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楊氏出弘農」楊氏為何會是中國古代的貴族?

2020-12-05 一起來看書吧

在中國人的眼中,姓氏是十分重要的東西,因為它是我們祖宗一脈相承的重要標誌,忘了自己姓什麼無異於「叛祖離宗」,在老一輩人的眼裡更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在漫長的歲月之中,中國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姓氏。如今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佔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當然,有的姓氏人少,但是卻依舊有著輝煌的歷史,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說的「楊」姓。

楊姓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氏更是流傳了一句話:天下楊氏出弘農,可以想像「弘農楊氏」必有其輝煌的歷史。根據資料考證,楊姓為隋朝、南吳的國姓,隋朝就是楊堅創立的,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皇族姓,除了出過皇帝之外,歷史上還有很多的楊姓歷史名人,比如西漢的丞相楊敞,其子孫更是官至太尉,與丞相絲毫不遜色。

如今,儘管距離當時的鼎盛時期過去了將近千年的時間,可是「弘農楊氏」之名依舊廣為流傳,遍布在全國各地,遍布天下之間,正應了那句話:「天下弘農出楊氏,弘農楊氏遍天下」!

相關焦點

  • 談談弘農楊氏的復興
    一個反對歷史的民族註定會成為一個沒有歷史的民族,一個反對歷史的家族,註定會成為沒有歷史的家族。俗語云,欲滅其國,必先滅其史,如果一個國家、民族、家族的歷史沒有了,這個國家、民族、家族就滅亡了。弘農楊氏從伯僑封楊後至明朝播州、廬陵楊氏的衰落,共計2700多年,在這段歷史長河中,楊氏人文薈萃,英雄輩出,譜寫了世界紀錄的輝煌家族史,世界上有哪個家族能夠一直輝煌2700多年?只有中國的弘農楊氏。
  • 弘農楊氏走出大隋王朝開國皇帝楊堅,弘農在哪裡?
    尤其是從漢朝到唐朝這千年時間內,楊氏是當時頂級的豪門大族之一,就是著名的弘農楊氏。結束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大亂的隋文帝楊堅就出自弘農楊氏,建立了楊姓歷史上唯一的大一統王朝。晉惠帝司馬衷的母親楊豔、繼母楊芷,以及楊芷的父親楊駿都出自弘農楊氏。弘農楊氏真正成為頂級豪門是在東漢,第一代顯赫人物是人稱關西孔子的楊震。
  • 談談弘農楊氏祖源辨析精準辨法
    弘農楊氏是天下第二名門望族,譜系在《二十五史》、《四庫全書》中有大量記載,但是楊家內部出了一些反歷史派,寫譜胡編濫造,與歷史、地方志記載相左,這是不符合寫譜史志譜一致的原則的。為了澄清事實,我們弘農楊氏子孫有必要思考祖源辨析精準辨法,找對祖宗。只有把祖宗找對了,天下楊氏才一家親,那些找不對祖宗的人,一天喊口號天下楊氏一家親是在和稀泥,弘農楊氏必須堅決反對。
  • 弘農楊氏,傳奇家族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陝西渭河下遊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遊、丹江流域。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秉、孫賜、重孫彪,"四世三公"。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皇室,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
  • 隋文帝楊堅家族真的是出自弘農楊氏嗎,他真實的出身是什麼?
    而且根據史料的記載,楊堅還是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弘農楊氏自稱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後代,從楊震到楊彪,弘農楊氏一門「四世太尉」與我們所知道的「四世三公」的袁紹袁家一樣,在東漢時期都是名門望族,弘農楊氏也正是從楊震開始,成為關隴集團的一支重要力量。
  • 弘農楊氏四大家族世系精要
    弘農楊氏,乃產生於弘農之楊氏,《漢書》和楊秉碑記等載伯僑封於楊因氏焉。《呂夏卿大宗譜》載伯僑裔孫季夙攜子逃華陰產生弘農,此載有晉公子宮和華陰避難處等古蹟為證。自從弘農楊氏產生後,清白、博學、擔當、忠勇四大弘農文化誕生,構成弘農楊氏四大文化與弘農楊氏整個家族是分不開的,其中弘農楊氏有四個家族族譜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宗人予以篡改,分裂了弘農楊氏,離開了這四大家族,弘農歷史文化將解體。
  •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天下楊氏出弘農,弘農位於今天的潼關一帶,是天下楊氏的發源地。楊震被公認為是楊氏家族的發脈始祖。中國歷史上的楊姓大族便從這條石峪中命系一脈,繁衍生息以至發展成千古望族。 楊氏家族得華山的護佑而傳宗後,他們始終念念不忘自己是晉室後裔,告別山林後,楊氏家族仿造宮室建造村落。他們給新建的村落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紫微宮。這是一個王霸天下的名字。因為「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稱皇帝。後人習慣稱為「晉公子宮」,即現在被稱為「天下楊氏第一村」的東宮村。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063閩臺館楊《福建漳州楊氏松澗系五大房系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2閩臺館楊楊氏族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3閩臺館楊碧溪楊氏族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4閩臺館楊平和山格大侖楊府族譜11
  • 楊素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楊素出生於名門望族,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他們世代高官,非常的顯赫,這個家族文武雙全,例如楊素屬於武將,在文壇上也湧現出不少的大才子,例如後來的楊修、楊萬裡等等,他們不僅是國家的棟梁之才,而且文化修養也特別的高。因此,弘農楊氏不論在哪個朝代都非常的有影響力。
  • 「弘農楊氏」在歷史上顯赫數百年,司馬遷的女兒功不可沒
    「弘農楊氏」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門閥士族之一。從西漢丞相楊敞開始,到「西晉三楊」,再到隋朝皇帝楊堅、楊廣,以及後來唐代楊姓「十一宰相」。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弘農楊氏」歷經了多個朝代的變遷,但家族卻依舊顯赫。
  • 楊氏族譜簡介
    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這就是忠心報國的楊家 楊家有弘農 楊家有四知 震公清白的故事傳佳話 楊家有情義 楊家胸懷大 走出西華山南北闖天下
  • 弘農楊氏世系表,你知多少?
    為弘農族中的第一個宰相,食邑於汝南,後楊氏又有「汝南堂」之稱,封安平侯,居弘農,為弘農一世祖。生子楊忠、楊惲 第二世:楊忠,生子譚 第三世:楊譚,生子寶、並 第四世:楊寶,生子震、衡 第五世:楊震,字伯起,「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譽稱得於楊震。
  • 弘農楊氏族源概述
    比如,綦彥臣所著《中國古代言論史》第十二章記載「湖北漢陽知府胡學成、廣東連平知州胡功成先後罷官回福建故裡。兄弟倆於乾隆十九年(應為九年)刊修家譜,內有"太祖"、"昭穆"、"武宮"、"煬宮"、"世室"、"升遐"、"籠罩天下"、"親賢樂利"等"僭妄"字句。二人卒後,奸人胡作梅因圖產不遂,便控告胡氏家譜有上述"悖謬之詞"。
  • 四川省嶽池縣西板鄉生溪溝——弘農楊氏宗譜
    摘攝於《弘農楊氏宗譜》,原攝於2008年重建前舊址的紀念碑(又名印巖碑)四川省嶽池縣西板鄉生溪溝弘農楊氏宗譜第一章 編寫前言《仁誌譜》是川籍五代楊茂芬編著的,經翰林院楊步云為了《弘農楊氏宗譜》的編寫,我族啟字輩楊志國,自願承擔了編寫任務,於2007年開始,不辭辛勞,組織家族人員四處奔走,收集資料,歷時3年,終於在2010年將《弘農楊氏宗譜》編寫完成,並列印數份,送發給我族人,讓族人更好地了解我族的歷史。所以,我族人應衷心感謝楊志國的辛苦編寫和無私的奉獻!
  • 楊氏家譜總譜
    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 堂號 四知堂 弘農堂:弘農,地名,古為陝西之弘農縣,今為陝西之華陰縣,是楊姓先人杼公興旺發祥之地,以望立堂。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故而得名。
  •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喜歡楊氏女?
    因為唐太宗後宮中,有楊妃1號、楊妃2號、楊妃3號......最最重要的是,這些楊妃都出自大族弘農楊氏,且與隋朝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  楊妃1號:隋煬帝的女兒,太宗四妃之一,生兩子   有關這位妃子的生卒年以及葬地史料上沒有記載,但是她生的兒子李恪十分出眾,唐太宗對其十分喜愛,其後代也曾出過能人,比如賢相李峴。
  • 楊氏家訓.祖訓.楊姓的來源
    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楊。
  •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注》關於楊氏部分摘錄及說明
    從黃帝到楊輅之世系,新唐書有載,已經發布於《弘農楊氏網》,最近看到專家們發布的《新唐書集注》特摘錄楊氏部分分享給宗親們。欲了解請關注弘農楊氏網。現附書稿如下:另外,《楊氏網》發布了《北魏弘農楊氏墓誌拓片珍品首次集中展示》一文,該文作者說根據史料記載,華陰楊播家族被爾朱氏誅殺,僅剩楊津子楊愔一人,這個是不實際的。應當按照《魏書》和《北史》來研究。
  • 「楊姓」郡望在弘農
    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陝西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在漢代,華陰隸屬於弘農郡。從此楊姓便與弘農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東漢楊震,字伯起,生於弘農華陰。相傳楊氏先祖藏書於弘農郡湖縣董社原,即今靈寶豫靈鎮楊家村,楊震為讀書遷居此地,建「校書堂」。
  • 丹徒楊氏與「四知堂」溯源
    西灣村楊氏源流  譜載該村楊氏始祖楊億(974~1020),字大年,系「(東)漢太尉震公三子奉公之後也」,曾任北宋秘書監察御史、翰林學士,後「棄官不仕,遊於長山,見其山川秀麗,景物鮮妍,有千萬載不拔之兆,不忍去隨家焉,是為西灣村楊氏之祖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