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楊氏家譜記載:永順土司王朝最後的日子

2020-11-30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記者 李國斌

7月4日,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唐崖土司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一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消息傳來,人們歡欣鼓舞。

看到申遺成功的消息時,湖南日報已退休的老報人楊新正不禁想起前不久在閱讀、整理家藏老家譜時,發現了其中的一段記載,記述了永順土司王朝最後的日子。

楊新正介紹,家譜記載,先祖中一個叫楊永斌的,曾在多地為官,清雍正七年,授湖南布政使(一省掌管財賦和人事的官員)。而在此前一年,清廷為加強對邊遠地區的中央集權管理,對西南各土司實行「改土歸流」,也就是改土司制為中央委派流官。楊永斌正好碰上了這檔事,而且是由他來處理永順土司王朝後續事宜的。

據《清史稿》記載,楊永斌是清康熙三十八年舉人,雍正三年授貴州威寧知府,在平定烏蒙土司動亂中,功績卓著。雍正七年,遷湖南布政使。

楊永斌每離開一地,均寫有一篇「紀事」,這些「紀事」收錄在家譜裡。在《楚南紀事》裡,有這樣一段記載:「又永順土司納土改流,皇上嘉其向化之誠,賜帑金萬兩,授以參將,即令履任江右。而其家屬仍踞舊地,鼓釁起禍,以致欽差審理歸獄,於新任同知潘果,失撫綏新附之宜,遂罹重典。餘抵楚,檄催隨任,而彼故遲遲其行,輒以田產未賣為辭。餘請如容美例,於藩庫內給銀一千六百兩,代民取贖。押送江右。而狡兔之窟遂除。」

楊新正解釋,其中講的「江右」,即江西,也就是永順彭氏土司的老家。容美,即容美土司,轄地為今湖北鶴峯縣及周圍一些地方,與唐崖土司毗鄰。「請如容美例」,就是請按照對待容美土司那樣的做法,對待永順土司。

從上述記敘中可以看到,末代土司彭肇槐及其家族,雖表面上具「向化之誠」,但內心卻是極其不舍,也極其不忍。於是,在彭肇槐無奈「履任江右」後,「其家屬仍踞舊地」,並且「鼓釁起禍」。「新任同知潘果」,因處置失當,「遂罹重典」。楊永斌到任後,敦促彭氏的家屬趕快隨遷江西。但是,其家屬卻以「田產未賣」為由,故意「遲遲其行」。怎麼辦?楊永斌請示按照容美的作法,從省財政拿出一千六百兩白銀,「代民取贖」。然後,將其家屬「押送江右」,終於將「狡兔之窟」給剷除了。

楊新正說,彭肇槐起初或許是急匆匆離開的,一個「即令履任」便是明證;而他的家屬卻是哭哭啼啼離開的,「押送」二字足以說明。不管怎麼說,他們就這樣悽悽慘慘地最終離開了他們家族生活、經營了800多年的這一方水土,離開了老司城!

如今,隨著成功申遺,老司城遺址,這個記錄了一個王朝興衰的古老王城,將煥發出新的光彩,向世人展示中國特有的土司文化遺存。

相關焦點

  • 楊氏最全42本家譜,跨越了近3000年歷史!
    跨越三千年的42本家譜 楊青是椏溪鎮中村一位普通村民,今年71歲,仔細算來,楊氏從西周楊伯僑開始,到楊青這一代已經是103代。這42本家譜是在1946年最後一次修的譜。
  • 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調查:中國南方的「故宮」
    不過,最近在這裡進行的老司城考古挖掘將永順推到全國媒體的聚光燈下。2010年5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永順縣政府委託,並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第三次對老司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新發現土司時期遺址20多處。10月29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湖南省副省長郭開朗等對考古現場進行了考察。一個神秘的土司王朝也正在浮出水面。一時間,100多家媒體湧向永順。
  • 話劇《立秋》與柳林《楊氏家譜》
    據《立秋》編劇姚寶碹先生講,此句臺詞摘錄自張正明先生《晉商興衰史》,而《晉商興衰史》這段文字,源自清代山西省柳林縣《楊氏家譜》。原文如下: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有一日當盡一日之勤。業不可廢,道唯一勤。功不妄練,貴專本業。本業者,所身所託之業也。
  • 家譜顯示:長江第二大島揚中住著隋煬帝後人(圖)
    幾天前,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消息傳出後,長江第二大島——揚中有一群姓楊的中老年人興奮不已,根據家譜記載,他們是隋煬帝楊廣的部分傳人。「我們是楊廣的後人,楊廣在位時三修運河溝通南北,今天申遺成功也有他的功勞。」看到現代快報《發現》周刊徵集家譜的報導後,揚中市民楊峻岭給現代快報打來電話。
  • 湘西土司王城遺址現古墓群
    近日,神秘而古老的土司王都城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河畔顯露真容。考古專家認為,發掘出土的永順土司王故都——老司城遺址堪稱「中國的馬丘比丘」和「東方龐貝古城」。此次新發現土司時期遺址20多處,包括烽火臺、軍事關卡、土司莊園、古墓群、宗教遺址、石刻墓志銘等。  類梯形結構國內少見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永順老司城考古發掘領隊柴煥波最近在老司城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城門」遺址。他介紹說,城門是城址發掘的中樞,對於弄清城址的整體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名人家譜是家譜中的精華,也是研究名人家世、生平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怎樣判定一部家譜為名人家譜      名人家譜,簡單地說就是記載了本族中一個或數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家譜。因在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裡,家譜對其記載較簡,只曰「歿於軍次」。倒是對同族的陸軍中將黃漢湘(字子和,號俠仙)大書特書,詳細記載了武昌起義的一些事件,大可補史料所闕。      「一人抵五軍」的惲代英的家譜      惲代英家譜:江蘇常州《惲氏家乘》,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光裕堂」鉛印本,惲寶惠、惲毓格等纂修。
  • 弘農楊氏四大家族世系精要
    《新唐書》對楊堅世系進行了記載。對上述家族,有一些爭議,原因是部分族人對歷史和家譜的認知不夠全面。宗族實現真正的平民化,其實是從明清開始的。宗族開始市民化,就是老百姓都可以自己修祠堂、修族譜,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從嘉靖皇帝開始的。嘉靖皇帝的時候曾有過一次大禮儀之爭,因為明武宗沒有後代,所以立武宗叔父興獻王長子朱厚熜為帝,稱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
  • 楊氏家譜總譜
    一、楊氏簡介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
  • 「網約湘遊」「神秘湘西·土司王城」最全旅遊攻略,等你來看看!
    不如,聽聽小編的建議,來湘西永順走走吧。在此,小編特地為各位摩拳擦掌從容優雅,獻上「神秘湘西·土司王城」旅遊乾貨。習文化參觀老司城博物館及老司城核心遺址區,走進八百年土司王城,見證彭氏土司興衰過往,領略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老司城博物館分為8個展廳,是展示土司制度、土司文化與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平臺。老司城遺址整個布局合理,建築氣勢雄偉,頗具土家民族特色。
  • 家譜並不是僅記載姓氏,完整的家譜有二十四項內容,你知道幾項?
    家譜就起到飲水思源之用,上面不僅記載了家族的來源,更有歷史上整個家族變遷的過程。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的名字中仍存在按字排輩的現象。但其中多數人已經不知道其根源何在,修家譜的往往是聲望頗高的老人。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發現,朝代更替頻繁,唯有家族與世長存。從追根溯源的角度來看,家譜的重要性變得突出,那麼家譜到底都記載什麼呢?
  • 高淳楊姓後裔頒家譜傳家訓
    2019年2月16日,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新牆社區花牆門村楊氏宗祠內格熱鬧,伴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在宗祠的戲樓上,楊姓後裔正在隆重舉辦頒發家譜活動。 據了解,花牆門村是一個300多戶村民的古村落,村裡楊姓村民悠悠傳承。今年74歲的楊永生老人顯得格外忙碌,作為楊氏家譜主編的他,今天這樣隆重的活動很開心。
  • 你是否了解一套完整家譜的組成?
    你是否了解一套完整家譜有幾部分組成嗎?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來源與變遷,中國人的姓氏淵源大多很為古老,假若沒有古書或舊譜的記載,後人就很難考究得清楚。
  • 何先龍:中國土司制度的源流衍變
    秦漢王朝中央設置有專門管理邊疆蠻夷的機構「典屬國」,並制定了禁止擅殺臣邦(含蠻夷道)「後子」的法律條款。地方則設置蠻夷「道」。因此,夏商周的羈縻政策和秦漢蠻夷「道」及秦朝「後子」受法律保護等就成為土司制度的萌芽。    前奏為漢魏隋唐大姓    中國的邊疆大姓及其渠帥形成於戰國,秦漢以後逐步在南方等邊疆地區發展壯大。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1上杭族譜館FJSH113龍巖楊楊氏族譜11上杭族譜館FJSH146閩臺館楊泉南後卿楊氏家譜12>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7閩臺館楊龍海海澄英埭楊氏家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8閩臺館楊雲霄弘農楊氏家譜敘錄11
  • 弘農楊氏走出大隋王朝開國皇帝楊堅,弘農在哪裡?
    尤其是從漢朝到唐朝這千年時間內,楊氏是當時頂級的豪門大族之一,就是著名的弘農楊氏。結束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大亂的隋文帝楊堅就出自弘農楊氏,建立了楊姓歷史上唯一的大一統王朝。晉惠帝司馬衷的母親楊豔、繼母楊芷,以及楊芷的父親楊駿都出自弘農楊氏。弘農楊氏真正成為頂級豪門是在東漢,第一代顯赫人物是人稱關西孔子的楊震。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西忻城縣土司博物館館長陳壽文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20日,中新網記者到訪莫氏土司衙署。  陳壽文介紹,莫氏土司衙署始建於明萬曆10年(1582年),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衙署建築皆磚木結構,氣勢宏大,格調典雅,民族特色濃鬱,是研究土司文化的實物資料,莫氏土司衙署被譽為"壯鄉故宮"。
  • 談談弘農楊氏祖源辨析精準辨法
    弘農楊氏是天下第二名門望族,譜系在《二十五史》、《四庫全書》中有大量記載,但是楊家內部出了一些反歷史派,寫譜胡編濫造,與歷史、地方志記載相左,這是不符合寫譜史志譜一致的原則的。為了澄清事實,我們弘農楊氏子孫有必要思考祖源辨析精準辨法,找對祖宗。只有把祖宗找對了,天下楊氏才一家親,那些找不對祖宗的人,一天喊口號天下楊氏一家親是在和稀泥,弘農楊氏必須堅決反對。
  • 山口百惠家族在浙江認祖歸宗|三門縣|山口百惠|石林楊氏宗譜|楊明...
    三門縣沙柳鎮溪頭楊村《石林楊氏宗譜》記載,楊明州於明朝祟禎二年(1629年),在乘船去寧波的途中遭遇颱風失蹤。1986年春,日本航空公司駐北京辦事處古堅義道先生、日本蔬菜採購公司駐滬辦事處山口光友先生來杭州尋祖,攜帶一本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修的楊氏宗譜,其一世祖宗為楊明州。族譜記載,楊在赴寧波的途中遭遇颱風後,在海上飄流28天,最後飄到琉球(日本)八重山,楊明州定居在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