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進化纖有限公司工作間內,工人們未穿戴任何勞動防護設備(實習生童巧榮攝)
甬潮化纖有限公司工作間內(實習生童巧榮攝)
廠房與民居僅有一牆之隔(實習生童巧榮攝)
浙江在線慈谿頻道8月9日訊(記者龔馳霞 實習生 童巧蓉)近日,有慈谿逍林鎮居民向記者投訴,自家旁邊的化纖企業時常排出刺鼻氣體,而且在夜間,機器發出的噪音很大,嚴重影響周圍鄰居的正常生活。根據陳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來到逍林樟新南路與新橫路交界口往北一帶,原鞋貿市場附近查看情況。
調查:廠房與周圍民房僅一牆之隔
「那幾個化纖廠,經常夜裡排放毒氣,氣味很刺鼻,好幾次我睡著了被那股濃烈的化纖塑料味驚醒,還以為是家裡的東西著火了呢!」8月7日,記者接到市民陳先生的舉報電話,「他們不但排放有毒氣體,還製造噪音,」陳先生無奈地自我調侃道,「晚上膽小怕黑怕安靜的人都可以來我們這裡住,有隆隆的機器轟鳴聲和刺耳的排氣管道高壓擠壓聲陪伴著你,不離不棄,再也不用怕晚上孤獨了。」
在記者走訪附近居民時,有住戶憤慨不已地前來訴說:「永進化纖以前叫六廠,長期以來這兩家化纖廠排放很刺鼻的氣體,有時半夜還有機器的噪音與錘子的敲打聲,吵得睡也睡不好,而且還存在違建加高的情況。」
一位阿姨顯得更無奈:「我住了幾十年了,一直受毒氣和噪音困擾。現在身體也不好,不能工作。我不能直接確定是毒氣和噪音造成的,但影響是肯定有的。我們老百姓,投訴過很多次了,但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在與周邊居民交談時,大家紛紛把矛頭指向甬潮化纖、慈谿市永進化纖有限公司這2家化纖企業。據居民們反映,這兩家化纖廠在本地早已是臭名昭著,他們也曾經與之進行過溝通,但多次交涉無果,只能默默忍受。
記者發現,這兩家企業的周圍都是民居,最近的地方僅一牆之隔。記者隨後將民居的投訴反映到了慈谿市環境保護局信訪部門。
現場檢查 環保部門未帶設備 未給結論
次日上午,記者接到慈谿市環保局的回電,表示將於下午前往這兩家企業進行檢查,詢問記者是否同行。8日下午兩點半,記者與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王巨安,先後來到逍林鎮政府環保科。在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後,鎮環治辦副主任盧君達說:「我調到這個環保部門剛剛半年,這期間並沒有市民投訴過這兩家企業,對此之前的事不太清楚。」
王巨安則表示,從這兩家企業的註冊資料看,都有齊全正規的手續,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慈谿企業眾多,以前也沒有去過這兩家企業。
為作進一步調查,記者跟隨王巨安、盧君達等四名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來到這兩家化纖廠。
記者一進入永進化纖有限公司的車間,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車間裡只有4、5個工人,據工人說,由於最近生意較淡,車間裡四條流水線只有一條在生產。但即使這樣,機器運作聲還是非常響,記者在與工人交談時要非常大聲甚至要將嘴巴湊上對方耳朵才能聽見,而員工們並無佩戴口罩或耳塞等防護措施。員工只是淡淡地說:「已經習慣了,而且要是帶上口罩這些,就聽不見車間裡的打鈴聲了。」該公司董事長張春孟介紹:「我們廠是生產滌綸絲的,不會產生毒氣再在半夜排放出去。」
企業主:建廠時周圍尚無民居
記者問到為何會在居民樓附近建廠,張春孟解釋:「這個廠原先是集體企業,生產襪子,是1987年建造的,1989轉制後被我承包下來,現在土地跟廠房都是我個人所有。91年開始紡絲,當初建廠時,這一帶都是田野,基本沒有居民居住的。前幾年有住戶反映過問題,環保局找過我,我把工作間的所有窗戶都用牆封住了,以免氣體與機器聲影響附近住戶。而且環保局經常來做檢查,如果企業環保措施有問題,這麼多年來怎麼還能正常經營呢?」
由於市環保局和鎮治辦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帶任何分析檢測儀器,也沒有現場進行氣體成分檢測和分貝值測量,記者無法得到準確的氣體和噪音數據。從永進化纖廠出來後,市環保局和鎮環治辦的幾位工作人員表示,看不出什麼問題,就先行離去了。
記者隨後推開了位於旁邊的甬潮化纖的大門,這裡的氣味比永進化纖的還要濃烈,但是設備較少,噪音要略小一些。記者在內數分鐘,便覺得有些煩悶噁心。據一位負責人介紹,甬潮化纖的工作間是由自來水房改建而成,地勢低,下暴雨就容易積水。另一位負責人朱廠長表示:「這個廠是生產丙綸的,丙綸與滌綸不同,不會產生有毒氣體,而且我們工作間牆上的排風扇是往內吹的,不會對外界造成影響。而車間的噪音,我們關上廠門,外面也是聽不見的。」
記者看到,工作間的側面的牆上,有兩個直徑四五十公分的洞口,安裝了兩架排風扇,其中一架的葉片已經不見了,另一臺也已鏽蝕嚴重,只能起到防盜窗的作用,除此以外,記者沒發現工作間有其它的通風口或通風管道,而這兩個洞口的外面,正好就是旁邊的小巷。
記者隨後再次來到逍林鎮政府,想要了解環保等相關部門往年對這兩家企業的檢測情況,而盧君達因有工作已經離開了辦公室,環保辦的另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會向其轉達。
質疑:環保部門查不出問題,莫非企業是零排放?
在採訪中,兩家工廠的負責人都表示,自己的工廠沒有排放廢氣,記者也沒有發現廠子裡有專門的廢氣或汙水處理設備,而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只簡單地在車間看了一下便即離開,沒有進行任何採樣,給出任何結論。那麼兩家化纖企業是否真的已經達到了零排放呢?工廠裡的刺鼻氣味,用以冷卻滌綸絲的液體又包含哪些成分,是否含有毒性呢?讓周邊居民深惡痛絕的刺鼻氣味和半夜裡的噪音又是從何而來呢?會不會對周邊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在當地居民的一片反對聲中,為何這兩家企業能夠一辦20多年?環保部門以往是否曾對這兩家企業進行過檢測?檢測結果如何?當地政府在規劃建設上,能否拿出措施,將生產企業進行集中,與居民住宅區進行分隔呢?期待當地政府與相關部門給出一個具體的解答。
據了解,隨著逍林製鞋業的發展,許多人家辦起了與製鞋相關的家庭作坊。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活環境質量卻在呈反比下降。大量的廢氣、廢水、廢物,被排向空中、河裡、路邊。
近幾年,通過市民的監督與政府的整治,較之前已有好轉,但從市民反映來看環境問題依然不容樂觀。如今,國家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強調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並通過完善立法等方式加大了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打擊力度。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汙染環境的定罪標準由原來的「造成重大環境汙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改為「嚴重汙染環境」。罪名也由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變為汙染環境罪。
2013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首次界定「嚴重汙染環境」的14項認定標準,汙染環境的入罪門檻大幅降低。
而寧波市也在經濟轉型升級中關停整頓了一大批產能落後,汙染較重的不達標企業。作為環保部門,應當嚴格做好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護好環境,讓廣大市民能夠安全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其中介紹化纖企業可能產生的有毒氣體主要為硫化氫、二硫化碳、二氧化硫。市民長期吸入這類刺鼻的氣味將會對呼吸系統、消化循環系統等造成很大的危害。而長期睡眠時間裡刺耳的噪音會使得精神不濟、神經衰弱等病態潛伏於身體內。
下一步,記者將繼續關注此事,並做進一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