城堡 海龍囤是中國唐宋羈縻之治和元明土司制度的產物,見證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政策由羈縻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歸流」的演變。公元1600年,海龍囤在著名的「平播之役」中毀於一場大火。
  • 孔學堂國學書博會·30本最受讀者歡迎的國學圖書|《海龍屯(彩色...
    編者按8月30日上午,「30本最受讀者歡迎的國學圖書」在第三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孔學堂國學書博會)開幕式上揭曉。「30本最受讀者歡迎的國學圖書」將陸續在天眼新聞文化頻道推介(不分先後)《海龍屯(彩色精裝版)》貴州教育出版社國內首次邀請西方著名漫畫家執筆,以獨特的圖像語言展現中國歷史文化。
  • 《海龍囤》圖像小說未上市已受關注
    原標題:《海龍囤》圖像小說未上市已受關注 8月19日,在上海書展貴州展館,由貴州教育出版社策劃的《海龍囤》圖像小說發布會舉行,吸引了讀者關注。 連日來,貴州展館推出了系列動漫活動,繼18日貴州教育出版社舉行了「中國原創街舞動漫作品——《街舞狂潮》新書首發儀式」後,8月19日,貴州人民出版社新出的動漫作品《國魂》作者神北克見面、《海龍囤》圖像小說發布會等活動,都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 《海龍囤》是貴州教育出版社新推出的新書,雖未上市,但貴州教育出版社充分利用上海書展這一契機,製造聲勢。
  • 真相藏在忻城莫氏土司衙署
    話說莫老爺的原型,就是忻城莫氏土司的第十二代繼承者莫猛。先說莫氏土司,在傳說裡不如劉三姐流傳更廣,但在歷史上,也是大大有名。莫氏土司的始祖叫莫保,元朝至正年間任慶遠宜山八仙屯土千戶,從那時候起,就是地方統治者,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二年最後一任土司莫繩武因「縱匪殃民」罪被撤職止,總共歷經了元、明、清三個朝代,長達500多年,前後共20人,歷經23代。
  • 被稱為海龍的生物,為何平時只能偽裝成樹枝模樣,膽小度日?
    被稱為海龍的生物,為何平時只能偽裝成樹枝模樣,膽小度日?1.「海中之龍」個頭小生活在無垠大海之中的「龍」,身形得有多大啊?20-40釐米!沒錯!被稱為海龍的生物,就這麼大。海龍和海馬是親戚。想像一下海馬那嬌小玲瓏的身軀,就不難想像它們的「表哥表姐」體型能有多大了。為何如此嬌小的生物能被冠以「龍」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