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隋煬帝有9大共同點,為何最後卻有截然相反的人生

2020-12-05 騰訊網

在中國的隋唐時代,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皇帝,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隋煬帝楊廣。

在這兩人的身上有一個非常有趣而又奇怪的歷史現象:他兩人有非常多的共同點,但是卻成了一正一反的兩個極端典型,一個成了開創貞觀之治的千古一帝,一個則成了留下千載罵名的獨夫民賊。

那麼,這兩個皇帝到底有哪些相同之處呢?他們為何又會展現出一正一反的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呢?

接下來,咱們先說一說兩個人的相同之處:

一. 兩人的皇位都來路不正

楊廣本來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他通過拉攏權臣楊素,向母親獨孤皇后進獻讒言,進而取代了楊勇被立為太子。後來,楊廣又命人弒殺了自己的父親楊堅,最終登基稱帝。而李世民恰恰也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他通過玄武門之變,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退位,這才奪得了皇位。

二. 兩人在當皇帝前都曾立下赫赫戰功

楊廣在20歲的時候就被任命為揚州總管,率領韓擒虎、賀若弼等名將南下伐陳,並成功滅亡了陳朝,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創下了不世之功。而李世民也絲毫不差,他在隋末亂世中南徵北戰,平定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因為功勞實在太大,沒有官職可以再封了,最後李淵新發明了一個官名封給他,叫做"天策大將軍"。

三. 兩人都非常有文採

楊廣不僅是一個政治家,還寫的一手好詩。他的很多詩篇都被後世傳頌,為後來的唐詩盛世奠定了基礎。尤其是一句"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甚至被宋朝的詞人秦觀所引用和稱讚。他寫的《春江花月夜》也打開了寫景抒情詩體的新局面,被唐初詩人張若虛所效仿。

而李世民也是一位文採風流的大詩人,在《全唐詩》中共收錄了88首他創作的詩。那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更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四. 兩人都曾因圖讖而枉殺大臣

在隋煬帝時期,流傳著一段"桃李子,洪水繞楊山"的讖語,被當時的人稱為"桃李子歌"。很多人認為,這段讖語預示了將有一個姓李的人取代楊氏獲取天下。於是,隋煬帝殺死了侄女宇文娥英的夫婿李敏,只因為李敏姓李,而且小名是"洪兒",和讖語極其符合。

晚年的李世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根據《舊唐書.李君羨傳》記載,貞觀22年,太白星經常在白天出現,屬於極大的兇兆。當時的太史官向李世民進言,說這種天象預示著 "女主昌,當有女武王者"。因為這個讖語,李世民殺死了他手下一個名叫李君羨的將軍,因為李君羨的乳名叫"五娘",而且他的官職和封邑名字中都帶著"武"字。

而且令人感到滑稽的是,不管是楊廣還是李世民,都漏掉了圖讖中真正指向的人:李淵和武則天。

五. 兩人都曾臣服突厥

楊廣和李世民都曾經遠徵絕漠,令突厥聞風喪膽。楊廣巡遊西域,使突厥的啟民可汗俯首稱臣。而李世民則被突厥奉為"天可汗",開創了大唐王朝與西域諸國文化交流的繁榮局面。

六. 兩人都曾多次討伐遼東

楊廣總共三次徵討遼東,而且三次全部失敗,導致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最終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農民起義,直接導致了隋朝的土崩瓦解。而晚年的李世民也十分的熱衷於討伐遼東,他同樣也發動了三次伐遼的戰爭,不僅每次的出兵規模非常宏大,甚至連出兵的路線都和隋朝時期相似。為此,唐朝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使李世民晚年的執政染上了汙點。

七. 兩人都出身關隴,都有鮮卑血統

楊廣和李世民都出身於北周的關隴貴族集團。楊廣的祖父是北周的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而李世民的曾祖則是北周八大柱國之一的李虎。楊忠和李虎都屬於西魏權臣宇文泰的部下,同屬於關隴貴族集團的成員。

另外,楊廣和李世民的母系血緣都源自於北周八大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獨孤信是鮮卑人,因此,楊廣和李世民的身上也都有鮮卑族的血統。

八. 兩人都重用南方和山東人才

雖然楊廣和李世民都出身關隴集團,但他們都極力想要削弱關隴集團的勢力,減少關隴集團對朝廷政治的控制力。

為達到這一目的,楊廣大力重用來自山東(指崤山以東地區,和現在的山東省不同)和南方的人才。他手下的大臣虞世基、裴蘊,來護兒等等,都是來自江南陳朝的舊官員。而李世民也非常注重均衡關隴集團的勢力,在他的大臣班子裡,蕭瑀來自南方,魏徵和徐世績來自山東,馬周則出身平民。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重臣和關隴集團之間形成了制衡之勢,有效的削弱了關隴集團的政治操控力。

九. 兩個人都是雄才大略

楊廣營建東都洛陽,建大運河貫穿南北,將我國的經濟和文化重心向東方和南方遷移。而李世民加強科舉,實現民族交流,開創貞觀之治,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兩個人同樣胸懷大志,同樣都是宏才偉略的一代雄主。

從上面的九點內容可知,楊廣和李世民的確是非常相似的兩個人,他們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共同點。但是,為什麼這兩個人卻一正一反,成為了古代帝王中的兩個極端的典型呢?

其實,在他們身上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這就是他們虛心納諫的程度。

我們知道,李世民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虛心納諫的一個帝王,他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名言;也曾經和名臣魏徵上演過一段主明臣直的君臣佳話。有時候,他也想要大興土木,但每次都在諫官的反對下收回這種想法。即便是在他的晚年,出現了不聽勸諫而執意討伐遼東的情況,在回師之後,他也能夠主動的反思教訓,承認自己的過錯。

再反觀楊廣,在這方面就差的太多太多了。楊廣雖然雄才大略,但他是一個極其剛愎自用的人,不僅聽不進勸諫,而且還常常枉殺諫臣。他甚至還說:"有諫我者,當時不殺,後必殺之"。使得當時的朝廷人人噤若寒蟬,沒有人再敢向他提出意見。

因為勸諫的事,楊廣殺死了高熲、賀若弼和宇文弼等多位大臣,這幾位大臣都是隋文帝時期的開國元勳和佐命功臣,其他一些因勸諫而被殺的小官員更是不計其數。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楊廣和李世民同樣雄才大略,同樣精明強幹,他們兩個人的身上有太多的相似點和共同點。但由於一個剛愎自用、閉目塞聽,另一個虛心納諫,廣開言路,導致了他們走向了兩個極端的對立之面。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聽人勸吃飽飯",在這兩人身上得到了非常鮮明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多喜歡楊氏女?
    而在這些女人中有一位很特殊,她就是吳王李恪的生母楊妃。這位楊妃是隋朝公主、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因為這特殊的身份,很多電視劇中都願意塑造她與李世民有一段虐戀......  但是細數唐太宗後宮我們發現,這位楊妃可不是李世民後宮中的獨一位!
  • 李敖的一句話,透露了人生真相
    其實,隋煬帝就是唐太宗的鏡子。唐太宗經歷了隋煬帝統治的時期,深知隋煬帝身上有哪些不足,而他也吸取隋煬帝的經驗教訓,避免自己重蹈覆轍。隋煬帝雖然是千古一帝,但是他非常嫉妒別人比他聰明,所以他當政期間,很少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反而寵信一些順著他說話的奸佞臣子,而隋朝的覆滅,也與這些奸佞臣子脫不開關係。唐太宗卻恰恰與他相反,他的胸懷非常的寬廣,尤其對於人才非常的珍惜,而這些人才也為唐朝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 千古帝王之隋煬帝外傳——大隋第一詩人
    隋煬帝楊廣畫像  然而隋煬帝楊廣卻是一位才情美的皇帝,在中國古代帝王中能夠同時擁有千秋功業和個人才情的皇帝那是幾乎沒有的,但是隋煬帝卻能夠算得上是這麼一位。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有這麼一首著名詩詞叫《沁園春·雪》,寫得那是明明白白的啊,"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畢竟人無完人啊,誰還沒優點缺點呢?不然就不是人了。有為的皇帝往往在個人才情上就略微遜色一點了,讓人感到有些無趣,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哪個又不是如此呢?
  • 截然造句和解釋_截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截然(jié rán),副詞。近義詞有:完全,全然。態度嚴正的樣子。[沙汀《淘金記》:「根本就沒有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界限分明的樣子。[冰心《寄小讀者》:「我當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兩件事。」]
  • 隋煬帝蕭皇后:隋唐之際的傳奇女性,真的服侍過六位帝王嗎
    隋煬帝蕭皇后是隋唐時期的一位傳奇女性,歷經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很有才學,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美女。《隋唐演義》等小說中都說她十分妖媚,服侍過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唐太宗等六位帝王。那這是真的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西梁公主
  • 本·拉丹侄女發文紀念9·11事件:我的名字和我的價值觀截然相反
    【本·拉丹侄女發文紀念9·11事件:我的名字和我的價值觀截然相反】911紀念活動 當地時間11日,「9·11」事件主謀本·拉丹(bin Laden)的侄女努爾·賓·拉登(Noor Bin Ladin)在社交媒體發文,在文中緬懷了此次事件的遇難者,並呼籲人們銘記這場悲劇。
  • 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武則天的老公—雄才大略的高宗李治
    隋煬帝曾三次討伐高句麗宣告失敗,並且唐太宗親徵高句麗也以失敗告終,可謂李治竟意外地完成了隋煬帝到唐太宗一直以來蕩平遼東的夙願。至此,唐朝的版圖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另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並且維持了有32年之久。李治之才略,仍見於聽各家建言,以民生國計為重。使人口從貞觀時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了三百八十萬戶,實現了「永徽之治」。
  • 為何隋唐四位皇帝非要滅掉高句麗?真相讓人憤怒!
    隋朝隋文帝開始,包括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位皇帝先後率大軍攻伐高句麗,隋煬帝為此還搞得民不聊生最後被推翻!那麼,為何隋唐四代皇帝非要攻打高句麗,並要滅亡它呢?裡面的真相是什麼?「高句麗的野心」高句麗是當時東北扶餘部落的王子叛亂出逃建立的國家,建立之初就表現了強大的野心。不斷蠶食朝鮮半島漢四郡,而漢四郡從大漢開始就是中原領土,因此作為後繼統一王朝的隋唐,都有志將其收回。
  • 隋煬帝真的是暴君嗎?算得上一代明主,只是太急於求成
    從秦始皇嬴政開始稱帝的2000多年時間裡,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了494位皇帝,這些皇帝有好有壞,要問誰最好誰最壞,好的君主當然羅列不過來,但是提到壞的君主,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畫像「煬」這個諡號的寓意非常不好,按照古人諡號的說法,這個字和「桀紂」一樣都帶有貶義,一般指君王罔顧禮法、作惡多端、勞民傷財、六親不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惡諡。隋煬帝楊廣是第一個擁有這種惡諡的人。
  • 兩顆牙齒確定隋煬帝墓 蕭皇后身高僅1.5米(圖)
    今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發現疑似隋煬帝陵寢的古墓。該古墓出土墓誌寫有「隋故煬帝墓誌」。因此前公布的距離此處墓葬不遠處的省級文保單位「隋煬帝陵」,曹莊墓葬的「真偽」遭到質疑。經過半年多反覆論證,1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和中國考古學會權威專家一致確認,揚州曹莊隋唐墓葬為隋煬帝墓,是隋煬帝楊廣與蕭後最後的埋葬之地。
  • 冥王星表明詭異氣象,和地球截然相反,卻造就了相同的現象
    和地球不一樣,冥王星的雪上並不完全是被水覆蓋的,其中大部分是固態的氮和甲烷。正是這些成分的不同,造就了冥王星獨特的雪山特徵。於是,和地球的風經常向上走截然相反,冥王星表面的空氣經常向下流動。研究人員的模擬表明,這種現象在整個冥王星上都非常常見,而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相反的,地球上的氣體則是在高空遇冷凝結,所以我們的積雪都集中在山頂。奇怪的是,雖然冥王星上的風和地球是相反的,但它的甲烷雪並沒有被冰封在低海拔地區,反而和地球一樣留在了山頂。這就非常奇怪,為何不同的機制卻造成了相同的結果呢?
  • 葉羅麗:不同角色之間的相似之處,文茜和兩個人都有共同點!
    這部動畫的主角是一群小學生以及葉羅麗仙境中的仙子們,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經歷和性格,各具特色,不過兩個不同的角色之間也不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也有一些相同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不同角色的相似之處,其實文茜和兩個人都有共同點。
  • 真正能和你長久相處的人,和你會有這些共同點,很準
    人生路上,要懂得尋找真正能和你長久相處的人,只有那樣的人,才能夠讓你在日常中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迎合別人,也不討好別人。儘管尋找的過程是艱難的、是漫長的,但是,你要相信,這大千世界總有一個與你契合的靈魂,只要你足夠認真,足夠耐心,你一定能夠如願以償。關於感情,很多人說,兩口子過日子要門當戶對、三觀一致。
  • 被問臺軍染疫軍艦行程,蔡英文和部下回答截然相反
    然而,今天(22日)在回應「敦睦艦隊」有沒有去除帛琉外的「其他地方」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卻上演了一出「迷惑行為大賞」。臺灣「中央社」在今天下午13時01分及13時06分分別發布了以下兩則報導↓「中央社」在13時01分的報導中提到,對於外傳「敦睦艦隊」有執行機密任務。
  • 跟童話截然相反!現實中的小美人魚,備受欺辱被上百人殘酷對待
    但是因為《小美人魚》這個童話的影響力比較大,所以在丹麥就有人為其鑄造了一個小美人魚的雕像。但是,這個現實中的小美人魚,命運卻跟童話中截然相反,不僅備受欺辱,還被上百人殘酷對待。我們來看看小美人魚雕像的經歷——1964年第一次被人「斬首」。
  • 與現代人及時行樂截然相反的古埃及人世界觀——死後享樂
    古埃及人堅信有來世,他們認為人生分為幾個階段,在人間的這幾十年只是人生中很短暫的一部分,人死後前往的來世才是永恆的,活著只是為了給死後做準備。最初,來世是法老的專用,普通人是沒有資格進入來世的,而普通人獲得永生的唯一機會就是為王室效忠,以換取法老的恩賜。
  • 唐太宗實現了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最終卻死在了追求長生不老上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只存在了短短數十載,卻讓後世仰慕了千年之久,令無數文人騷客不吝筆墨的誇讚、無數年輕男女渴望夢回於那時,這個時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史書曰:「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 講座|羅新:唐太宗的駿馬為何叫「颯露紫」?
    講座|羅新:唐太宗的駿馬為何叫「颯露紫」?在突厥馬和唐朝馬的命名傳統之間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淵源?羅新教授講座現場內亞族群怎樣稱呼「馬」?       在莎士比亞的偉大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朱麗葉曾有一句經典臺詞:What's in a name?
  • 「天使之橙」被罰119萬:兩份檢測結果為何截然相反
    「天使之橙」鮮榨汁機被罰款119萬續:深圳上海檢測結果為何截然相反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新聞縱橫》報導了,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投放8000多臺的「天使之橙」現榨橙汁機,上個月收到了巨額罰單,被深圳市場監管部門處以沒收違法所得119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