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警鐘!一天之內兩條噩耗:55歲投資大佬過勞逝世,37歲基金部門...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昨日金融圈傳來兩條噩耗,55歲的投資大佬,銀杏谷資本合伙人鄭雨林因為工作過度勞累不幸逝世,37歲財通基金量化投資部負責人徐益鋆突然離世。

事實上,過度勞累而引發的猝死,在白領精英中並不罕見,甚至趨於年輕化,33歲遊戲公司總裁張旭過勞死、45歲大特保CEO周磊倒在辦公室、44歲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御泥坊前董事長吳立君過勞死,享年36歲……

這一個又一個的悲訊傳來,著實令人痛心,同時也再次敲響警鐘,喚起每個正在快節奏忙碌工作的人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

55歲投資人不幸過勞死

據黑馬基金微信公眾號消息,銀杏谷資本合伙人、銀杏海基金創始合伙人、協創黑馬基金創始合伙人鄭雨林先生,因工作過度勞累,於11月30日凌晨在家中突發心源性疾病逝世,終年55歲。

訃告還顯示,鄭雨林先生曾任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中軟總公司應用軟體部總經理,賽迪投資公司CTO。

據銀杏谷資本官網,鄭雨林先生還是國家863先進位造組、國家大數據重大工程專家。

但這僅僅是外界所熟知的鄭雨林,卻不是鄭雨林心目中的自我介紹和定位。11月初,鄭雨林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經歷就像是阿甘,不被生活中的各種變數所影響,勇於追求生命本真,活得純粹天真。

他還表示,他只投數位化時代的科技創新,而不投信息化時代的企業,如人力資源領域1.0管理工具和2.0網際網路招聘就屬於信息化時代,3.0是用科技改變人力資源。雖然有些行業因為發展不均衡會出現1.0、2.0、3.0共存的情況,但臨界點來臨時,信息化就會被替掉。

2018年,鄭雨林在採訪中曾經回憶自己的29年的職業生涯,17年在用友度過,而2016年離開用友,籌備銀杏海基金,開啟投資生涯。

2003年,是用友轉型的關鍵年,鄭雨林對轉型中的用友在採訪文字中的字裡行間隨處可見,但作為對外發聲的鄭雨林告訴公眾的,更多是用友向ERP的信心和決心,市場在變,軟體公司同樣需要變,「變是軟體公司永恆的特色。」

轉眼十年,鄭雨林在用友從產品發展總監晉升到高級副總裁,從教育受眾ERP市場到開始談論ERP向雲應用平臺轉移的趨勢。

鄭雨林的獨到的眼光也為用友一次又一次的轉型保駕護航,從國內市場跨向國外市場,從亞太市場擴張到歐美市場,用友走過的每一步路,都留下了鄭雨林的身影。

10年間鄭雨林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是,中國企業的信息化,而5年後,當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一批新型技術的出現,再一次推動產業變革之時,鄭雨林又開始強調數位化。

2015年的鄭雨林在一次論壇中說道:「寧可死在網際網路化的路上,也不要在傳統世界裡活著。」

這一次,在數位化的道路上,鄭雨林拿出來態度,跳出舒適圈,走下產業的山頂,開始登投資的山,並決定投資產業。

2016年,鄭雨林離開用友,創辦銀杏海基金,幹起了早期投資的活。

37歲財通基金量化投資部

負責人突然離世

就在同一天,30日,財通基金官微發布訃告,量化投資部負責人徐益鋆突然離世。

官網介紹,徐益鋆,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浙江大學本科。曾任浙江祥生集團公司項目經理助理、海通證券研究所助理基金分析師。2011年加入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金融工程高級研究員,現任量化投資一部投資經理。

財通基金稱,11月29日,我們和一位多年的好友、親愛的夥伴、並肩作戰的同事永遠告別,噩耗突然,潸然淚下。

徐益鋆於2011年加入財通基金,在公司的近十年來,他立身立德亦立功,是大家見過的最儒雅的人之一,待人接物,他總能安之若素,泰然處之,足稱得上翩翩君子。生活中的他熱愛運動和閱讀,這個熱情開朗的少年有著極好的人緣。

工作中的他兢兢業業、樂於奉獻,多年如一日地做好本職工作,恪守對投資人的忠誠承諾。他平常亦不吝在業務上給年輕同事悉心指導,幫助後輩成長。對於跨部門領導同事提出的需求,都會一一耐心回復。他專業而不乏謙遜,機敏而不失勤懇,他是我們的榜樣。他的坦蕩和韌性、溫厚與質樸值得我們學習和永遠銘記。

益鋆與大家共處多年,工作之負責,能力之突出,皆有目共睹。公司建立伊始,他便在我們身邊,公司量化投資部從無到有的發展,亦離不開他的付出。

回首與他共度的十年,我們無法忘卻路演中他專業高效的呈現,我們無法忘卻工作中他追求卓越的態度,我們無法忘卻他在籃球場上起跳投籃的身影,我們更無法忘卻生活中他給身邊人帶來的溫暖。

益鋆微信籤名:「沿途不枉少年,始終有個結局圓滿」

近兩年金融圈痛失多位英才,還有兩名90後

作為高壓行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大、強度高等問題揮之不去。金融圈中從基金經理到私募老總,從投行員工到券商董秘相繼傳出噩耗,這些人中,年齡最大的也不到60歲,最小的還不足30歲,令人惋惜悲痛。

近兩年來國內多位基金業人士相繼因身體原因辭世,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

1月15日,中泰證券上海虹梅路營業部原總經理李永輝被癌症奪去生命。據其同事回憶,李永輝在職期間兢兢業業,對同事毫無保留地分享工作經驗,是一位工作上的好領導和生活上的好夥伴。

2020年2月6日,西部利得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總監吳江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家中離世,享年僅38歲。

2020年4月16日,中海基金髮布關於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去世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中海基金接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宇家屬通知,宋宇於4月14日不幸去世。據悉,宋宇現年約55歲。

2020年8月19日,中交基金總經理李雪松因突發心臟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1歲。網上有消息稱,李雪松被送到醫院前,還在辦公一線。

2020年8月20日,金融圈再傳悲訊,廣發證券戰略投行部副總經理張京因病去世,年僅35歲。

另據業內消息,中信建投一名投行員工也於2020年8月不幸去世,年僅33歲。

2019年12月30日,歲末年初之際,光大證券投行員工因突發心梗去世,享年47歲,正值衝擊保代,處在職業生涯轉折上升期,但卻沒能看到轉折的曙光。

2019年12月6日晚間,東北證券公告,公司董秘徐冰於12月5日不幸離世,享年55歲。

2019年11月,有基金公司會計崗90後員工自殺身亡,年僅24歲。據媒體報導,事發前,她曾說工作壓力太大,狀態不好,並對家人曾表示最近工作經常出錯,什麼都做不好,對自己很失望。

2019年7月,有券商投行部門校招的1993年出生的員工去世,離世前還在培訓期。

2019年5月1日消息,螞蟻金服總裁助理、投資者關係負責人,原中金明星分析師毛軍華今晨因癌症在香港去世,終年41歲。

2019年2月,開源證券董事、副總經理霍耀輝,於春節休假期間因意外因素去世,年僅46歲。

2019年1月2日,誠梵投資總經理喬曉光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46歲。

做投資到底有多累?

連軸轉的生活都是常態

國內公眾每每提及投行,都與「西裝革履」、「紙醉金迷」聯繫起來。投資行業雖然表面光鮮,但工作壓力大。由於長期腦力勞動、生活不規律、缺少運動等「三高」人群尤其多,步入中年後,心腦血管病成了他們生命的最大威脅。創業圈更是如此。例如和傳統公司不同,有的創業公司的工作時間是朝10晚10,做六休一,中高層更是隨時待命狀態,加班是常事。

每年年底,曬出自己一年的飛機裡程分布圖成了投資人朋友圈的「固定節目」,曾有投資人笑稱,「我一年的飛機裡程可以繞地球一圈」。

典型的投資經理的一天:一般是從趕8點前的早班機開始的,不是在看項目,就是在看項目的路上。他們每年要深入分析150個項目以上,出差次數超過100次。每一天都猶如打了雞血一般的存在。

連續出差、應酬、寫報告,連軸轉的生活都是常態。「有時候在項目上一呆就是大半年,也不怎麼顧得上家人。說起來賺錢不少,生活質量都不高啊!」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輯|程鵬 王嘉琦 杜恆峰

校對|趙雲

相關焦點

  • 它活了700歲終走向死亡!人類為它舉辦葬禮!徹底敲響警鐘
    2019年8月18日,來自冰島的人們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給全人類敲響了警鐘!死者的身份是一座巨大的冰川,名為Okjokull(「jokull」在冰島語中是冰川的意思)。據了解,Okjokull是冰島首座死亡的冰川,壽命大約700歲,這天哀悼者聚集在冰島,紀念在大約700歲時去世的Okjokull!
  • 容易得癌的人,的確會有「共通點」,菸酒不算,望能敲響警鐘
    而經過總結和分析,發現了容易得癌的人的確會有「共通點」,菸酒不算,望能敲響警鐘。若你能逐一避開,想辦法化解,或許能降低患癌的概率。02年齡大於40歲,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對於曾經出現過癌症患者的家庭,雖然癌症不會傳染,但是有一些癌症也具有家族遺傳性
  • 過勞死?員工:張生瑜壓力太大!
    不過,縱觀中國各大公司的高管群體中,張生瑜之死不是孤例,而是一個現象,它反映出中國企業家在精神和體力上普遍的過勞狀態。  從底層員工做到董事長  張生瑜坐上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位子並不是 「空降兵」,而是從底層一步步走上來的。  上世紀90年代,剛剛大學畢業的張生瑜進入了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長江學者、清華大學博導逝世,年僅56歲!五十歲為啥是坎兒?
    2019年7月7日,噩耗傳來。當天下午18時,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攀,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年僅56歲。在清華大學,曾攀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名老師。他曾經八次獲得清華大學研究生「良師益友」稱號,2017年獲得首屆「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他的拿手課程,是「有限元分析及應用」。
  • 911倖存者18年後被殺,槍聲響徹此國首都,給全世界敲響警鐘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製造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給全世界敲響了安全警鐘,地區安全形勢的逐漸惡化導致全球多個國家頻繁出現恐怖襲擊事件,尤其以中東、非洲最為頻繁。
  • 北美傳來噩耗,獵鷹9號終止發射間諜衛星,再次給太空叉敲響警鐘
    如今從北美傳來噩耗,矗立在發射架上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出現了異常,隨後終止了當天的發射活動。太空叉公司在2020年已經實現了在卡納維納爾角的26次發射活動,美國在該航天中心總共進行了31次發射。隨著12月17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因為異常終止發射,是再次給太空叉公司敲響了警鐘,雖然太空叉公司在2020年的27次發射中都是取得了成功,但是其中是問題不斷,獵鷹9號運載火箭多次出現在發射前終止發射的情況。獵鷹9號運載火箭是太空叉公司的頂梁柱,承擔了太空叉公司幾乎所有的航天發射活動,根據全球防務觀察統計的資料,迄今太空叉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已經有101次發射,其中只有1次失敗的紀錄。
  • 部門領導復工就被裁:年輕人,別等到35歲才有危機感
    這件事發生在一位朋友的公司,36歲的部門領導被裁了。由於疫情來臨,公司運轉困難,他也意識到了危機,甚至此前曾主動提出過降薪的方案,但依然沒有逃脫被裁員的命運。這還是一家中型網際網路公司,在前幾年也是福利待遇讓人羨慕的那種。
  • 基金大佬離職快如走馬燈(圖)
    隨後,華夏基金總經理範勇宏也被曝出將在5月中下旬離開華夏基金,前往新成立的基金行業協會任職副會長。  4月28日,證監會一天之內連發六則基金人員變更,其中涉及三名高管。  東方基金公告稱,該公司總經理單宇由於工作調動,其職位將由董事長崔偉代任,資料顯示,崔偉乃2011年12月新任該公司董事長一職。  另有上海兩家公司高管變動。
  • 聯合國的預測給我國敲響警鐘!
    然而,除了日本之外,我國這些年來的人口增長率一直都處於負增長的狀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人佔了總人口的16.1%,65歲的人佔了總人口的10.5%,而新生兒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少
  • 年僅36歲,被發現時已屍僵
    據臺媒報導,小鬼黃鴻升去世,被發現時已屍僵,年僅36歲,經紀人已證實噩耗,表示晚點會公布死因。黃鴻升曾是《娛樂百分百》的主持人,出演過《終極一班》《霹靂MIT》等知名影視劇和不少歌曲,也擔任過娛樂百分百等綜藝節目的主持人,與羅志祥楊丞琳等藝人均是好友。
  • 臺灣文化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敲響警鐘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都因兩岸當前政治僵局,反映在文創產業上,不只意味臺灣少了商機,更嚴重的是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敲響警鐘。評論摘編如下:大陸文化創作指標盛會之一的深圳文博會日前落幕,不論參展廠商與成交額都創歷史新高。
  • 來自華爾街投資大佬們的警告:目前市場估值高、風險大!
    所有估值指標都只是用來幫助計算一項投資能帶來多少現金的替代指標。受疫情影響,許多公司大幅下調了2020年盈利預期,然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目前較3月低點反彈了三分之一。在公司盈利下降但股價卻上漲之際,一些投資大佬對股票估值敲響了警鐘。
  • 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張首晟去世終年55歲
    知名華裔科學家、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教授去世,終年55歲新京報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知名華裔科學家、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去世,終年55歲。、35-45歲的中堅消費人群和20-30歲的新興消費人群構成。
  • 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然後他們從以往對這些北極熊的研究中獲取相關數據,例如不同種類北極熊一天需要攝入多少食物。同時研究北極熊處於食物缺乏狀態下會消耗多少脂肪量,最後將以上所有的數據都整合在一起,通過計算機構造一個「能量估算」模型。
  • 湖南益陽「513學生溺水事件」再次敲響安全教育警鐘
    湖南益陽「513學生溺水事件」再次敲響安全教育警鐘 2017-05-18 11:24:00來源:央廣網
  • 七位公眾人物相繼與世長辭,最小的僅33歲
    六位公眾人物相繼與世長辭,最小的僅33歲12月9日,歌唱家葉矛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65歲!他的曲風更多的為民歌唱法,曾演唱過86版《西遊記》插曲《無底船歌》、87版《紅樓夢》插曲《紅豆曲》及《九九豔陽天》 《瀏陽河》《劉海砍樵》《康定情歌》等。聽聞葉矛先生去世的噩耗,讓無數網友在震驚的同時感到惋惜。《紅樓夢》賈寶玉扮演者歐陽奮強、孫悟空飾演者六小齡童也發文悼念。
  • 給「臺獨」敲響末日警鐘!解放軍頻頻亮相臺海,蔡英文緊急改口
    2020-11-24 17:55:13 來源: 崛起中國 舉報
  • 享年87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逝世,曾創立交易成本理論
    享年87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逝世,曾創立交易成本理論  Connor Feng • 2020-05-24 11:56:37 來源:前瞻網 E5214G2
  • 55歲西藏青稞領域首席科學家尼瑪扎西出差途中遭遇車禍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實習生 廖學琴9月7日上午,一名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組副書記、院長尼瑪扎西在阿里出差途中,不幸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於2020年9月5日17時57分在阿里逝世,終年55歲。
  • 劉琳46歲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她說出三點,給女人敲響警鐘
    劉琳46歲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她說出的這三點就是答案。同時,這也給女人敲響了警鐘,給我們提了醒。 勇敢面對危機,做好自己 如今的娛樂圈中,一旦女演員過了三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