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復活冷戰武器 兩棲攻擊艦,將其編入航母艦隊

2020-12-03 騰訊網

圖為2018年8月29日,一架F-35B隱形戰機從印度洋上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埃塞克斯號USS Essex上起飛。

美國海軍擁有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萬噸級的提康德羅加級神盾巡洋艦、伯克級神盾驅逐艦,構成了強大的水面艦隊。美軍還有一類大型的水面戰艦,同樣是數萬噸級的。最近與裡根號航母屢屢配合的,就是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

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是冷戰之後才生產的,實際在冷戰結束之前,美軍就不斷建造大批兩棲攻擊艦,如黃蜂級、惠德貝島級等,這些大型戰艦主要為登陸作戰而設計。冷戰之後,美軍似乎也不再需要大規模登陸作戰了,正在把兩棲攻擊艦兼作輕航母,如今美俄軍事對峙,美軍大批冷戰時期的兩棲攻擊艦,有可能再次派上用場。

黃蜂級兩棲突擊艦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Wasp-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首艦黃蜂號於1989年7月29日服役,美艘造價7.5億美元,現役共8艘,是美國海軍的多功能主力兩棲攻擊艦。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41,150噸 ,長257米 ,寬31.8米,吃水8.1米;航速22節,18節經濟速率時,航程9500海裡(17,600公裡)。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一般有1200-1210名船員。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設計為直升機、船塢登陸艦(Landing Helicopter Dock, LHD),能運輸1894名海軍陸戰隊員,通過登陸艇或直升機,在敵方領土登陸。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曾經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之後被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超過。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能搭載三艘氣墊登陸艇,12艘機械化裝備登陸艇或40輛兩棲突擊戰車。另外還可搭載5輛M1艾布蘭主戰坦克,25輛兩棲突擊戰車,8門榴彈炮,68輛卡車和12輛其他支援車輛。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共有九個直升機著艦位置,可根據不同任務調整編組。

標準組合為:6架AV-8B獵鷹II攻擊機或F-35B隱形戰機、4架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12架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4架CH-53海上種馬直升機、3-4架UH-1N休伊直升機。

攻擊組合為:22架以上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屬於冷戰後部署的更先進直升機。攻擊組合用於登陸作戰,可以使用直升機大批快速登陸敵方佔領區,適用於毀滅性對地飛彈攻擊和空襲之後,迅速直搗敵方陣營。

制海組合為:20架AV-8B獵鷹II攻擊機或F-35B隱形戰機、6架SH-60F或HH-60H反潛直升機。制海組合實際變身為輕航母,主要用於海戰。

每艘黃蜂級艦船的醫院有64個床位和六個手術室,需要時可以增加536個床位。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裝備2座八聯裝RIM-7海麻雀飛彈、2座RIM-116滾體飛彈發射器、2-3座方陣快炮系統、3-4座Mk38重機炮和四座M2機槍;還裝備4-6座Mk36 SRBOC幹擾彈發射器,1座AN/SLQ-25魚雷誘餌,1座AN/SLQ-49充氣浮標雷達反射誘餌,1座海蚋飛彈誘餌,以及1座AN/SLQ-32電子戰系統。

每艘艦船的探測器包括1座AN/SPS-48或AN/SPS-52對空搜索雷達,1座AN/SPS-49雷達為備份;1座AN/SPS-67對海搜索雷達,1座AN/URN-25戰術空中導航系統,以及一些其他導航雷達和火控雷達。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從第五艘起,採用模塊化建造和預安裝,在下水時就已完工近75%,還設有女性專用艙室,女性專用鋪位最多可達450個。

圖為2016年8月23日,在中國東部海域,惠德貝島級兩棲登陸艦德國城號USS Germantown在周圍水域操作水陸兩棲攻擊戰車。

惠德貝島級船塢登陸艦

惠德貝島級(Whidbey Island-class)船塢登陸艦,主要用於兩棲登陸,1985年開始服役美國海軍,美艘造價2.5億美元,現役8艘,經過升級後,預計服役至2038年。

惠德貝島級船塢登陸艦排水量16,100噸,長185.6米,寬25.6米,吃水6.3米;最高速度22節(41公裡/每小時),18節速度續航距離8000海裡(14,816公裡),船員340人,可容納504名海軍陸戰隊員。

惠德貝島級登陸艦裝備1座RIM-116滾體飛彈發射器、2座MK15六管20毫米密集陣武器系統、2門25毫米MK8加農炮、6挺12.7毫米機槍。

艦載機是2架CH-53海種馬直升機或其他直升機,可搭載4+1艘氣墊登陸艇,或21艘LCM-6登陸艇,或36輛兩棲登陸車;也可搭載3艘通用登陸艇、64輛履帶式登陸車、或22輛M60或20輛M1E坦克。

圖為2019年10月9日,一架CH-53E 「超級種馬」直升機在南中國海上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埃塞克斯號USS Essex上執行任務。

CH-53E「超級種馬」直升機

CH-53E「超級種馬」(Super Stallion)直升機,是美軍最大和最重的直升機,海軍官兵們戲稱它為「颶風製造者」,主要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運輸重型貨物及吊掛重型機具,可掛載八輪LAV-25輕型裝甲車,155毫米M198 榴彈炮,是兩棲攻擊艦必備的直升機,也用於航空母艦。

CH-53E「超級種馬」(Super Stallion)直升機1981年開始投入使用,美軍現役約150架。在CH-53E「超級種馬」基礎上改進的MH-53E「海龍」(Sea Dragon),專門執行空中掃蕩水雷的海上任務,也能負擔搜救和運輸任務。

CH-53E「超級種馬」直升機具備夜視功能,一般由2名飛行員操作,還有3名空勤員/機槍手負責左面、右面和尾部空域;最多可載55人,掛載重量32,000磅(15,000公斤)。直升機長30.2米,翼展24米,高8.46米,最大起飛重量73,500磅(33,300公斤)。

直升機最高速度315公裡/小時,巡航速度278公裡/小時,航程540海哩(1,000公裡),實用升限5,640米。直升機裝備3挺12.7×99毫米XM218重機槍。

CH-53E「超級種馬」直升機參加了歷次實戰,實施了人員投放、營救和掃雷任務。

圖為2019年3月10日,位於菲律賓海的一艘伯克級神盾艦上,一架海鷹直升機整裝待發。

SH-60海鷹直升機

SH-60海鷹(SH-60 Seahawk)是一款中型軍用直升機,最初主要用於反潛任務,1984年開始服役,並不斷改進,產生了各種不同版本的系列,後期版本還具備發射反艦飛彈的能力。

SH-60海鷹直升機系列,廣泛布署在兩棲攻擊艦、航空母艦、神盾艦等美軍各式船隻上,可執行反潛作戰(anti-submarine warfare)、反艦作戰(Anti-surface warfare)、海軍特種作戰(naval special warfare)、搜索及營救(search and rescue)、垂直整補(Vertical replenishment)、醫療後送(medical evacuation)等任務,是美國海軍和盟國的重要多功能直升機。

SH-60B主要部署在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艦上,帶有複雜的傳感器系統,包括拖曳式磁異常檢測器(MAD)和空氣發射的聲浮標,用於水面戰和反潛戰。其他傳感器還包括APS-124搜索雷達,ALQ-142 ESM系統和可選的機頭安裝式前視紅外(FLIR)炮塔。直升機可攜帶Mk46、Mk50或Mark54輕型魚雷,AGM-114地獄火飛彈,7.62毫米M60D / M240機槍或12.7毫米GAU-16 機槍。

SH-60海鷹直升機由一名飛行員操作,還有一名副駕駛員/機載戰術官,和一名航空戰系統操作員(傳感器操作員);艙內可搭載5人,B、F和H型號的懸吊負載為6,000磅(2,700千克)。直升機長19.71米,高5.23米,最大起飛重量23,000磅(10,433公斤);最高速度270公裡/小時,航程830公裡,服務上限3700米。

1985年,柯茲號巡防艦搭載2架SH-60B海鷹直升機,在太平洋北西部海域持續定位追擊前蘇聯海軍Delta 彈道飛彈核潛艦,長達96小時,令前蘇聯潛艇在太平洋活動空間劇減。SH-60B海鷹直升機也參加了之後美軍的多次實戰。SH-60B型號已逐步過渡到HH-60R和MH-60R改進型號。

圖為2017年3月12日,美軍海軍陸戰隊AH-1Z眼鏡蛇和UH-1Y 雙休伊直升機編隊在遠處經過日本的富士山。(Lance Cpl. Andy Martinez/美國海軍陸戰隊)

UH-1N雙休伊直升機和AH-1眼鏡蛇直升機

UH-1N雙休伊(Twin Huey)是一款中型軍用直升機,1969年首飛,此後多次改進、升級,可用於戰場支援、貨物運輸、搜救等多種任務。是美軍兩棲攻擊艦和護衛艦的必備直升機。

UH-1N雙休伊直升機機組人員4名,包括飛行員、副駕駛員、機長、機槍手,可容納6-8人的作戰部隊或同等貨物。直升機長12.69米,高4.4米,最大起飛重量10,500磅(4,763公斤);最高速度220公裡/小時,巡航速度207.3公裡/小時,航程460公裡,服務高限5,273米。

直升機搭載70毫米火箭,12.7毫米GAU-16機槍,7.62毫米GAU-17或M240輕機槍。UH-1N雙休伊直升機參加了美軍歷次實戰。

在UH-1N雙休伊直升機基礎上,又誕生了AH-1等一系列眼鏡蛇直升機(HueyCobra、SeaCobra、SuperCobra、Viper、Snake),用於強化空中攻擊。AH-1眼鏡蛇直升機配備M197三管20毫米加特林式機炮、70毫米九頭蛇火箭和127毫米火箭、BGM-71拖式飛彈、AGM-114地獄火飛彈、AIM-9響尾蛇飛彈、AGM-65小牛飛彈。

美國陸軍已經用AH-64阿帕奇取代了眼鏡蛇直升機,但AH-1眼鏡蛇直升機佔地小,仍然服務於海軍艦船。

相關焦點

  • 都有直通甲板:4萬5000噸兩棲攻擊艦,為何不叫輕型航母?
    【話說軍世】現代海軍中,有不少國家並沒有裝備航空母艦,而是裝備了兩棲攻擊艦「客串」輕型航母,而且排水量也都在數萬噸,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二戰時代艦隊航空母艦的排水量,那麼同樣是直通甲板,為什麼兩棲攻擊艦不叫輕型航母呢?都有直通甲板:4萬5000噸兩棲攻擊艦,為何不叫輕型航母?
  • 兩棲攻擊艦也有甲板跑道,為什麼不能算航母
    我們都知道,兩棲攻擊艦和航母一樣也有甲板跑道,儘管如此,仍然和航母有一定的差距。不過,美國媒體發表文章稱,中國建造4萬噸兩棲攻擊艦看上去很像航母。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真的能夠狐假虎威嗎?那麼,兩棲攻擊艦為什麼不能算航母呢?
  • 俄國航母之鳥中蝙蝠,為何基輔級不改造成為兩棲攻擊艦呢?
    Wind63 俄羅斯海軍從蘇/俄時期到現在都沒能擁有和建造過兩棲攻擊艦,唯一一次離擁有兩棲攻擊艦最近的就是數年前俄羅斯曾和法國達成購買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建造合同。
  • 075型兩棲艦下水只是開始 中國兩棲艦隊還缺高性能直升機
    同時075系列排水量介於「西北風」和「黃蜂」之間,是一艘以投送直升機力量為主的兩棲攻擊艦,結構與航母以及「美國」級這種「準航母」相比相對簡單,沒有做技術上的冒險。這使得滬東造船廠較為「遊刃有餘」,採用部分民用標準建造這種皮實耐用的兩棲攻擊艦,加速了首批075的建造。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可以在今年年末看見第二批次的075入塢成型。
  • 076艦突破人們對傳統兩棲攻擊艦的想像,外媒:中型航母最佳方案
    xx6型可能指的是網上熱傳的076型兩棲攻擊艦。既然076型兩棲攻擊艦擁有與中型航母相當的技術要求,那麼它的船型設計,甚至內部結構就更應該像一艘航母了,而不是在075型兩棲攻擊艦上改來改去。美國已經當了先行者,號稱「閃電航母」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就是使用單條直通甲板,它搭載20多架F-35「閃電」,每天的航空作業效率是每日最多可以放飛40架次左右的F-35。而「尼米茲」級航母一共搭載60架左右F-18,每日可以機降120架次以上;而「福特」級同樣搭載60架左右F-18和F-35C,要求每天機降近200個架次。
  • 太欺負人了,世界兩棲艦TOP10竟然沒有中國的071?
    目前,071登陸艦已經服役6艘,其中4艘配屬南海艦隊,2艘配屬東海艦隊。可以推測7、8號艦在未來會配屬東海艦隊,在臺灣的兩個方向上分別構成兩棲戰鬥群的核心。075兩棲攻擊艦假想圖在美國海軍的編制下,兩棲攻擊艦是兩棲戰鬥群的中堅力量。在兩棲攻擊艦的空中支援下,登陸部隊通過兩棲攻擊艦和船塢登陸艦搭載的登陸艇、兩棲戰車和直升機對灘頭髮起登陸作戰。
  • 三亞海事局禁航:或不排除075型兩棲攻擊艦,與其他艦艇舉行軍演
    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國內媒體刊文表示,此次軍事訓練不排除是以山東號航母為核心的海上編隊訓練,軍演內容可能會包括以編隊防禦為課目,以及實際使用武器包括艦載戰鬥機突擊海上目標的攻擊訓練等。作為軍迷國平軍史據此判斷,也不能排除先前已經同時停泊在三亞軍港的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泰山」號和055型萬噸大驅3號艦「蘇州」號,加上南部戰區海軍艦隊其他驅逐艦、護衛艦、綜合補給艦組成以075型兩棲艦首艦「泰山」號為核心,組成海上兩棲遠徵攻擊群,或在南海上述海域舉行兩棲攻擊群的綜合攻防演練。
  • 075兩棲攻擊艦建造神速,首艦尚未服役,三號艦已經建好了!
    075兩棲攻擊艦是批量建造的,在075進行海試的時候,傍邊的2號艦也在快速舾裝中,與此同時,從衛星圖片上,在去年就看到了075型兩棲攻擊艦3號艦若隱若現的身影。現在三艘 075艦都已經成型。有推測認為,中國還會再增5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未來的075兩棲攻擊艦數量將達到8艘。一次同時建造三艘兩棲攻擊艦,顯示出中國巨大的造艦能力。
  • 美國海軍陸戰隊要轉型?機場和兩棲攻擊艦將受到精確制導武器打擊
    按照美方的計劃,陸戰隊將作為美國的快速反應部隊,需要具有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部署的能力以保證美國的戰略需要得到滿足,但目前海軍陸戰隊並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正在行駛中的AAV7兩棲戰車這篇報告指出,雖然說海軍陸戰隊近幾年在部署水平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由於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過慢陸戰隊很難在短時間內具備原計劃中提到的能力。
  • 國產兩棲攻擊艦迎好消息,第三艘075即將下水!艦島甲板都已完工
    目前我國的航母事業進展也十分的喜人,據報導,我國的003型航母將會採用電磁彈射起飛的直通型甲板設計,更是令國人感到振奮。與此同時,僅次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的建造也捷報頻傳,目前我國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即將下水!根據網上流傳出來的照片來看,目前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的艦島以及甲板都已經施工完畢。
  • 北約給我國075攻擊艦起代號,網友:看來戰忽局工作卓有成效!
    眾所周知,美國為了宣揚自己強大的實力,經常會做一些較為無聊的事情,那就是給各國武器做排名,不用多說,排在首位的必然是美國。殊不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也以起代號出了名!冷戰時期,北約內部為了方便溝通,便對蘇聯的武器裝備起了一系列代號,之後,這一「傳統」也隨著時間被延續下來。
  • 076兩棲攻擊艦亮相,過氣的不只是075,遼寧號也在其中
    按照預測,076型兩棲攻擊艦將成為075型的升級版,排水量從4萬噸直接升到6萬噸!和遼寧號已經不相上下,075型上沒有的電磁彈射,076型兩棲攻擊艦也將配備。配備電磁彈射之後,076型兩棲攻擊艦,將可以起降噴氣式重型戰機。由於電磁彈射器彈射效率和推重比驚人,飛鯊這樣的重型戰機也能在076上起飛。
  • 首艦還未服役,二號艦已試航!我國還將再造6艘075型兩棲攻擊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去年下水,今年上半年進行了試航,而二號艦今年上半年下水,今年年底進行了試航。也就是說,一艘075型從入塢到下水僅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可見075型的建造速度簡直是驚心動魄。兩棲艦隻是海軍建設的第一步,今後我國還將再造6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彌補我國兩棲登陸作戰的不足,成為亞洲第一。
  • 伊朗:川普又沒下臺,兩棲攻擊艦照樣不好惹
    然而令伊朗和全世界沒有想到的是,最近尼米茲號航母已經撤離了。難道美國突然良心發現了?當然這不可能,波斯灣的威脅並沒有減弱。伊朗是美國在中東的頭號敵人。伊朗在推翻巴列維王朝之後,就一直與美國不對付。如果伊朗是個普通國家還好,伊朗控制著中東大量的石油,又有一定的工業能力。按照美國的邏輯,伊朗已經威脅到了美國和以色列的安全。所以美國必須壓制伊朗。
  • 艦體已成型,第三艘075兩棲攻擊艦終於現身!未來會造多少艘?
    據報導,按照最初的建造計劃,075型兩棲攻擊艦首批將建造三艘,此後建造基地中華滬東造船廠將整體搬遷到長興島上,與江南廠比鄰而建,擺脫黃浦江的桎梏,為建造更大的艦船做準備。那麼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就可能成為這批建造狂潮的一個「分號」。顯然,中國的兩棲攻擊艦之路不可能就此停止,有著切實作戰需求擺在那裡,新型兩棲攻擊艦等兩棲艦船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 外媒: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開始首次試航,還將再建6艘
    文章稱,之前報導顯示,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於2020年8月開始第一階段試航。之後,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被轉移到海南三亞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榆林基地。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將開始首次試航文章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計劃採購8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預計2021年初,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將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正式下水。
  • 現實版末日孤艦,冷戰時期美國的海上應急指揮系統
    而且美國也曾切實裝備過兩艘「末日孤艦」,不過當時伯克級驅逐艦還沒有研發,所以其中一艘末日指揮艦其實是一艘二戰前就開工建造的俄勒岡城級重巡洋艦,而另一艘則是塞班級輕型航母的二號艦萊特號,而這兩艘指揮艦服務的對象也只有一個,這個人就是美國總統。
  • 在建準航母噸位放大一倍,同時造2艘4萬噸巨艦
    數年前,採購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一事失敗後,莫斯科方面就決定自行研製國產兩棲攻擊艦。  不過近期俄國防部官員表示,在建的兩艘兩棲攻擊艦,每艘的排水量都達4萬噸,這幾乎與美國現役的黃蜂級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相差無幾。
  • 打擊能力遠超首艘航母,我國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出世,裝備兩大法寶
    075型兩棲攻擊艦才下水沒多久時間,076型兩棲攻擊艦的信息就被公布了出來,這種情況的出現,無疑是再一次驗證了,我國「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說法。據國內媒體1月5日報導,中船工業集團708所的委託招標公告,已經證實了076型兩棲攻擊艦的存在。
  • 俄羅斯正把兩棲攻擊艦項目迅速演變成一艘輕型航母,普京親自剪彩
    普京親自剪彩 俄羅斯的新航母:刻赤造船廠的兩棲攻擊艦項目正在迅速演變成一艘輕型航母,普京親自為開工儀式剪彩,俄正在秘密準備一架垂直起降飛機為之配套