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弘農楊氏,名門望族還出過四世三公,你身邊有姓楊的人嗎?

2020-12-05 新野解說歷史

楊敞,弘農楊氏第一世祖,他為人謹慎,受到霍光的賞識,當了霍光的軍司馬。楊敞之後又擔任了長史、搜粟都尉等官,後來被任命為大司農,專掌國家倉廩或勸課農桑。公元前77年,漢昭帝封楊敞為御史大夫,兩年後丞相王欣逝世,漢昭帝任命楊敞為丞相。

楊震,年少時師從太常桓鬱,他通曉經籍、博覽群書。楊震不應州郡禮命數十年,五十歲才開始步入仕途,被大將軍鄧騭徵辟,又舉茂才,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入朝為太僕,遷太常,後升為司徒,代劉愷為太尉。他為官正直,不屈權貴,又屢次上疏直言時政之弊。

楊秉,年輕時研習家業,博通書傳,常隱居教授。四十多歲時,才接受司空徵辟,歷任豫、荊、徐、兗四州刺史。漢桓帝即位後,被徵入朝勸講,授太中大夫、左中郎將,又任侍中、尚書、光祿大夫等職。梁冀被誅殺後,楊秉出任太僕,又遷任太常,後來升任太尉。

楊賜,年少時研習儒學,常隱居教授弟子,不應州郡禮命。後為大將軍梁冀所徵辟,又出任陳倉令,因病未就職,連辭三公禮命。後以高第遷侍中、越騎校尉,拜光祿大夫,又升為司徒,因直言勸諫被免。靈帝移居南宮時,楊賜被封為臨晉侯,又拜尚書令、廷尉。

楊彪,少年時受家學薰陶,初舉孝廉、茂才,後徵拜為議郎。他任京兆尹時,揭發黃門令王甫的貪贓行為,使其被定罪誅殺,累任侍中、五官中郎將、衛尉等職。漢獻帝時,楊彪歷任三公之職,權臣董卓意圖遷都時,他據理力爭,漢獻帝東遷時,楊彪盡節護主。

相關焦點

  • 隋文帝楊堅家族真的是出自弘農楊氏嗎,他真實的出身是什麼?
    隋文帝楊堅家族真的是出自弘農楊氏嗎,他真實的出身是什麼?文/有內涵的我呀 圖/網絡隋唐兩朝,一直以來都有一股左右朝局的強大力量,李唐代隋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煬帝得罪了這股強大的力量,導致這股力量轉向了李唐,這支強大的力量就是著名的關隴集團。
  • 談談弘農楊氏的復興
    弘農楊氏從伯僑封楊後至明朝播州、廬陵楊氏的衰落,共計2700多年,在這段歷史長河中,楊氏人文薈萃,英雄輩出,譜寫了世界紀錄的輝煌家族史,世界上有哪個家族能夠一直輝煌2700多年?只有中國的弘農楊氏。專家們列出中國十大名門望族,楊氏名列第二,隴西李氏居第一,其實,如果從影響力,時間跨度綜合來說,隴西李氏只不過多出了幾個皇帝而已,然而很快他們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並沒有像弘農楊氏那樣幾千年綿延不斷,文化一直沒有斷層脫節。所以,真正的天下十大名門望族,弘農楊氏應當居第一。
  • 弘農楊氏,傳奇家族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陝西渭河下遊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遊、丹江流域。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秉、孫賜、重孫彪,"四世三公"。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皇室,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
  • 「楊姓」郡望在弘農
    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於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建立楊國,為侯爵,春秋時為晉國所兼併,楊侯的子孫以國為氏,姓楊。晉國滅楊後,楊地成為晉國羊舌肸的採邑。晉武公之孫突食採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在晉國任大夫,是當時著名的賢臣,有大功於晉室,被分封於楊氏邑。
  • 談談弘農楊氏祖源辨析精準辨法
    弘農楊氏是天下第二名門望族,譜系在《二十五史》、《四庫全書》中有大量記載,但是楊家內部出了一些反歷史派,寫譜胡編濫造,與歷史、地方志記載相左,這是不符合寫譜史志譜一致的原則的。為了澄清事實,我們弘農楊氏子孫有必要思考祖源辨析精準辨法,找對祖宗。只有把祖宗找對了,天下楊氏才一家親,那些找不對祖宗的人,一天喊口號天下楊氏一家親是在和稀泥,弘農楊氏必須堅決反對。
  • 弘農楊氏四大家族世系精要
    弘農楊氏,乃產生於弘農之楊氏,《漢書》和楊秉碑記等載伯僑封於楊因氏焉。《呂夏卿大宗譜》載伯僑裔孫季夙攜子逃華陰產生弘農,此載有晉公子宮和華陰避難處等古蹟為證。自從弘農楊氏產生後,清白、博學、擔當、忠勇四大弘農文化誕生,構成弘農楊氏四大文化與弘農楊氏整個家族是分不開的,其中弘農楊氏有四個家族族譜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宗人予以篡改,分裂了弘農楊氏,離開了這四大家族,弘農歷史文化將解體。
  • 「天下楊氏出弘農」楊氏為何會是中國古代的貴族?
    在中國人的眼中,姓氏是十分重要的東西,因為它是我們祖宗一脈相承的重要標誌,忘了自己姓什麼無異於「叛祖離宗」,在老一輩人的眼裡更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 弘農楊氏世系表,你知多少?
    為弘農族中的第一個宰相,食邑於汝南,後楊氏又有「汝南堂」之稱,封安平侯,居弘農,為弘農一世祖。生子楊忠、楊惲 第二世:楊忠,生子譚 第三世:楊譚,生子寶、並 第四世:楊寶,生子震、衡 第五世:楊震,字伯起,「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譽稱得於楊震。
  • 楊素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楊素出生於名門望族,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他們世代高官,非常的顯赫,這個家族文武雙全,例如楊素屬於武將,在文壇上也湧現出不少的大才子,例如後來的楊修、楊萬裡等等,他們不僅是國家的棟梁之才,而且文化修養也特別的高。因此,弘農楊氏不論在哪個朝代都非常的有影響力。
  • 你知道始祖嗎?看看《弘農楊氏族史》!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宗親,被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謾罵,楊維森從來不回罵一句,總是說罵人者不明道理,不要給他們計較,所以,這樣一位長者,是應該受到尊重的。現在摘錄他對一位宗親關於譜系始祖的回覆,大家可以看看他老人家是如何的忠厚,當你想罵他的時候,你還有力氣罵嗎?特別是有的人,收到人家楊維森的書,不給錢,還破口大罵楊維森,有意思嗎?道德太差了!但是楊維森說,不要與這些人見怪。
  • 弘農楊氏走出大隋王朝開國皇帝楊堅,弘農在哪裡?
    尤其是從漢朝到唐朝這千年時間內,楊氏是當時頂級的豪門大族之一,就是著名的弘農楊氏。結束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大亂的隋文帝楊堅就出自弘農楊氏,建立了楊姓歷史上唯一的大一統王朝。晉惠帝司馬衷的母親楊豔、繼母楊芷,以及楊芷的父親楊駿都出自弘農楊氏。弘農楊氏真正成為頂級豪門是在東漢,第一代顯赫人物是人稱關西孔子的楊震。
  • 弘農楊氏族源概述
    自此,新唐書確定晉武公是伯橋的兒子,揚雄《反離騷》和《漢書揚雄傳》等確定伯僑封楊,晉武公封伯僑於楊就確定下來。至於羊舌是個地名,不是姓氏,有的人說羊舌肸姓羊舌是錯誤的。左傳等記載羊舌四族,沒有楊季夙,而新唐書等說楊季夙是羊舌肸之兄弟有誤,否則應該是羊舌五族。
  •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天下楊氏出弘農,弘農位於今天的潼關一帶,是天下楊氏的發源地。楊震被公認為是楊氏家族的發脈始祖。為了隱姓埋名,他們便以祖宗封地「楊」為其姓氏,複姓羊舌二字便被他們深深地藏在了心底。中國歷史上的楊姓大族便從這條石峪中命系一脈,繁衍生息以至發展成千古望族。 楊氏家族得華山的護佑而傳宗後,他們始終念念不忘自己是晉室後裔,告別山林後,楊氏家族仿造宮室建造村落。他們給新建的村落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紫微宮。這是一個王霸天下的名字。因為「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稱皇帝。
  • 楊氏家譜總譜
    > 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 堂號 四知堂 弘農堂:弘農,地名,古為陝西之弘農縣,今為陝西之華陰縣,是楊姓先人杼公興旺發祥之地,以望立堂。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故而得名。
  • 「弘農楊氏」在歷史上顯赫數百年,司馬遷的女兒功不可沒
    「弘農楊氏」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門閥士族之一。從西漢丞相楊敞開始,到「西晉三楊」,再到隋朝皇帝楊堅、楊廣,以及後來唐代楊姓「十一宰相」。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弘農楊氏」歷經了多個朝代的變遷,但家族卻依舊顯赫。
  • 楊氏家訓.祖訓.楊姓的來源
    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伯僑之孫突食採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
  • 楊氏族譜簡介
    一條血脈連接著 連接著楊家 培育出千千萬萬個你我他 上下幾千年 代代出英豪 這就是千錘百鍊的楊家 楊家有抱負 楊家創神話
  • 四川省嶽池縣西板鄉生溪溝——弘農楊氏宗譜
    為了《弘農楊氏宗譜》的編寫,我族啟字輩楊志國,自願承擔了編寫任務,於2007年開始,不辭辛勞,組織家族人員四處奔走,收集資料,歷時3年,終於在2010年將《弘農楊氏宗譜》編寫完成,並列印數份,送發給我族人,讓族人更好地了解我族的歷史。所以,我族人應衷心感謝楊志國的辛苦編寫和無私的奉獻!
  • 泉州版「百家姓」排行榜 看看你的姓排第幾位?
    昨日海都報A18版報導,援引新華社消息:「王李張」成全國前三大姓氏,「你的姓排第幾」成為網友熱議話題。想知道泉州百家姓排行榜嗎?昨天,海都記者前往泉州市統計局,為讀者找到了答案。泉州族姓多元化泉州市統計局根據2010年泉州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出泉州常住人口的姓氏分布。泉州常住人口8128533人,排名前十位分別為,陳、林、黃、王、李、張、吳、劉、楊、許。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7閩臺館楊龍海海澄英埭楊氏家譜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398閩臺館楊雲霄弘農楊氏家譜敘錄11>莆田楊《楊氏弘農月坑宗譜》11莆田臺辦莆臺18漳州楊白石 楊氏家譜11漳州方志辦漳方83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