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楊氏走出大隋王朝開國皇帝楊堅,弘農在哪裡?

2020-12-05 地圖帝

楊姓是我國的大姓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尤其是從漢朝到唐朝這千年時間內,楊氏是當時頂級的豪門大族之一,就是著名的弘農楊氏。結束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大亂的隋文帝楊堅就出自弘農楊氏,建立了楊姓歷史上唯一的大一統王朝。晉惠帝司馬衷的母親楊豔、繼母楊芷,以及楊芷的父親楊駿都出自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真正成為頂級豪門是在東漢,第一代顯赫人物是人稱關西孔子的楊震。楊震是當時著名學者,但到了五十歲才出來做官,一直做到荊州刺史、太常、司徒、太尉,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你對楊震不熟悉沒關係,你看過《三國演義》,總會知道那位自作聰明的主簿楊修,他的父親楊彪是楊震曾孫。弘農楊氏發展到東漢末年,與汝南袁氏、潁川荀氏、太原王氏都是當時一等一的豪門。《後漢書-楊彪傳》說得清清楚楚,「自楊震至楊彪四世太尉,與汝南袁氏俱為東京名族。」曹操敢殺楊修,卻不敢動楊彪,一直尊崇有加。

弘農是個地名,一如荀氏之與潁川,袁氏之與汝南。弘農在哪呢?只以東漢為例,東漢時的弘農是作為地級行政區的郡,轄區範圍包括河南省西部三門峽市以及洛陽市西部的洛寧、欒川等縣,以及陝西省東部的渭南市華陰、潼關。在東漢時,弘農郡北以黃河為界與河東郡(山西省西南部)為鄰,西北角以渭水為界接左馮翊,西鄰京兆,以南是荊州,以東是國都洛陽。

圖-俯瞰洛陽

弘農郡的治所在弘農縣,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主城區以西的黃河南岸。不過弘農楊氏的郡望不在弘農郡弘農縣,而在弘農郡最西部的華陰,也就是現在陝西省渭南市代管的華陰市。華陰的地勢非常險要,以北是渭河,以東是天險潼關和黃河大轉折處的風凌渡,以南是天險華山,往南不遠就是巍巍秦嶺。

在元朝之前,我國統一王朝或北方割據大型王朝的國都一般都在黃河以南。比如秦都鹹陽與西漢、前秦、北周、隋唐國都長安(陝西西安)緊緊挨在一起,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期)、隋唐東都洛陽與五代(不含後唐)、北宋、金朝(後期)的國都開封又比較近。長安與洛陽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夾在兩個國都之間的華陰,鑑於其擁有特殊的地理優勢,自然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圖-俯瞰西安古城南門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但關東義兵成為董卓的心頭大患。董卓有一個現成的選擇——把自己的根據地放在據有山河之險的關中長安。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脅迫公卿遷於西漢舊都長安。在董卓被關東義兵打得一敗塗地時,就退回長安。董卓讓董越屯兵澠池(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西),牛輔屯兵安邑(山西省運城市夏縣附近),段煨則屯兵華陰。澠池與安邑、華陰正好呈一個三角形格局,但澠池在潼關以東,安邑在黃河北岸,三座重鎮中對長安最為關鍵的是華陰,畢竟華陰與長安同在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同在渭河南岸,秦嶺以北。可以說過了華陰,長安就基本無險可守。董卓重兵守華陰,其實就是讓華陰成為長安的東大門。

董卓因為不得人心,惹得天怒人怨,最終被幹掉了。不過天下形勢更加混亂,董卓舊部李傕、郭汜等人殺來殺去,漢獻帝到處流浪。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漢獻帝被人劫持到華陰。還是這個段煨,準備把漢獻帝弄到自己的地盤上。漢獻帝不敢去,為了避難,甚至在路邊宿營,漢室之威至此慘矣。說來有意思的是,種輯、左靈等人稱段煨要謀反,而在力保段煨沒有謀反的官員中,就有出身弘農華陰楊氏的太尉楊彪。

圖-華陰市俯瞰

那麼華陰為何會成為弘農楊氏的郡望呢?非常簡單,弘農楊氏輝煌的開始——關西孔子楊震就是華陰人。

相關焦點

  • 隋文帝楊堅家族真的是出自弘農楊氏嗎,他真實的出身是什麼?
    楊堅是弘農郡華陰人,也就是所說的弘農楊氏,弘農郡是指黃河以南益陽以西的洛河、伊川、淅川流域,以及陝西洛水、射川、丹江流域,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一地區屬於關隴地區,楊堅是關隴士族的身份也是不用懷疑的。而且根據史料的記載,楊堅還是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弘農楊氏自稱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後代,從楊震到楊彪,弘農楊氏一門「四世太尉」與我們所知道的「四世三公」的袁紹袁家一樣,在東漢時期都是名門望族,弘農楊氏也正是從楊震開始,成為關隴集團的一支重要力量。
  • 談談弘農楊氏的復興
    專家們列出中國十大名門望族,楊氏名列第二,隴西李氏居第一,其實,如果從影響力,時間跨度綜合來說,隴西李氏只不過多出了幾個皇帝而已,然而很快他們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並沒有像弘農楊氏那樣幾千年綿延不斷,文化一直沒有斷層脫節。所以,真正的天下十大名門望族,弘農楊氏應當居第一。
  • 弘農楊氏四大家族世系精要
    弘農楊氏,乃產生於弘農之楊氏,《漢書》和楊秉碑記等載伯僑封於楊因氏焉。《呂夏卿大宗譜》載伯僑裔孫季夙攜子逃華陰產生弘農,此載有晉公子宮和華陰避難處等古蹟為證。自從弘農楊氏產生後,清白、博學、擔當、忠勇四大弘農文化誕生,構成弘農楊氏四大文化與弘農楊氏整個家族是分不開的,其中弘農楊氏有四個家族族譜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宗人予以篡改,分裂了弘農楊氏,離開了這四大家族,弘農歷史文化將解體。
  • 「楊姓」郡望在弘農
    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陝西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在漢代,華陰隸屬於弘農郡。從此楊姓便與弘農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東漢楊震,字伯起,生於弘農華陰。相傳楊氏先祖藏書於弘農郡湖縣董社原,即今靈寶豫靈鎮楊家村,楊震為讀書遷居此地,建「校書堂」。
  • 「天下楊氏出弘農」楊氏為何會是中國古代的貴族?
    楊氏更是流傳了一句話:天下楊氏出弘農,可以想像「弘農楊氏」必有其輝煌的歷史。根據資料考證,楊姓為隋朝、南吳的國姓,隋朝就是楊堅創立的,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皇族姓,除了出過皇帝之外,歷史上還有很多的楊姓歷史名人,比如西漢的丞相楊敞,其子孫更是官至太尉,與丞相絲毫不遜色。
  • 談談弘農楊氏祖源辨析精準辨法
    翻開楊年建、楊安生構建的楊幹譜系,楊堅、楊業是河東楊氏,是楊幹的直系子孫。但是,歷史上楊堅、楊業都是弘農楊氏伯僑公的後人,楊幹在《左傳》出現過,是晉悼公的弟弟,但是沒有封侯成為始祖的記載,也沒有世系傳承。第三、釜底抽薪。
  • 楊素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楊素出生於名門望族,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他們世代高官,非常的顯赫,這個家族文武雙全,例如楊素屬於武將,在文壇上也湧現出不少的大才子,例如後來的楊修、楊萬裡等等,他們不僅是國家的棟梁之才,而且文化修養也特別的高。因此,弘農楊氏不論在哪個朝代都非常的有影響力。
  • 弘農楊氏,傳奇家族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陝西渭河下遊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遊、丹江流域。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秉、孫賜、重孫彪,"四世三公"。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皇室,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
  • 「弘農楊氏」在歷史上顯赫數百年,司馬遷的女兒功不可沒
    「弘農楊氏」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門閥士族之一。從西漢丞相楊敞開始,到「西晉三楊」,再到隋朝皇帝楊堅、楊廣,以及後來唐代楊姓「十一宰相」。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弘農楊氏」歷經了多個朝代的變遷,但家族卻依舊顯赫。
  • 弘農楊氏族源概述
    因為家譜的大量誕生是宋朝之後的事情,實際上,宋朝以後家譜的撰寫也是很少放開,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還下令抓捕胡編濫造的譜匠,家譜沒有歷史依據不允許溯及太遠,否則就要被處罰。比如,綦彥臣所著《中國古代言論史》第十二章記載「湖北漢陽知府胡學成、廣東連平知州胡功成先後罷官回福建故裡。
  • 弘農楊氏世系表,你知多少?
    第一世:楊敞,漢昭帝時為丞相,大史學家司馬遷女婿。為弘農族中的第一個宰相,食邑於汝南,後楊氏又有「汝南堂」之稱,封安平侯,居弘農,為弘農一世祖。生子楊忠、楊惲 第二世:楊忠,生子譚 第三世:楊譚,生子寶、並 第四世:楊寶,生子震、衡 第五世:楊震,字伯起,「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譽稱得於楊震。
  • 隋王朝壽限雖短,但不止兩位皇帝。隋朝末帝不應是隋煬帝楊廣
    公元581年,北周權臣楊堅替代了靜帝宇文闡,接管了宇文氏的江山。隨之,北周亡、大隋興,楊堅成了歷史上的隋朝開國帝王隋文帝。公元589年,隨著南陳的滅亡,大隋一統華夏,中國歷史上長達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結束了。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其嫡次子楊廣承繼帝位,是為隋煬帝。
  • 楊氏族譜簡介
    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這就是忠心報國的楊家 楊家有弘農 楊家有四知 震公清白的故事傳佳話 楊家有情義 楊家胸懷大 走出西華山南北闖天下
  • 楊堅作為隋朝的開國之君為什麼叫隋文帝,不叫隋太祖?,
    其乃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老爸楊忠,其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楊堅在稱帝之後,本著孝道將其追諡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 至於為什麼歷史上一般稱他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
  • 四川省嶽池縣西板鄉生溪溝——弘農楊氏宗譜
    摘攝於《弘農楊氏宗譜》,原攝於2008年重建前舊址的紀念碑(又名印巖碑)四川省嶽池縣西板鄉生溪溝弘農楊氏宗譜第一章 編寫前言《仁誌譜》是川籍五代楊茂芬編著的,經翰林院楊步云為了《弘農楊氏宗譜》的編寫,我族啟字輩楊志國,自願承擔了編寫任務,於2007年開始,不辭辛勞,組織家族人員四處奔走,收集資料,歷時3年,終於在2010年將《弘農楊氏宗譜》編寫完成,並列印數份,送發給我族人,讓族人更好地了解我族的歷史。所以,我族人應衷心感謝楊志國的辛苦編寫和無私的奉獻!
  •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天下楊氏出弘農,弘農位於今天的潼關一帶,是天下楊氏的發源地。楊震被公認為是楊氏家族的發脈始祖。 楊氏家族得華山的護佑而傳宗後,他們始終念念不忘自己是晉室後裔,告別山林後,楊氏家族仿造宮室建造村落。他們給新建的村落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紫微宮。這是一個王霸天下的名字。因為「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稱皇帝。後人習慣稱為「晉公子宮」,即現在被稱為「天下楊氏第一村」的東宮村。因此也有了「天下楊氏出華陰,華陰楊姓歸東宮」的說法。
  • 看看《弘農楊氏族史》!
    楊維森先生寫的《弘農楊氏族史》就是如此,翻開書,史料一條一條,如果引用證據錯了,他就改正,這是一個學者的風範。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宗親,被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謾罵,楊維森從來不回罵一句,總是說罵人者不明道理,不要給他們計較,所以,這樣一位長者,是應該受到尊重的。現在摘錄他對一位宗親關於譜系始祖的回覆,大家可以看看他老人家是如何的忠厚,當你想罵他的時候,你還有力氣罵嗎?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3閩臺館楊碧溪楊氏族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4閩臺館楊平和山格大侖楊府族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7閩臺館楊龍海海澄英埭楊氏家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8閩臺館楊雲霄弘農楊氏家譜敘錄11
  •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喜歡楊氏女?
    因為唐太宗後宮中,有楊妃1號、楊妃2號、楊妃3號......最最重要的是,這些楊妃都出自大族弘農楊氏,且與隋朝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  此外,太宗後宮還有很多和楊氏有著密切關係的妃子,比如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的母親就出自隋楊宗室。
  • 漢朝的弘農楊氏,名門望族還出過四世三公,你身邊有姓楊的人嗎?
    楊敞,弘農楊氏第一世祖,他為人謹慎,受到霍光的賞識,當了霍光的軍司馬。楊敞之後又擔任了長史、搜粟都尉等官,後來被任命為大司農,專掌國家倉廩或勸課農桑。公元前77年,漢昭帝封楊敞為御史大夫,兩年後丞相王欣逝世,漢昭帝任命楊敞為丞相。楊震,年少時師從太常桓鬱,他通曉經籍、博覽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