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兩棲艦之前在舾裝時,曾在甲板上出現了一種無人直升機模型,外界猜測為國產AR-500C無人機,可用於長航時海上戰場監測,物資運輸等方面。而就在9月27日,國產AR-500C無人直升機在稻城亞丁機場,進行了首次高海拔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新紀錄。
根據航空工業的報導來看,這次AR-500C主要是進行了海拔4441米空域的飛行,進行預定科目,比如離地10米的穩定懸停,懸停迴轉,以及左右機動試飛等。安全飛行約15分鐘,取得了大量的高海拔飛行數據。
而這也說明AR-500C具備在海拔5000米以下的全疆域飛行能力,進一步擴展了使用範圍。目前的參數下,AR-500C可以攜帶80公斤載荷飛行5個小時,差不多可以在緊急救援中提供30個人一天的口糧。而如果距離更短,則可以攜帶最多500公斤載荷,足夠滿足90人一天的基本生存。這點不管在軍用還是救災領域都具備非常大的潛力。
而其機頭下首的藍色光電探頭也非常醒目,也說明其具備紅外探測系統,雷射測距儀,白光CCD高位遠距攝像頭等多種模組,具備很強的偵查探測能力。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AR-500C是500B的升級版,最大起飛重量500千克,起飛高度5000米,飛行高度6700米,續航時間5小時,最大巡航速度165公裡/小時,性能在同類產品中非常優秀。非常像美軍目前正在使用MQ-8C「火力偵察兵」,而這款無人直升機飛行高度只有6100米,而搭載90公斤載荷時可以飛行8小時。因此可見AR-500C的性能與其相差不大,未來完全可以應用到艦載型,兼顧偵查和打擊的用途。
實際上在這次國產兩棲攻擊艦海試歸來後,碼頭上的確停靠了幾種艦載機,其中一種就非常像AR-500C的放大版本。同樣在受下擁有醒目的光電探頭。不過這種體型更大的無人直升機,顯然性能要遠遠超過AR-500C,因此可能會具備更強的打擊能力,比如和MQ-8B一樣攜帶「蝰蛇打擊」小型空地制導武器,同時還將具備更強的雷達偵察系統。比如諾格為無人直升機研發的RDR-1700B+雷達就可以同時是追蹤200個海上目標。
雖然目前尚未有明確報導說明會採購AR-500C,但是作為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首架無人直升機,很顯然是比較對未來兩棲攻擊艦的胃口。而從國產兩棲攻擊艦的相關模型上,肯定會有無人直升機的位置,但是可能實際上艦的版本會經過大量優化,而AR-500C應該是更適合救災能民用範疇。
而國產兩棲攻擊艦一旦獲得放大版本的無人直升機後,也會讓其海上作戰能力大幅加強,尤其是在惡劣海況下的戰場監測能力,動態感知,以及應對小型海上目標的察打一體能力。可以減輕有人直升機的作戰複合和戰損,用更低的成本完全大量戰術任務,增加作戰效率。同時還可以配合有人戰機執行作戰,或者充當有人戰機的中繼數據鏈,進行遠程超視距打擊,可以說無人直升機可以大大提升戰術靈活度。甚至在編隊艦艇之間的進行一定程度的物資輸送,用無人機也是非常簡單的。
總體而言,無人直升機上艦後將極大豐富戰術配置,目前美軍的無人直升機大概是在2015年開始測試的,目前我們並沒有落後太大,基本上處於同一水平線。期待看到國產兩棲攻擊艦形成戰鬥力後能帶上無人直升機一起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