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喜歡楊氏女?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8 08:40:40 來源: 大胃王美食家

舉報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風流,後宮多達數百位,早就超出標準配置要求的120人。

  而在這些女人中有一位很特殊,她就是吳王李恪的生母楊妃。這位楊妃是隋朝公主、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因為這特殊的身份,很多電視劇中都願意塑造她與李世民有一段虐戀......

  但是細數唐太宗後宮我們發現,這位楊妃可不是李世民後宮中的獨一位!

  

  因為唐太宗後宮中,有楊妃1號、楊妃2號、楊妃3號......最最重要的是,這些楊妃都出自大族弘農楊氏,且與隋朝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

  此外,太宗後宮還有很多和楊氏有著密切關係的妃子,比如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的母親就出自隋楊宗室。

  

  那麼,唐太宗的後宮到底有多少位楊妃呢?

  楊妃1號:隋煬帝的女兒,太宗四妃之一,生兩子

  有關這位妃子的生卒年以及葬地史料上沒有記載,但是她生的兒子李恪十分出眾,唐太宗對其十分喜愛,其後代也曾出過能人,比如賢相李峴。

  
楊妃2號:弟媳變媳婦,唐太宗的騷操作

  這位楊妃2號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齊王妃,也就是李世民胞弟李元吉的妻子。

  她出生於隋宗室,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出身高貴。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齊王妃由於姿色貌美,被李世民收入後宮。

  入宮後,齊王妃盛寵不衰,還生育了李世民的幼子曹王李明。

  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曾打算把寵愛多年的弟媳楊氏扶上皇后寶座,後被魏徵勸諫。

  
楊妃3號:位列四妃之一

  這位楊妃也是生卒年不詳,但是能位列四妃之一,可知其肯定出身弘農楊氏。因為生下趙王李福,,所以被尊崇為趙國太妃,唐代宗去世後出宮隨兒子就藩頤享天年去了。

  楊妃四號:隋觀王楊雄的孫女

  她出身名門,在貞觀年間被冊封為正三品的婕妤,所以她不算妃子,但是婕妤這個級別屬於內命婦裡的高位品級。

  由於史料匱乏,楊婕妤的生平暫時不為人所知,僅有婕妤冊文收錄於《全唐文》。

  楊妃五號:僅出現在其弟墓志銘中的女人

  隋煬帝期間,權臣越國公楊素嫡長子楊玄感曾於洛陽起兵造反,其弟楊玄獎意欲響應卻先被郡丞所殺。

  之後隋煬帝平復叛亂,楊玄獎家眷按例被籍沒入掖庭,楊氏女入宮為宮婢。李唐贏得天下後,楊氏被李世民看中成為後宮中的一員。

  貞觀七年,楊氏的弟弟楊臺因「姊在後庭、編名戚裡」,得以因「妃嬪之親」的緣故被封為正七品上的尚食直長,其後她的經歷就不為人所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小鳥依人一詞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誇獎大臣的!這些成語也和他有關
    現在人們常用「小鳥依人」來形容少女或小孩子的嬌小可愛,殊不知這一成語剛形成的時候並不是用來形容女子,而是唐太宗李世民用來評價大臣褚遂良的。耿直褚遂良「小鳥依人」一詞出自《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其中記載了唐太宗對多位大臣的評語:「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 唐太宗和隋煬帝有9大共同點,為何最後卻有截然相反的人生
    在中國的隋唐時代,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皇帝,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隋煬帝楊廣。 在這兩人的身上有一個非常有趣而又奇怪的歷史現象:他兩人有非常多的共同點,但是卻成了一正一反的兩個極端典型,一個成了開創貞觀之治的千古一帝,一個則成了留下千載罵名的獨夫民賊。
  • 李世民家的女人們:彪悍的人生要什麼解釋?!
    可這女強人偏偏脾氣暴躁,自己是個病秧子,還喜歡教訓身邊人,平時兒媳婦見到她都退避三舍。一聽說婆婆身體不好要人照顧,獨孤氏的兒媳婦怕被她當作受氣包,紛紛裝病告退。只有李淵的妻子竇氏敢承擔這個任務,連續幾個月守在獨孤氏床前日夜伺候,不換衣履。竇氏可比她婆婆還要牛掰。如果說獨孤氏是霸道總裁,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唐代追尊太穆皇后)就是女憤青。
  • 李世民的千年銀杏樹
    由唐太宗李世民於1400多年前親手所種,繁華落盡夢回大唐千年場景盡現眼前!李世民為什麼會建一古廟種下一顆銀杏樹呢涇河龍王擅自更改降雨的時辰和降雨量,天庭派魏徵監斬,龍王就請李世民幫忙拖住魏徵保其性命,李世民答應了。可誰知道魏徵就趁著和李世民下棋的時候瞌睡一會兒的功夫就把龍王斬了。龍王恨李世民說話不算數,從此總是入夢讓李世民索命!李世民害怕憂鬱成疾,為求菩薩超度龍王,便建立這古廟,並親手種下這棵銀杏樹!
  • 觀音菩薩的一石二鳥之計:通過兩件寶物,將唐僧與李世民引上正軌
    而且原著中也沒有明確表示,她要的到底是白銀還是黃金,不過按照傳統的思維來講,這樣的說法一般都是指白銀的數目。可是根據如今的市面價格來算,288750克白銀已經相當於人民幣110多萬,如此價位當真可以算是極端奢侈品了。也難怪唐太宗李世民聽到這個報價之後,都會仔細斟酌一番,忍不住出聲問道:「那袈裟有何好處,就值許多?」
  • 李世民讓3百多死囚回家過年,約定來年秋後回京問斬,第2年回來多少人?
    李世民讓3百多死囚回家過年,約定來年秋後回京問斬,第2年回來多少人? 李世民開創的大唐盛世,早已被後世所稱讚。李世民為帝之後,虛懷納諫,勸課農桑,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 唐太宗實現了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最終卻死在了追求長生不老上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只存在了短短數十載,卻讓後世仰慕了千年之久,令無數文人騷客不吝筆墨的誇讚、無數年輕男女渴望夢回於那時,這個時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史書曰:「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 唐太宗書法書風如何——心摹手追翰墨情
    而唐太宗李世民則是統治集團的傑出代表、以他睿士英主的領袖魅力影響一代又一代賢才的政治熱忱。隋朝末年,十八歲的李世民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進軍長安,一舉拿下氣數將盡的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他在血淋淋的「玄武門之變」中奪位登基,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 唐太宗第一次見西洋女人,表現真實:奇珍異獸,關進宮殿裡
    ,尤其是到了唐朝的時候,更是有不少的西洋人到來,生活在唐朝這片土地上。  為了能夠使得自己的宗教在唐朝廣泛傳播,他們用盡了手段,給唐朝的官員不斷的送禮,意圖打通關係,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都收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玩意,知道帝王都喜歡美女,這些人還特地的準備了不少的西洋美女。
  • 李世民年輕時身體那麼好,為何51歲就與世長辭?壽命如此短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擁有很高的聲望,他執政期間,開啟了貞觀之治,為盛世唐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古語有云五十知天命,唐太宗李世民活了51歲也不算短命了,但李世民早年一向身強體壯、精力充沛,似乎應該有更長的壽命。
  • 破15萬高句麗人,殺3300女真先祖,李世民最漂亮的外戰為何撤軍?
    ——李世民《傷遼東戰亡》編者按:一代大帝唐太宗李世民對於高句麗的徵伐,竟以撤軍告終,李世民事後更是頗為懊悔,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這也是古往今來對於唐太宗徵高麗之戰充滿了爭議。但事實上,徵高麗之戰中的經典戰役——駐蹕山之戰,卻是李世民一生中僅次於虎牢之戰的神仙仗。唐太宗徵高句麗,總共出動6萬陸軍,4萬水軍,馬4萬匹。
  • 國王想娶唐朝公主,唐太宗要了四種動物作為彩禮,導致此國滅亡
    後來得知李世民去泰山封禪,乙失夷男認為機會來了,他要給李世民顏色看看,於是帶著他的20萬人馬氣勢洶洶地來了,開始打東突厥。阿史那思摩無心戀戰,急忙讓長安求救。他的小伎倆李世民心知肚明,李世民正等著他來呢,唯恐他不敢背叛,他背叛證明他確實有野心。
  • 判官在生死簿上,為李世民添了20年的壽命,閻王看破為何不說破?
    西遊記第10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說的是魏徵夢中斬了涇海龍王后,涇海龍王覺得唐太宗之前曾答應救他,結果還是被魏徵殺了。涇海龍王遷怒於唐太宗,於是每天夜裡就驚擾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不僅如此,涇海龍王還到閻王殿狀告李世民不守信用,大呼自己死的冤枉,一定要讓李世民抵命。閻王為了解情況,於是就派小鬼到李世民的夢中傳喚李世民。如此一來,李世民每天夜裡睡不好覺,白天無精打採沒法處理朝事。
  • 中國曆朝歷代都修長城,為什麼李世民偏偏不修?他的答案讓人佩服
    到了同治年間,還專門修建了清代長城,用來對付捻軍,在山東、安徽、河南等多地均有分布,工程十分浩大。甚至,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仍然發起過「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活動,可以說,長城的修築幾乎貫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見證了中國的成長軌跡。但即便如此,中國的朝代中,仍然有兩個朝代對於長城沒有進行修繕,分別是唐朝和元朝。
  • 看李世民怎麼認為的
    看李世民怎麼認為的。提到李世民,大家肯定印象深刻,不少電視劇都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為題材拍的,可謂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小編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當時已經是太子的哥哥和第四個弟弟,甚至連兄弟家的兒子也沒放過,他的這一做法在歷史上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他看重權利不看重親情。
  • 弘農楊氏,傳奇家族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秉、孫賜、重孫彪,"四世三公"。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皇室,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楊皇后、楊貴妃,眾多楊氏駙馬,無限輝煌。 弘農楊氏,文的有楊修、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裡、楊大異。
  • 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武則天的老公—雄才大略的高宗李治
    隋煬帝曾三次討伐高句麗宣告失敗,並且唐太宗親徵高句麗也以失敗告終,可謂李治竟意外地完成了隋煬帝到唐太宗一直以來蕩平遼東的夙願。至此,唐朝的版圖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另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並且維持了有32年之久。李治之才略,仍見於聽各家建言,以民生國計為重。使人口從貞觀時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了三百八十萬戶,實現了「永徽之治」。
  • 故事:禽擇良木而棲,人擇良人而伴,唐太宗,最知人善用的皇帝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歷史上最知人善用的皇帝,唐太宗。貞觀初期,剛剛統一了全國,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此刻的李世民身上的擔子就特別的重。年僅二十九歲的李世民在政治上具有遠見卓識,為國家選擇了「偃武修文」的建設道路,推行了一系列開明的治國方略,堅定不移地把理政的重點放在促進農桑發展上。
  • 清晨突然下了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很美,李世民即興寫下一首詩
    雪極其平常,每年都會下雪,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外,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看到了唯美的雪景,往往會詩興大發,從而創作出令人驚豔的傳世名篇,這些經典的詠雪詩,由於農寫得很唯美,也就成為了讀者最喜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