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子刊:東北亞地區曾暴發鼠疫,還有過大規模人口遷徙

2021-01-13 前瞻網
《科學》子刊:東北亞地區曾暴發鼠疫,還有過大規模人口遷徙
 黃琨 • 2021-01-13 09:58:12 來源:前瞻網 E33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在對40具遺骸進行研究後,斯德哥爾摩大學考古學和古典研究系認為,東北亞有著複雜的遷徙史和瘟疫暴發史。

研究於1月6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通訊作者為斯德哥爾摩大學古遺傳學中心教授安德斯·格瑟斯特倫,文章題目為Huma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Yersinia pestis in ancient northeast Asia(古代東北亞人類種群動態與鼠疫耶爾森菌)。

研究顯示,過去在整個貝加爾湖地區都發生了人口遷徙事件。而研究中一具來自貝加爾湖以西地區、約4400年前的殘骸攜帶有鼠疫耶爾森菌,從基因組數據來看,大約在4400年前,貝加爾湖以西的人口數量似乎已經減少了。另外還有一具3800年前的殘骸攜帶了鼠疫耶爾森菌的DNA。

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su-ada010721.php

[2]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2/eabc4587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早期石器時代東北亞人類遷徙猜想
    我們從哪來,我們是誰,要到哪去,永遠是個人類研究的永恆話題,好在有了基因檢測技術,通過上下遊突變點位可以窺探一二了,結合最新的考古研究以及現代人類分布地,我們不妨大膽推測一下幾萬年前東北亞大陸的人類遷徙圖,特別是中國主體O系是如何來到東亞腹地的。在討論之前,我一本正經的聲明,無論科學還是創作,都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 鼠疫大歷史
    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在歷史上稱為「黑死病」。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
  • 張文宏:鼠疫——黑死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文/張文宏】 「貴為」甲類傳染病的鼠疫,從本質來講是一種人獸共患的傳染病,如果不治療,死亡率會很高。鼠疫曾經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三次大流行,在14世紀曾奪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我們從近30年來世界上鼠疫暴發最頻繁的地區——印度洋上的島國馬達加斯加開始說起。 1995年3月,馬達加斯加的港口城市馬哈贊加發生了一場疫情。
  • 歷史|鼠疫:千年黑死病陰霾
    二、鼠疫流行史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每次大流行的菌種在代謝特點和傳播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別。又分別命名為三種生物型,即古典型、中世紀型和東方型[4,5]。古典型對應公元六世紀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查士丁尼瘟疫」。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二)其他野生動物傳染源 除齧齒動物外,有6種野生動物在自然條件下也能感染鼠疫,曾發現過猿感染鼠疫,猛獸中有豺狼、狐狸、鼬類可染鼠疫,食蟲類中有刺蝟和鼩鼱。我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從赤狐、艾鼬、猞猁和臭鼩鼱、疏毛鼩鼱等動物體內分離出鼠疫菌。
  • 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已經重新啟動!哪些城市務必嚴防死守?
    儘管今年春節返程高峰被疫情一推再推,但是隨著各地復工返崗,眼下,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已經重新啟動。根據大數據測算,今年春運後半程(1月30日至2月18日)跨地區人口流動量約為1.42億人。疫情當前,面對這個數字,防疫阻擊戰如何布局?如何防止疫情通過公共運輸擴散?
  • 世界史上發生過哪三次鼠疫大爆發,造成了怎樣的毀滅性後果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其傳染性強,病死率極高,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多次大流行,帶來的危害和歷史影響堪稱人類歷史上遭遇地所有傳染病之最。 史學界一般認為,世界歷史上一共發生過三次鼠疫大流行。
  •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瘟疫?
    由於疾病通過接觸傳播且缺乏救治措施,從未感染過這些病毒的群體遭受了最大限度地打擊。哥倫布在其不受控制的暴發中,這場疫情為西班牙人徵服該地區鋪平了道路。正如伯納迪諾·德·薩哈貢所言,他們佔領了阿茲特克的首府特諾奇蒂特蘭城:幾年之內,天花於16世紀20代到達印加的安第斯,在那裡,天花導致人口大量減少,其中可能包括其統治者哈納·卡帕克。
  • 歐洲曾因鼠疫減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如今的美國是否會重蹈覆轍?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爆發了一場席捲整個歐陸的大瘟疫,一種名為"黑死病"的鼠疫,奪走了當時高達歐洲總人口三分之一的2500多萬人的生命,黑死病帶來的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爭,就連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減少的人口也僅有5%感染黑死病的患者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7月5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通報,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發現1名牧民確診為腺鼠疫病例,而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7月5日,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鼠疫疫情III級預警通告此次鼠疫源頭從何而來?在這個不足5000人的小鎮,鼠疫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平時草原上看不到老鼠,很多年沒聽說過有鼠疫了。」
  • 世界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分別用了多久才平定?中國僅用了四個月
    患有鼠疫的病人,會因嚴重的呼吸困難和缺氧,造成皮膚出血壞死,此外,患者的皮膚還會呈現紫黑色,因此人們也叫它「黑死病」。在鼠疫暴發流行期間,人和鼠皆會大量死亡,頓時間屍橫遍野,慘象絕倫。在人類歷史上,鼠疫就曾有三次大規模的流行。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這三次鼠疫帶來的影響,以及平定的時間!
  • 戰疫6:中東200年19次鼠疫,一日死7萬人,最終怎樣了?
    談到鼠疫的破壞性,14世紀著名歷史學家伊本·赫勒敦曾寫道:「東西方文明都遭受了破壞性瘟疫的襲擊,這場災難摧毀了各個國家,使人口消失。它吞沒了許多文明的美好事物,並將其洗劫一空……文明隨著人口的減少而失色。城市和建築物被浪費,道路和路標被毀壞,住宅變得空虛,王朝和部落走向衰亡。整個人類世界發生了巨變。」
  • 重塑人類歷史的鼠疫,到底來自哪裡
    瘟疫流播到地中海沿岸地區,在隨後的半個世紀內幾度復發。據估計,累計總死亡人數達 1 億。第二次即通常所說的「黑死病」。1346 年,瘟疫在義大利暴發。至 1353 年,鼠疫造成歐洲約 2500 萬人死亡,在隨後的 15~17 世紀又幾度捲土重來。它極大削減了歐洲的人口,間接導致了文藝復興和近代歐洲的崛起。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繪製病毒「社交網絡圈」或有效預測禽流感
    然而,目前人們對流感病毒在其自然宿主家禽體內的進化、傳播並引起反覆大規模感染的機制仍在認識中。張國鋼 攝野鳥遷徙的過程中病毒同步在進化,病毒家族的遷徙、傳播和進化跟隨野鳥在同步推進。「這就好像病毒的衍化給病毒傳播打上了『時間戳』。根據基因分析獲得不同病毒的『親疏』,可以反推它們傳播的路徑。」田懷玉說,因此病毒的親緣性可用來判斷不同的「支」在進化中走了哪條路。
  • 內蒙古出現兩起鼠疫疫情,鼠疫還是以前那個「奪命瘟神」嗎?
    △螢光染色的鼠疫桿菌,來源:CDC最早有記載稱,古埃及時代的採石場曾爆發瘟疫,並且採石場被強制封閉,任由內部人員全部死亡,但當時的瘟疫也可能是曾經流行的天花。另外,6000年前古埃及木乃伊的肺和肝臟中曾經發現過鼠疫桿菌的核酸痕跡,但並不能由此斷言當時鼠疫已經開始深入人類生活。
  • 內蒙古發現腺鼠疫,曾致300萬中國人死亡的黑死病是否會捲土重來
    2020年7月5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1名牧民,在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就診期間,經專家組確診為腺鼠疫病例。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鼠疫是一種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鼠疫的第一次大規模爆發是在公元542年,在瘟疫傳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總死亡人數在20萬人以上,幾乎摧毀了君士坦丁堡,並從那裡傳播到西歐,此後又在地中海地區飄掠肆虐兩個世紀之久。
  • 李凱:全面釋放東北地區向東北亞的開放潛能
    雙循環經濟體系中的東北亞合作以及東北角色定位是什麼?在東北亞東北究竟有沒有優勢?有沒有能力來做?要抓住哪些機遇等,這樣一些問題需要考慮。  一、東北地區面向東北亞的開放現狀  從東北地區開放現狀來看,還是偏向東北亞,偏向日本、韓國、俄羅斯。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1911年奉天國際鼠疫會議報告
    這場鼠疫奪走了約5萬人的生命,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次肺鼠疫的大規模爆發。在這場疫情之後,清政府籌備召開了一次國際鼠疫會議,總結這次鼠疫的經驗和教訓。共有11個國家的數十名醫生參與這次會議。這次奉天國際鼠疫會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科學會議。下文選摘的數篇材料,均來自《奉天國際鼠疫會議報告》,由中可對這場會議的情況以及當時的疫情狀況窺得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